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建松
關于新意,同學們有一個認識誤區(qū),那就是必須立意新?!靶隆?,就是不落俗套,不大眾化。立意新,當然是對的,但要注意,那僅僅是新意的一個方面。因為文章可以有很多方面的新意,所以首先我們必須明白文章的新意可以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分析和總結優(yōu)秀文章的特點,我們發(fā)現(xiàn),文章的新意主要體現(xiàn)在思維的創(chuàng)新上,包括思考的深刻性、寫作角度的選擇、結構的精巧、素材運用、語言表達,等等。
一、新意體現(xiàn)在思考的深刻性上
以《拿來主義》為例,魯迅同時代的人很多都提出了類似的文化思想。如蔡元培:“吸收者,消化之預備。必擇其可以消化者,而始吸收之?!薄拔照邷啘S而吞之,致釀成消化不良之疾?!保ā段拿髦罚拔铡本褪恰澳脕怼薄S秩绾m:“我們對于舊有的學術思想有三種態(tài)度。第一,反對盲從;第二,反對調和;第三,主張整理國故。”(《新思潮的意義》)這里的第一第二第三與魯迅的“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也頗類似。但教材只選入魯迅《拿來主義》,一方面,文章在表達形象生動上確有優(yōu)勢,另一方面,其思考也確實深刻。魯迅思維深刻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能夠揭示事物背后的原因。蔡元培沒有提到為什么要“擇其可以消化者”,魯迅就分析了原因:一味的“送去”,則有可能走上賣國之路;一味的接受“送來”,則意味著甘心接受文化的經濟的侵略。二是思考得更全面、仔細。胡適只提到“反對盲從和調和”,魯迅則提出反對“孱頭、昏蛋、廢物”三種人的錯誤行為,也就是逃避主義、虛無主義、投降主義,比胡適多一種。正是因為揭示事物背后的原因和思考全面,使得文章讀來頗有啟發(fā),這就是新意所在。也就是說,新意首先在于對事物理解到位,其次才是和別人不一樣。
思考深刻,往往是不唯上不唯舊,需要與時俱進,針對現(xiàn)實進行思考。比如《師說》里說老師的功能是“傳道受業(yè)解惑”,有一年教師節(jié),《紹興日報》約稿讓我談談對教師的認識,我就寫了一篇《新師說》,在韓愈說法的基礎上,加入了時代內容。我認為:傳道涉及“教學本質”,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授業(yè)涉及“教學策略”,不僅需要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更需要教師的專業(yè)技能;解惑涉及“教學內容”,不只是知識上的不懂之處,更要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這樣的說法就和韓愈同中有異,使讀者略有新收獲。
二、新意體現(xiàn)在寫作角度的選擇上
韓愈時任國子監(jiān)博士,面對的情況是如柳宗元所言的“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所以韓愈寫《師說》來為師“正名”,這也是文章的重點所在。但是他卻選擇了一個小巧的角度,借李蟠說事,“大意是欲李氏子能自得師,故一起提出師之為道,以下便說師無長幼貴賤,惟人自擇……勸勉李氏子蟠,非是訾議世人”。如果直接針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象來議論,容易引起大家的輿論抨擊,而韓愈采取“大視野小角度”的方式,從意想不到的角度展開論述,就使文章取得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寫作角度的選擇,往往是化大為小,化重為輕,化深為淺,化平常為個性,化理論為形象。比如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的命題材料是“作家寫作時要關注讀者還是自我”,由此立論應該是“在生活中,我們既要重視周邊人的看法,也要堅持自己的觀點”。如何在寫作角度上有新意呢?有一篇考場滿分作文《夜鶯的遜與傲》第一段是這樣寫的:
克爾凱郭爾曾言:“夜鶯不要求任何人聽她歌唱,這是她的謙遜;她也不在乎是否有人聽她歌唱,又是她的驕傲?!币国L許是知曉聽眾口味殊異,不強求聽眾也是一種傾聽聽眾的呼聲;而不在乎聽眾聽之與否,背后又是一種可貴的自許與堅守。從作家寫作到眾人生活,我們都應有一點夜鶯的遜與傲。
這一段就是化平常為個性的典范。把立論里的“我們”轉化為“夜鶯”,化人為物,正是因為這個角度,這篇文章就從閱卷文章里跳出來,十分亮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新意體現(xiàn)在結構的精巧上
議論文需要按照一般邏輯順序來說理,就是按照笛卡爾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段論來整體布局。當然,有的文章側重于說“是什么”,有的文章側重于說“為什么”,有的文章側重于說“怎么辦”。這個次序也可以靈活調換,如魯迅《拿來主義》就是“為什么要實施拿來主義”“什么是拿來主義”“如何實施拿來主義”的結構,但在論述時,“什么是拿來主義”“如何實施拿來主義”夾雜在一起,因為“拿來主義”這個概念本身就有行動性,蘊含著“怎么辦”的含義。相對于《拿來主義》,《六國論》的整體結構就顯得獨特,采取總分總的結構,主體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是“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后一部分是“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另外,很多總分總的結構,主體部分都可以歸納到“并列式”(橫式)、“層進式”(縱式)、“對照式”三種方式。但其實,結構主要是起到對觀點進行有效論證的效果。