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語》在歐洲

2020-06-18 01:55
傳記文學(xué) 2020年6期

中國古代所有的哲學(xué)家當(dāng)中,孔子是東西方研究得最多的一個。他的學(xué)說影響中國人的思維長達(dá)兩千多年,所有想研究中國人思維方式的學(xué)者,不管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都會選擇從孔子入手?!墩撜Z》在西方,不管是譯介,還是傳播,還是研究,可以直接追溯到16世紀(jì)。傳教士羅明堅(Michele Ruggleri,1543—1607)和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到中國傳教,發(fā)現(xiàn)《論語》在中國的重要地位,所以開始向西方譯介儒家典籍,如《論語》《大學(xué)》《中庸》等,從此《論語》開始進入西方,此后各界對《論語》等儒家典籍和中國典籍有著持續(xù)而濃厚的興趣,至今不絕。

左圖:利瑪竇

早期傳教士與《論語》

《論語》在西方的譯介肇端于西方傳教士在中國的傳教。首先對《論語》進行翻譯的是羅明堅和利瑪竇。羅明堅,字復(fù)初,意大利人,1579年到達(dá)澳門,到過廣州、肇慶等。利瑪竇,號西泰,意大利天主教耶穌會士傳教士,1582年來到中國,曾到過肇慶、韶州、南昌、南京等地。1601年抵達(dá)北京,此后一直居住在北京,1610年在北京病逝。

而我們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四書》拉丁文譯本是羅明堅的譯本。有論者認(rèn)為,羅明堅與利瑪竇大約在同時翻譯《四書》,不同的是,羅明堅是返回歐洲之后進行翻譯,而利瑪竇的翻譯則是在中國進行的。張西平也指出,羅明堅譯《四書》時,利瑪竇按照范禮安的要求在中國肇慶也做著同樣的工作。羅明堅翻譯的《四書》手稿現(xiàn)藏意大利國家圖書館,未刊行,不過其所譯《大學(xué)》第一章曾于1593年刊印在羅馬發(fā)行的《百科精選》(

Bibliotheca

Selecta qua agitur de ratione studiorum in historia,in disciplinis,in salute omnium procurand

)上。盡管這是《四書》在歐洲的第一次刊印,但是羅明堅譯文并未在歐洲產(chǎn)生影響,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傳教士內(nèi)部對羅明堅譯文的質(zhì)量意見不統(tǒng)一;二是利瑪竇認(rèn)為羅明堅的漢語水平不高,譯文的質(zhì)量不高,不可靠。當(dāng)然,不是所有人都這樣認(rèn)為,丹麥學(xué)者龍伯格(Knud Lundbaek,1912—1995)就持不同意見,他認(rèn)為與柏應(yīng)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的譯文相比,羅明堅的譯文更為貼近朱熹的注釋。《四書》早期譯者的嘗試盡管并不很成功,利瑪竇譯本佚失,羅明堅譯本只有部分得到發(fā)表,全部譯本則保存于意大利國家圖書館,但是這些嘗試均對后來者啟發(fā)很大。1624年,李瑪諾神父(Manuel Dias,1559—1639)確定來華傳教士的四年制“課程計劃”(ratio studiorum),要求傳教士學(xué)習(xí)《四書》等,而郭納爵(Inácio da Costa,1603—1666)則與其學(xué)生殷鐸澤(Prospero Intorcetta,1626—1696)一道對利瑪竇翻譯的作品進行完善,合作出版了《中國智慧》(

Sapientia Sinica

,1662)一書,內(nèi)含《論語》前五章的翻譯76頁。根據(jù)荷蘭學(xué)者特魯?shù)隆さ峡怂固乩═rude Dijkstra)和蒂斯·韋斯特斯泰恩(Thijs Weststeijn)的研究,最早的《論語》譯本,不是1687年出版的由柏應(yīng)理等譯的《中國哲學(xué)家孔子》(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拉丁文譯本,而是荷蘭人、荷蘭東印度公司專使彼得·侯爾恩(Pieter van Hoorn,1619—1682)翻譯出版的荷蘭語譯本,該譯本標(biāo)題

Eenige voorname eygenschappen van de ware deugdt,voorsichtigheydt,wysheydt en volmaecktheydt

(翻譯成英語是

Some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of true virtue,prudence,wisdom,and perfection

,即“美德、審慎、智慧和完美的一些基本特征”),于1675年在雅加達(dá)的巴達(dá)維亞(Batavia)出版。儒家學(xué)說真正在歐洲獲得廣泛注意,得益于1687年出版的由柏應(yīng)理等譯的《中國哲學(xué)家孔子》(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拉丁文譯本。參與翻譯和編輯的除柏應(yīng)理外,還有魯日滿(Francois de Rougemont,S.J.,1624—1676)、殷鐸澤、恩理格(Christian Herdtrich,1624—1684)和沈福宗(1657—1692)等,共17 位傳教士。該書在歐洲影響很大,出版不久就有其他語種的轉(zhuǎn)譯本,如1688年即有法語轉(zhuǎn)譯本《中國哲學(xué)家孔子的道德箴言》,后來多次重印,1691年更有譯自法語的英語轉(zhuǎn)譯本《孔子的道德》(

The Morals of Confucius,A Chinese Philosopher

)。這些譯本的刊印與發(fā)行,對于孔子及其儒家學(xué)說在歐洲的廣泛傳播無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郭納爵和殷鐸澤譯《中國智慧》扉頁

早期傳教士是用拉丁文翻譯《論語》,沈福宗神父由于懂拉丁文,所以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這里有必要進行一些說明。

沈福宗與在江南傳教的比利時耶穌會士柏應(yīng)理(Philippe Couplet,1622-1693,字信末)相識,并跟他學(xué)習(xí)拉丁文。沈福宗與柏應(yīng)理等人于1681年12月5日坐船從澳門啟程,于1682年抵達(dá)葡萄牙。從中國出發(fā)時,沈福宗隨身攜帶中國儒家經(jīng)典及諸子書籍四十多部。借羅馬教皇召見之際,他與柏應(yīng)理將這批中國書籍獻(xiàn)給了羅馬教皇英諾森十一世。這批書籍隨即入藏梵蒂岡圖書館,這也是該館最早收藏的漢籍。沈福宗和柏應(yīng)理還帶來此前其教友們出版的中國儒家典籍的最早拉丁文譯本,包括《大學(xué)》《論語》及《中庸》的拉丁文譯本。前兩部譯本合刻在一起,題為

Sapientia Sinica

(直譯為《中國智慧》),事實上該譯本的中文標(biāo)題則為《四書直解》。其中《大學(xué)》由1634年來華的耶穌會士、葡萄牙盧西塔尼亞(Lusitania)人郭納爵(字德旌)譯出。《論語》只譯出《學(xué)而》等前五篇,由耶穌會士、意大利西西里人殷鐸澤執(zhí)筆,他還寫了《孔子傳》附于譯本中,全書有漢文原文,1662年以木版刊于江西建昌府,作對開本。殷鐸澤的《中庸》譯本亦附孔子傳,題為《中國德治之學(xué)》(

