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小敏,天津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教授,國家一流本科地理科學專業(yè)建設負責人,天津市教學名師,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第三、第四屆委員,國際地理聯(lián)合會地理教學委員會(IGU-CGE)中國委員會理事會成員,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天津市教育學會中學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澳門地理暨教育研究會學術顧問,天津市“高中課改專家組”和“特色高中建設專家組”專家。她的“中學地理教學設計”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主要研究方向為地理教育、教師教育。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教學媒介進入了計算機時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引起了教育領域一系列令人矚目的變化。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從計算機輔助教學轉向基于計算機的教學,開啟了教育信息化時代。2018年教育部印發(fā)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標志著教育信息化的升級。其目標是要實現(xiàn)從專用資源向大資源轉變;從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術素養(yǎng)轉變;從應用融合發(fā)展向創(chuàng)新融合發(fā)展轉變。
信息技術大量引入教育領域,對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來說是一次革命。然而,人們在理解和應用教育技術上的差異,直接導致在教學實踐中教育技術在“選擇—應用—創(chuàng)造”中不同程度運用的差異,即從“選擇”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和工具,到全面“應用”技術進行多元教學模式的建構,再到“創(chuàng)造”學習文化的課堂范式三個層次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選擇”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應用1.0階段,主要是選擇技術以輔助教學。在此階段,信息技術于學校中的典型存在方式主要是多媒體教室,投影儀、屏幕、計算機等教學媒體是學校信息技術的基本存在形態(tài)。這一時期,在教學中使用各種媒體即被視為教育的信息化。教育者將教育技術的作用理解為提供豐富的、開放的課程資源、更新教學方法,構建教學模式,開展教學評價等直接服務于教學的處方功能,注重技術的信息呈現(xiàn)與傳播功能,在運用技術輔助教學時僅實現(xiàn)其工具性功能,對于教學技術在教學中超工具的意義方面關注不夠。換句話說,大多數(shù)教師偏重于關注技術對于教學的促進和提升作用,而忽視了技術對于教育的深層次影響,關于信息技術對于教學的作用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并導致了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應用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
1.教學中只注重演示的形式效果,不注重過程。教學是思維碰撞的過程,當信息化課堂只滿足于展示信息,而忽略在技術支持下的交流、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時,那么課堂的育人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2.過量的灌溉,由“人灌”變?yōu)椤皺C灌”或“人機共灌”。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只是按課前設置的程序操作,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內容,學生失去了積極參與教學和思考問題的機會,其主體參與性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
3.片面地將教育技術與課件等同。如對于集傳統(tǒng)黑板與銀幕功能于一體的交互式電子白板,沒有注意運用其記錄教學過程中生成信息的功能,忽略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互功能,停留在“在課堂中使用課件教學”層面,違背了信息技術與課堂融合的適切性原則。
4.盲目追求利用信息技術來增強教學的先進性,過度依賴某單一媒體,忽視各類媒體的綜合作用。當前各種先進的教學技術蓬勃發(fā)展,有的教師誤以為“只要教育手段先進,教育思想便會先進”,盲目追求復雜和先進的技術,導致課堂教學令人眼花繚亂,不顧及學生的思維和能力。
5.教學失去個性化風格,媒體反客為主。多媒體有助于課堂教學過程的推進,然而有的教師被多媒體“牽著鼻子走”,弱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不但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數(shù)字化學習的優(yōu)勢沒有發(fā)揮出來,更沒有觸及“深度融合”的本質。
可見,在第一重境界中,大多數(shù)地區(qū)和學校尚未到達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水平,甚至可以說是有很大差距。
