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華,黃宴萍,許瑞家,黃其龍,韓陽,李志文,邱小倩,何宏靈,袁波,王梅芳
作者單位:1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a婦產科,b教學部期刊中心,陜西 西安710061;
2深圳市薩米醫(yī)療中心,廣州 深圳518118;
3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陜西 西安710018
眾所周知,氣質決定人的行為,氣質不僅受先天遺傳的影響,而且還與后天環(huán)境息息相關[1-2]。學齡前兒童是兒童心理能力、神經系統(tǒng)發(fā)展最為關鍵的時期[3-4],這個時期如果出現(xiàn)身心問題不僅制約著當時的兒童的生長與發(fā)育,而且對兒童未來的智力水平和社會生活能力會產生長期的負面作用。兒童氣質特點的影響受本身生物學、心理學特質、外在環(huán)境、人際互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5],其中家庭環(huán)境因素極其重要,家庭作為兒童生存的最基本環(huán)境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影響是持續(xù)的,兒童心理能力、神經系統(tǒng)發(fā)展和氣質有密切的關系[6-8]。為營造學齡前兒童氣質發(fā)展的有利環(huán)境,促進孩子形成健康的氣質,本研究對幼兒園的學齡前兒童進行問卷調查,并提出相應的氣質改善對策。
1.1一般資料本研究符合《世界醫(yī)學協(xié)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使用隨機整群抽樣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分別在陜西西安和廣東深圳的東、南、西、北4個城區(qū)及郊區(qū)各選取2所幼兒園,從每個幼兒園中抽取6個班(小、中、大班各2個)進行問卷調查,由父母或者監(jiān)護人知情同意后匿名填寫。共發(fā)放問卷1 500份,回收有效問卷1 433份,有效率為95.5%。納入標準:①智力正常;②符合幼兒園入園時的健康體檢標準;③雙親家庭成長;④得到了幼兒園領導與兒童家長或監(jiān)護人的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近期患病的兒童;②因各種原因未能配合采集數(shù)據或個人信息資料不完整者。
1.2研究方法問卷包括4部分,分別為一般資料問卷、嬰兒—初中學生社會生活能力量表[9]、兒童氣質量表[10-11]及艾森克個性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成人用)[12]。各問卷簡介如下:
(1)一般資料問卷:一般資料問卷內容主要包含入托時的年齡、托幼的方式、教養(yǎng)情況、監(jiān)護人年齡和受教育水平、家庭結構、人均收入及氛圍等。
(2)嬰兒—初中學生社會生活能力量表:采用左啟華修訂(日本S-M社會生活能力檢查-修訂本)的嬰兒—初中學生社會生活能力量表。此量表共7個起始年齡段,由132個子條目構成。根據年齡及原始分找到對應的標準分,社會生活能力依據標準分評價,分為8個級別,分別為非常優(yōu)秀(13分)、優(yōu)秀(12分)、高常(11分)、正常(10分)及邊緣(9分),重度(6分)、中度(7分)及輕度異常(8分)。
(3)兒童氣質量表:兒童氣質量表包含100個有關兒童日常行為特點的子條目,根據兒童表現(xiàn),從幾乎總是(6)、很常見(5)、常見(4)、不常見(3)、極少(2)及幾乎從不(1)中選擇對應的答案。由研究者參照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的兒童行為研究室開發(fā)的“兒童氣質軟件”對問卷進行評估,結果分為平易型,中間偏易,麻煩型,中間偏煩,發(fā)動緩慢。
(4)EPQ(成人用):用EPQ測評兒童雙親個性,共包含88個子條目,具有較高的效度及信度,臨床已廣泛應用。結果包括四部分內容,分別為神經質或情緒的穩(wěn)定性(neuroticism,N)、內外向(extrovision and introvision,E)、精神質(psychoticism,P)及掩飾性(lie,L)。由2名研究生對回收后的問卷進行分析,利用軟件公司(惠城)開發(fā)的個性測試軟件對上述四部分內容的原始分和標準分進行計算。
1.3調查實施在幼兒園老師的領導下,研究者協(xié)助組織家長統(tǒng)一開會,向家長詳細講述該研究的目的及方法。周五統(tǒng)一發(fā)放問卷,下一周的第1個工作日進行回收。告知家長研究人員的聯(lián)系方式,隨時解答填寫疑惑。調查結果實行雙人輸入,并由專人進行兩次核對,所有數(shù)據核對無誤。
