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欣
(遼寧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081)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由東漢時期許慎編纂,是最早通過分析字形結構來闡釋字義的著作,兩千多年來一直是我們學習漢字、研究中國文史古籍的重要工具書?!墩f文》中的田部字一共有29個,重文3個,無新附字。文章首先對田部字中不同字形進行分析歸類,其次主要從自然和社會兩個大的方面對田部字所屬的意義范疇做一整理,使整部字的字義看起來清晰且有條理。最后,由于漢字是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符號,因此其在字形字義中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當時社會的土地文化,便于我們了解古代的勞動人民在何種土地制度下從事著何種農業(yè)生產活動,進而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與睿智。
《說文》田部字中有象形字1個,占3.45%;會意字2個,占6.90%;形聲字24個,占82.76%;會意兼形聲字2個,占6.90%。
在田字部正文中只有“田”一個象形字,作為本字,《說文》對于該字的解釋為“陳也。樹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币簿褪钦f,“田”代表排列,《說文解字注》(后文均稱《段注》)中提到“取其陳列之整齊謂之田?!币鉃榕帕械谜R才叫作田。其次,“田”字外面的“口”像是田地四周的界限,而“十”則是土地中間東西南北布滿溝涂。《段注》為阡陌一句做出說明指出:“此說象形之恉。謂囗與十合之,所以象阡陌之一縱一橫也?!?/p>
會意字有兩個,分別為“疇”和“畜”。
“町,田踐處曰町。從田丁聲?!?/p>
“畬,三歲治田也。從田余聲?!?/p>
此中還有一些省聲字如“畿,天子千里地。以遠近言之,則言畿也。從田,幾聲?!薄抖巫ⅰ分幸舱f該字是形聲中包會意。
“甸”,關于該字各本存在一定爭議?!墩f文》中對該字的解釋為:“天子五百里地,從田包省?!备鞅疽步宰鲝奶铩?,其中小徐本作包省聲。但《段注》作“從勹田”。段玉裁給出解釋并加以正字,認為“勹、裹也,布交切。甸之外九服重重勹之。故從勹田,堂練切。十二部”。而朱駿聲在《通訓定聲》作“從勹田會意,田亦聲”。因此我們在這且認為該字是會意兼形聲字。
根據(jù)分析全部漢字發(fā)現(xiàn),“田”部字的含義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直接描繪土地本身,包括土地類型、性質狀態(tài)等,二是指田地在社會關系中的多種存在形式。因此文章擬以自然和社會兩方面為導向,繼續(xù)下設分類,探究字義及其來源的同時也有助于了解古代農業(yè)文化的各個方面。
與土地本身相關的漢字共有15個,我們大致可將這一類漢字具體細分為類型、性質及狀態(tài)、構造幾個方面。
1.土地類型
此外還有“甸”和“畿”,《說文》:“甸,天子五百里地”;“畿,天子千里地,以遠近言之,則言畿也”。文章認為二者均代表君王的土地,因此算作類型之屬。
2.土地性質、狀態(tài)
畬:《說文》:“三歲治田也?!兑住吩唬翰蝗?,‘畬田’”。指連續(xù)耕種過三年的土地,“葘”意為“開荒”,說明不開墾荒地,想種熟田是不吉利的。但依《段注》,應為“二歲治田也,一歲為然,二歲則用力漸舒矣。畬之言舒也,三歲則為新田。”
最后一個是“畼”,《說文》:“不生也”,指荒蕪的田地已不生谷物?!肚芈伞罚骸坝隇闇?,及誘粟,輒以書言湗稼、誘粟及豤田畼毋稼者頃數(shù)”。
3.田地構造
1.土地單位與計量
涉及土地單位和計量的主要漢字有3個,分別為畮、畦和畹。
由于古代政治經濟的發(fā)展,逐漸需要進行土地交換,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定的單位標準對土地進行測量。其中“畮”非常重要,《說文》作:“六尺為步,步百為畮”而同時,田三十畮則為一“畹”,但此中說法不一?!冻o·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五十畮為一“畦”,《莊子·天地》:“(子貢)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
除此之外,“當”應用于土地交換中,代表所交換的土地要等值。想要做到等值便離不開對土地的測量,單位又是該過程中的一種衡量標準,故將該字歸為此類。
2.與土地相關的人
與農業(yè)相關的人主要有兩種,一是“畯”,二是“甿”。
“畯”,《說文》:“農夫也”。《段注》中列出了關于該字的多種含義,綜合起來看就是“畯不只代表農夫,有時也代表田官、田大夫等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倍爱m”,則單純指田民,耕者。
其他類的漢字包括畤、略、當、疄、畱、畜和疃,一共7個字。
“畜”,田畜也?!痘茨献印吩唬骸靶餅樾?。”從田從茲,茲代表增加,也就是指盡力種田而得的積蓄。《段注》:“蓄、積也。畜與蓄義略同。畜從田,其源也。蓄從艸,其委也”。
“疃”,禽獸所踐處也,表示禽獸所踐踏過的地方。《詩》曰:“町疃鹿場。”
“疄”,與“疃”字相似,表轢、車所踐也。
“略”,指劃定土地的疆界,雖都有邊界之義,但與上文提及的土地構造有所不同,因此將其放入此類。
“畤”比較特殊,《說文》:“天地五帝所基址,祭地。從田寺聲。右扶風有五畤。好畤、鄜畤,皆黃帝時祭?;蛟磺匚墓⒁??!北硎炯漓?。
“畱”,止也?!抖巫ⅰ罚骸疤?,所止也。猶坐從土也”。
從以上分析的田字部漢字可以看出,古代人民對土地已很有考究,這也是古代農業(yè)發(fā)達繁榮的必然性所在。
“當”字,表示“田相值也”,表示土地要相對等,用于土地交換,而井田交換范圍的標準由公家規(guī)定。此外的畮、畦和畹,這三個字代表的是土地的計量單位,雖后世有一些單位不再延用,但對當時土地交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文章以《說文解字》中的田部字為分析對象,首先對字形進行整理,其次從土地類型、性質狀態(tài)、構造、單位等方面探究漢字蘊涵的意義,最后探究了背后的土地文化。由于田部字數(shù)量較少,并不能代表我國古代土地情況的全貌,但漢字字族研究可稱得上是漢字研究的新視角,有利于人們從系統(tǒng)上把握、分析漢字,為了解中國文化提供了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