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宇霞 強 健 梁 靜
(呼倫貝爾學院教育學院 內蒙古 海拉爾 021008)
鄂倫春族是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qū)的人口較少民族。17世紀以來,鄂倫春人一直在大小興安嶺的山林中過著封閉、穩(wěn)定的游獵生活;清末東北解禁后,內地人的大量涌入打破了鄂倫春人封閉的生活,隨之而來的傳染病和戰(zhàn)亂讓鄂倫春人生活在劫難中,人口急劇下降;東北解放后,他們在政府的引導下開始了半耕半獵的定居生活;70年代后生態(tài)環(huán)境開始惡化,狩獵生計逐漸衰落直至90年代中期徹底終結,鄂倫春人經濟全面轉型;進入新世紀,鄂倫春人開啟了信息化和城鎮(zhèn)化的進程??梢哉f,近百年的社會變革對鄂倫春族的沖擊超過了以往歷史的總和,因此研究他們百年社會變遷意義尤為重要。本文以生活方式為切入點,運用個體敘事法描繪鄂倫春人生活方式的百年變遷史。
生活方式,是指 “不同的個人、群體或社會全體成員在一定社會條件制約和價值觀念制導下,所形成的滿足自身生活需求的全部活動形式與行為特征的體系。”[1]生活方式雖是一個多層次的、概括程度很高的綜合性概念,但又是通過一個個人的生動、具體生活活動形式和行為表現出來的具體性概念。[2]近年來興起的個體敘事法為我們探討生活方式的具體性概念提供了可能。敘事建構論認為人類主體是通過敘事及其各種方式建構而成的。[3]社會由人類個體構成,社會變遷源于人類個體親身經歷才得以達成并具備意義。雖然個體敘事是零碎的、片面的、甚至存在錯構和虛構的可能,但卻是對社會變遷最真實、生動和富有生命力的探索。
本研究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間對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的12位樣本(見表1)進行了訪談。按照學術慣例,均做了匿名處理。
表1:采訪人員一覽表
“我們的部落可能是最大的了,有三十幾家。你在這個支流,他在那個支流,都分開不遠,冒煙都能看見。野外的馬叫、人說話、小孩哭都能聽見。人的聲音以外,就是罕、狍子、水鴨子、天鵝、大雁的動靜,魚在河里卜卜楞楞的聲,特別熱鬧!特別豐富!特別是夏天,打到罕了,擱樺皮船里,人們都過去,卸肉的、做飯的,把鍋都支上煳肉干,留著冬天吃,那才熱鬧呢!說笑話的,孩子哭呀樂呀,馬叫!一家有好幾群馬,這么多人家的馬,馬群有多少!小孩也多,我姨家五六個孩子,還有七八個孩子的。狗也多,一家有五六個。特別的熱鬧!”(MSQ,女,76歲)
游獵時期的鄂倫春族處于父系氏族社會時期,大約有20個氏族分布在大小興安嶺的不同流域。[4]每個氏族由多個“烏力楞”組成,“烏力楞”是由直系血緣關系的幾戶家庭構成。MSQ所說的部落就是氏族,氏族中不同的“烏力楞”散居在同一流域中的不同支流中。同一個“烏力楞”的成員聚居在一起,共同游獵、共同生活、共同分享勞動成果。MSQ描述的就是部落中的人們在一起分享勞動成果的場景。從MSQ的描述中我們看到了鄂倫春人與自然和諧同生的場景。大興安嶺豐厚的物產讓鄂倫春族人的生活長期持續(xù)著豐衣足食的穩(wěn)定狀態(tài),這不僅僅是因為大興安嶺地域廣袤、資源豐富,更重要的是生活在這里的鄂倫春人掌握了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智慧,才能夠讓大自然長期地提供豐厚的物產。鄂倫春人將自己看成是自然的一份子,和森林中的動物、人飼養(yǎng)的牲畜一樣都是自然的有機構成,而非是凌駕于自然之上的征服者和掠奪者。人們一起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成果,沒有利益沖突、沒有私心和貪欲。在這種簡單、和諧、安穩(wěn)的生活中,人們易獲得愜意、恬靜、滿足、安定之感。
