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蓉燕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過程中的難題,學生主動學習生字的興趣較低,理解、記憶能力較差,這樣的現象很難使學生積累到更多的知識,更難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在此現狀下,需要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入趣味性,促使小學生積極參與進識字、認字、用字的過程中,為他們打下良好的語文學習基礎。本文著重分析了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現狀,由此對小學語文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具體實施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9-0125-01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剛剛開始系統性的知識學習,學習任務較幼兒園階段重,學生較難產生對生字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主動動腦去思考問題,這些客觀存在的現象阻礙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枯燥乏味的識字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知識的傳授,而很大一部分教師認為學生課堂理解不了的知識就應當加大作業(yè)量,強行加深學生的記憶,這種做法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學習負擔,不利于學生對生字的理解和運用。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在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一定要積極運用趣味性教學,滿足學生主觀需要,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現狀
1.1 單一的識字教學方法。
當下許多語文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活動中依然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帶領學生機械般的記憶和拼讀,在這種枯燥的學習中,很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這與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特點是相悖的,阻礙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學生的識字任務比以往更重,傳統的識字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當下學生的需求,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探索出更符合小學生發(fā)展的識字教學模式。
1.2 識字與課文相脫離。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每一篇課文都有一串要認識的生字。生字的學習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將生字融入進課文情境教學中可以使學生印象更加深刻。但當下在識字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還沒有認識到識字教學與課文情境結合的重要性,多數時候教師會讓學生提前熟悉課文中的生字,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提升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無法產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2.小學低年級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的實施策略
2.1 以故事為引,增加識字教學的趣味性。
雖然小學生學習的都是一些基礎的漢字,但是很多漢字都包含了小故事,具有形象可感的內容。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可以利用文字中所蘊涵的小故事作為出發(fā)點,從而引出所學生字,開展教學活動。小學生都喜歡聽小故事,在用故事引出生字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容易集中到課堂學習上,也能更好地記憶所學生字,通過故事與文字的契合,可以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生字,提升學生對文字的認知。如:在進行小學一年級上冊生字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手、足、口、耳”等字時,教師可以把古時候勞動人民如何記錄文字的故事講給孩子聽,告訴孩子在古代社會還沒有出現系統文字時,很多東西都需要記錄,像我們身體上的器官,這個時候古人就會使用繪畫的形式來做記錄。例如“口”字,就是人們張嘴的樣子。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于文字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還可以把多媒體技術利用起來進行輔助教學,增加故事的呈現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記憶。
2.2 以游戲做方,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
在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讓學生認識文字,還要讓他們可以理解和運用文字。但是低年級學生個人詞匯量有限,學習的主動性較差,剛開始接觸生字時,連組詞都比較困難。為了能把識字教學的質量提升上去,把死氣沉沉的識字教學變得趣味十足,同時做到活躍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可以積極主動地運用文字,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時候融入游戲。如猜謎語,編字謎、小組組詞游戲等。小組組詞游戲就是在學生理解文字之后,組織的小游戲,把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中的組詞更多,準確率更高。采用游戲的形式,降低了個人組詞的難度,又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小組組詞游戲中輕松地提升運用文字的能力。這種趣味性十足的游戲教學中不僅可以在課堂開展,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更可以鼓勵孩子在課余時間主動比拼,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
2.3 以生活為本,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因此識字教學也應該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到一起。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加入我們的生活內容,以生活作為教學出發(fā)點,拓展識字教學的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并建立將知識進行生活實踐運用的方式,提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識字能力的提升,必將帶動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如: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組織學生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描述生活情境,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建構能力,使學生可以在生活中積累知識。
3.結語
總之,對于剛剛走進校園的小學生,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識字教學中的趣味性,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將所學知識拓展到學生的課外生活之中,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語文知識。另外,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的時候還要注重學生的特點和喜好,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要結合故事和游戲以及生活的策略,讓他們充滿對識字學習的興趣,進行有效地識字學習和鍛煉,使學生可以養(yǎng)成識字用字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玉梅,張會芳.新課程理念下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8(22):106.
[2] 李小娟.論趣味識字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3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