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東
【摘要】目的:研究牙列缺損應用口腔種植修復治療對其療效及功能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入院治療的68例牙列缺損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34例,分別實施常規(guī)口腔修復治療與口腔種植修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咀嚼功能與語言功能。結(jié)果:研究組的顯效為25(73.5),有效8(23.5),無效1(2.9),治療總有效率33(97.1),參照組的顯效為19(55.9),有效10(29.4),無效5(14.7),治療總有效率29(85.3),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咀嚼功能為83.03±5.05,語言功能為85.35±6.21,參照組的咀嚼功能為58.15±7.29,語言功能為57.34±6.94,研究組的咀嚼功能評分與語言功能評分均高于參照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采用口腔種植修復對牙列缺損患者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同時也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與語言功能。
【關(guān)鍵詞】牙列缺損;口腔種植修復;療效;功能
牙列缺損主要是指因牙齒缺失而導致的牙列不完整疾病。這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患者牙齒的美觀與使用度,同時也會對患者的咀嚼功能與語言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害,進而大大加重患者消化系統(tǒng)的負擔,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因此,選擇安全、高效的方法來治療牙列缺損是十分重要的?;诖?,本次研究主要針對牙列缺損應用口腔種植修復治療對其療效及功能影響,隨機選取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入院治療的68例牙列缺損患者展開了系列的探究,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入院治療的68例牙列缺損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34例。其中,參照組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24~53歲,平均年齡為(38.5±14.5)歲;研究組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25~54,平均年齡為(39.5±14.5)歲。該項研究已得到我院倫理學委員會的審核與批準。兩組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參照組常規(guī)口腔修復治療。首先,利用4%鹽酸阿替卡因與1:10萬腎上腺素對患者實施局部浸潤麻醉;其次,要徹底清理、搔刮其牙殘留體,在拔牙窩后準備合適的牙體。在利用硅橡膠取模,制作出一個暫時冠,將其灌制到石膏模型中進行加工,最后加工成烤瓷冠。在1周后,對修復體進行固定、調(diào)整與粘結(jié)[1-2],叮囑患者三個月后到院復查。
研究組選擇口腔種植修復治療。首先要給患者口腔與邊緣皮膚進行全面的消毒,再給予其局部浸潤麻醉。其次,要利用引導版來準確確定植入點的具體位置,應用環(huán)形刀將患者的粘骨膜與骨面切開,形成需要的孔洞,再對其骨膜厚度進行測定,并將牙槽骨暴露出來。最后,要利用先鋒鉆在原定好的植入點進行鉆孔,并制備種植窩,置入種植體,再進行無張力縫合。另外,在患者術(shù)后要給予其相應的抗感染治療,叮囑患者要保持口腔衛(wèi)生,待三個月后定期回醫(yī)院進行二期修復[3]。
1.3 觀察指標
(1)根據(jù)患者牙列缺損整體的恢復情況來進行療效評價。顯效:咀嚼功能恢復正常,牙齒外觀排列整齊;有效:咀嚼功能正常,但牙齒外觀與正常牙齒還存在較少的差異;無效:咀嚼功能沒有明顯改善,牙齒外觀排列不整齊。(2)比較咀嚼功能與語言功能。采用 T-Scan 咬合力分析儀評價咀嚼功能與語言功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軟件實施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的顯效25(73.5),有效8(23.5),無效1(2.9),治療總有效率33(97.1),參照組的顯效19(55.9),有效10(29.4),無效5(14.7),治療總有效率29(85.3),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咀嚼功能與語言功能比較
研究組的咀嚼功能為83.03±5.05,語言功能為85.35±6.21,參照組的咀嚼功能為58.15±7.29,語言功能為57.34±6.94,研究組的咀嚼功能評分與語言功能評分均高于參照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在醫(yī)療技術(shù)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傳統(tǒng)的常規(guī)修復治療已經(jīng)無法滿足牙列缺損患者的個性化要求。這主要是因為常規(guī)修復治療雖然可以有效修復缺失的牙齒,但卻無法確保其固位效果與正常牙齒一樣,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其咀嚼功能。而口腔種植修復作為一種更為先進的治療方法,其主要是通過在牙齒患處鉆出大小要求相同的孔,置入恰當?shù)姆N植體,以此來確保其牙齒排列結(jié)構(gòu)與正常牙齒的結(jié)構(gòu)一致[。與此同時,口腔種植修復也能夠正常的刺激牙槽,以防牙齒發(fā)生疏松與萎縮等多種情況,進而有效改善患者牙齒的咀嚼功能與語言功能。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參照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患者實施連貫性舒適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優(yōu)化護理服務,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此,在我國具體的臨床實踐當中,連貫性舒適護理應該得到廣泛的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林帆.口腔種植修復在治療牙列缺損患者中的應用及對患者咀嚼功能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20,18(02):3-5.
[2] 羅江華.口腔種植修復對牙列缺損患者咀嚼功能及并發(fā)癥的影響[J].江西醫(yī)藥,2019,54(10):1261-1263.
[3] 楊順.口腔種植修復和常規(guī)修復在牙列缺損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0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