“我爺爺有幾戶漢族朋友,拿肉換點蘿卜、土豆、白菜啥的。有一年冬天,我跟著我爺爺到了一戶漢族人家。他家就一個老頭,外面有菜窖。我們進屋了,老頭讓我們坐下。我東瞅西望的,挺奇怪的。這屋子黑黑的,鍋碗瓢盆也黑黑的,墻上都有灰掛著。那時候哪有條件刷墻,一個老頭有個房子安身就不錯了。我們到的時候都過晌午了,我爺爺不會說漢話,就拿了個鍋比劃。老頭笑了笑,就做飯了,把我們拿的肉下鍋,放點土豆。老頭拿出饅頭,我一吃,饅頭這么香呢!這么好吃!我第一次吃到饅頭。他說饅頭,我們也跟著說饅頭。我也不吃肉了,光吃饅頭了。雖然埋汰點吧,但饅頭挺香。那老頭給我爺爺倒點酒,爺爺嗦咯著喝,好像沒那動靜喝不進去似的。這兩個老頭也不理我們,連說帶比劃的,哈哈樂,聽懂聽不懂也不知道。那個,我記憶特別深,一個漢族老頭、一個鄂倫春老頭在一起喝酒。喝完酒,土豆、蘿卜、白菜都裝上了,往回走。老頭還把那個酒瓶子讓我爺爺揣上?!?MSQ,女,76)
這一時期鄂倫春人的狩獵具有了商業(yè)化色彩,用獵產品交換糧食、紡織品和彈藥等。[5]但沒有使用外界通行的貨幣,仍停留在物物交換的階段。MSQ描述的正是鄂倫春人用獸肉交換蔬菜的情景。這種交換是互補的,各自最易獲取的產品恰恰是對方最稀缺的,無需討價還價,也不用斤斤計較,雙方都在交換中獲取最大的滿足。從MSQ的描述中我們看到,民族間交往,語言不是障礙,各民族取長補短、合作共贏才是和諧交往的基礎。第一次與其他民族接觸的MSQ,充滿新鮮感,也能客觀看待其他民族的優(yōu)點和不足。各民族正是在這樣的交流中相互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發(fā)展。
“山上過年的時候也包餃子。狍子肉和采的山蔥、山蔥花做餡。在木頭做的盤(長方形的中間略凹的木板)上,用手壓出面餅。包的餃子特別大,一個餃子有半斤,我一個人都吃不完。和肉一起煮熟,可好吃了。”(MSR,女,67)
“拜年進屋頭一件事就是點煙。吃飯的時候敬酒。我記得我媽媽在的時候,很早就把我們叫醒了,去給爺爺拜年。洗洗臉,用樺皮碗端著餃子,我大姐領著我們,都跪著走道。姐姐把我領到前邊,你在前面(因為我是遺腹子,爺爺最疼我)。我姐姐把門打開,我們就進去了?!パ?!’我爺爺趕快把我扶起來,接過餃子。過年的時候有點糖塊,平時沒有,一個孩子頂多給三塊,都有數的,爺爺多給我二塊,真稀有呀!特別珍貴呀!對小孩來講,糖塊最吸引人了。媽媽說‘給你糖!’那時候眼睛還沒怎么睜開呢,就開心地磕頭去了?!?MSQ,女,75)
從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游獵時期的鄂倫春人已經接受了漢族的過年習俗。和漢族一樣,過年包餃子,給老人拜年,磕頭、敬煙、敬酒,奉上最好的美食讓老人首先品嘗,老人給孩子們賞賜糖果。這一習俗體現了父系社會中男性長者擁有尊貴地位。從二人的描述中可看到游獵時期的生活方式非常簡單,生活用具簡陋,除了獵產品,其他物品匱乏稀缺。
“我們的對象都是爺爺包辦的。我大姐沒出生就許給人家了。兩家都說好了,父母都說了不算,都爺爺說了算。爺爺在,爸爸媽媽就沒有資格說話。爺爺說的就對,不反抗,不可以。這是規(guī)矩!過去的規(guī)矩比現在嚴。過去的人哪能光棍呢!必須得有家!必須生兒育女!都是老人做主。”(GKN,女,85)
鄂倫春人一直遵循族外婚的習俗,即同一姓氏的人不能結婚。但是各氏族分散在不同流域,很少有交集,不同姓氏的年輕人沒有機會交流。在這種狀況下,為保證族群的繁衍發(fā)展,由老人做主定親是婚配的最佳選擇,自由戀愛對游獵生活來說成本太高。因為人口少,為保證族群興旺,成家生子是每個人都不可以違背的責任。但是包辦婚姻無法避免會出現男女雙方不匹配的情況,嚴格的家法族規(guī)保證了族群的延續(xù),但卻限制了婚姻的自由,對婚姻不幸的人來講無疑是痛苦的。
“爸爸和我大姐他倆在一個地方去世的。我爸爸去世時侯38歲,我大姐18歲。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死的,一般一家七八口能剩一半那樣的。那時候鄂倫春人死的可慘了!那時候就說,老天爺,怎么觸犯這個森林了!就知道跳大神,也不知道咋回事?!?MSQ,女,75)
