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明
在古代,吃頓飯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講究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古人怎么吃飯?在椅凳出現(xiàn)之前,古人只能跪坐在席子上吃飯。其實,那時候的人們不僅跪坐著吃飯,連聊天、寫字都是跪坐著的。先秦時期,人們的坐姿是雙膝著地,臀部坐在腳后跟上,坐的時候不僅要脫鞋子,還得脫襪子。因為吃飯的時候都是跪坐著的,所以那時的餐桌也設(shè)計得很矮。
席子對于古人來說十分重要,鋪席子是有講究的。如果鋪了好幾層,那么第一層(最下面一層)叫“筵”,后面幾層叫“席”,合起來叫作“筵席”。
那么,家里到底可以鋪幾層席子呢?不是說你有錢就可以多鋪幾層。那時的禮法有規(guī)定:天子之席五層,諸侯之席三層。
比較講究的人會給席子鑲邊,用什么顏色鑲邊也有等級規(guī)定。
鋪好席子后,古人會在席子上面放置小餐桌,也就是“案”。小餐具可以直接放在案上,而大餐具則要放在席子上。吃飯時一人一案,自己吃自己的。
所以,分餐制很早就在我國流行啦。
我們現(xiàn)在的聚會都是大家圍坐在一起,很熱鬧。不過,在唐代以前,你是看不到這種情況的,因為大家都是分餐食用。唐代以后,分餐制才開始逐漸轉(zhuǎn)變?yōu)闀持啤?h3>白席人
在古代的宴會上,吃飯的規(guī)矩是上一道菜就吃一道菜;沒吃完的菜你想吃第二口是可以隨意吃的,但要想吃新上的菜,就得聽東道主的。只有當(dāng)東道主說“我們啟筷吧”之后,你才能動筷子吃新上的菜。
會食制開始流行后,宴會上就產(chǎn)生了一個有趣的職業(yè)——白席人。這是一種特殊的職業(yè),主要從事下請柬,安排座次,在宴會上勸酒、勸菜等工作。
在宋代,白席人還要負責(zé)主持宴會。宋代的宴會有規(guī)定:如果你隨禮多,那么你可以多吃幾道菜;如果你隨禮的數(shù)額不夠,你就沒有權(quán)利吃那幾道檔次可能高一點兒的菜了。
跟古人相比,我們現(xiàn)在能自在地吃飯簡直太幸福啦!
綠森林摘自《紅領(lǐng)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