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煒凱
(山東鋼鐵萊蕪分公司板帶廠, 山東 濟南 271104)
軋鋼加熱爐加熱的主要目的是將坯料加熱均勻的、適合軋制的溫度,進而加工生產出高品質軋鋼產品。如果加熱質量好,溫度控制在合理區(qū)間,就會生產出斷面形狀正確、幾何尺寸精準、產品性能卓越的成品鋼。由此可見,在生產過程中,技術人員應當嚴格控制加熱溫度,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良生產工藝,以提升軋鋼成品質量,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如果生產鋼產品的坯料長時間處在過高加熱溫度的環(huán)境下,就會對鋼晶粒體造成不利影響,使晶料體過分長大,這樣一來,鋼產品晶粒間的聯(lián)系就會被削弱,導致產品易脆。在這種過熱的生產條件下,坯料在軋制過程中,就會出現大量的裂紋,鋼產品的內部結構與性狀就會發(fā)生改變。假如晶粒繼續(xù)長大,甚至晶界出現熔化和氧化現象,坯料就會碎裂,這種情況稱之為過燒,過燒的坯料屬于廢品,已經失去生產與使用價值??梢姡绻麥囟仁Э?,就會出現過熱與過燒的情況,進而給企業(yè)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比如碳鋼的加熱溫度一般不能超過1 300 ℃,如果超過這一臨界值,坯料表面的氧化鐵皮就會熔化,因為純氧化鐵皮的熔點為1 377~1 565 ℃,當坯料內部含有雜質時,熔點就會降至1 300~1 350 ℃之間。當溫度超過1 300 ℃以后,鋼坯就極易出現過熱與過燒現象。
軋鋼生產過程也屬于化學反應過程,當爐體加熱到一定溫度時,坯料內部的金屬元素就會與加熱爐內的氧化性氣體發(fā)生化學反應,而生成氧化鐵、四氧化三鐵、三氧化二鐵等,如果脫碳后的鋼件表面在淬火時達不到要求的硬度,就會影響鋼坯料的后續(xù)加工流程。加熱爐內的氧化與脫碳過程是同時進行的,如果爐內溫度小于750 ℃,氧化與脫碳現象不明顯,如果溫度達到800 ℃以上,氧化與脫碳的速度也成倍增長[1]。
對于高碳鋼、高錳鋼、軸承鋼、高速鋼等這些導熱率相對較小的鋼,如果在700 ℃的初始溫度的基礎上,快速升溫,這些鋼坯料的斷面溫差就會增大,而產生熱應力,在熱應力作用下,鋼坯料極易出開裂現象,甚至存在的斷鋼的風險。
據實際生產數據表明,軋鋼加熱爐的加熱流程所耗費的能源量占據軋制全過程能耗總量的70%以上,因此,合理控制加熱溫度,能夠大幅降低噸鋼能耗,進而節(jié)省大量的生產成本。如果在生產過程中,燃料投入量過大,加熱溫度過高,也極易損傷爐體,出現過熱與過燒等缺陷,這樣就加大了加熱爐的維修頻率,增加了額外開銷。
近年來,國家針對工業(yè)生產企業(yè)提出了“節(jié)能降耗”的要求,而加熱爐在加熱過程中使用的燃料通常為高爐煤氣以及轉爐煤氣,這些燃料都是在煤炭未經完全燃燒情況下產生的工業(yè)生產用氣,這些氣體均屬于一次性能源,這就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合理控制加熱溫度,能夠減少一次能源的用量,實現節(jié)能降耗的目的。
在軋鋼加熱爐持續(xù)運轉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廢熱氣體,當這些氣體排放到空氣當中,極易加劇溫室效應,而給自然氣候條件造成影響。因此,冶金生產企業(yè)為了嚴格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應當將加熱溫度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減少生產環(huán)節(jié)中廢熱氣體的排放量,進而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的美好愿景。
下面以三段連續(xù)式梁式加熱爐為例,圍繞加熱爐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溫度控制措施予以闡述。
