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宇 叢建偉
[摘 要] 大學生的孤獨感問題日益加劇,研究試圖從依戀風格與自尊的角度出發(fā),對大學生的孤獨感問題進行實證分析。采用整群抽樣的方式選取黑龍江某高校36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相關分析、回歸分析與中介效應檢驗進行變量間關系的探討。結果表明,依戀風格與自尊是大學生形成孤獨感的重要因素,其中自尊在依戀風格與孤獨感間具有中介作用。
[關鍵詞] 依戀風格;自尊;孤獨感
[中圖分類號]B849[文獻標志碼]A
一、引言
國內(nèi)外學者對孤獨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針對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偨Y國內(nèi)學者對孤獨感進行的眾多研究,孤獨感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孤獨感源于人際關系,二是孤獨感是個人主觀感受而非客觀的社會孤立;三是孤獨感是一種讓人不舒適的情緒體驗,短期對個人心理不存在較大危害,然而長期延續(xù),會使得個體和外界交流存在困難,嚴重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
孤獨感的分類與測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孤獨感與人際關系的研究與測量。Russell于1978年制定了UCLA孤獨量表,并于1980年進行了修訂。這個量表是最著名和最廣泛使用的測量孤獨的工具。第二,孤獨和時間測量之間的關系,Gerson和Perlman(1979)根據(jù)孤獨在時間方面的特點,設計了應用廣泛的狀態(tài)-特質孤獨量表。第三,孤獨的情感體驗和測量。一些學者批評孤獨量表忽視了孤獨的情感層面。作為對這一批評的回應,Scaliseetal(1984)設計了孤獨感評價量表,著重考察孤獨體驗的情感方面。
Andersson等人發(fā)現(xiàn),病人在社會生活中可以表現(xiàn)出積極的社交能力,但需要與特定的生活條件相互作用,孤獨的體驗可以看作是個體與社會及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1]356。Hoppmann與Mahmood為孤獨感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引入時間因素預測個人獨處傾向的關鍵特征[2]112。Vanhalst等人研究結果顯示,長期孤獨的青少年不太可能接受社會包容邀請,即使接受邀請,動機質量也較低,而且他們更有可能采用不適應情緒調(diào)節(jié)策略[3]167,Hayley等人認為社交和情感上的孤獨會對健康產(chǎn)生負面影響,運用自我報告法進行孤獨感成因的探討,并分析了其中的睡眠原因[4]94。朱建雷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引發(fā)留守兒童的孤獨感因素可能包括主觀生活質量、領悟社會支持、自我意識等相關因素[5]35;謝麗娜研究發(fā)現(xiàn)手機使用對于大學生孤獨感的產(chǎn)生作用明顯,而且會直接對大學生的人際關系質量造成影響[6]45。
依戀(attachment)是一種心理結構和心理過程,它可以被描述為:為了獲得安全感和舒適感,一個孩子需要接近一個人以維持長期、持續(xù)、穩(wěn)定的情感上的聯(lián)系。依戀是兒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會關系,是個體開始社會發(fā)展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嬰兒依戀理論學者不斷研究和發(fā)展,逐漸進入成人依戀理論的研究,學者們對成人依戀的定義均強調(diào)了成人依戀是一種密切的情感聯(lián)系,通過這一點可以看出成人依戀并不是一種認知過程,而是一種情感,而且這種情感是十分強烈的,情感的對象不是指向自我而是指向他人的。本論文研究中認定大學生成人依戀即認為大學生與其當前親密關系同伴形成的一種強烈的情感聯(lián)結。
對文獻進行整理后發(fā)現(xiàn),依戀風格對于孤獨感問題影響顯著,邱淑慧等發(fā)現(xiàn),依戀風格的不同是大學生產(chǎn)生不同孤獨感的重要原因之一[7]6;Itzhaky認為,戰(zhàn)爭創(chuàng)傷可能對婚姻關系產(chǎn)生影響,而退伍軍人可能覺得沒有人能理解他們,從而孤獨感升高,進而進一步影響到婚姻關系[8]658。
自尊(self-esteem)是自我情感的一種成分,也是個體對自己進行的一種正面或負面的評價,是個體的自我能力、價值得到他人或社會贊同的一類需求,是個人對自尊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渴求。自尊也是形成孤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劉艷與周少斌研究發(fā)現(xiàn)自尊、孤獨感與社會性問題解決均是形成手機依賴的重要原因,其中自尊影響到孤獨感的形成[9]27;Corsano從多維度研究了友誼質量、孤獨感和自尊對朋友保密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同伴相關的孤獨感、對孤獨的親切感和自尊尤其會影響對朋友的保密,而且與同伴相關的孤獨感和對孤獨的親近感調(diào)節(jié)了自尊和隱秘之間的關系[10]28。
以上的相關研究可以為本研究奠定文獻基礎,本研究以孤獨感入手,針對目前的研究熱點,重點探討黑龍江地區(qū)大學生的孤獨感問題成因,并探索依戀風格、自尊與孤獨感三者間的聯(lián)系。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運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黑龍江某高校360名本科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有效問卷360份。其中,男生233人,女生127人,文科113人,理工科247人。
