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琴
(江蘇省宜興市官林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251)
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剖宮產術有一定風險,產婦術前可能會產生焦慮恐懼心理,術后可長時間感到傷口疼痛,給產婦生理和心理帶來不小影響[2]。為改善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緩解產婦傷口疼痛,我院提出將舒適性護理應用于剖宮產護理工作中,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54例剖宮產產婦,選取的54例剖宮產產婦產婦均屬于足月妊娠。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27例,實驗組27例,對照組27例中,年齡20~40歲,平均(22.1±0.89)歲;孕周37~42周,平均(37.82±1.63)周,初產20例,經產7例;實驗組27例中,年齡20~40歲,平均(22.1±0.89)歲;孕周37~42周,平均(37.82±1.63)周,初產19例,經產8例,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措施,實驗組進行舒適性護理:
(1)心理護理:術前護理人員應及時發(fā)現產婦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溝通交流,告知患者手術情況,緩解患者焦慮恐懼心理,使患者安心接受手術,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及時注意產婦及胎兒情況變化,鼓勵安慰產婦,配合醫(yī)生,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2)疼痛護理:麻醉藥效消失后,患者腹部傷口開始出現明顯疼痛,護理人員應對產婦疼痛情況進行及時觀察評估,依據產婦的疼痛程度,及時采取相應的鎮(zhèn)痛措施,如播放柔和舒緩的音樂,實行24小時母嬰同室,轉移產婦注意力,減輕疼痛,藥物鎮(zhèn)痛。
(3)并發(fā)癥護理:剖宮產術后產婦易發(fā)生便秘,切口感染,褥瘡等并發(fā)癥,護理人員應及時觀察并詢問患者是否出現這種狀況,若出現應報告醫(yī)生,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若無并發(fā)癥出現,應做好預防措施,如及時傷口消毒換藥,指導產婦進食新鮮蔬菜水果,術后六小時及時翻身等。護理人員可將并發(fā)癥的相關知識耐心地為產婦講解,使產婦能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
(4)康復訓練護理:剖宮產術后第二天,護理人員應協(xié)助產婦下床活動,告知產婦下床活動的目的和好處,便于產婦配合,鼓勵產婦克服身體疼痛,進行康復訓練,訓練應采取由少至多,由近至遠的原則,即訓練時間從少到多,活動距離從近至遠,促進產婦生理功能更快恢復。
(5)生活干預:護理人員應定時監(jiān)測病房溫濕度,病房溫度22-24攝氏度,相對濕度50%-60%,使其控制在產婦最舒適的范圍內,保持病房安靜整潔,給予患者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飲食上;叮囑患者六小時后方可進食半流質,待腸道通氣后方可正常飲食,飲食宜清淡富含營養(yǎng)為主,確保產婦每天吸收充足的營養(yǎng)和水分,促使身體更快康復。
( 1 ) 觀 察 護 理 滿 意 度, 從 護 理 人 員態(tài)度,技能,操作等方面進行評分,90以上為非常滿意,60~90為滿意,60以下為不滿意,比較滿意率。(2)觀察心理狀態(tài)改善情況,評價標準: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判焦慮情況,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判抑郁情況。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比較(n,%)
實驗組心理狀態(tài)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改善情況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改善情況比較(±s,分)
?
近年來,因社會因素要求剖宮產的孕婦不斷增加、部分孕婦營養(yǎng)過剩導致巨大兒、孕婦孕期缺乏鍛煉等是導致我國剖宮產比例不斷增大的主要原因。剖宮產屬于手術范疇,會對產婦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害,尤其是產婦術后麻醉藥效消失,疼痛劇烈直接影響產婦身體恢復,同時感染和出血的風險也大大提高,因此對行剖宮產產婦的護理應尤為重要,我院針對這一情況,提出了將舒適護理應用于剖宮產產婦的日常護理工作中。
舒適護理主要目的是使所服務人群在生理、心理、精神上處于放松狀態(tài),改善被服務人群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使身心處于最佳狀態(tài),促使患者更快康復[4]。我院提出將這一護理模式應用于剖宮產護理工作中,用以達到促使產婦術后更快恢復的目的。通過對產婦心理干預護理、疼痛護理、并發(fā)癥、康復訓練、生活等方面護理,力在達到產婦最舒適狀態(tài),消除產婦心理和生理負擔[5]。本研究發(fā)現,實驗組心理狀況、護理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可見舒適性護理有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將舒適性護理的護理方法應用于剖宮產護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