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教育者只有成為引起、維持、促進學習的引導者,才能發(fā)揮教育信息化的優(yōu)勢。
第二重境界:“應用”技術成為構建“課堂文化”的條件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應用2.0階段,信息技術與教育逐步實現(xiàn)深度融合。信息技術不僅與課堂教學實現(xiàn)進一步內在整合,同時也開始被廣泛運用于學校管理以及提高教務信息的處理效率上,帶來教育資源觀、教育技術觀的轉變。對于教育技術的應用,不再僅僅停留于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而是強調嵌入學習系統(tǒng)中,更加關注知識之間關系,即知識圖譜,點燃學生智慧,推動師生從技術應用向能力素質提升轉變。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要求教師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必有的“支架”,即學習資源。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可避免會遇到以下問題:資源有限、設備操作復雜以及圖文對比效果差等,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地理圖課云平臺,能夠攻克以上問題,教師不僅能夠在同一張地圖上疊加不同的圖層、多屏幕展示圖片、動態(tài)展示地理過程等,而且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線上教學,共享課程資源庫。這種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地理圖課的云平臺,體現(xiàn)了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對智慧的激發(fā)和啟迪,對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構建基于信息的課堂文化。
再如,在“水循環(huán)”這一課中,某教師利用“Aischool”軟件平臺,進行屏幕廣播,學生在自己的Pad上觀看,解決了以往黑板反光、后排學生看不到屏幕等問題。教師利用“Aischool”系統(tǒng)推送學習資料和學習任務,學生完成Pad上的任務或問題并進行自測。同時,在“Aischool”系統(tǒng)平臺上,不僅有量化的教學評價(評分),還有針對小組留言的定性評價。課后,教師通過“Aischool”平臺公布練習任務,及時檢測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的掌握情況?!癆ischool”平臺能夠實時監(jiān)測學生的練習進度,推送練習的答案以及解析,整個教學過程便捷高效。
當然,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類似地理圖課云平臺這種“平臺+教育”服務模式和所謂的“Pad班”這類課堂因各種原因還無法普及。正如國家2.0行動計劃所指出,需要整合各級各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支持系統(tǒng),逐步實現(xiàn)資源平臺、管理平臺的互通、銜接與開放,建成國家數(shù)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進而實現(xiàn)數(shù)字資源、優(yōu)秀師資、教育數(shù)據(jù)、信息紅利的有效共享,助力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升級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
第三重境界:“融合”技術創(chuàng)造“學習文化”的范式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逐步走向全方位深度融合。如今是信息技術的“創(chuàng)新”階段,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被剖析得越來越透徹,服務于教學的新興技術不斷出現(xiàn),與教學內容的深刻融合愈加凸顯。教師能夠結合信息技術更多地關注簡單問題背后的“真問題”,促進深度學習的發(fā)生,實現(xiàn)由“能力本位”向“學生本位”轉變,真正將課堂教學目標落在學生的終身發(fā)展上。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將促進多維度的知識融合,構建新型知識結構。美國學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提出的TPACK教師知識結構理論正是一種促進其他知識的發(fā)展和各類知識相互融合的系統(tǒng),強調學科知識(CK)、教學法知識(PK)和技術知識(TK)三者之間的互聯(lián)互動、動態(tài)平衡,可以概括為“四個融合”:
1.教師與學科知識的融合。學科知識是教師的“根基”,只有“根基”打得牢固,才會獲取成功。因此,教師應注重對交叉學科的學習,夯實基礎知識,構建系統(tǒng)的學科知識體系;要增加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并善于挖掘身邊的生活或網(wǎng)絡資源,提高課程資源開發(fā)的能力。
2.教師與教學法知識的融合。這意味著教師在掌握基本教學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要能夠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增加“同課異構”訓練,靈活應用教材,增強整合學科教學知識的能力以及靈活駕馭課堂的能力,加強教學評價的訓練,提高教學評價能力。
3.教師與信息技術融合。強調教師課前能夠應用信息技術搜索、甄別、選擇、組織教學資源,課上能夠熟練應用各類信息化設備進行教學,課后能夠應用信息技術構建反饋評價系統(tǒng)。