“我有三個哥哥了,但是我不知道,哥哥們很小的時候都夭折了,估計也是日本細菌實驗中死的。日本細菌實驗時打針,好多人就死了,日本人說是傳染病,其實就是細菌實驗。那時期死的人可多了,有的是一家一家的死?!?GKN,女,85)
上述回憶描述了傳染病和細菌戰(zhàn)給鄂倫春人帶來的災難性打擊。1904年清政府對東北封禁解除后,大量涌入的外來人口帶來了傳染病,當時流行的肺結核、麻風、傷寒等傳染病在鄂倫春人中肆虐,導致鄂倫春人口在19世紀前半葉急劇下降。另外,日本人慘無人道地將鄂倫春人當成細菌戰(zhàn)的實驗對象,更是雪上加霜。因為缺醫(yī)少藥,人們唯一的寄托只能是薩滿,而薩滿也無力回天。傳染病對鄂倫春族的重創(chuàng)也為鄂倫春人愿意接受后來的定居生活埋下了伏筆。
“四幾年,共產黨就找我父親了,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共產黨。我父親接受過教育,他認為鄂倫春未來的路,不再是狩獵永遠在山里游蕩了。我父親做老人的工作?!畤易屛覀儚纳缴习嵯聛?,過集體村莊生活,以后我們會有新的村莊,好幾個流域都集中在一個村莊生活,村民會成立村委會這么一個組織,是管理大家的工作人員。有了村莊,還會有醫(yī)院、學校,我們以后的生活會好。’大家一開始不接受,后來就都接受了。我們這兒在1950年就開始準備定居了,把一些骨干力量集中學習教育,成立了白銀納村管理委員會,是建村莊的前提?!?GJF,女,63)
“53年下山定居,就住在河邊,打獵的時候就上山。房子都是政府給蓋的。我喜歡下山。過去在撮羅子(注:鄂倫春人在游獵時期的簡易房屋)里生活,到了冬天冷。進了村莊以后能住到暖和的房子里。再一個是人多了,都集中到一起了。以前是家族為單位居住,六七家住在一起,人少。定居是好幾個流域的人住到一起,熱鬧。大多數人喜歡下山,也有的人不喜歡下山,適應不了山下的生活,不住在木刻楞中,怕房子會塌,不安全,空氣不好,在院里弄個撮羅子住?!?GKN,女,85)
“下山的時候我還小,也不知道咋回事,說不上高興不高興。那時候鄂倫春人看不起漢族。一到農村,也沒幾戶人家,五六家、一家二家的,就種地、吃飯,住那個房子。那屋里黢黑呀,到晚上看不著人。我們在山里面多好,躺在撮羅子里往上一瞅,能數到天上的星星,空氣還好。漢族人家養(yǎng)豬、小雞,人的廁所也在院里,一進院那個臭烘烘的味兒。我們擱山上從來沒有味兒。鍋臺也是煙熏的黢黑的,衣服也是油漬麻花的。我們在山里,每年都換新衣服,漢族就不行?!?MSQ,女,75)
下山定居意味著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會發(fā)生變革。改變一個族群沿襲上千年的生活方式,要經歷排斥、調適、認同和接受的過程。由政府主導下的定居由接受過教育、開明進步的鄂倫春人帶頭,從思想工作開始做起,讓人們在心理上接受后,整個氏族再統(tǒng)一下山定居。鄂倫春人能夠順利實現整體下山定居是族群中的精英發(fā)揮了主要作用。當時漢族村多數是逃荒或移民過來的住戶,生活條件和衛(wèi)生條件都很差,導致鄂倫春人對定居生活產生不良印象。但是鄂倫春的精英們高瞻遠矚,期望族群未來有更好地發(fā)展,能夠追趕上其他民族。GJF的父親是氏族中享有名望的薩滿,在他的勸說下,長者們接受新生活后,整個族群的搬遷就非常順利。當新事物來臨時,年輕人的轉變是最輕松和容易的,老年人則很難改變多年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個別老人雖然搬到山下,但在院子中搭了撮羅子,直到去世也沒有住進房屋里。
“我爺爺特別愿意下山。剛定居不長時間,國家民委就組織了少數民族參觀團,有鄂倫春民族參觀團。爺爺說,去了那么多地方,非常高興,就遺憾沒看見毛主席,說毛主席沒在家,看見周總理、朱德、劉少奇、賀龍、陳毅這些領導人,親自看見,握手了。我的爺爺這些年紀大的都是扎大辮去的,長長的,去了好些城市,不知道到哪個地方就把長辮子都剪了,剪成短頭發(fā),但是辮兒沒扔,拿回來了,去世的時候放棺材里了?!?GKN,女,85)
