許文友
作者單位:122100 遼寧 北票,北票市中心醫(yī)院麻醉科
顱腦手術廣義上是指一切以頭部為手術目標的外科治療手段,包括針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開顱手術[1]。開顱手術與人體其他部位的手術不同,除麻醉藥物外,原發(fā)病及手術創(chuàng)傷等因素均會對腦組織產生影響,因此,患者術后更容易產生認知功能障礙。研究顯示[2],對于非中樞神經系統(tǒng)手術的患者,麻醉深度與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有關。為此,筆者收集近年來我院開展的開顱手術病例,旨在探討麻醉深度與開顱手術患者術后早期功能障礙的關系。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開顱手術的90例患者,全部患者均有開顱手術治療指征。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入組患者分為淺麻醉組和深麻醉組各45例,兩組患者各項術前基線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已履行告知義務,并且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病例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年齡18~60歲;預計手術時間≤6 h;術前簡易智能量表(MMSE)評分≥24分;無重要臟器功能障礙;無止凝血功能障礙。排除標準:存在心理疾病或智力異常;存在視覺、聽覺異常及語言功能障礙;長期服用影響中樞神經系統(tǒng)代謝藥物者;術后恢復較差,無法進行后續(xù)認知功能評估。
1.3 麻醉深度判定 本研究以腦電雙頻指數(BIS)[3]作為麻醉深度實時判定依據。常規(guī)以乙醇消毒患者額頭[4];經自然晾干后粘貼BIS電極,粘貼部位為額正中線鼻根上以及眉弓上、太陽穴與發(fā)際之間;調試反饋信號,滿意后開始進行手術。根據患者原發(fā)病選擇開顱部位和手術方式,均采用全身麻醉。麻醉過程中淺麻醉組BIS在46~60之間,深麻醉組在30~45之間。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方法 觀察并比較兩組誘導前(T0)、氣管插管前(T1)、手術開始前(T2)、手術結束后(T3)和定向力恢復時(T4)平均動脈壓(MAP)和心率(HR)變化情況[5];采用MMSE對患者術前(Da)及術后第1天(Db)、第3天(Dc)、第7天(Dd)認知功能進行評估[6]。
1.5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2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方差齊的數據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多點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不同時間點MAP比較 兩組間不同時間點MAP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組內不同時間點MAP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淺麻醉組和深麻醉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2.2 兩組不同時間點HR比較 兩組間不同時間點HR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組內不同時間點HR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不同時間點認知功能比較 兩組間術前和術后第7天MMSE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1天和第3天MMSE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組內不同時間點MMSE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BIS是目前臨床常用的麻醉實時監(jiān)控手段之一。該方法以量化的腦電圖指標作為判斷鎮(zhèn)靜水平和監(jiān)測麻醉深度的依據[7]。麻醉深度越大心輸出量越低,進而導致腦供血能力下降,在低血供狀態(tài)下腦代謝被部分抑制,而且不同的抑制強度將導致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8]。
本研究試探討不同麻醉深度下顱腦手術患者其認知功能變化情況,結果顯示,在合理的麻醉深度下(BIS 30~60),淺麻醉組和深麻醉組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性較為接近,即適當增加麻醉深度并未增加術中風險;盡管術后第7天兩組認知功能大致相當,但是在術后第1天和第3天深麻醉組具有更好的認知表現,這可能是因為深麻醉進一步抑制了腦組織代謝,有利于創(chuàng)傷后恢復,因此術后早期MMSE評分更高。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對于行開顱手術的患者,應該在保證麻醉安全的前提下加大麻醉深度,以期更好地抑制腦組織代謝,利于術后早期腦組織恢復,減輕意識障礙程度。
表2 淺麻醉組和深麻醉組不同時間點MAP比較(mmHg)
表3 淺麻醉組和深麻醉組不同時間點HR比較(次/min)
表4 淺麻醉組和深麻醉組不同時間點MMSE評分比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