為了防止加熱缺陷,需要保證鋼坯料具有足夠的可塑性,但是,并不能無限升高加熱溫度,以避免產生過熱與過燒現象。結合鋼種、鋼斷面及鋼坯形狀,在均熱的前提下,應當將加熱溫度控制在1 050~1 100 ℃之間,在這一溫度區(qū)間能夠使鋼坯料的長度與斷面保持均勻一致,進而提升鋼坯的加熱質量[2]。
三段連續(xù)式梁式加熱爐在正常生產加熱時,爐內各個段的溫度基本保持恒定,因此,溫度控制的高低直接決定出鋼溫度的高低。結合軋制的標準規(guī)范要求,針對普碳鋼與低合金鋼,均熱上溫度區(qū)間為1 100~1 280 ℃,均熱下溫度區(qū)間為 1 100~1 290 ℃,加熱上溫度區(qū)間為1 000~1 290 ℃,加熱下溫度區(qū)間為 1 000~1 300 ℃。如果以 Φ16HRB335 螺紋鋼為例,軋制節(jié)奏為每小時140 支鋼,每支鋼質量0.9 t,分別選取三次不同時間,溫度控制情況如表1 所示。
表1 Φ16HRB335 螺紋鋼三次不同時間爐內各段溫度控制情況 ℃
由表1 可以看出,通常情況下,加熱段的下部溫度與均熱段的下部溫度比加熱段上部溫度與均熱段上部溫度高出20~40 ℃,當上面溫度保持在穩(wěn)定狀態(tài)時,下部溫度也相對穩(wěn)定。在正常軋制過程中,如果增加爐內煤氣的供給量,整體溫度是呈現均勻態(tài)勢連續(xù)上升的。因此,在控溫過程中,應當兼顧考慮設備的許可限度,爐內最高溫度不得超過1 300 ℃,爐尾溫度不得超過850 ℃,而熱風溫度不得超過450 ℃。
軋制不順暢通常表現軋線經常出現換輥、換槽、檢修等問題,此時,應當及時采取降溫措施,調整煤氣供給量。當保溫待軋時間滿足標準要求后,可以在開始軋制之前逐漸升溫。以Φ16HRB335 螺紋鋼為例,開始軋制后,一切順利,軋制節(jié)奏為每小時軋制140 支鋼坯,每軋制45 min,記錄一次爐溫。由于爐尾待溫時的鋼坯預熱溫度過高,導致加熱段與均熱段的升溫速度較快,但是后續(xù)裝入鋼坯始終處于順軋狀態(tài),這就使加熱爐的溫度逐步升到正常值,因此,在軋制不順暢的情況,預熱段溫度要低于順軋時的溫度。
而對于后續(xù)入爐鋼坯來說,溫度相對較低,因此,這時可以采取升溫措施,使后續(xù)鋼坯的溫度高于正常溫度,以防止溫度脫茬情況的發(fā)生。已知鋼坯順軋時間為45 min,軋制鋼坯數量為105 支,爐尾推鋼段裝鋼45 支,動梁裝鋼120 支,由此可以計算出換輥時爐尾最后一根鋼軋?zhí)幱诘臓t內位置距入爐處的距離為18.58 m,此時,鋼坯溫度處于正常軋制溫度以下,在未經加熱的情況下,極易出現溫度脫茬現象。如果提高加熱溫度,使鋼坯溫度處于正常軋制溫度之上時,則可以滿足軋制要求。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在軋鋼加熱爐溫控系統(tǒng)中植入了供坯節(jié)奏、熱平衡、數字模型等模塊,借助于計算機技術,可以對加熱溫度進行實時計算和控制,使加熱爐逐步實現自動化管理。尤其是二級控制系統(tǒng)的實際應用,能夠對加熱爐各部分的主要啟動程序進行科學控制,其中,神經網絡系統(tǒng)具有強大的非線性映射功能與較強的學習能力,該系統(tǒng)能夠自主靈活的創(chuàng)建控制模型,同時具有結構簡單、噪音小等優(yōu)勢,在軋鋼加熱爐溫度控制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此外,近年來,也出現了RBF 網絡模型以及模糊邏輯控制等智能控制技術,模糊邏輯控制技術常被應用在復雜的加熱爐系統(tǒng)當中,該技術總結了實際溫度控制經驗以及固定的控制規(guī)則,不僅節(jié)省了生產成本,而且也促進了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
合理控制軋鋼加熱爐溫度是冶金生產企業(yè)提質增效的一條有效路徑,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應當不斷優(yōu)化生產工藝流程,嚴格控制加熱溫度,在保證軋鋼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節(jié)約投入成本,使企業(y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贏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