Sinarum Scientia politico-moralis

),1667年在廣州以木版刊行,1669年以活字版刊于印度臥亞(今果阿,Goa),附《孔子傳》。應(yīng)當(dāng)說,《論語》及《中庸》的翻譯并非只出自殷鐸澤一人之手,柏應(yīng)理、魯日滿和1660年來華的奧地利耶穌會士恩理格都出力不少,而柏應(yīng)理、魯日滿等人還參與了《大學(xué)》的翻譯,可以說這是他們集體努力的結(jié)果。

柏應(yīng)理

柏應(yīng)理返回歐洲后,決定整理已刊舊譯稿,續(xù)譯《論語》,將三部經(jīng)書匯集一起在歐洲正式出版。在他翻譯《論語》其余各篇時,沈福宗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遇到疑難句時,只有既精通拉丁文、又熟悉本國歷史文化及語法的這位中國學(xué)者能夠幫助他化解難題。1684年,沈福宗和柏應(yīng)理應(yīng)邀訪問法國,在巴黎他們受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 ⅩⅣ,le Grand Monaque,1638—1715)的接見,同時他們將《大學(xué)》《中庸》和《論語》的拉丁文譯稿獻(xiàn)給國王,目的是請國王批準(zhǔn)在法國出版。路易十四接到柏應(yīng)理和沈福宗獻(xiàn)上的拉丁文譯稿并聽取其內(nèi)容的介紹后,下令刊行,1687年正式出版。此書為對開本,扉頁印有書名、編譯者、出版單位及出版時間等:“《中國哲學(xué)家孔子,或以拉丁文出版的中國學(xué)說》(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Sive Scientia Sinensis Latine Exposita

),由耶穌會士殷鐸澤、恩理格、魯日滿及柏應(yīng)理譯述。奉路易大王敕命刊行。東方傳教團提供資助,皇家圖書館非營利出售,由皇家特許的達(dá)尼埃爾·奧特默爾(Daniel Horthemel)印刷廠1687年刊于巴黎?!?p>

山東省曲阜市孔子博物館內(nèi)展出的“路易十四會見柏應(yīng)理與沈福宗”群雕——沈福宗向路易十四展示孔子的畫像

表一:《四書》拉丁文翻譯情況[90]

右圖:法文版《中國哲人孔夫子的道德論》 扉頁(1844年印行)、末頁(顯示該書第 一版的印刷時間為1688年)

下圖:柏應(yīng)理等翻譯出版的拉丁文《中國哲學(xué)家孔子》扉頁(1687年印行)

下圖:英國宮廷畫師克內(nèi)勒爵士為沈福宗所畫畫像,懸掛于溫莎城堡國王畫室,編號為RCIN 922107

該書在歐洲以拉丁文出版后,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次年又轉(zhuǎn)譯成法文,題為《中國哲人孔夫子的道德論》(

La morale de Confucius,philosophe de la china

)。

1685年,沈福宗離開法國,應(yīng)邀出訪英國,首先在倫敦受到英國國王詹姆士二世(James Ⅱ,1633—1701)的接見。詹姆士二世在接見沈福宗后,請沈福宗出席宮廷宴會,英國宮廷畫師克內(nèi)勒爵士(Sir Godfrey Kneller,1646—1723)為他畫像。

沈福宗先后在歐洲停留十年之久,在中、葡、意三國所受的東西方教育,后來在法、英兩國開花結(jié)果。

1711年,比利時耶穌會士衛(wèi)方濟(Fran?ois N?el,1651—1729)在布拉格出版《中華帝國六經(jīng)》(

Sinensis Imperii Libri Classici Sex

)。該書除《大學(xué)》《中庸》和《論語》外,又譯出了《孟子》,至此西方有了《四書》的全譯文;同時,該書還譯有《孝經(jīng)》和朱熹的《小學(xué)》,加起來共六部,故稱“中華帝國六經(jīng)”。這部書后來再由普呂凱(Fran?ois-André-Adrien Pluquet,1716—1790)轉(zhuǎn)譯為法語,1784年以《中華帝國經(jīng)典》(

Les Livres classiques de l’Empire de la Chine

)為書名分七卷在巴黎出版。同年,錢德明神父(Père Jean-Joseph-Marie Amiot,1718—1793)發(fā)表《孔子傳》(

La Vie de Koung tsée

),該書共508頁,是當(dāng)時西方學(xué)者最長的一部孔子傳記,雜合了《孔子家語》《史記》《詩經(jīng)》以及其他著作中有關(guān)孔子的記述。這部著作影響巨大,后世的許多學(xué)者均征引此書。

《論語》在法國

介紹《論語》在法國的傳播之前,先請大家看兩則消息。

第一,2019年3月24日,國家主席習(xí)近平在法國尼斯會見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習(xí)近平夫人彭麗媛、馬克龍夫人布麗吉特參加。會見前,馬克龍向習(xí)近平贈送了弗朗索瓦·伯爾尼耶(Fran?ois Bernier)撰寫的法文版《論語導(dǎo)讀》(

Confucius ou la Science des Princes

)。這一著作1688年撰寫完成,直到2015年才正式出版。原著標(biāo)題

Confucius ou la Science des Princes

,翻譯成漢語就是《孔子與君王之道》。

第二,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慶典之際,法國漢語教學(xué)協(xié)會聯(lián)合法國鳳凰書店(出版集團)、巴黎友豐書店(出版集團)——這是法國兩家最重要的中國文化出版商,推出一項名為“在法國最有影響力的十部中國書籍”的評選活動,評選結(jié)果是《論語》雄踞榜首。

從上面兩則消息,我們可以知道《論語》在法國一直是備受關(guān)注的中國經(jīng)典之一。從早期傳教士將其傳入到現(xiàn)在,一直是法國人了解中國的重要典籍之一,現(xiàn)在還不斷有與《論語》相關(guān)的各種著作在法國問世。概括而言,《論語》在法語世界的流傳大體經(jīng)歷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其實嚴(yán)格意義上不能完全算屬于法語,因為在法國出版、流傳的是拉丁文譯本,這只能算是《論語》法譯本的“前身”,這就是1687年在巴黎出版的《中國哲學(xué)家孔子》(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這本書是一部有關(guān)中國的百科全書,較為系統(tǒng)地介紹了先秦諸子百家、先秦儒家、宋明儒家、道教和中國佛教等。盡管這是拉丁文譯本,但是當(dāng)時拉丁文是歐洲共同的學(xué)術(shù)語言,而且以此為時尚,知識分子階層都以會讀、會說拉丁文為榮,所以這個譯本在巴黎出版后,便在法國知識界產(chǎn)生很大反響,后來風(fēng)靡全歐洲的中國風(fēng)(Chinoiserie)便肇始于17世紀(jì),這個譯本的出版進一步促進了歐洲的“中國風(fēng)”,吸引了更多歐洲知識分子的閱讀,間接促進了法國漢學(xué)研究的發(fā)展。

這部重要的作品是多名耶穌會士長時間譯介工作的共同成果,主要成員包括郭納爵、殷鐸澤、魯日滿和恩理格等?!霸诜g的最初階段,傳教士對儒家經(jīng)典的利用還停留在語言文字方面,使傳教士能學(xué)習(xí)高雅的中文,并能用儒家概念來表達(dá)天主教的神學(xué)概念,而沒有深入到儒家經(jīng)典的學(xué)理研究?!?/p>郭納爵與殷鐸澤二人是師生,都是派往中國的傳教士。他們曾合著《中國智慧》(