(二)研究工具
1.親密關系體驗調(diào)查表
該量表包含36個項目,包括兩個維度:“依戀回避”和“依戀焦慮”。依戀回避是指對親近和依賴他人感到不舒服;依戀焦慮指的是害怕被拒絕或受到傷害。在一個維度中有18個問題,用7分制評分。依戀回避分量表和依戀焦慮分量表的克倫巴赫系數(shù)分別為0.82和0.77,重定向信度分別為0.71和0.72。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不僅適用于測量戀愛關系中人與人之間依戀關系,也適用于測量沒有戀愛經(jīng)驗的個體與其伴侶之間的依戀關系。該量表已成為成人依戀的標準量表,并被廣泛使用。
2.自尊量表
該量表共由10個項目組成,其中包括5個反向計分項目。采用四級評分系統(tǒng),其中從1到4分別表示從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該量表總分在10到40分的范圍內(nèi),分數(shù)越高,自尊程度越高。該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8,重測信度為0.85。
3.孤獨感量表
該量表共包含20個條目,四點計分的方式,得分越高孤獨感越明顯,量表中共包含9個反向計分項目。
(三)數(shù)據(jù)處理
問卷采用線上答題和線下發(fā)放兩種方式進行,均為匿名答題。數(shù)據(jù)綜合采用SPSS19.0與AMOS17.0進行管理和研究。所采取的統(tǒng)計方法有:相關分析、均值差異檢驗、描述統(tǒng)計、線性回歸分析與中介效應檢驗。
三、研究結果
(一)樣本基本情況分析
對研究對象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男性人員占比達到了64.7%,而女性人員所占比重為35.3%,大一學生66.9%,大二學生6.7%,大三學生5.6%,大四學生20.8%,文史類31.4%,理工類68.6%,農(nóng)村學生38.3%,城鎮(zhèn)學生61.7%,獨生子女67.2%,非獨生子女32.8%,處于戀愛狀態(tài)32.8%,不處于戀愛狀態(tài)67.2%。大學生依戀風格的現(xiàn)狀的統(tǒng)計結果見表1和表2;大學生自尊現(xiàn)狀的描述性統(tǒng)計見表3;大學生孤獨感現(xiàn)狀及是對孤獨感類型的分布見表4和表5。
(二)各變量的人口學變量差異性檢驗
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依次檢驗依戀的兩個維度、自尊水平與孤獨感在性別上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
如表6所示,自尊、依戀回避、孤獨感在性別上的差異都不顯著,依戀焦慮在性別上差異顯著,t =3.194。
運用方差分析,依次檢驗依戀的兩個維度、自尊水平與孤獨感在不同年級上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
如表7,自尊、依戀回避、孤獨感在性別上的年級都不顯著,依戀焦慮在年級上差異顯著,t =2.686。
如表8可知,大一與大四間的差異顯著。
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依次檢驗依戀的兩個維度、自尊水平與孤獨感在不同專業(yè)類別上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
如表9,自尊、依戀回避、孤獨感在專業(yè)上的差異都不顯著,依戀焦慮在專業(yè)上差異顯著,t =3.774。
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依次檢驗依戀的兩個維度、自尊水平與孤獨感在生源地上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
如表10,自尊、依戀回避、依戀焦慮以及孤獨感在生源地上的差異都不顯著。
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依次檢驗依戀的兩個維度、自尊水平與孤獨感在獨生子女上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
如表11,自尊、依戀回避、依戀焦慮以及孤獨感在是否獨生上的差異都不顯著。
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依次檢驗依戀的兩個維度、自尊水平與孤獨感在戀愛狀態(tài)上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
如表12,依戀焦慮在是否戀愛上差異并不顯著,而對于自尊、孤獨感與依戀回避在是否戀愛上存在差異,且自尊的t值等于-4.709,依戀回避的t值等于6.381,孤獨感的t值等于3.492。
(三)各變量間的相關分析
運用SPSS對各變量及其維度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見表13。
如表13所示,依戀回避與孤獨感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與自尊呈顯著負相關關系,依戀焦慮與自尊呈顯著負相關,與孤獨感呈顯著正相關。
(四)回歸分析
由于依戀的兩個維度對自尊都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因此對該變量進行多層回歸,結果見表14。
按照上述表格給出的信息可知:根據(jù)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理論能夠解釋約6.7%的變異量,當采取特定措施后,其解釋率達到13.6%,并且β為負數(shù),所以依戀焦慮和依戀回避對自尊具有顯著的反向預測功能。
