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紹燕 任莉新 王領 李瑩
【摘要】“立德樹人”是高校根本任務,“三全育人”是高校教職員工的職責。高校檔案館是大學精神與文化集結地,要創(chuàng)新建設研究特色檔案資源,打造學生教育實踐基地、大學文化精神家園與畢業(yè)校友返校紀念地,實現(xiàn)檔案價值利用最大化,充分發(fā)揮全面育人作用。
【關鍵詞】高校;檔案建設;檔案服務;全面育人;探索研究
“立德樹人”是高校根本任務,育人為本是當代教育必然趨勢,已成共識。通過調研與梳理,目前仍存在著全面育人理念待加強、育人機制不夠完善、整體育人合力不足、育人實踐難落實處、檔案育人服務參與度低等問題。因此,筆者所在檔案館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建設全面育人的學習實踐基地,以文化人,實現(xiàn)全面育人的服務目標,使學校特色檔案服務于立德樹人。
一、檔案育人服務的認識與思考
(一)立足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三全育人是賦予的必然使命。育人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靈魂。從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到環(huán)境育人、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等,并要求全員育人、全程育人。三全育人成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目標舉措,高校著力并拓展打造全面育人、合力育人基地是使命所需,大勢所趨并刻不容緩。
(二)文化史料是重要精神財富,是育人絕好素材與特色教材。大學文化是在大學長期辦學實踐中形成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的統(tǒng)一,各類文化史料承載著大學精神、大學知識經(jīng)驗及大學文化財富,是大學優(yōu)秀文化的積累與集中反映,應成為學校開展育人工作生動素材和特色教材,價值重要且無可比擬。
(三)檔案館是大學精神與文化集結地,全面育人大有可為。高校檔案是學校建設發(fā)展的真實記錄,是寶貴的文化財富,其本身具備重現(xiàn)性、知識性、政治性、信息性、教育性和價值性等特點。擁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學術和社會價值。在檔案館創(chuàng)建育人實踐基地,以檔育人、全面育人,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yè)工程,大有可為并切實可行。
二、特色檔案資源建設與研究
工欲善事,必先利器。檔案館要實現(xiàn)全面育人服務,須以豐厚的特色檔案資源作基礎,要創(chuàng)新特色檔案資源建設與開發(fā)研究。
(一)多措并舉,創(chuàng)新特色史料檔案資源建設。1.多方式收集。改變“等、靠、要”守株待兔式收集方式,“積極主動”“隨時隨地”“靈活多樣”“收征并舉”,采取專題收集、集中收集、跟蹤收集、隨時收集等多方式收集。2.多渠道征集。在完成各部門單位基礎收集的同時,面向教職工及其親屬、畢業(yè)校友進行征集,采取接受捐贈、訂購購買、代為保管、復制返還等多形式征集資料。3.主動式采集。深度挖掘,主動采集資料,主動采集建筑物與校園景觀資料,采集館所及其宣傳與展示內容,訪談名人專家獲取口述史等,使珍貴歷史記憶資料完整保存,避免流失或“失憶”。4.專題式建設。加強特色檔案專題建設,建立學校名人全宗檔案,主要包括其生平類、活動類、成果類、評價類四個方面內容。建設特色專題檔案,如,文化記憶專題、重大活動專題、學科史專題等,加力豐富完善特色史料資源。
(二)精編深研,打造史料編研成果精品。1.基礎性編研。對庫存特色檔案,進行主題或專題資料編述型資料的撰發(fā),形成基礎性編研成果。如,組織沿革、年鑒、大事記、數(shù)字匯編、科技檔案文摘、提要、媒體看大學、院士大事年表、資料長編等。2.深層次開發(fā)。挖掘相關信息,找準切入點,進行檔案資料深層次開發(fā),形成專題性文化資料成果,主動提供服務。如,名家傳記、漫游中國大學、校史、院史、學科史、學校故事、記錄與流傳、發(fā)展足跡、濃墨華章、耕耘者、足跡等專項成果著作。3.多載體制作。編纂制作聲像資料,形象直觀,利于展示與傳播。如,進行名家訪談,制作系列光盤大學之光、筑夢新征程、大學印象、老照片展映《凝固的光影 鮮活的歷史》等聲像作品。4.續(xù)編與研究。找準凝聚歷代學校前輩心血和智慧結晶的主題,加強史料研究及編研資料完善續(xù)編,形成全面的、系統(tǒng)的高質量精品成果。如,各類史記、系列傳記、發(fā)展足跡等研究與續(xù)編。所有編研成果都將成為全面育人的絕好素材與特色教材。
(三)多方助力,實現(xiàn)檔案最大化展示傳播。1.實物精品展示。對重要的特色文化史料,包括聲像、實物載體檔案等在校史館、博物館或檔案館設置展示柜布展,便于組織參觀展示。對于早期易損或部分珍貴資料以復制件、仿真件施展。
2.網(wǎng)絡媒體助力。利用微信、微博、電子期刊、公眾號等新媒體技術,采取聲、光、電等現(xiàn)代技術手段,助推檔案資源信息廣泛傳播。在檔案信息網(wǎng)站上設置欄目、模塊或專題平臺,如,開辟精品檔案、精彩推薦、著名人物、校史長廊、文化記憶等欄目與數(shù)字平臺,推出檔案文化精品與集萃等,進行網(wǎng)絡傳播服務。3.聯(lián)合舉辦展覽。舉辦檔案文化展覽,或聯(lián)合有關部門開展專題檔案展覽,如,學校教學、科技成果、獲獎、學院、學科、產(chǎn)業(yè)發(fā)展史及知名校友風采展覽等專題展覽,使珍貴史料得到更廣泛展示,提升學校文化核心凝聚力與影響力。
三、特色檔案資源服務于全面育人的實踐
高校檔案人應強化自育,加強內功修煉,言傳身教,深化育人服務職能。