Sapientia Sinica

)一書,1662年在中國江西出版。這本書包括孔子生平傳記,以及《論語》前五部分的拉丁文譯文。此后,殷鐸澤將他翻譯的《中庸》法譯本命名為《中國政治道德學(xué)》(

Sinarum Scientia Politico-Moralis

),于1672年在巴黎出版,其中也包括他撰寫的儒家典籍介紹性質(zhì)的文章,例如孔子的生平等等。這本書的扉頁中印著大大的兩個字“中庸”,這樣《中庸》的第一個法語譯本就正式出版了。正是由于有了前述殷鐸澤和郭納爵等耶穌會士在儒家典籍翻譯上所作的準(zhǔn)備,柏應(yīng)理從1686年起開始編輯、整理已翻譯好的各種儒家典籍。他這時候已經(jīng)獲得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支持,所以工作進展得很順利。1687年,歷史上著名的《中國哲學(xué)家孔子》就在巴黎出版了。這本書的全稱翻譯成中文是《中國哲學(xué)家孔子,或者中國知識,通過殷鐸澤、恩理格、魯日滿和柏應(yīng)理的努力,用拉丁文表述》(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sive Scientia Sinensis latine exposita studio et opera Prosperi Intorcetta,Christiani Herdtrich,Francisci Rougemont,

Philippi Couplet

)。

早期歐洲傳教士譯介中國典籍出于兩個目的:一是通過用拉丁文注釋中國典籍,可以讓更多想到東方傳教的傳教士學(xué)習(xí)漢語;二是讓教會上層能夠閱讀這些經(jīng)典,讓他們明白中國也有類似于西方宗教中“上帝”的概念,例如中國典籍中的“帝”和“天”等。可以說,他們翻譯并將中國典籍傳播到西方,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傳教,而不是為了將中國智慧傳播到歐洲。這是主觀的方面。而客觀上,他們因此而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開拓者,他們這方面的工作成果不期然卻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基石。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

《中國政治道德學(xué)》(Sinarum Scientia Politico-Moralis)扉頁

第二個階段主要是18世紀(jì),法譯中國典籍開始進行,并且催化了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中國熱”。傳教士依然是這一時期譯介儒家典籍的主力軍,最重要的成果是普呂凱神父組織翻譯的《中華帝國經(jīng)典》(

Les Livres classiques de l’Empire de la Chine

)。前面提到,比利時耶穌會士衛(wèi)方濟用拉丁文翻譯了《四書》《孝經(jīng)》和朱熹的《小學(xué)》等六部中國經(jīng)典在內(nèi)的《中華帝國六經(jīng)》,1711年出版。西方世界第一次有了完整的《四書》譯文,因此這一譯本有著重要的影響。這部書后來再由普呂凱(Fran?ois-André-Adrien Pluquet,1716—1790)轉(zhuǎn)譯為法語,1784年以《中華帝國經(jīng)典》(

Les Livres classiques de l’Empire de la Chine

)為書名分七卷在巴黎出版。這一轉(zhuǎn)譯本第一次用法語向法國讀者呈現(xiàn)中國的經(jīng)典著作,促進了18世紀(jì)法國漢學(xué)在世界漢學(xué)界的地位。在此有必要提一提錢德明神父(Père Jean-Joseph-Marie Amiot,1718—1793)有關(guān)孔子的研究。1771年,錢德明寄出第一批名人譜,其中包括孔子略傳《哲學(xué)家孔子》(

Koung-tsée Philosophe

),介紹了孔子周游列國、培育弟子、傳播道德,尤其是編訂《五經(jīng)》等的大致情況。1784年,錢德明的《孔子傳》(

La Vie de Koung tsée

)刊于《中國雜纂》(

Mémoires concernant l’Histoire,les Sciences,les Arts,les M?urs,les Usages,etc.des Chinois

),是當(dāng)時西方學(xué)者所著最長的一部孔子傳記。在這部傳記中,錢德明綜合了當(dāng)時能夠獲得的諸多記載孔子一生行狀的著作,如《孔子家語》《史記》和其他著作中有關(guān)孔子的記述。這部作品的問世和傳播,為法國學(xué)者們提供了文獻(xiàn)資料。差不多同時,多部漢學(xué)研究著作相繼問世,如馮秉正(Joseph-Fran?ois-Marie-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1669-1748) 根 據(jù)《通鑒綱目》而用法語編譯的十二卷《中國通史》(

Histoire générale de la Chine ou annales de cet Empire

,1777)、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1674—1743)編寫的《中華帝國全志》(

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historique,chronologique,politique,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

)等。

錢德明

第三階段是多個儒家典籍的法譯本在法國產(chǎn)生,并且《論語》在法國出現(xiàn)了兩部具有國際性影響的經(jīng)典譯作。一是波蒂耶(M.G.Pauthier,1801—1873)翻譯的《四書》于1846年在法國巴黎出版,這是第一個直接從中文譯為法語的譯本;二是顧賽芬(Séraphin Couvreur,1835—1919)翻譯的《四書》于1895年在法國出版,這也是后來重版次數(shù)最多的法語譯本。

這個時期的另一個特點是,儒家思想在法國的被接受開始出現(xiàn)由漢學(xué)家為主的精英階層轉(zhuǎn)向大眾的現(xiàn)象。例如1851年法國巴黎出版了一部未署名著作《孔子及多位中國作家的道德哲學(xué)》(

Pensées morales de Confucius et de divers auteurs chinois

),簡單介紹了一些中國先秦時代孔子、孟子等人的道德哲學(xué)思想;1867年,埃爾瓦神父(M.L’Abbé Herval)的《孔子的歷史和哲學(xué)研究》(

étude historique et philosophique sur Confucius

)在法國外省城市勒阿弗爾出版,具有標(biāo)志性意義。這說明法國的漢學(xué)研究不僅在巴黎,而且在外省都發(fā)展了起來。

第四階段進入20世紀(jì),法籍華裔學(xué)者也成為中國典籍翻譯為法語的重要力量,《論語》在法國迎來新的發(fā)達(dá)局面。首先,經(jīng)典譯本如顧賽芬的《論語》譯本不斷再版;其次,出現(xiàn)多部《論語》新譯本,如程艾蘭(Anne Cheng)、李克曼(Pierre Ryckmans)、讓·列維(Jean Levi)的譯本等,而且這些譯本也多次再版;第三,研究性著作開始頻頻出版,多達(dá)幾十部,既有面向?qū)W術(shù)界的,也有面向大眾的,可以說這一階段《論語》及儒家思想在法國完成了從精英階層到大眾文化的全面轉(zhuǎn)向。

下圖:錢德明《孔子傳》手稿扉頁(來源:法國國家圖書館)

第五階段就是新世紀(jì)以來《論語》在法國的多元化傳播。這一時期,《論語》和相關(guān)成果不斷出現(xiàn),不僅有譯作,也有研究性著作。出版物形式也多樣化,既有《論語》的漫畫類作品,也有《論語》的音像類作品,更有圍繞《論語》及孔子思想的創(chuàng)作型小說出版。