定居初期,政府每年都組織鄂倫春人到各大城市參觀,通過典型示范,促使他們自覺自愿的行動。[6]事實證明,這個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鄂倫春人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得到尊重,看到外面不同的文化、更先進的生活方式后,自發(fā)地有了要改變自己和其他民族共同發(fā)展的欲望,就主動剪掉了辮子,接受了新生活方式。這種轉變來自于費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覺”?!啊幕杂X’這個概念可以從小見大,從人口較少民族看到中華民族以至全人類的共同問題,其意義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fā)展趨向,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huán)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盵7]
“解放后,我學習了做了接生員。一個生產隊派一個人去學習,我們6個人,就我學成了。那時候我19歲,自己還沒有孩子呢。接生了多少?那可沒數了。他們都上家里找我,黑天白天都找,那時候沒有婦科大夫……那時孩子都小,沒有現在這么大。也有難產的,也是一樣的生呢。我手里接生的一個也沒事。我是義務接生,我樂意干,喜歡擺弄小孩子。沒有接生員以前,真遭罪。屋里不讓生,另外搭一個撮羅子,出滿月才能回自己的撮羅子,小孩容易死。有的家孩子病了、死了就扔了,什么病也不知道,稀里糊涂的就扔了。過去也沒有辦法呀。我媽媽生了11個,都是在單獨的撮羅子生的,男人不準進。我接生后,不讓她們再出來了,給他們講,有房子了,再到撮羅子里生,多遭罪,有了病,不劃算?!?MSM,女,87)
醫(yī)療和生育條件的改善,是保障一個民族發(fā)展的基本前提。定居前,鄂倫春產婦不能在居住的“撮羅子”內分娩,怕污染神位,需另外搭建一個簡易“撮羅子”讓產婦生孩子,送飯用長桿遞送,產婦無人照料,患病率較高,嬰兒成活率較低。[8]定居后,各定居點都建立了衛(wèi)生所,有了專業(yè)接生員,人們對待生育的觀念逐漸改變,嬰兒的存活率迅速提升,促進了鄂倫春民族的發(fā)展。
“我十來多歲就給自己做棉襖棉褲,和嫂子學的,媽媽不會做布的,只會做皮的衣服。縫紉機也是從小就會,會蹬縫紉機了,就會做布衣服了。哥哥嫂子都沒有了以后,我就給侄子們做衣服?!?MSR,女,67)
“我家孩子多,媽媽過年給我們做新衣服,一人就做一件,做一套不夠。用賣木耳的錢買布,平時一點一點攢著,六尺的滌卡布,買3尺,下次再買3尺。那時候就不穿狍皮衣服了,都是穿的漢族衣服……過年包餃子,我媽得提前一個禮拜包,我們三十晚上一頓就給吃沒了。過年也蒸豆包、花卷、糖包、饅頭?!?SSM,女,56)
定居之后,鄂倫春人很快就接受了漢族的生活方式。除了吃獸肉,其他飲食習慣都和漢族一樣。輕便、制作簡單的布衣服也取代了狍皮衣服??p紉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制衣效率,人們無需每日辛苦的縫制狍皮衣物了。在不同生活方式的碰撞中,舒適、輕松、便捷的生活方式會迅速取代原有生活方式。
“我18歲結婚,對象是父母包辦的。他先看中我了,我們是同一個部落的,十五六歲時就認識。找人來提親,家里同意,就結婚了。我那時啥也不懂,十七八了也啥也不懂。”(WMY,女,76)
“我21歲出嫁,正好是定居20年大慶時。對象是復原軍人,在生產隊我倆一起干活,他先追的我。我看中他,爸爸同意,媽媽不同意。媽媽不同意就是因為他是漢族。后來我結婚以后,媽媽也就同意了?!?MSR,女,67)
“我二個姑娘的愛人都是漢族。哎,他們這一代吧,都不適合找鄂倫春的對象。鄂倫春對血統(tǒng)有嚴格的要求,同姓不能結婚,別的姓氏都是兩姨親、姑舅親,血緣都挺近的。她們愿意找漢族,我被逼無奈。姑娘都是自由戀愛?!?MSQ,女,76)