(一)創(chuàng)新服務,打造學生教育實踐基地。創(chuàng)建教育實踐基地,讓學生走進檔案館,成為學習科研實踐第一課堂。1.見習講課。接收學生來檔案館見習,相關專業(yè)開設秘書學、檔案學課程首次課在檔案館上課,介紹概況、特色檔案建設研究、管理及開發(fā)利用等情況。引導實地查看實體檔案、檢索及安防等設施設備。直觀形象地了解檔案工作要求、規(guī)范與流程等,有助理論學習。2.指導實習。指導文秘、漢語語言文學、行政管理等相關專業(yè)學生在館實習。結合實際,細心指導,在熟悉檔案制度與業(yè)務規(guī)范要求的同時,掌握工作技巧與操作規(guī)程,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完成高質量的實習報告。3.調研實踐。接受學生來館勤工助學,進行檔案整理、錄入、網(wǎng)站建設、數(shù)據(jù)庫維護、成績翻譯核查等工作實踐,并隨時為學生提供科學研究、文化調研、信息咨詢等服務。學生既得到學習,又獲得工作實踐機會,體驗職場要求,學有多得,研有所用。4.研究生培養(yǎng)。檔案館與相關學院聯(lián)合培養(yǎng)情報學碩士研究生,為教書育人發(fā)揮作用。學科建設推進檔案館工作開展與理論研究,同時檔案館科研成果為碩士點申報及獲批后的評估驗收,提供強有力支撐。
(二)育人為本,創(chuàng)建大學文化精神家園。創(chuàng)建文化精神家園,讓學生走近檔案,切實感受檔案的魅力與作用,成為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1.入學教育。每年開展新生入學教育,是學生入校后的首課堂。學生在此了解學校悠久發(fā)展歷程,近距離感受學校歷史文化與精神,以及歷代建設者不畏艱辛的探索精神、攻堅克難取得的豐碩成果,以史育人,以前輩奮發(fā)向上的魅力與精神感染、熏陶、啟迪學生。2.專題講座。給學生開設“走好正確人生路,寫就成功檔案史”“檔案——自己的人生軌跡”等專題講座,從檔案原始屬性、真實憑據(jù)作用等為切入點,教育學生誠實守信、勤奮向上,以優(yōu)秀、進步、成才等記錄自己的人生檔案,發(fā)揮育人作用。3.溫馨提示。在校園網(wǎng)上發(fā)布珍視個人檔案的提醒通知、檔案知識等,對學生說明檔案的作用與重要性,重視入檔材料,關注自己人事檔案流轉情況等。特別提醒畢業(yè)生檔案轉接手續(xù)辦理,避免讓檔案成為“休眠檔”“棄檔”“斷檔”甚至是“死檔”,切實維護好自身合法權益。4.聯(lián)系班級。檔案館職工深入學院,聯(lián)系班級,做黨的方針政策宣講人,做學生健康成長引路人,做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聯(lián)系人,參加學生主題班會和黨團日活動,深入課堂、公寓了解學習生活情況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文明生活、健康成長。
(三)以生為本,創(chuàng)建畢業(yè)校友返校紀念地。1.把根留住。開啟“把根留住”活動,學生將在校期間獲得的省部級以上獎勵材料存入檔案館,這是學校立德樹人成果的展現(xiàn),又將取得成績留存母校,把根留住。使檔案館成為校友“留根留印”的紀念場所。2.?;丶铱纯础0l(fā)起“?;丶铱纯础毙袆?,校友回母校通常要尋找歷史印記與美好回憶。檔案館接待校友回校參觀,為校友提供資料查詢服務。同時,特色檔案資源建設得到校友支持,將其取得成果資料捐贈給母校,豐富學校育人成果資料。使檔案館成為校友返校后“家的一角”。
四、發(fā)展前景
“立德樹人”是對高校各部門每位教職工的職責要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所提出的,“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徹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睆娀咝n案館育人職能,建設學生育人實踐基地,很具發(fā)展前景,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智慧校園、智慧檔案館的發(fā)展趨勢。同時,檔案服務于全面育人,深化了檔案價值理論,創(chuàng)新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模型,深化了信息資源觀之下的檔案價值理論探索。在基于檔案的憑證價值、證據(jù)價值、參考價值、情報價值等主體價值情況下,更突出檔案文化價值和育人價值的顯現(xiàn)與實現(xiàn),多維度探討檔案價值的多元化,對檔案價值理論研究也具發(fā)展前景。
五、結語
總之,高校檔案館立足特色資源、管理、技術、人文等多層面開發(fā)建設,拓展育人服務功能,發(fā)揮檔案文化價值和育人價值作用,實現(xiàn)三全育人服務。這不僅契合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求,也更加體現(xiàn)檔案服務學校中心工作的理念。
【本文系山東省檔案局科技項目“高校文化記憶工程智慧型建設與傳播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9-16)】
【參考文獻】
[1]盧森林.高校檔案文化教育基地建設研究[J].蘭臺世界,2019(7):107-110.
[2]曲紹燕,賈文麗,田媛.高校檔案館育人內功修煉探索與實踐[J].山東檔案,2014(1):32-34.
[3]習近平.加快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Z].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人民網(wǎng),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