伏爾泰(Voltaire,1694—1778)被人譽為“歐洲的孔夫子”,他在自己的書房里懸掛了孔子的畫像,并且在多部著作中都提到孔子及其學(xué)說,例如《哲學(xué)辭典》《風(fēng)俗論》《伏爾泰書信集》等。從他本人的一些相關(guān)論述或者敘述中,就可以看出伏爾泰對孔子及其學(xué)說是信服的。比如,他說:“孔子不創(chuàng)新說,不立新禮;他不做受神啟者,也不做先知。他是傳授古代法律的賢明官吏。我們有時不恰當(dāng)?shù)兀ò阉膶W(xué)說)稱為‘儒教’,其實他并沒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賢的宗教??鬃又皇且缘赖抡佌佌]人,而不宣揚什么奧義。”從這里所引的話語來看,伏爾泰對于孔子及其學(xué)說的把握還是到位的,說明他閱讀的譯本忠實程度較高。

伏爾泰的“慕華”(sinophile)情結(jié)終生不渝,他對中國文化的深厚愛慕貫穿于他的所有作品,即便是“中國熱”在法國已經(jīng)露出衰落的跡象,他始終信賴孔子的理想觀念。

這里還要說明的一點是,從1066年“諾曼征服”后,英國由法國諾曼底公爵統(tǒng)治,英國皇室和上層貴族都以講法語為榮;到了17世紀(jì),法語一度曾成為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因此在很長時間里,法譯《論語》在歐洲甚為流行,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么《論語》英譯一直到19世紀(jì)才出現(xiàn)。

《論語》在法國的廣泛傳播,跟下面幾位關(guān)鍵學(xué)者的學(xué)術(shù)貢獻(xiàn)是分不開的。

首先是顧賽芬。顧賽芬、理雅各和衛(wèi)禮賢是三位將大部分十三經(jīng)作品翻譯為自己國家語言的中國典籍翻譯大師。顧賽芬譯有《四書》(1895)、《詩經(jīng)》(1896)、《書經(jīng)》(1897)、《禮記》(1899,兩卷)、《春秋左傳》(1914,三卷)和《儀禮》(1916),并因這些杰出的譯作于1886年、1891年及1895年三度奪得國際知名的儒蓮獎。他也曾試譯《易經(jīng)》,但因為拿不準(zhǔn)自己的理解是否準(zhǔn)確而最終放棄。而《周禮》(

Le Tcheou-li: ou rites des Tcheou

,1851)則由于已有畢歐(édouard Biot,1803—1850)的翻譯而最終作罷。顧賽芬翻譯有幾個特點:一是沿襲了理雅各的做法,如將漢語語段置于頁面上端,其后用法語的讀音為漢字注音,最后才是法語和拉丁語并列的譯文,同樣用數(shù)字為篇、章編號,而明顯減少的是大段的注解。二是顧賽芬翻譯的中文底本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他的翻譯嚴(yán)格忠于當(dāng)時中國官方推崇的朱熹學(xué)派的詮注,對于注釋并不作進一步的闡釋。他的譯作十分嚴(yán)謹(jǐn),很少帶有個人的見解,為后人研究提供了比較客觀的依據(jù)?;谝陨蟽蓚€突出特點,顧賽芬的《四書》譯本自問世以來的一百多年間被多次重版和再版,其法語譯本因此成為《論語》法譯史上被出版次數(shù)最多的譯本,至今依然還在以多種形式出版,可見其譯本的準(zhǔn)確性和經(jīng)典性。他另外還著有兩部辭典:《法漢常談》(

Dictionnaire fran?ais-chinois contenant les expressions les plus usitées de la Langue Mandarine

,1884)和《法文注釋中國古文大辭典》(

Dictionnaire classique de la langue Chinoise

,1904),可見他對于漢語的把握已經(jīng)非常純熟。程抱一(Fran?ois Cheng,1929— )和程艾蘭(Anne Cheng,1955— )父女的《論語》譯介和研究值得一提。程抱一是著名法籍華裔學(xué)者、法蘭西學(xué)院(Académie de France)首位亞裔院士(2002)。程艾蘭也是著名法籍華裔學(xué)者,主要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儒學(xué)、當(dāng)代哲學(xué),曾因《中國思想史》(

Histoire de la pensée chinoise

,1997)一書于1998年獲得世界知名的儒蓮獎。目前,她在法蘭西學(xué)院(Collège de France)從事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和教學(xué)工作。程抱一和程艾蘭父女合譯的《論語》法譯本(

Entretiens de Confucius

)1981年出版于法國著名的塞伊出版社(Les Editions du Seuil),整部譯著除引文外,還有導(dǎo)言、箋注、地圖和年譜,1992年收錄于七卷本“人類偉大圣文”(

Les grands textes sacrés de l'humanité

)系列叢書。這部譯本出版后很有影響,有多種語言對其進行了轉(zhuǎn)譯,如1983年巴西圣保羅的Ibrasa 出版社出版了葡萄牙文版

Dialogos de Confucio

;1989年米蘭的Mondadori 出版社出版了意大利文版

Confucio Dialoghi

。

顧賽芬著辭典《法漢常談》法文標(biāo)題頁及中文標(biāo)題頁

在《論語》翻譯史上,父女合譯《論語》也算是一段佳話。

第三,雷威安(André Lévy,1925—2017)值得一提。雷威安1925年11月24日出生于天津市的一個猶太家庭,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返回法國。他盡管出生于中國,但是在中國期間并未接受中文教育。戰(zhàn)后,他進入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xué)院才開始研習(xí)中文。不過,童年在天津的生活,無疑讓中文成為他的“鄉(xiāng)愁”。這也許部分解釋了為什么他會翻譯那么多的中國古代白話小說,如《金瓶梅》《水滸傳》《西游記》《聊齋志異》和《牡丹亭》等,而且他也節(jié)譯了《紅樓夢》和馮夢龍的“拍案驚奇”系列等。

有意思的是,雷威安也翻譯了《論語》(

Entretiens de Confucius et de ses disciples

)。1994年,雷威安翻譯的《論語》在法國著名出版社弗拉馬利翁(Flammarion)出版。

Entretiens de Confucius et de ses disciples

按字面意思可以翻譯為“孔子與弟子的對話”,除譯文正文(Les Entretiens de Confucius et de ses disciples)外,還有一些輔助性文本,如導(dǎo)言(Introduction)、孔子生平(Chronologie biographique de Confucius)、《論 語》繁體中文原文(Texte chinois)和附錄(Appendice)。附錄一是雷威安翻譯的《孔子世家》(

Biographie de Confucius d’après Sima Qian,Mémoires historiques,chapitre 47,La maison héréditaire de Ma?tre Kong

)?!犊鬃邮兰摇返姆ㄎ姆g在法語世界算是首次,能夠讓人更好地了解孔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論語》在法國的傳播中艾田蒲和于連是不得不提的兩個重要人物。

艾田蒲(René étiemble,1909—2002)是法國著名的比較文學(xué)學(xué)者,艾田蒲是他給自己取的中文名,國內(nèi)也有人將他的名字譯為安田樸,或艾金伯勒。他跟中國相關(guān)的著作中最有名的是《中國之歐洲》)(

l’Europe chinoise

),他也著有《孔子》一書,法文書名是

Confucius (Ma?tre K’ong

)。艾田蒲的《孔子》從1955年一直綿延到1986年,這30 來年,不斷再版,而艾田蒲也不斷增補。這部書除了從《論語》本身來討論孔子之外,艾田蒲也概述了:(1)西方對孔子的接受和研究,以及孔子對當(dāng)代西方的影響;(2)日本和韓國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看法;(3)1850—1957年間中國國內(nèi)的孔子研究和傳承,以及1957—1985年間孔子在中國的種種境遇。從這里可以看出,艾田蒲是從世界主義的角度來看待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這對于國內(nèi)的儒學(xué)研究應(yīng)該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艾田蒲