“兒媳婦是漢族,原來擔心二個民族合不來,就怕婆媳關系處不來。我和媳婦是本民族的夫妻,溝通的快,理解的也快,和別的民族溝通得需要時間。雖然現在生活方式都一樣了,但是還有點差別,擔心這點差別產生點誤會啥的。娶回來兒媳婦,發(fā)現挺好,也不挑啥呀!挺合得來的,給我們買衣服,我們說不用買,也給買。這個兒媳婦更好!”(GCM,男,63)
從以上對四代人的描述中我們能夠看到鄂倫春人婚戀觀的轉變。定居初期,外來人口較少,像WMY這樣的年輕女性交往范圍有限,結婚時年齡小,還處于懵懂時候,婚姻大事只能靠父母包辦。定居二十后,受過教育的MSR有了婚姻自主的權利,也勇于違逆母親與外族人通婚,這在定居前是絕對不可能的。到了80年代,婚姻已經完全自由,與漢族通婚比例增高。雖然女兒與漢族通婚,MSQ心理不高興,但是因為本族人口少,可選擇的范圍小,與漢族通婚是必然趨勢。90年代以后,鄂倫春族與漢族通婚已很普遍,但是民族間的刻板印象仍然存在。GMC老人對未過門的漢族兒媳婦有一些思想顧慮,但是在共同生活后,消除了偏見和刻板印象。鄂倫春人婚戀觀變遷過程表明:民族間的刻板印象往往源于道聽途說和缺少客觀認識,深度接觸和緊密交流是消除刻板印象、增進各民族交往交融、和諧共處的有效途徑。
“做頭飾的扣子和珠子現在好買,都從網上買,外孫子幫我,給我看,我來選。我就能用手機看圖片,看看群里的消息啥的。和外孫能視頻,他給我打過來。都是外孫教我用的?!?MSR,女,67)
“這個社會多好,一看電視,全世界的事都知道,過去我們就擱山里,啥也不知道,就以打獵為生,現在啥都知道,多好?!?GKN,女,85)
MSQ是鄂倫春薩滿服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采訪的時候她正在做鄂倫春的傳統(tǒng)頭飾,縫制頭飾的彩色扣子和珠子現在都是從網上購買。MSQ有六個微信群,雖然她不會打字,但是能夠運用語音通話功能在群里聊天。經過六十多年的發(fā)展,鄂倫春人實現了最初定居的夢想,追趕上了其他民族并同步邁入了信息化社會。GKN老人是這個民族鄉(xiāng)中年齡最高的長者,見證了鄂倫春社會的變遷。她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足,心存感激。
“我們是在十年前統(tǒng)一搬過來的。當時政府蓋的樓,根據貢獻和年齡分配。老獵民和非遺傳承人分配的是獨門獨院的平房,其他的都住在樓里。都是裝修好的,鋪的瓷磚,有上下水,衛(wèi)生間安的馬桶,統(tǒng)一供暖。非遺傳承人的院門口都統(tǒng)一做的標牌?!?GJFE,女,57)
“我們在2015年買的這個樓房。在裝修的時候,我讓婆婆剪了鄂倫春族的傳統(tǒng)圖案做電視墻的造型,做好之后,不僅美觀,還很有特色,而且這個圖形具有吉祥的蘊意。家里來的客人都說我的創(chuàng)意好?!?JN,女,44)
我們采訪的幾個鄂倫春民族鄉(xiāng)都整體搬遷住進了新房子。有的一個村就住在一棟樓里,有的村是整齊劃一的平房,遠遠望去就是一小片別墅群。這些樓房都是政府統(tǒng)一投資興建的,水電暖一應俱全。住進樓房后鄂倫春人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JN是漢族兒媳婦,結婚后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受夫家的影響,JN會講簡單的鄂倫春語,很喜歡鄂倫春的文化,用心收藏傳統(tǒng)的鄂倫春族物件和有關書籍。用鄂倫春的吉祥圖案裝飾房屋,既彰顯了其獨特的文化品位,也蘊含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結婚三年,多數時間自己做飯,過年過節(jié)才去娘家吃飯。我們二個人都會做飯,有時在網上學做一些菜,喜歡研究菜。家里廚房電器非常多,烤箱、微波爐、榨汁機、破壁機、面包機、砂鍋都有。”(ML,男,37)