依戀的兩個維度對孤獨感都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因此對該變量進行多層回歸,結果見表15。
按照上述表格給出的信息可知:根據(jù)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理論能夠解釋約6.2%的變異量,當采取特定措施后,其解釋率達到33.6%,并且β為非負數(shù),所以依戀焦慮和依戀回避對孤獨感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功能。
由于自尊對孤獨感都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因此對該變量進行多層回歸,結果見表16。
按照上述表格給出的信息可知:根據(jù)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理論能夠解釋約6.2%的變異量,當采取特定措施后,其解釋率達到33.9%,并且β為非負數(shù),所以自尊對孤獨感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功能。
(五)中介效應檢驗
由于依戀的兩個維度與自尊和孤獨感的相關度都很高,因此用AMOS進行結構方程模型的檢驗,根據(jù)MI修正指數(shù),進行了相關題目的連線,為了將結果以一種更清晰的方式呈現(xiàn),故將示意圖展現(xiàn)如下。
圖1為依戀焦慮為自變量時的結構方程模型。該模型的擬合指數(shù)為如下:
X2/DF=2.533,GFI=0.834,RMR=0.067,CFI=0.876,TLI=0.852,IFI=0.878,NFI=0.814,RMSEA=0.065,根據(jù)擬合指數(shù)的判斷標準,這些擬合指數(shù)的指標都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自尊在依戀焦慮維度和孤獨感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同理,進行依戀回避的結構方程模型構建。
圖2為自尊在依戀回避和孤獨感間的結構方程模型,該模型的擬合指數(shù)如下:X2/DF=2.745,CFI=0.852,GFI=0.817,RMR=0.073,IFI=0.853,RMSEA=0.070,根據(jù)擬合指數(shù)的判斷標準,這些擬合指數(shù)的指標都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自尊在依戀回避維度和孤獨感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四、討論
從樣本的基本情況可以看出,目前大學生恐懼型依戀的人數(shù)相對較多,占比達到45.3%,而依戀回避和依戀焦慮兩個維度差別不是很大,這與前人研究結果類似[11]178。在差異檢驗上依戀焦慮在性別、年級(大一與大四)、專業(yè)類別上差異顯著,可能是由于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感受親密關系的程度上有所差異,其中女性對親密關系的敏感程度要高于男性對親密關系的敏感程度,而所學專業(yè)與年級的不同也影響大學生在親密關系上的感受,可能由于文史類專業(yè)的大學生學習到和接觸到的內(nèi)容更易觸發(fā)感性因素而理工類大學生所學內(nèi)容更易出發(fā)理性因素,因此在對待親密關系的態(tài)度上文史類大學生感受性更強;依戀回避在是否戀愛上差異顯著可能由于有過戀愛體驗的大學生對待親密關系時的心理狀態(tài)不同;在對自尊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戀愛狀態(tài)不同的大學生對待自尊的態(tài)度有明顯差距,可能由于有過親密關系體驗的個體更在乎情侶的看法,因此自尊水平更高一些;在對大學生孤獨感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高度孤獨感的個體占比55.6%,人數(shù)超過一半,說明大學生感到孤獨的人數(shù)較多,大學生感到孤獨成為一種普遍趨勢,而且沒有戀愛的大學生明顯要孤獨感更強一些,根據(jù)埃里克森人生八階段的劃分來看,處于成年早期的個體就是存在著親密對孤獨的沖突,這一階段的任務也是要體驗愛,因此沒有戀愛的大學生此時會存在著跟多孤獨感,這也驗證了研究前的假設。
通過相關分析以及回歸分析的結果可知,依戀風格的兩個維度對孤獨感都有顯著的預測作用,這與前人的結論相似[12]1037[13]74,說明無論是依戀焦慮還是依戀回避都是大學生孤獨感產(chǎn)生的重要因素,如果想解決大學生孤獨感問題可以從對大學生親密關系的感受入手。同樣,自尊能夠顯著的預測孤獨感的產(chǎn)生說明較低的自尊水平是孤獨感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該結論也與前人研究一致[14]49 [15]950,因為低自尊的個體往往會有更敏感的心思,因此提升個體的自尊水平對于大學生孤獨感的產(chǎn)生也有緩解作用。其中,自尊的形成與依戀風格也有密切的關系(β=-3.759***,β=-4.611***),據(jù)此以及結構方程模型的建構結果可知,在依戀焦慮與依戀回避對孤獨感的影響中,自尊起到了中介作用,即依戀焦慮與依戀回避可以直接影響到孤獨感的形成,也可以通過自尊間接的影響到孤獨感的形成。因此在處理大學生出現(xiàn)孤獨感問題時可以通過增加其親密關系程度來提高自尊感,進而緩解其孤獨感的出現(xiàn)。
[參考文獻]
[1]Andersson,Denhov,Bülow,et al.Aloneness and loneliness-person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and experiences of being alone[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Disability Research,2015(4):353-365.