弗朗索瓦·于連

弗朗索瓦·于連(Fran?ois Jullien,1951— ),又譯作余蓮或朱利安。他的《論語》和儒學(xué)研究頗為有趣,獨樹一幟。于連對《論語》和儒學(xu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成名作《迂回與進入:中國和希臘的意義策略》(

Le Détour et l’Accès.Stratégies du sens en Chine,en Grèce

,1995)。通覽全書,再結(jié)合書的標(biāo)題,可以知道于連想藉由中國言說/思維方式的迂回策略,來抵達(dá)希臘這一終極意義?!鞍阎袊鳛榈诌_(dá)希臘的迂回之路”始自于連的上一部著作《內(nèi)在之象:〈易經(jīng)〉的哲學(xué)解讀》(

Figures de l’immanence.Pour une lecture philosophique du Yi king

)。對于連而言,中國和希臘是兩極,所以他說,從《論語》出發(fā)會引出這種雙重對立:抑揚轉(zhuǎn)調(diào)(孔夫子式的)與決斷定義(蘇格拉底式的)的對立,猶如整體與普遍的對立。同時,因為孔子言論的迂回并不導(dǎo)向“觀念”領(lǐng)域的他者,所以迂回會在自身中找到自己的歸宿,即迂回會不斷地以一種指示的方式闡明現(xiàn)實。面對變化,要不斷適應(yīng)事物更新,通過迂回的方式接近現(xiàn)實,這樣這種迂回同時也就成了進入。

不得不說,于連對于《論語》等儒家經(jīng)典的解讀,有驚世駭俗之嫌,但是仔細(xì)閱讀,很多論點又似乎言之成理。筆者認(rèn)為,于連作為“他者”對《論語》等儒家經(jīng)典的解讀,其啟發(fā)意義遠(yuǎn)甚于解讀意義。我們要更好地理解我國的文化傳統(tǒng),是不是也要進行這樣的“迂回與進入”?又如何“迂回”?如何“進入”呢?

《論語》在英國

將《論語》從漢語直接譯成英語的,第一位是喬舒亞·馬什曼(Joshua Marshman,1768—1837)。他英譯的《論語》標(biāo)題是

The Works of Confucius,Containing the Original Text,with a Translation to which is Prefixed a Dissertation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可以直譯為《孔子著作,附原文、譯文及漢語漢字研究論述》,包括《論語》第一至十章,譯文正文共725頁,包括漢語原文與譯文,漢語旁邊還附有英語“譯音”,1809年出版于塞蘭布爾。從體例看,馬什曼的原文與譯文的安排是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英譯《中國經(jīng)典》的先聲。馬什曼的這部譯著事實上是他此前著述的合集,包括《漢字音義研究》(

Dissertation on the Characters and Sound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cluding Tables of the Elementary Characters,and of the Chinese Monosyllables

,1809)、《中國言法》(

Elements of Chinse Grammar,with a Preliminary Dissertation on the Characters,and the Colloquial Medium of the Chinese,and an Appendix Containing the Ta-Hyoh of Confucius with a Translation

,1814)和《釋文解字》(

Clavis Sinica

,1813)等。

第一位全譯《論語》的是柯大衛(wèi)(David Collie)。1828年,他翻譯了 《四書》,在馬六甲出版。在“譯者序”中,柯大衛(wèi)指出,這一翻譯的首要目的是讓人學(xué)會漢語;但是,后來他發(fā)現(xiàn)中國人也可以通過這一譯本在英華書院學(xué)習(xí)英語,不僅是幫助他們學(xué)會英語,尤其是還能讓他們認(rèn)真地反思中國的圣人們散布的致命錯誤。而且從“譯者序”來看,柯大衛(wèi)有著濃厚的歐洲中心主義傾向。他說,他唯一要向歐洲讀者道歉的是,他必須不斷重復(fù)一些老生常談(common place remarks),這樣那些迷途的異教徒(deluded heathen)讀到這個譯本才能夠?qū)λ麄冇兴饔谩_@樣的語言予人的感覺就是,柯大衛(wèi)高人一等,類似于救世主,典型的殖民主義心態(tài)。

馬什曼《論語》譯文第一句

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幾乎全譯了中國十三經(jīng),他的中國經(jīng)典譯作的出版分兩個系統(tǒng)。一是《中國經(jīng)典》(

The Chinese Classics: with a Translation,Critical and Exegetical Notes,Prolegomena,and Copious Indexes

)系統(tǒng),共五卷:第一卷:《論語、大學(xué)和中庸》(

Confucian Analects,the Great Learning,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1861;第2 版,1893;重印,2006);第二卷:《孟子》(

The works of Mencius

,1861;第2 版,1895;重印,1990);第三卷:《書經(jīng)》(

The Shoo King,Book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1865);第 四 卷:《詩 經(jīng)》(

The She king,Classic of Poetry

,1871);第五卷:《春秋》(

The Ch’un ts’ew,Spring and Autumn Annals,with the Tso chue,Commentary of Zuo

,1872)。二是《東方圣書》(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系統(tǒng),分六卷出版?!稏|方圣書》由著名的東方學(xué)家穆勒(Max Müller ,1823—1900)主編,共五十卷,從1879年開始一直到1910年才出版完。在這一系列中,理雅各的譯作出版情況如下:第三卷:《書經(jīng)·詩經(jīng)·孝經(jīng)》(

The Sh? king,Book of Documents.The religious portions of the Shih king,Classic of Poetry.The Hsiao king,Classic of Filial Piety

,1879);第十六卷:《易經(jīng)》(

The Y? king,I Ching

,1882);第二十七卷:《禮記》(

The L? K?,Book of Rites

,1885)的第一章到第十章;第二十八卷:《禮記》(

The L? K?,Book of Rites

,1885)的第十一章到第四十六章;第三十九卷:《道家典籍》(1891),這一卷主要包括《道德經(jīng)》(

The Texts of Taoism: The Tao Teh King,Tao Te Ching

) 和《莊 子》(

The Writings of Kwang-dze ,Chuang Tz?

)的前十七篇;第四十卷:《道家典籍》(1891),這一卷主要包括《莊子》(

The Writings of Kwang-dze ,Chuang Tz?

