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會,石電威,劉晶磊,李 亮,曹莉明,劉建裕,陳玉瀟
(1.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80醫(yī)院放射科,河北 石家莊 050082;2.安平縣人民醫(yī)院血管外科,河北 衡水 053600)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在中老年男性中發(fā)病率較高,嚴重者可引起下尿路梗阻。前列腺動脈栓塞(prostatic artery embolization, PAE)是治療BPH的微創(chuàng)方法,采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顆粒栓塞兩側前列腺動脈(prostatic artery, PA),可使肥大的前列腺缺血、壞死、萎縮,從而改善癥狀,延緩病情進展。PAE要點有二,其一是選擇較小的栓塞顆粒,一般采用直徑150~300 μm小顆粒;二是盡可能超選擇進入PA進行精準栓塞,以防誤栓其他器官引起并發(fā)癥[1-5]。部分PA與陰莖背動脈共干,后者是供應陰莖的主要動脈,誤栓后可引起陰莖缺血,嚴重者可導致陰莖壞死。本研究觀察介入栓塞術治療PA與陰莖背動脈共干的BPH患者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80醫(yī)院收治的133例接受介入栓塞術治療的BPH患者,術中造影發(fā)現(xiàn)29例(29/133,21.80%)PA與陰莖背動脈共干。29例患者年齡55~88歲,平均(75.3±5.7)歲,均有不同程度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尿潴留及夜尿多等癥狀,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ale, IPSS) (21.30±3.27)分。納入標準:①超聲提示前列腺體積>30 cm3,除外前列腺惡性腫瘤、尿路結石及神經(jīng)源性膀胱等,明確診斷BPH;②IPSS>18分;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在正常范圍;④內科保守治療無效,拒絕或不能耐受外科手術。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 Philips Allura Xper FD20 DSA機為介入引導設備。術前于患者膀胱內置入Foley導尿管,并注入稀釋的對比劑以充盈膀胱。囑患者平臥,常規(guī)消毒鋪單,以利多卡因于右側腹股溝區(qū)進行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技術穿刺右側股動脈,將豬尾導管置于腹主動脈下端,連接高壓注射器,注射對比劑碘克沙醇(流率15 ml/s,總量25 ml,壓力800 Pa)進行造影,觀察盆腔血管走行。選用C2導管或子宮動脈導管行左側髂內動脈造影,觀察PA發(fā)出部位。以Progreat微導管(日本泰爾茂公司)超選擇進入PA主干,造影證實后,于透視下緩慢注入PVA顆粒(杭州艾力康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PA閉塞、血流淤滯、前列腺實質無染色為栓塞終點。將導管成袢后選入右側髂內動脈進行造影,同法栓塞右側PA。術后常規(guī)留置導尿管。術后5天可間斷夾閉導尿管;如尿液沿尿道與尿管間隙溢出,即可拔出導尿管;如無上述拔管指征,最晚術后2周拔出導尿管。
1.3 相關指標觀察 術后隨訪觀察排尿改善情況,評估IPSS,記錄并發(fā)癥,必要時對癥處理。按嚴重程度將陰莖并發(fā)癥分為3級:1級(輕度):患者無疼痛,輕微缺血,陰莖顏色蒼白、腫脹;2級(中度):患者輕微疼痛,陰莖無發(fā)黑、潰瘍等壞死表現(xiàn);3級(重度):患者疼痛明顯,陰莖有顏色發(fā)黑或潰瘍等壞死表現(xiàn)。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以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術前與術后IPSS差異。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9例患者PA與陰莖背動脈共干。對其中12例(圖1)采用多種型號導管成功避開陰莖背動脈,超選擇進入PA后,以小顆粒(直徑150~300 μm)PVA行常規(guī)栓塞,之后造影示前列腺實質染色消失,陰莖背動脈良好,患者癥狀明顯改善,無陰莖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術后2周時IPSS較術前顯著降低(P=0.003),見表1。
