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南,王慎旭
(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89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洛陽 471031)
螺內酯(spironolactone)又名螺瑞酮,是目前臨床常用的低效利尿劑[1],相關研究文獻指出,該藥口服吸收較好,生物利用度與血漿蛋白結合率均在90%以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比例較高、效果較好,尤其是在CHD并CHF的治療中更是如此。在我院相關科室及部門協(xié)調配合的基礎上,選取137例CHD并CHF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劑量螺內酯在CHD并CHF治療中的臨床療效?,F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心內科收治的CHD并CHF患者137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病史、體征、ECG、心臟超聲等輔助性檢查確診為CHD并CHF(符合《缺血性心肌病的命名和診斷標準》)[2];小劑量組47例,男31例,女16例,平均年齡(58.5±4.0)歲;中劑量組46例,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齡(58.0±5.0)歲;大劑量組44例,男29例,女15例,平均年齡(58.0±5.0)歲;兩組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1分組方法
按螺內酯片(生產廠家:上海衡山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31022888,規(guī)格:20 mg*100片)劑量大小分成三組:① 10 mg/d者為小劑量組,合計47例;② 25 mg/d者為中劑量組,合計46例;③ 35 mg/d為大劑量組,合計44例。
1.2.2治療方法
在分組治療的基礎上均結合患者病情口服卡托普利片(生產廠家:山西津華暉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19993357,規(guī)格:25 mg*100 s),12.5 mg/次,2~3次/d,必要時可增至50 mg/次,2~3次/d;酒石酸美托洛爾片(生產廠家: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32025390,規(guī)格:50 mg*20片),起初6.25 mg/次,2~3次/d,以后視臨床情況每數日至1周1次增加6.25~12.5 mg, 2~3次/d,最大劑量可用至50~100 mg/次,2次/d以及其他常規(guī)治療。
① 臨床療效;②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③ 治療前后 6 min 步行距離對比;④ 治療前后血壓及心功能分級,血壓包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
① 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心功能、血壓、超聲心動圖各項生命指標均恢復正常水平;有效=治療后心功能、血壓、超聲心動圖各項生命指標均有所改善,但未達到顯效水平;無效=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均未改善,甚至有加重病例。② 心功能分級均采用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制定的Ⅰ級、Ⅱ級、Ⅲ級、Ⅳ級標準進行分級處理。
小劑量組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例數分別為31、14、2、45例;中劑量組分別為27、13、6、40例;大劑量組分別為20、11、13、31例。三組總有效率相比:小劑量組顯著高于中、大劑量組,中劑量組顯著高于大劑量組(χ2=4.878、22.766、8.132,P=0.027、0.000、0.004)。
小、中、大劑量螺內酯組治療后90 d和180 d的血壓、NYHA心功能分級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180 d的血壓和NYHA心功能分級均低于治療90 d(P<0.05),見表1。
治療90 d及180 d后小劑量組血壓、NYHA心功能分級分別均低于中、大劑量組,中劑量組的血壓和NYHA分級低于大劑量組(P<0.05),見表1。
表1 三組治療前后血壓及NYHA心功能分級對比
與治療前相比,a:P<0.05;與治療90 d相比,b:P<0.05;與中劑量組相比,c:P<0.05;與大劑量組相比,d:P<0.05;1 mmHg=0.133 kPa
① 治療前,三組6 min步行距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② 治療90 d、180 d小劑量組6 min步行距離均遠于中、大劑量組,中劑量組遠于大劑量組(P<0.05)。③ 三組治療90 d、180 d的 6 min 步行距離均高于治療前,治療180 d的6 min步行距離高于治療90 d(P<0.05)。見表2。
表2 6 min步行距離對比
與治療前相比,a:P<0.05;與治療90 d相比,b:P<0.05;與中劑量組相比,c:P<0.05;與大劑量組相比,d:P<0.05
小劑量組高血鉀、感染、總并發(fā)癥例數分別為2、1、3例;中劑量組分別為5、2、7例;大劑量組分別為6、5、11例。小劑量組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中、大劑量組,中劑量組低于大劑量組(χ2=4.056、13.105、4.021,P=0.044、0.000、0.048)。
本研究中,小劑量組總有效率高于中、大劑量組,中劑量組高于大劑量組(P<0.05),提示小劑量螺內酯在CHD并CHF的臨床治療中效果較好。朱晉坤等[3]發(fā)現CHF患者服用螺內酯后,治療后 6 min 步行距離高于觀察組,心功能改善程度明顯高于觀察組,這與本研究中的小劑量組治療90 d、180 d后6 min步行距離高于中、大劑量組,心功能改善優(yōu)于中、大劑量組結果相符,提示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小劑量螺內酯能顯著改善患者的運動耐量及心功能分級,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魏剛等[4-5]通過研究CHF患者的左室重構及心功能、心功能與血漿NT-proBNP水平等均證實,螺內酯效果良好。陳素琴等[6]通過檢索PubMed、CNKI、VIP、CBD數據庫相關數據和采用RevMan 5.2軟件對試驗結果進行Meta分析后發(fā)現,貝那普利聯(lián)合螺內酯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單純的貝那普利治療(RR=1.23,95%CI 1.17~1.30,P<0.01),且在改善CHF左室射血分數(LVEF)方面顯著優(yōu)于單純的貝那普利、曲美他嗪、依那普利、美托洛爾、卡維地洛等的臨床療效。值得注意的是,鄭設鋒等[7]發(fā)現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螺內酯后,CHD并CHF患者未出現高血鉀,提示螺內酯用于CHF治療安全有效。結合本研究中三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來看,小劑量組高血鉀發(fā)生率4.26%,中劑量組10.87%,大劑量組13.64%,略高于上述學者研究結果。但從3組數據可以看出,小劑量組的高血鉀發(fā)生率低于中、大劑量組。由此可知,小劑量螺內酯對CHD并CHF的臨床治療效果優(yōu)于中、大劑量螺內酯。螺內酯作為繼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β-受體阻滯劑(BRB)后第三個能有效降低CHF死亡率的藥物,效果與傳統(tǒng)藥物相比也更為顯著[8]。有前瞻性研究發(fā)現,使用過大劑量ACEI制劑或非甾體類止痛藥的CHD并CHF患者再次使用螺內酯治療,極有可能導致CHD并CHF患者發(fā)生嚴重高鉀血癥和腎功能惡化[9-10],因此在臨床治療時應密切監(jiān)測血鉀和腎功能,及時處理和調整治療方案??傊?,小劑量螺內酯在CHD并CHF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