)第十八到三十三篇、《太上感應(yīng)篇》(

Taishang Ganying Pian,Tractate of Actions and their Retributions

)、《太上老君常說清靜經(jīng)》(

Qingjing Jing,Classic of Purity

)、《黃帝陰符經(jīng)》(

Yinfu Jing,Classic of the Harmony of the Seen and Unseen

)、《玉樞經(jīng)》(

Yushu Jing,Classic of the Pivot of Jade

)、《太上老君日用妙經(jīng)》(

Nei Riyong Jing,Classic of the Directory for the Day

)。

理雅各的翻譯嚴(yán)謹(jǐn),他翻譯的最大特點是注釋特別詳盡,大部分嚴(yán)格按中國傳統(tǒng)注疏來進行翻譯,但是他也不時地在注釋中加入他的一些西方思維和傳教士思維。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經(jīng)典,他還聘請了清代經(jīng)學(xué)家、思想家王韜(1828—1897)作為他的助手。

理雅各的《論語》翻譯始于1841年,于1861年完成并出版,作為《中國經(jīng)典》中的第一卷。除《論語》外,還包括《大學(xué)》《中庸》。該譯本除譯文外,另有一長篇前言(Prolegomena),共136頁,分六章詳細(xì)闡述了各具體文本的相關(guān)情況:第一章是“中國經(jīng)典綜述”,包括“中國經(jīng)典所涵括的書籍”和“中國經(jīng)典的權(quán)威性”;第二章分析《論語》,包括“漢朝學(xué)者與《論語》的形成”“撰寫的時間、作者、計劃與真實性考證”“關(guān)于《論語》的論著”和“各類材料”;第三章分析《大學(xué)》,包括“《大學(xué)》的歷史及排序上的不同”“作者、本文與評述的區(qū)分”和“范圍與價值”;第四章分析《中庸》,包括“《中庸》在《禮記》中的地位與成書時間”“作者及其簡略生平”“完整性”和“范圍與價值”;第五章論述“孔子及其直傳門徒”,包括“孔子生平”“孔子的影響與觀點”和“孔子的直傳門徒”;第六章則主要列出了本卷所參閱的書籍。理雅各譯本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漢英正文之后附以評論性注釋。理雅各將“學(xué)而第一”翻譯為“Book I.HSIO R.”,其中“第一”是翻譯,而“學(xué)而”則是音譯。由于那時候沒有系統(tǒng)的威氏拼音法(Wade-Giles System),所以他的譯文中凡是音譯之處,會讓讀者感到一定困難,不過理雅各在譯文前均附有拉丁文拼法的對照表,對讀者也有一定幫助。同時,他將每一部分翻譯成“Chapter”,即章,如Chapter I、Chapter II 等,而每一節(jié)則用阿拉伯?dāng)?shù)字表示,比如下圖中的1、2、3 等。漢英正文之后便是詳盡的評論性注釋,這樣做當(dāng)然顯得繁瑣,但是對于外國讀者而言,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費樂仁認(rèn)為,翻譯作品如果用這種方式呈現(xiàn),也就是將漢語原文、譯文與評論性注釋進行理雅各這樣的三欄處理,就會形成寫作學(xué)(grammatology)上一種特殊的動態(tài),讀者可以因此自行判斷翻譯是否得當(dāng),是否可更雅致,論證是否恰切。此前的翻譯最多征引兩種注疏:一是朱熹的注疏,在中國學(xué)術(shù)界影響非常巨大;二是張居正的注疏,因為張居正是寫給10 歲的少年萬歷皇帝閱讀的,所以相對簡易。而理雅各則征引了300 多種重要的儒家注疏,融入了古往今來的儒家學(xué)術(shù)傳統(tǒng),水平非常高。對于外國讀者而言,這種方式無疑是一種非常便捷而又可以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和典籍的方式,對于今天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實踐無疑具有深遠(yuǎn)的啟示意義。

理雅各與三位中國助手(油畫)

理雅各《論語》等譯本的優(yōu)勢當(dāng)然不僅限于此,費樂仁列出了15 種之多,其余的不在本文探討范疇內(nèi),故在此不贅述。理雅各包括《論語》在內(nèi)的《中國經(jīng)典》的翻譯直接啟示了后來者,例如法國的顧賽芬、英國的蘇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1861—1935)、德國的衛(wèi)禮賢和中國的辜鴻銘等等。

辜鴻銘在其“英譯《論語》序”中提到,他之所以要翻譯《論語》,是因為他對理雅各的譯文非常不滿意,認(rèn)為他的譯文不達(dá)意。在翻譯《論語》時,辜鴻銘為了使他所詮釋的儒家觀點能影響處于另一種意識形態(tài)環(huán)境下的西方讀者,他在表達(dá)有中國特色的概念時,盡量保持西化的語言特色,消除西方讀者的陌生感,從而希望勾起西方讀者的閱讀欲望。辜鴻銘在翻譯時,除語言的西化外,還夾注一段西方哲人的話,以便讀者對照理解。

蘇慧廉在其序言中,直接提到理雅各英譯本、辜鴻銘英譯本、晁德笠(Angelo Zottoli,1826—1902)法譯本和顧賽芬法譯本,尤其是理雅各英譯本對其譯作的貢獻(xiàn)。蘇慧廉是逐字逐句對《論語》進行英譯的,并附上了詳盡的注釋。

辜鴻銘

蘇慧廉

蘇慧廉在中國傳教46年,著有《華英袖珍字典》(

The Student's Four Thousand Tzu and General Pocket Dictionary

,1898)、《中國儒釋道三教》(

The Three Religions of China

,1913)、《佛教術(shù)語辭典》(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with Sanskrit and English Equivalents and a Sanskrit-Pali Index

,1937)、《在中國傳教》(

A Mission in China

,1907),譯有溫州話版《新約圣經(jīng)》和《論語》(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1910)。

蘇慧廉曾師從理雅各,所以他在牛津大學(xué)擔(dān)任漢學(xué)教授時講授《中國儒釋道三教》一書是題獻(xiàn)給理雅各的。我們前面提到過理雅各的《論語》譯本嚴(yán)謹(jǐn),是盡量按中國傳統(tǒng)注疏來翻譯和注釋的。既然這樣,為什么蘇慧廉還要重譯《論語》呢?主要原因是,理雅各的譯本太過注重學(xué)術(shù)價值,所以學(xué)究氣很重;這一譯本非常正式的措辭,使得《論語》難以為人所接受。為了更多的英語讀者,尤其是那些普通讀者能夠更容易地閱讀《論語》,有必要對其進行重譯。

蘇慧廉英譯《論語·學(xué)而》

在前言中,蘇慧廉詳盡說明了他翻譯時借鑒了四位譯者的《論語》譯作,首先是理雅各的,理雅各是蘇慧廉的老師,他翻譯時借鑒老師的譯作自不待言;其次是晁德笠(Angelo Zottoli,1826—1902)的和辜鴻銘的;最后是顧賽芬的譯本,顧賽芬的譯文是既有法語,也有英語和拉丁語的。

一方面有前賢如理雅各《論語》譯本的啟發(fā),另一方面他自己在中國生活46年,也方便他就近請教,再就是蘇慧廉認(rèn)識到了理雅各譯文的弊端,所以蘇慧廉的《論語》翻譯在《論語》外譯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更有趣的是,日后在美國漢學(xué)界乃至世界漢學(xué)界炙手可熱的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也曾在牛津跟他學(xué)過漢語,那時候蘇慧廉已經(jīng)退休。他是不是拿《論語》譯本來教費正清,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費正清在50 歲生日時曾戲仿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作過一首詩。

這時期還有其他一些《論語》英譯本,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韋利(Arthur Waley,1889—1966)翻譯的《論語》。西方學(xué)者認(rèn)為,韋氏的《論語》英譯本可能是西方最具才學(xué)的(the most brilliant)譯本,不管其譯文的對錯與否,均有意義,其長篇導(dǎo)論和譯文中的注釋也引人入勝,原因是他征引了許多中國學(xué)者關(guān)于《論語》的最好注疏。可惜的是,他很少列出引文的出處。

