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蕊 楊靜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人們對兒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越來越重視。因此有關兒童的活動空間的設計也變得特別的重要。從設計的角度出發(fā)兒童的行為特征和心理對空間設計是有影響的。本文從兒童的行為特征的角度出發(fā),提供出對空間設計的參考。
【關鍵詞】兒童;行為心理;空間設計
人的行為是一系列的感覺、知覺、意識到空間行為的過程,空間環(huán)境不僅僅是人之外的行為環(huán)境和人類行為是相互交流的過程,它還會讓人產(chǎn)生一系列情緒,例如溫暖的環(huán)境使人們感到安全和舒適感情,狹小、封閉的環(huán)境讓人緊張。孩子的天性是敏感的,清新的環(huán)境可能會讓他們有認知欲望、環(huán)境的變化總是引起他們的興趣影響他們的心理。
一、行為心理
行為心理學這個詞來源于行為心理學,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解釋。我想這對心理學理論和研究來說意味著今天行為心理學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特征:(1)行為心理學是人的行為過程和心理感受相結合,它們相互聯(lián)系。(2)心理學對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支配,是人類行為內在精神的外在表現(xiàn)。(3)可以進行行為分析人的心理影響并可以預測和影響他們。
1.1行為的定義
20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創(chuàng)建了行為心理學,最初它源于心理學的一個流派。而行為心理學是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根據(jù)臺灣沙依仁教授的《人類行為與社會環(huán)境》,行為是人在應對外界環(huán)境刺激時所產(chǎn)生的反應,其可分為狹義的行為和廣義的行為。
1.2行為分類
(1)根據(jù)是否符合常規(guī)可分為正常的行為與偏差的行為。
(2)根據(jù)功能可分為生理行為、精神行為、情緒行為及社會行為。
(3)根據(jù)所受刺激來源可分為來自內部刺激和來自外部刺激的行為。
(4)根據(jù)理性程度可分為理性行為和非理性行為。
二、兒童的行為特征
2.1聚集性
同樣在戶外活動,孩子們通常喜歡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同齡的孩子有著相同的心理和行為相似性,所以他們在戶外玩耍游戲的內容和活動都很相似,所以同齡的孩子經(jīng)常聚在一起玩游戲。
2.2多變性
兒童活動最顯著的特征之一是變化快,他們的注意力,他們的行為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很大,兒童在外界的游戲方式不規(guī)則。他們喜歡走在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之間,或走在他們感興趣空間中。當他們身處一個不能滿足他們好奇心的空間時,他們就會找潛在目標到另一個空間。
2.3專注性
兒童對他們喜愛的事物總是專注的,他們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事物上。會導致他們對周圍的環(huán)境淡化。并且他們對于未知的事物,會有很強烈的好奇心,但是他們在接觸未知事物的過程中往往不會想到要保護自己,缺乏一些安全常識。
三、空間設計策略
3.1戶外空間
兒童的戶外游戲場地設計是一個重點的戶外研究對象,應用多維度的視角,從兒童的“行為方式”及“場地狀態(tài)”結合來設計。
當孩子們在外面使用游戲設備時,他們會以我的方式來判斷。孩子們不喜歡枯燥、單調的游戲設施,而是喜歡變換動的器具,這和他們好動的天性有關。就好像他們可以想出不同的滑倒方法。攀爬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它激發(fā)他們的勇氣??焖傩凶吆吞S,設施的困難和危險有增無減,這不會阻礙兒童參與活動的興趣,并且會成為吸引兒童的催化劑。過各種各樣的運動設備可以融入認知世界的兒童心理行為,讓兒童冒險游戲我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滿足。
戶外活動場所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可以為兒童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利用想法改變場地,這樣可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和探索想法。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活動樂趣,加深他們的游戲體驗。
在計劃孩子們在外面的無組織活動時,最重要的設計原則是要用“孩子們的眼睛看世界”想象他們的行為活動。不要用“成人”的設計標準。根據(jù)兒童心理、喜好、活動來設計。
生活中城市的廣場和公園就是兒童戶外活動的主要場地,因此要充分考慮到兒童好動,多變的行為方式。設計兒童區(qū)域的場地時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之后可以考慮設計時根據(jù)兒童的年齡設計攀登器具?;顒釉O施的設計不僅可以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在這個地方一起玩耍玩,不需要等待和斗爭,還可以學習分享自由的快樂。
3.2室內空間
在室內的空間設計上也要有一些趣味性,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與他們的行為特征產(chǎn)生交互。在空間設計上我們可以采用一些空間交錯的方式。例如寄生空間,用大的空間把小空間圍合上。滲透式空間,把不同的空間進行穿插。
以閱讀空間為例,可以在這個空間設置大量的灰空間,當兒童閱覽室的核心是室內或中庭時,就可以舉辦活動。有助于閱讀的空間,適合放在中庭或庭院附近庭院空間鼓勵孩子、父母和成年人之間的互動,也滿足兒童的好奇行為。
兒童的活動易受碰撞影響,因此必須保證閱覽室的地面、墻壁和其他封閉接口該設計基于安全性。例如,通過豐富的界面設計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以滿足兒童的需要一方面可以滿足兒童的閱讀行為,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兒童危險和嘈雜的動態(tài)需求。例如,爬,跑,跳。
總結
在結合兒童的行為特征后,我們可以有很多的設計空間設計形式,在設計時第一新材料、新結構、新形式可以得到運用,第二空間具備一定的擴展性、要為之后的兒童的多變性提供可能。
參考文獻:
[1]翟春燕.居住KA童活動場地設計[J】-上海建設科技,2012(04)
[2]張曉慶.城市開放空間中兒童娛樂場所設計研究【D】.燕山大學,2015
[3]王文靜、羅良著,《閱讀與兒童發(fā)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
作者簡介:
呂蕊(1997.5—),女,漢族,女,漢族,黑龍江綏化,大連工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19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藝術設計,研究方向:環(huán)境設計與應用研究。
(作者單位:大連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