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由新華先鋒策劃的臺灣知名作家黃春明的繪本系列上市。這是繼2014年現(xiàn)代出版社的“黃春明童話集”系列之后,這套兒童讀物在大陸實現(xiàn)的再版。
黃春明一直是以臺灣知名作家的身份而為兩岸讀者所熟知,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就以眾多聚焦小人物的小說作品活躍于臺灣文壇。但早在1972年,黃春明就參與策劃了《貝貝劇場-哈哈樂園》并擔任編劇一職,或許在當時就與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結下了不解之緣。而到后來成立“黃大魚兒童劇團”,以自編自導的兒童話劇在全臺巡演,則讓所有人都見識到了這位作家的童真以及對孩童的關愛。
與黃春明的兒童劇作相比,他的繪本則是通過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粗獷有趣的圖像,向小讀者傳遞出這位童心未泯的老爺爺想對小朋友們說的話。這套繪本(包括《小麻雀·稻草人》《我是貓也》《短鼻象》《小駝背》《愛吃糖的皇帝》)創(chuàng)作于同一年,是黃春明在繪本創(chuàng)作上的一次大爆發(fā),因此可以算是其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中最耀眼的部分。其中涉及生命教育、自我意識等主題,是熔鑄了黃老先生獨特生命體驗的現(xiàn)代童話繪本。在《我是貓也》《短鼻象》《小駝背》中,我們可以看到黃春明文學創(chuàng)作母題的延續(xù)——受到損害的小人物如何努力活得有尊嚴。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在群體中感到格格不入的生命個體——被全村人看不起的黑貓、受人嘲弄的短鼻象、無家可歸的小駝背,這些主人公受到周圍人不公正的對待,但是他們沒有怨恨別人,而是努力克服困難,積極地面對生活。
黃春明繪本的再版,讓大陸的小讀者們有機會通過閱讀,親自收獲對于生命、對于自我、對于成長的感悟。
Interview 書香X李晨照
新華先鋒為什么想引進黃春明的繪本系列?
黃春明老師是非常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撕畫藝術家,其作品多次榮獲文學大獎。黃春明的繪本系列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他用“撕畫”的方式創(chuàng)作繪本的插圖,讓人耳目一新??梢哉f,黃春明完全憑借個人的文學和藝術天賦,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繪本形式。這種藝術風格的獨特性是黃春明的繪本最先吸引我們的地方。
與以前的版本相比,新華先鋒的新版有哪些不同?
我們在內文的文圖搭配上做了比較大的調整。黃春明的繪本文字量比一般的繪本要多得多,以前的版本文字所占的版面較大,有些頁面滿滿當當都是文字,給讀者帶來壓迫感,原版圖書也存在這個問題。我們的版本適當縮小了文字所占的版面,讓撕畫插圖居于主要位置。另外,我們的封面設計和開本都和以往版本不同。
與其他西方的作品相比,黃春明的繪本有什么獨特之處?
目前,在西方繪本的引進中,性格培養(yǎng)繪本、情緒管理繪本很受青睞,這類繪本探討的是孩子怎樣解決一些更為具體的成長問題,并且通常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尾。而黃春明的繪本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性,雖然是面向兒童的作品,但是他不避諱在繪本中展現(xiàn)個體生命在現(xiàn)代生活中面臨的困境,所以他的繪本關注的是更本質、更普遍的成長困境,特別是《我是貓也》《短鼻象》《小駝背》,這三部作品可以被視為“兒童自我認知三部曲”,它們共同回答了“我是誰”的問題。
應該說,黃春明的故事不是都那么“討喜”,當然他是一個很有幽默感的作家,而且是那種充滿童趣的幽默感,但是他在繪本中誠實地展現(xiàn)生活中殘酷的一面,這讓他的作品多了一種其他繪本所沒有的厚重感。
黃春明的繪本配圖采用的是他自創(chuàng)的“撕畫”,這與其他繪本的配圖相比,有什么顯著的特點?
撕畫是一種富有拙趣的藝術。撕畫也叫撕紙畫,與剪紙是同源藝術,它的創(chuàng)作方式是以紙張作為材料,用手撕出形狀,經過拼貼組成畫面。用手撕出來的線條歪歪扭扭的,不像用剪刀剪出來的那樣冷冰冰的,撕畫中,直線不直、圓圈不圓,很像小孩子的畫。黃春明先生的撕畫非常純真,達到了美術上的一種境界。
不同于一般人用現(xiàn)成的彩色紙制作撕畫,黃春明是選用雜志的廣告紙作為撕畫的材料。這會不會產生特別的表現(xiàn)效果?
用廣告紙作為材料,有時會在撕畫作品中留下廣告文字。這種現(xiàn)象在《短鼻象》這本書中出現(xiàn)得較多。這本書的配圖中出現(xiàn)了各種語言的廣告文字,有日文、中文、英文。這些廣告文字大多和配圖本身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只是作為一種紋理填充了畫面,但是以廣告文字入畫顯然又是有意為之的。這個故事講到短鼻象為了把自己的鼻子變長,去了整形醫(yī)院,還被藥店的人忽悠,糊里糊涂吃了減肥藥。這里有對美容整形潮流的反思,短鼻象以自己的鼻子短為恥,隱喻了人們受到整形廣告的影響,對自我的認識出現(xiàn)偏差。由于編校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與要求,我們對這些配圖上出現(xiàn)的無實際意義的文字做了處理,只保留了幾處比較有代表性的廣告語入畫的地方。
由作者自己撰寫文字、自己配圖,是不是更有利于故事的表達?
作者能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故事配圖,當然是最理想的?!段沂秦堃病返墓适轮杏幸粋€場景是黑貓在梳妝臺上照鏡子,配圖中,在黑貓身邊添上了一瓶花,鏡中不僅映出了黑貓,還映出了這瓶花,創(chuàng)造了鏡中之花的意象。這個細節(jié)的象征意義與作品的主題是契合的。故事中的黑貓想盡辦法讓別人承認自己是一只貓,最后它終于證明了自己是貓,然而它卻哭了,在故事中作者只是說黑貓是因為太高興所以哭了。一般的所謂性格培養(yǎng)繪本肯定不會這樣去寫,證明了自己應該高興啊,皆大歡喜,有什么可哭的呢?事實上,《我是貓也》的故事可以有另一種理解,黑貓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喜好,所以它證明自己的同時,也失去了自己,這種證明本身是虛無的。
這一版本還附贈了撕畫的體驗材料,這是此版本新增的內容嗎?
是的,我們只是設計了一些簡單的活動,主要是想讓孩子有參與感,能了解撕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當然撕畫本身是很難的,黃春明先生創(chuàng)作撕畫的時候,為了不在紙張上留下指甲的印記,只用指尖很小的一塊區(qū)域接觸紙張,撕出一幅作品是很辛苦的。撕畫本身需要很多張不同顏色的紙疊到一起,組成一個完整的畫面,但是印刷成繪本后,這種層次感只能通過畫面中撕紙留下的毛邊才能感受到,不仔細觀察的人可能會覺得撕畫和油畫沒什么區(qū)別。通過撕畫的體驗活動,孩子可以更進一步了解撕畫藝術。
華語作家因為了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教育習慣,因此其作品在啟發(fā)兒童方面會不會有不同的側重?
華語作家更加注重作品在思想和倫理方面對兒童的教育意義。黃春明對于現(xiàn)代兒童的教育情況是充滿憂慮的,他認為現(xiàn)代教育只注重灌輸知識,而缺少了至關重要的生命教育。他的作品對于啟發(fā)兒童認識自我、理解生命的意義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