韋利與《論語》的關(guān)系挺有趣。韋利在劍橋大學(xué)學(xué)習(xí)時,他的老師迪肯森(G.L.Dickinson,1862—1932)對東方文明深有研究,也跟中國有深度接觸,可能對他有所影響。迪肯森曾著有《約翰中國佬書信集》(

Letters from John Chinaman and Other Essays

,1901)和《來自一位中國官員的信札:西方文明的東方看法》(

Letters from a Chinese official; being an eastern view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1903)。韋利從劍橋大學(xué)畢業(yè)后,申請到大英博物館東方部工作,而要做好這份工作,必須弄懂中國繪畫和日本繪畫等東方藝術(shù)品上的印章或題跋,于是他開始自學(xué)漢語和日語;后來他甚至到剛剛成立的倫敦東方與非洲研究院去深造。他一輩子沒有去過中國,但是翻譯了大量中國古典作品,包括《一百七十首漢詩選譯》(

A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

,1918)、《漢詩選譯續(xù)集》(

More 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1919)、《道與德:〈道德經(jīng)〉及其在中國思想上的地位研究》(

The Way and Its Power: A Study of the Tao Te Ching and its Place in Chinese Thought,

1934)、《詩 經(jīng)》(

The Book of Songs,Shih Ching

,1937)、《論語》(

Analects of Confucius

,1938)、《古代中國思想的三種方法》(

Three Ways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1939)、《猴王》(

Monkey

,1942)、《英譯中國詩選》(

Chinese Poems

,1946)、《九歌》(

The Nine Songs: A Study

of Shamanism in Ancient China,Qu Yuan

,1955),《十八世紀(jì)中國詩人袁枚傳》(

Yuan Mei: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Poet

,1956)、《李白的詩歌與職業(yè)》(

The Poetry and Career of Li Po

,1959)、《敦煌變文故事選》(

Ballads and Stories from Tun-Huang

,1960)等。

韋利

韋利的《論語》翻譯忠實于原文,廣受歡迎,曾多次再版,在中國的影響也很大,例如湖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推出的“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叢書”和其后由中國新聞出版總署1994年推出的“大中華文庫”,韋利的《論語》英譯都名列其中。一部中國古典著作,先被譯到域外,然后又由域外引進出版以推動其文化的“走出去”,估計在中外翻譯史上都是佳話。

倫敦大學(xué)亞非學(xué)院的葛瑞漢(A.C.Graham,1919—1991)和英籍華裔學(xué)者劉殿爵(D.C.Lau,1921—2010)兩人都對儒學(xué)有深入研究,影響過很多學(xué)者,例如現(xiàn)在蜚聲海內(nèi)外、成就卓著的漢學(xué)家、中西比較哲學(xué)家安樂哲(Roger T.Ames,1947— )便是他們在倫敦大學(xué)的博士生。尤其是劉殿爵,儒學(xué)研究方面的成就很大,他也譯有《論語》。劉殿爵祖籍廣東番禺,生于香港,畢業(yè)于英國格拉斯哥大學(xué),后到倫敦大學(xué)亞非學(xué)院任教職。他之所以會翻譯包括《論語》在內(nèi)的中國典籍,算是因緣際會。1959年,企鵝出版社邀請他審讀一份《道德經(jīng)》的譯稿。由于稿件質(zhì)量不行,劉殿爵建議出版社不予采用。第二年,出版社又送來《道德經(jīng)》譯稿請他審閱,但是質(zhì)量還是滿足不了他的要求,于是他自己開始翻譯,三年后譯竣,1963年在企鵝出版社順利出版。后來,企鵝出版社又邀請他翻譯《孟子》和《論語》,于是他用七年時間譯好《孟子》,于1973年出版;再用六年時間譯好《論語》,于1979年出版。于是,一位華裔學(xué)者在企鵝出版社近20年的時間里,連續(xù)推出了三部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三部譯作在國際學(xué)術(shù)界均獲得高度好評,都多次重版,影響深遠(yuǎn)。

可惜的是,隨著海外漢學(xué)研究重鎮(zhèn)逐漸從英國移到美國,《論語》的翻譯和研究的重心也逐漸從歐洲轉(zhuǎn)到了美洲。

《論語》在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

《論語》在德國的翻譯和研究情況,并沒有像在法國和英國這么發(fā)達(dá)。比較有影響的譯本,一是由碩特(William Schott,1802—1889)翻譯的第一部德譯本,二是衛(wèi)禮賢(Richard Wilhelm,1873—1930)翻譯的《論語》譯本。

碩特德譯的《論語》名稱為

Werke des tschinesischen Weisen Kung-fu-dsü und seiner Schüler

,直譯為中文就是《論語:中國智者孔夫子及其門徒的作品》。作者還特意在扉頁注明,這是第一次直接從中文原文翻譯過來的,上卷1826年在德國哈勒出版,下卷1832年在德國柏林出版。也有論者指出,碩特的翻譯有抄襲馬什曼英譯《論語》之嫌,而且將馬什曼的譯文和碩特的譯文左右對照著進行比較,以便于說明碩特的譯文與馬什曼的譯文是如何雷同的,但是這個也值得商榷,因為馬什曼只譯了前半部《論語》。不過,不管怎樣,碩特實實在在給德語世界貢獻(xiàn)了第一部全譯本《論語》,這是怎么也抹殺不了的。衛(wèi)禮賢翻譯的《論語》曾有三個版本,其德譯本的第一稿于1904年發(fā)表在《東方世界》(

Die Welt des Ostens

)的續(xù)篇上,這是青島出版的報紙《德國—亞洲瞭望》(

Deutsch-Asiatische Warte

)的副刊;而第三稿則于1910年在耶拿出版社出版。德國對于孔子及其《論語》的研究最遠(yuǎn)可以追溯到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及其弟子沃爾夫(Christian Wolff,1679—1754)等。萊布尼茲景仰中國的精神文明,贊嘆孔子思想的偉大與高潔,認(rèn)為東方秩序良好的國家可作為充滿怨恨和仇惡心理的西方國家的模范。戴維斯(Walter W.Davis)則認(rèn)為孔子思想的引入使萊布尼茲看到了在世界宗教中發(fā)現(xiàn)共同真理的可能,這些真理將使全世界的人民連為一體,而且其觀點影響了同時代的其他思想精英,尤其是其弟子、哲學(xué)家沃爾夫。

碩特《論語》德譯本第一卷1826年德國哈勒出版

碩特《論語》德譯本第二卷1832年德國柏林出版

德國學(xué)者對于《論語》的認(rèn)識,黑格爾是一個典型,他不像萊布尼茨那樣贊賞孔子及其《論語》。相反,他說:孔子及其弟子的談話(即《論語》——引者注)里講的是一種道德常識,哪里都有,也許別的民族還要好些,毫無出色之處;孔子只是一個挺實際的世俗智者,他毫無思辨哲學(xué),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xùn),我們從中無法獲得任何東西。可見,黑格爾對孔子及其學(xué)說基本持貶斥的態(tài)度。