而我們知道,要證明自己的觀點,有因果論證、事例論證、假設論證等,但我們要知道,一篇不足千字的文章,所有的論證都是要最精致的,萬萬不能鋪張浪費。不是說要點到即止,但對如何做到深入論證還是要考慮的。我的結論就是“以結構代替論證”。因為我們常常采用的三種結構本身就有邏輯性,借結構的邏輯性有效論證觀點,是歷來考場作文中值得借鑒的寫作手段。我們要做的,不是排斥這種邏輯性,而是強化這種邏輯性,就是將文章的轉接處用比較整齊的話標示出來,給閱卷者以清晰的感覺。這也是很多老師要求寫“分論點”的原因。如2012年湖南滿分作文《張開雙手,擁抱世界》一文,主體部分是論述為什么“張開雙手,世界便在你的手心”,采用了“張開雙手,將攥緊的名利放下”“張開雙手,放下握緊的欲望與貪婪”兩個分論點,前一個分論點列舉了陶淵明、梭羅、林和靖等人來論證,后一個則采用阿爾卑斯山的狒狒的例子,兩個分論點合起來就是“放下的實在太多,也太難”,但一旦放下,“張開雙手,世界便在你的手心”。這是“并列式”結構?!安⒘惺健苯Y構使文章精致不松散,就不易落入俗套。
四、新意體現(xiàn)在素材運用上
考場作文必須呈現(xiàn)素材,簡直可以說,沒有素材就沒有“高考好議論文”。其中包括“用了什么素材”和“這個素材怎么運用”兩個方面,最關鍵的有三點:一是準,用了素材以后要以分析闡述來支撐,素材要能夠證明文章的觀點;二是足,好作文不會少于三個素材,多個層面;三是新,老素材對閱卷老師來說不過癮。明白這個道理,就會知道,素材的“新”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所用的素材是老素材還是新素材,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比如說大家都要愛國這個話題,可以舉文天祥的老素材,但肯定讀來不過癮;也可以舉“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的例子,說明新時期的愛國表現(xiàn)不一樣(讓流失文物回家),這個新素材就很容易吸引人。二是具體運用素材的方法。一般同學都是“素材+議論”的方法,就像朱光潛《咬文嚼字》寫的那樣,比較傳統(tǒng)、比較穩(wěn)重,也起到一定的閱讀效果,但閱卷老師看得多了,就會有審美疲倦,所以需要另外的比較巧妙的方法,常見有“四式”。
所謂“四式”,指的是例證分析里對素材進行精準點撥的四種方法。一種是拓展,即一例之后再增加一例,以便拓展讀者視野,從而論證觀點。一種是假設,即舉出例子之后采用“如果不這樣做”的反面假設,由此來證明觀點。一種是聯(lián)己,即舉出例子之后聯(lián)系自己,將自己和例子里的人物進行比較,從而證明觀點。最后一種是挖深,即舉出一例或者幾例,但這例子只不過是現(xiàn)象,需要透過現(xiàn)象作分析,從而證明觀點。如:
雙腿癱瘓,終生只能與輪椅相伴,史鐵生終究只是個普通的人。他不是神,有過迷惘,想過輕生,但他終究是戰(zhàn)勝了自己。盡管自己不能像劉易斯那樣在賽場上跨過鮮紅的終點線,但自己還有頭腦,還可以暢所欲言。他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化作一泓沁人心脾的清泉,浸潤著世人那干渴的心靈。正因為知足,他樂觀地面對苦難,從容地面對死亡。如果當初他屈服于苦難,不懂知足,又何來今天。(江西滿分作文《要知足也要不滿足》)
本例采用了史鐵生樂觀面對苦難的例子,證明了“知足”的可貴。文章采用了“正因為……”的醒目句式,來對例子進行闡述,說明產生樂觀面對苦難的原因是“知足”,由現(xiàn)象分析出原因,分析就有深度了。當然也不一定要采取“正因為……”這種句式,只要由現(xiàn)象到本質地進行分析即可。這種方法理性和感性都很充足,在“有深度”的基礎上會讓老師感到“非同一般”的新意。
五、新意體現(xiàn)在語言表達上
對常見的觀點,有時候換一種語言方式,就顯出新意來了。比如“堅持就是勝利”這種語言是多么普通,但同樣的意思,采用“不放棄,不拋棄”的語言就顯得耳目一新。改變語言方式,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采用修辭,比如比喻、排比、對比等,使語言形象豐富,道理清晰。以《勸學》為例,為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就以青、冰、輪、金改變性質來說明,把抽象的道理通過比喻的方式講得很清楚;同時還采取比較的方法,“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將學與思進行對比,強調空想不如學習。如果純粹說理,可能起不到如此深入人心、令人耳目一新的作用。
除了修辭之外,也可以靈活運用句式。很多同學可能認為議論文很難讓句式靈活起來,這方面《師說》做了典范?!稁熣f》以散句為主,但處處有整齊的句式,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今之眾人……”“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等等,這些整齊的句式,使得文章讀來朗朗上口,內容上呈現(xiàn)互補態(tài)勢。如果我們寫文章也能夠注意靈活運用句式,尤其是散句中夾雜整句,會使文章語言色彩繽紛。
深刻思考、選擇好寫作角度、結構精巧、素材運用靈活、語言表達有變化,正是這些綜合因素,使一篇文章呈現(xiàn)出獨特的一面,使一篇文章呈現(xiàn)出不同方面的新意。我們寫文章,就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去著力,可能會寫出有新意的文章。一般而言,一篇文章有幾方面新意,就可以凌越眾人之上。當然,若文章內容空洞浮泛,即使形式最新、技巧最炫,即使寫作角度最好、結構最精巧、素材運用最靈活、語言表達最有變化,最終也將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真正的新意,首先是思考深刻;因為真正的新意,肯定是在思考深刻、內容到位的基礎上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