1.4總分析內容框圖本研究總分析方法見圖1。
1.5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22.0進行研究資料分析。觀測資料中的計量數(shù)據,均通過正態(tài)性檢驗,以x±s描述。多組間的比較為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LSD-t檢驗。趨勢檢驗為Cochran Armitage趨勢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及率描述。多組間比較為χ2檢驗或校正χ2檢驗及分割χ2檢驗。此外,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為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采用逐步后退法進行變量的選擇和剔除。檢驗水準α=0.05。
圖1 學齡前兒童氣質特點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內容示意框圖
2.1不同年齡段學齡前兒童的氣質類型分析(單因素分析1)
2.1.1內容及主要結果概述 該分析內容較復雜,示意框圖見圖2。
圖2 不同年齡段學齡前兒童的氣質類型分析內容
表1 不同年齡段學齡前兒童的氣質類型分析/例(%)
2.1.2分析結果詳述 不同年齡段學齡前兒童的氣質類型資料/例數(shù)/占比數(shù)據列于表1。對該表資料進行整體(占比)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8.273,P=0.763)。進一步行分割差異檢驗或趨勢檢驗如下:
(1)類型間的差異分析:各年齡段中,5個兒童氣質類型間兒童例數(shù)分布(占比)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年齡間的差異分析:各氣質類型中,4個年齡段間兒童例數(shù)分布(占比)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年齡間的趨勢分析:①年齡趨勢檢驗1(按總體占比分析):每個氣質類型中,各年齡段的例數(shù)在總例數(shù)中的占比,隨年齡上升而變化的趨勢檢驗大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大多數(shù)的兒童氣質類型,在總例數(shù)中的例數(shù)分布(占比),存在隨年齡上升而變化(下降)的線性趨勢。②年齡趨勢檢驗2(按所屬年齡段中的占比分析):每個氣質類型中,各年齡段的例數(shù)在所屬年齡段匯總例數(shù)中的占比隨年齡上升而變化的趨勢檢驗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各氣質類型在所屬年齡段匯總例數(shù)中的占比,均不存在隨年齡上升而變化的線性趨勢。
2.2不同性別學齡前兒童的氣質類型分析(單因素分析2)不同性別學齡前兒童的氣質類型資料及具體的例數(shù)占比列于表2。對該表資料進行整體(占比)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8.079,P=0.089)。進一步行分割差異檢驗如下:
(1)類型間的差異檢驗:即整體分析結果。男童和女童,在5個兒童氣質類型中的例數(shù)分布(占比)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性別間的差異檢驗:各氣質類型中,中間偏易及發(fā)動緩慢等兩個兒童氣質類型,其間男童和女童的例數(shù)分布(占比)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合數(shù)據看,中間偏易類型,男童占比明顯高于女童。而發(fā)動緩慢類型,則反過來是男童占比明顯低于女童。其它類型性別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其它諸因素不同水平下的兒童氣質類型分析(單因素分析3)經調查人員和兒科專家會商后,再次選取了本次調查資料中的29個因素,分別涉及兒童情況、家庭情況、父親情況、母親情況及孕期情況。并分別設計了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層級(分類指標均綜合為兩分類,以突出最受關注的層級)。而后在不同的影響水平下,進行單因素分析。分析結果顯示:社會生活能力標準分、獨生子女等13個指標因素,均和兒童氣質類型有密切關聯(lián),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兒童氣質類型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變量設計:建立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以本研究資料為樣本,以兒童氣質類型為因變量,賦值0=較好氣質類型(平易型+中間偏易),1=較差氣質類型(麻煩型+中間偏煩+發(fā)動緩慢)。以年齡,性別及前述單因素分析(表3)中P<0.10的因素為自變量。初選了年齡,性別、社會生活能力標準分、獨生子女等15個指標因素/指標作為自變量。