ML所在的民族鄉(xiāng)地處偏僻,但他家的廚房完全是現代化的。ML喜歡喝鮮榨的果汁、自制的面包和糕點、煲湯等。ML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已與城市中的年輕人沒有差距。ML和他的愛人都是大學畢業(yè),ML在北京工作過三年,這些經歷讓他習得了城市生活方式,回鄉(xiāng)后也將這種生活方式帶了回來。進入新世紀后,交通、通訊能力的提升和互聯(lián)網的普及大大提升了城鄉(xiāng)之間的流動性,城鄉(xiāng)生活方式的差距日益縮小。從這段描述中還可以看到勤勞、熱愛生活的品質在鄂倫春年輕一代的身上仍然有突出的表現。
“小外孫子在外地,都有孩子了,二年沒回來了,媳婦是漢族人,開始在北京打工,處了個對象,就在河北安家了。”(GKN,女,85)
“兒子大學畢業(yè),在吉林長春,和同學一起開數理化輔導班。自己干,掙的比公務員多,還自由。想讓他回來,這招錄考試又給他報名、又買書的,不回來?,F在我也不惦記了,哪兒招人我也不問了?!?SYQ,女,57)
“我在佳木斯讀的計算機專業(yè),22歲畢業(yè),在外面干過幾年,發(fā)傳單、裝電腦、還當過幾天老師,覺得挺有意思。后來媽媽生病,就回來了。正好2006年白銀納成立民族歌舞團,加入之后開始跳民族舞蹈,不僅有一些收入,還有到外地演出機會。第一次坐飛機是去深圳,拓寬了眼界?!?ML,男,37)
在采訪中發(fā)現,鄂倫春年輕人選擇城市生活的人數占很大比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基本上都留在城市中生活,只有少數年輕人因為迫不得已的原因才會回到鄉(xiāng)村。因為享受較高的教育優(yōu)惠政策,鄂倫春年輕人多數都上了大學。目前在城市中工作生活的年輕人人數遠遠超過農村的人數。鄂倫春人的生活領域從原有聚居地不斷在向外擴散,這既是社會發(fā)展趨勢,也是鄂倫春人融入時代的標志。
在以往上千年的游獵生活中,鄂倫春人的生產力發(fā)展及其緩慢,生活方式也沒有變動的余地,固化在同一個簡單的模式中,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時間中,人們都在重復上一代人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在現代人看來雖然非常簡陋,但他們卻很容易獲取滿足、平和的心態(tài)。在最近的一百年時間里,鄂倫春人完成了從原始氏族社會到現代化社會的轉型,從穩(wěn)態(tài)、封閉、簡單、同質性的生活方式轉變?yōu)殚_放、流動、復雜、分化性、異質性的現代生活方式。從游獵到定居,在從偏僻鄉(xiāng)村移居到城市生活;從簡易的“撮羅子”搬進磚瓦房,再搬進水電暖齊全的高樓大廈;從吃獸肉、穿獸皮衣到與漢族無差的飲食習慣和服飾……現代生活方式給予人們更多的選擇和自由,但也讓人們產生更多的欲望和追求,很難止步于對現有生活的滿足。
作為人口較少民族,鄂倫春社會變遷主要屬于外源性變遷,國家干預、族際交流、環(huán)境變化、經濟發(fā)展和科技進步等外源動力不斷打破鄂倫春社會原有的平衡體系,推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遷。雖然外力是鄂倫春社會變遷的主要因素,但是面對強勢外來文化沖擊,鄂倫春人并不是被動地等待,而是出于文化自覺和民族自覺,主動進行選擇、揚棄和創(chuàng)新,在融入現代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努力保留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然而,下一個一百年后,能否繼續(xù)在現代生活方式中保留住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是對鄂倫春人的巨大挑戰(zhàn),也是其他人口較少民族共同面臨的困境和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