對其余17例未能超選擇進入PA,使微導管頭端盡量靠近共干動脈PA開口處,以小顆粒PVA常規(guī)栓塞2例,術后前列腺實質染色消失,陰莖背動脈未見顯影,排尿困難等癥狀均明顯改善;但其中1例發(fā)生陰莖3級并發(fā)癥(術后3天出現(xiàn)陰莖發(fā)黑,陰莖背部點狀潰瘍,給予濕潤燒傷膏外敷,10天后好轉,1個月后恢復正常),1例發(fā)生陰莖1級并發(fā)癥(術后2天出現(xiàn)陰莖發(fā)白、腫脹,未行特殊處理,2周后恢復正常)。對3例以大顆粒(直徑350~560 μm)PVA進行栓塞,術后造影示前列腺實質染色消失,陰莖背動脈消失,未出現(xiàn)陰莖腫脹、壞死等并發(fā)癥,但排尿困難等癥狀改善不理想。12例以橡皮條暫時結扎陰莖根部后,再應用小顆粒PVA進行栓塞(圖2),術后造影示前列腺實質染色消失,陰莖背動脈保留,排尿困難等癥狀明顯改善,未出現(xiàn)陰莖缺血、壞死等并發(fā)癥,術后2周IPSS較術前降低(P=0.036),見表1。
圖1 患者男,69歲,BPH A.右側PA造影示前列腺實質染色明顯,前列腺動脈與陰莖背動脈共干; B.以微導管超選擇至PA; C.栓塞后造影示前列腺染色消失,陰莖背動脈保留
表1 不同治療方式患者術前與術后2周時IPSS比較
注:—:未進行比較
圖2 患者男,73歲,BPH A.右側PA造影示前列腺實質染色明顯,右側陰莖背動脈與PA上支共干,未能超選擇進入PA; B.以橡皮條暫時結扎陰莖根部后栓塞,栓塞后造影示前列腺實質染色消失,PA閉塞,陰莖背動脈保留
de MERITT等[6]在2000年首次成功采用PAE治療1例BHP伴出血患者,術后患者血尿基本消失,排尿困難、夜尿多等癥狀明顯改善,隨訪顯示前列腺體積顯著縮小,提示可采用PAE治療BPH。高元安等[7]于2006年報道采用動脈栓塞術治療前列腺增生12例,效果良好。之后文獻[8-9]報道均肯定了PAE治療BH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動脈栓塞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關鍵是必須充分栓塞PA,否則治療效果降低[10]。PA進入前列腺之前一般分為上下2支,分別支配前列腺中央腺體及周圍包膜組織,原則上應將其全部栓塞,否則治療效果不理想。辨認和超選擇靶動脈是充分栓塞的重要前提。但與其他內臟血管不同的是,PA起源無固定模式,變異較多,不同患者之間、甚至同一患者左右側PA之間均可能存在較大差異,且經(jīng)常與周圍器官如直腸、膀胱、陰莖等存在共干及吻合支[11-12],如誤栓塞上述動脈,可引起相應臟器缺血、壞死。為提高治療精準性,術者應經(jīng)過專門培訓[13],且術前以MRA[14]、CT灌注成像及4D造影[15]或術中錐形束CT[16]等方法充分觀察PA,了解其解剖特點,以指導術中操作。
陰莖背動脈是供應陰莖的主要血管,在部分BPH患者中,該動脈與PA共干。本組133例BPH患者中,栓塞前造影共發(fā)現(xiàn)29例PA與陰莖背動脈共干,占比21.80%。對共干血管一般有如下處理方式:①選用不同型號的導管,盡量超選擇進入PA后進行栓塞;②超選擇不成功時,可選用較大顆粒栓塞,以減少對正常臟器的損傷,但同時也降低了治療效果;③應用彈簧圈對臟器血管進行保護性栓塞[17]。由于PA與陰莖背動脈本身直徑均較細小,加之BPH患者一般年齡較大,動脈硬化、狹窄發(fā)生率高,故對相當一部分患者難以超選擇進行靶動脈。本組29例PA與陰莖背動脈共干的BPH患者中,對17例無法超選擇進入PA,也無法進行彈簧圈保護性栓塞,對其中2例仍應用小顆粒PVA進行常規(guī)栓塞,導致陰莖缺血、壞死;3例選擇以較大直徑PVA顆粒進行栓塞,未發(fā)生并發(fā)癥,但治療效果欠佳;對另外12例采用普通醫(yī)用橡皮條暫時結扎陰莖根部,然后以小顆粒PVA進行常規(guī)栓塞,栓塞完畢后造影示前列腺實質染色消失,陰莖背動脈保留,隨訪治療效果良好,未見陰莖缺血、壞死等并發(fā)癥發(fā)生。上述結果提示,對于不能超選擇進入PA的BPH患者,暫時結扎陰莖后以小顆粒PVA進行常規(guī)栓塞效果較好,且操作方便、簡單易行,易于臨床推廣。由于陰莖背動脈比較表淺,采用適當力度暫時結扎即可阻斷其血供,需要注意避免過度結扎造成陰莖損傷。
綜上所述,對于PA與陰莖背動脈共干的BPH,介入栓塞治療效果較好,術中應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對操作方法進行適當調整。但本研究樣本量小,尚需大樣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進一步觀察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