4.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主要表現(xiàn)為教師掌握技術與知識的內在作用機制,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學案例賞析、教學設計互評,提升自身教學藝術的修養(yǎng),構建開放的教學體系。
由此,教師應將種類繁多的技術內化為自身的一種力量,不僅要具有學科知識、教學知識、信息素養(yǎng),還要具有將各要素相融合的能力。例如:地理學科最大的特點就是“時空性”,在“土壤”這節(jié)新授課中,傳統(tǒng)教學受時空限制,無法在教室中觀察土壤形成的動態(tài)過程。目前,這個問題已經(jīng)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即利用VR虛擬現(xiàn)實技術開展沉浸式教學,讓學生在虛擬世界中親手鏟一鏟“土壤”,改變傳統(tǒng)的接受知識方式,實現(xiàn)主動獲得知識。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被深度引入課堂教學中,課前課中課后、線上線下、校內校外融合的立體化大課堂教學模式正在形成。如在新頒布的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海洋權益”的單元內容包括了海洋國土概述、海洋權益以及國家海洋發(fā)展戰(zhàn)略三部分,其基本核心問題是“如何正確認識‘海洋權益,并堅決捍衛(wèi)它”。課前,引導學生自主上網(wǎng)查閱視頻、圖片、文字資源等學習資料;課上,運用Pad進行信息化教學,出示圖片、視頻或表格資料,方便學生對資料的理解與運用,在探究環(huán)節(jié),利用VR虛擬仿真模擬“滄海桑田”的變化,并融合語文、信息技術等跨學科知識,多角度分析問題;課下,在野外借助“奧維互動地圖”APP,學生自己丈量貝殼堤,并通過繪制示意圖深刻感知海岸線的移動,可以上傳測試題與討論題,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回顧與深化,并選取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在線上分享,促進學生課后成果的交流,形成創(chuàng)新學習文化。
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已成為當今教育發(fā)展的趨勢,要想實現(xiàn)兩者之間真正意義上的融合,必須立足于把握全局的戰(zhàn)略高度上,從最根本的問題出發(fā),以前瞻性的視角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
1.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ǎng),接受信息時代教育的挑戰(zhàn)。教師是使用信息技術工具的人,使用工具的效果取決于教師能否勝任新技術,教師必須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且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的觀念,才能引導信息化教學走向科學化。
當然,信息化帶來的“大資源”并不意味著來者不拒,教師要學會甄別與選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否則在大容量信息中容易“跑得筋疲力盡”,造成了“知識碎片化”。
2.引進先進思想,借鑒國外成功經(jīng)驗。在國際交流日漸密切的大背景下,借鑒他國在教育信息化發(fā)展過程中的經(jīng)驗,也是促進我國教育發(fā)展的有利措施。比如,美國新媒體聯(lián)盟(NMC)發(fā)布的《地平線報告》(Horizon Report)就是國際教育信息技術發(fā)展趨勢的權威信息來源之一。該組織歷年的報告顯示,未來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發(fā)展主要集中于開放的課程資源、社交網(wǎng)絡、云計算、電子書等,這為我們實現(xiàn)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有利的信息參考。
綜上,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經(jīng)歷了知識本位、能力本位和學生本位的三重境界。所謂“深度融合”,不是簡單點綴、淺表化地應用技術,而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密切關聯(lián)、相互促進,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結構性轉變,而非“漸進式的修修補補”?!吧疃热诤稀笔且粓鋈?、深刻的創(chuàng)新變革,將影響教學活動的各項要素,觸及課堂教學的“根本”。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學習文化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結果,教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正如哈佛大學前任校長魯?shù)撬固梗∟eilL.Rudenstine)所言,“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需要不斷地、隨時隨地地、快速高效地學習。那種依靠在學校時學到的知識就可以應付一切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p>
注:本文為天津市教委社會科學重大項目“以核心素養(yǎng)為本的‘課程—教學—評價整體性研究”(課題編號:2019JWZD15)的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 ?吳 ?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