《論語》和儒學(xué)在德國,一定不能忘了韋伯(Max Weber,1864—1920)。韋伯的全名是Maximilian Karl Emil Weber,我們現(xiàn)在看到他的名字事實上是掐去了中間部分,而只留下了頭尾。韋伯是著名的社會學(xué)家,今年是他逝世一百周年,但是他的著作不管是在德語世界、英語世界、法語世界,還是漢語世界,或者其他語種世界,都依然大行其是,其著作一版再版,激發(fā)著一代代的學(xué)者深入思考社會學(xué)、經(jīng)濟學(xué)、倫理學(xué)和宗教學(xué)等各種問題。事實上,韋伯生前唯一親自校訂出版的著作是《宗教社會學(xué)論文集》(

Gesammelte Aufs?tze zur Religionssoziologie

)第一卷(1920),其余都是由其遺孀瑪莉安娜或?qū)W生在韋伯身后才將其文章分成幾大類編輯出版的。

碩特

黑格爾像(1831年雅各布·施萊辛格攝)

很有意思的是,韋伯很大一部分研究是聚焦于宗教的,從宗教的角度來研究社會,來研究經(jīng)濟倫理,其實最終還是為了研究社會。而且,韋伯不斷地思考儒教,為此他閱讀了理雅各英譯的《論語》《大學(xué)》《中庸》譯文和理雅各寫的《孔子的生平與教誨》,衛(wèi)禮賢德譯的《易經(jīng)》,以及《孟子》英譯本,《道德經(jīng)》英譯本和德譯本等。1915年韋伯寫了《儒教》,1920年又在前者的基礎(chǔ)上寫了《儒教與道教》。韋伯研究了中國的儒教和《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后,得出一個結(jié)論:儒家倫理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蛘哒f韋伯在《儒教與道教》這部書中要研究的問題是:中國為什么沒有出現(xiàn)西方那樣的資本主義?這就有點像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研究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史就是為了解答他提出的問題:“為什么在公元前1世紀(jì)到公元15世紀(jì)期間,中國文明在獲取自然知識并將其應(yīng)用于人的實際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更有成效?”換言之,為什么近代科學(xué)沒有出現(xiàn)在中國?世稱“李約瑟之問”。我們也可以說,韋伯研究了中國的儒教和道教等之后,也有了一個“韋伯之問”。

萊布尼茲也好,碩特也罷,他們對于孔子及其《論語》的詮釋和認(rèn)識,存在時代和自身的局限性,他們并未能到中國來親炙中國文化,所以其言論和譯作隨著歷史的演進而成為沉積,成為歷史的一部分。而衛(wèi)禮賢的《論語》德譯本則與此不同,直到21世紀(jì)依舊是德語世界的標(biāo)準(zhǔn)之作。對于理雅各的翻譯方法與原則,衛(wèi)禮賢既有繼承又有超越,這可能是其譯作生命力旺盛的部分原因。

《論語》在俄羅斯的翻譯始于1729年,至今已有291年的歷史,不計研究儒學(xué)的專著或論文中所出現(xiàn)的部分《論語》譯文,其譯本至少有17 個。李明濱指出,貝列羅莫夫(Переломов,俄籍華裔,漢語姓名稽遼拉)1993年出版的專著《孔子:生平、學(xué)說、命運》,對孔子及其儒學(xué)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而深入的討論,是俄國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一部孔子研究的專著?;|拉的《論語》翻譯頗有特色,遇到疑難之處,他將各種語種(包括英語、德語、日語、韓語、漢語和俄語)的譯例舉出來以方便讀者進行比較。托爾斯泰對孔子的崇敬之情更是學(xué)者們熱衷討論的話題,如米勒(Rene Fueloep-Miller)稱孔子為托翁的“開明導(dǎo)師之一”。芬蘭對于孔子及其學(xué)說也有很濃厚的興趣,第一本中國儒家文化典籍的翻譯和介紹就是柯和寧(Kalle Korhonen)翻譯的《大學(xué):儒家世界觀導(dǎo)讀》(

Suuri Oppi: Johdatus Kunfutselaiseen el?m?nkatsomukseen

),1921年出版。其中《大學(xué)》的翻譯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內(nèi)容,更多篇幅是介紹孔子的生平以及孔子的思想。全書共分為五章。分別為第一章“孔子的一生”,介紹孔子所處的時代和孔子生平、性格特點和價值觀等;第二章“儒家思想的基本特點”,介紹儒家思想的典籍等;第三章“作為宗教的儒家思想”,介紹中國的三大宗教等;第四章“大學(xué)”;第五章“注釋和備注”。王為義(Toivo Koskikallio)的譯本《孔子:論語》1958年出版,其后多次再版,其翻譯根據(jù)傳統(tǒng)分篇章目的方法,標(biāo)注

了篇目名稱,概括該章主題如“關(guān)于學(xué)習(xí)”(Opiskelusta,學(xué)而),“關(guān)于管理”(Hallitustoimista,為政),“關(guān)于節(jié)禮”(Juhalamenoista,八侑),“鄰里之愛”(Naapmirakkaus,里仁)。

下圖:韋伯

斯洛伐克漢學(xué)家高利克(Marián Gálik,1933— )曾撰文詳細(xì)介紹孔子和儒學(xué)在波西米亞和斯洛伐克的接受情況,指出孔子和儒學(xué)在斯洛伐克的接受已有280年歷史,出現(xiàn)了衛(wèi)方濟和普實克(Jaroslav Prü?ek,1906-1980)等著名中國文化傳播者。

《孔夫子》(俄譯本) 莫斯科艾克斯莫出版社1998年7月版

孔子及其《論語》中揭示的理性與人性因子,同樣是啟蒙知識分子的追求目標(biāo)。張濤指出,在啟蒙時代的歐洲,孔子宣揚的人本主義和開明政治掀起了一股熱潮,成為歐洲思想界競相學(xué)習(xí)、研讀的范本。羅柏森(Arnold H.Rowbotham)指出,孔子學(xué)說從三個重要方面影響了17、18世紀(jì)的歐洲思想:(1)助長了針對基督教基本原則的批判精神;(2)喚醒了人們對個人與國家間關(guān)系問題的興趣;(3)確立了學(xué)者在社會結(jié)構(gòu)中的地位。

孔子學(xué)說在歐洲不只是受到熱情歡迎與推崇,也有反對和質(zhì)疑之聲不時發(fā)出,基督教內(nèi)部更是如此。屬于天主教的耶穌會士對孔子及其學(xué)說頌揚有加,而該教的其他分支為了搶奪教會主導(dǎo)權(quán)卻貶低耶穌會報告的可信度??渍a烽(Ho-Fung Hung)指出,耶穌會的中國和孔子觀因為教會內(nèi)部的斗爭而在其中一蹶不振,卻由于深得歐洲啟蒙思想家的青睞而在世俗社會影響深遠(yuǎn)。歐洲人質(zhì)疑和反對孔子學(xué)說分三個階段:(1)耶穌會與方濟各會等其他分支的矛盾為第一階段;(2)18世紀(jì)后半葉的法國百科全書派思想家發(fā)起了第二階段的抨擊,如康德稱中國人頭腦中從無美德與道德觀念,而黑格爾認(rèn)為孔子思想是極為乏味的迷信和行為規(guī)范;(3)19世紀(jì),因東西方政治格局的變化、歐洲民族主義的興盛和達(dá)爾文進化論的興起,孔子學(xué)說乃至中國的整個思想制度都被視為歐洲的對立面,而成為低劣文化的代表,這是第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