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運祥
【摘要】想在眾多電視新聞節(jié)目中脫穎而出,就要不斷加強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可視性,力爭做到“聲畫合一”,因此,電視新聞記者在寫作時既要考慮“看”,又要重視“聽”,只有如此,電視新聞才能實現(xiàn)最佳的傳播效果。
【關鍵詞】電視新聞寫作 方法技巧
隨著電視媒體的持續(xù)發(fā)展,電視新聞已成為廣大社會受眾接收各種信息的主要來源,成為人們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受眾接觸最多的新聞傳播形式。由于電視媒體天然的優(yōu)勢,電視新聞依靠聲音和畫面有機結合,非常講究聲像結合、視聽兼?zhèn)涞碾p重效果,從而更能直觀、生動地傳播信息,更能充分調(diào)動觀眾的觀感,引發(fā)觀眾的收視共鳴,這就是電視新聞越來越受觀眾喜愛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電視新聞記者在采寫電視新聞時,要根據(jù)電視新聞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特別在新聞的寫作過程中,要突出電視新聞“耳聞目見”的特點,盡量發(fā)揮出“看”與“聽”的作用,將“看”與“聽”完美融合,進而最大程度上提升電視新聞的質(zhì)量和播出效果。
一、為“看”而寫:強化畫面效果,提升視覺刺激
電視觀眾在接收電視新聞時,先通過眼睛和耳朵等器官來了解大致的內(nèi)容,再將獲取的信息傳遞給大腦,經(jīng)大腦全方位思考后準確理解電視新聞傳播的信息??梢哉f,“看”是觀眾從電視新聞報道中直觀了解新聞內(nèi)容的主要方式,所以,電視新聞記者在寫作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增強電視新聞的畫面感。
1.以電視畫面為主導。電視新聞主要還是在電視熒屏上進行播放,觀眾主要通過眼睛來獲取信息,電視畫面給觀眾“先人為主”的感覺,電視畫面的精彩程度直接影響著觀眾的第一眼直觀印象,優(yōu)美的電視畫面可以第一時間牢牢抓住觀眾的“眼球”,一下子就勾起觀眾的強烈收看欲望。所以,電視新聞記者寫作時要謹記電視畫面的作用與功能,盡量克服電視畫面的局限性,力求電視畫面的具體形象和生動活潑。電視新聞記者要力求電視畫面的精益求精,照顧各元素間的內(nèi)在關聯(lián),不要割裂電視畫面的整體性、協(xié)調(diào)性,切實提升電視畫面的表現(xiàn)張力和表達能力,以求帶給觀眾最客觀清晰的信息表達,從而更好滿足觀眾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2.發(fā)揮解說字幕的補充作用。電視畫面盡管非常直觀生動,但畫面的功能也不是無所不能的,仍存在一定的客觀局限性,導致有時電視畫面很難將事物或人物的某些方面直接表現(xiàn)出來;或者說,當電視畫面內(nèi)容顯示不全面、表現(xiàn)不到位或表達不明確時,電視畫面就需要其他的元素作為補充,比如解說詞、滾動字幕就是最好的補充,這樣就可以擴充、延伸和升華電視畫面的形式和內(nèi)容,還可以挖掘畫面之外蘊含的其他信息,提升電視新聞內(nèi)容的深度與廣度,便于觀眾對電視新聞進行高效解讀,最大化發(fā)揮電視新聞傳遞信息、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譬如電視畫面中某個人物在講話,就需要通過字幕或解說詞來表明此人的身份以及講話的背景等信息,這樣可以幫助觀眾更加全面地理解此人講話的核心內(nèi)容,從而增強電視新聞的客觀真實性、權威性,促進電視新聞更好發(fā)展。但是,解說詞、字幕的運用不能喧賓奪主,一定要簡潔精煉,盡可能用最少的文字語言來充分表達,不做重復解釋,否則就會降低解說詞、字幕的作用。
二、為“聽”而寫:注重聲音運用,增強聽覺體驗
電視新聞是有聲新聞,聲音對電視新聞的傳播質(zhì)量也起著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電視新聞記者寫作時除了要注意電視畫面的效果還要仔細考慮聲音的運用,突出聽覺效果。一篇好的新聞稿,肯定是讀起來順口,聽起來自然,能帶給受眾簡潔明快、生動活潑、不拘一格的感受。這就對電視新聞記者的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怎樣才能更好地突出聲音的特點、發(fā)揮聲音的功效呢?
1.語言要簡潔流暢和通俗易懂。電視新聞播出時,電視觀眾是一邊看一邊聽,“看”與“聽”同時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果“聽”的作用不能有效發(fā)揮就會影響“看”的效果,不利于信息的充分解讀。對電視新聞記者的寫作來說,要注意用詞的規(guī)范準確性,更要避免用生僻字詞,避免讀起來“拗口”,而是用口語化的語言替換觀眾不易接收和理解的書面詞語,從而方便觀眾收聽。畢竟電視新聞除了用來了解信息外,還是電視觀眾一種休閑放松的方式,試想,如果播出的電視新聞畫面支離破碎、語言晦澀難懂,那么電視觀眾就會產(chǎn)生極度收視疲勞感,反而覺得身心更累,從而降低了收視樂趣。這就要求電視新聞記者在寫作時,應盡量刪除技術詞匯和含混不清的詞句,盡量讓觀眾聽得明白、看得懂。可見,電視新聞寫作中突出聲音的特點,形成簡潔明快、流暢的風格是非常重要的,電視新聞記者一定要提升聲音的運用技巧。
2.要與電視畫面相得益彰。電視新聞的聲音,特別是同期聲以及音效,要緊密圍繞電視新聞畫面的內(nèi)容,達到“聲畫合一”的效果,力爭電視畫面與聲音相得益彰,避免聲音與畫面相脫離,否則會嚴重干擾電視新聞的信息傳播效果,讓觀眾產(chǎn)生混亂的感覺。電視新聞記者要根據(jù)電視畫面的內(nèi)容,恰如其分地使用聲音等元素,比如電視畫面展示突發(fā)災難性新聞事件時,配樂和音效就不能歡快,否則會讓觀眾產(chǎn)生反感情緒;再如,電視畫面突出緊張有序的勞作場景,同期聲則是介紹產(chǎn)品的性能,這種現(xiàn)象就是嚴重的聲畫脫離,這種電視新聞很難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較好的收視率。因此,電視新聞記者要時刻總結電視新聞實際采寫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足,積累成功的采寫經(jīng)驗,從而進一步提高電視新聞的整體質(zhì)量。
三、結語
總之,電視新聞的畫面與聲音,就好比車之兩轍、鳥之兩翼,相互促進,互為依托,不可分割。因此,電視新聞記者在寫作時一定要注意“看”和“聽”的相互配合,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將兩者相互脫離開來,無論寫作何種類型、何種內(nèi)容的電視新聞,都要充分考慮“看”與“聽”的因素,盡最大努力將“看”與“聽”的優(yōu)勢和作用發(fā)揮到極致,進而寫作出一篇篇優(yōu)質(zhì)的電視新聞。
(作者單位:毫州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歐陽麗虹,鄒馥宇.電視新聞寫作應注重“看”與“聽”[J].新聞學,2011年3月第5卷第14期[2]譚偉健.新聞寫作中“聽”與“寫”的結合[J].新聞研究導刊,2017年05月第8卷第9期[3]沈預良.電視新聞寫作中應注意的問題討論[J].新聞傳播,2016(16):84-85;[4]茄愛云.廣播電視記者新聞采寫技巧芻議[J].廣電時空,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