回歸策略:為提高統(tǒng)計效率并使回歸結果清晰,將部分為連續(xù)數(shù)值的自變量,參考兩組總均值或中值進行分段(分層),轉化成兩分類變量。分類變量均參考統(tǒng)計人員意見,合并為兩分類(同表3)。自變量具體賦值見表4?;貧w過程采用逐步后退法,以進行自變量的選擇和剔除,設定α剔除=0.10,α入選=0.05。
表4 學齡前兒童氣質類型影響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自變量賦值表
回歸結果:共有社會生活能力標準分、獨生子女、父母關系狀況、管教態(tài)度一致否、父親個性、孩子犯錯時的管教方式、孕期營養(yǎng)、情緒及孕期有無異常等8個變量被保留入回歸方程(P<0.05),結合OR數(shù)據看:獨生子女、孩子犯錯時的管教方式為打罵、情緒及孕期有異常是兒童氣質類型的不利影響因素(OR>1),而社會生活能力標準分高、父母關系好、管教態(tài)度一致、父親個性好、孕期營養(yǎng)良好是兒童氣質類型的有利影響因素(OR<1)。見表5。
表2 不同性別學齡前兒童的氣質類型分析/例(%)
表3 其它諸因素不同水平的學齡前兒童氣質類型分析
表5 學齡前兒童氣質類型影響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結果
在人的性格特征中,氣質是兒童在生活中對不同情形的行為反映方式之一,每個兒童的氣質特點均不相同。兒童氣質各維度與兒童的行為密切相關,適應性較高則自我調控行為就越高,適應性強的兒童就能更好地適應外周環(huán)境的變化[13]。本研究將氣質類型好壞進行賦值、作為因變量進行分析。獲得影響兒童氣質類型好壞的保護因素有5項,分別為:社會生活能力標準分高、父母關系好、管教態(tài)度一致、父親個性好、孕期營養(yǎng)良好,與之前部分結論一致[14-17]。
環(huán)境、遺傳等因素可以對兒童的社會生活能力產生一定影響。社會能力是幼兒成長為社會人的過程中所獲得的能力。該研究結果表明,高社會能力越高有利于兒童形成較好的(平易型+中間偏易)氣質類型。此結果與郝慶芳[18]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平易型氣質類型的兒童往往擁有比較規(guī)律的生物行為,能夠快速適應環(huán)境的改變,情緒反應不會有太明顯的波動,比較溫和,適應能力較強;麻煩型氣質類型的兒童則相反。在家庭氛圍和諧、父母相處融洽、管教態(tài)度一致的家庭環(huán)境中生活的兒童依從性較好,容易形成安全依戀感,與他人發(fā)展協(xié)作關系可能性更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兒童氣質。父母與子女相處的時間最長,是孩子生活中關系最親密的人之一,是子女的首任老師。本研究結果表明,父親個性中性溫和且非外向或內向有利于孩子形成較好的(平易型+中間偏易)氣質類型。父母良好的性格可以從遺傳及教養(yǎng)方面促進兒童形成良好的氣質類型。
孕前積極準備受孕、孕期良好的營養(yǎng)及孕期無合并癥者,對兒童氣質的良性發(fā)展有促進作用。妊娠期間,母親遠離負面情緒,保持情緒平穩(wěn),心情愉悅,注重自身身體保健,健康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促進孕期營養(yǎng)的吸收,有利于胎兒的身心健康,為兒童后天健康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先天基礎。本研究結果表明:相較于非獨生子女,獨生子女更容易形成較差的氣質類型(麻煩型+中間偏煩+發(fā)動緩慢)。在我國,獨生子女常見的行為問題比較多,可能會出現(xiàn)脾氣暴躁、善變及攻擊行為等[9,19-20]。
總而言之,學齡前兒童氣質不僅僅受先天遺傳的影響,而且還與后天環(huán)境息息相關。父母及家人不但要重視孕期保健,而且更需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促進兒童個性氣質的良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