[2]J Lay,C Hoppmann,A MahmoodAloneness need not be lonely: varieties and predictors of positive solitude experiences in daily life[J].The European health psychologist,2016(1):109-118.
[3]Vanhalst J,Luyckx K,Petegem S V,et al.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Adolescents' Chronic Loneliness 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Regulation in Social Situations[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17(1):162-176.
[4]Hayley A C,Downey L A,Stough C,et al.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and self-reported difficulty initiating and maintaining sleep(DIMS) in a sample of Norwegian university student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7(1):91-99.
[5]朱建雷.留守兒童主觀生活質量、領悟社會支持、自我意識、孤獨感的現(xiàn)狀及其相關性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7:35-36.
[6]謝麗娜.微信交往對大學生人際關系滿意感的影響:孤獨感的調(diào)節(jié)作用[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7:45-46.
[7]邱淑慧,肖海雁,楊笑.大學生成人依戀與孤獨感及自我表露的關系研究[C].第二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北京,2018:6.
[8]Itzhaky L,Stein J Y,Levin Y,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nd marital adjustment among Israeli combat veterans:The role of loneliness and attachment.[J].Psychological Trauma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 Policy,2017(6):655–662.
[9]劉艷,周少斌.高職大學新生自尊、社會性問題解決、孤獨感與手機依賴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9(5):27-28.
[10]Corsano P,Musetti A,Caricati L,et al.Keeping secrets from friends: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friendship quality,loneliness and self-esteem on secrecy[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17(5):24-32.
[11]李志勇,吳明證,陳明.成人依戀與個體真實性的關系:拒絕敏感性與自尊的鏈式中介效應[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9(1):177-180.
[12]Ye,Jing,Peng,Anqi,Lu,Aitao.Attachment,Loneliness,and Social Anxiety:A Comparison of Deaf and Hearing Chinese Adolescents[J].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6(6):1034-1039.
[13]張云喜.90后大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成人依戀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3(2):73-77.
[14]Downs K M.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Loneliness and Self-Esteem in Black-White Biracial Children[J].Dissertations & Theses-Gradworks,2015:48-52.
[15]李艷,張賢,苗磊.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與自尊孤獨感的相關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3(8):949-951.
[16]王茜,王宇佳,張秋實.大學生心理彈性、自尊與心理幸福感關系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102-114.
[17]唐斯娜,楊洋.大學生的愛情觀與自尊:基于性別及性別角色雙視角[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123-130.
[責任編輯]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