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故意傷害 正當防衛(wèi) 防衛(wèi)意識
作者簡介:厲鈺航,金華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
中圖分類號:D92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266
2018年7月27日20時許,被告人李某駕駛浙CV11Z0車輛從溫州前往寧波,途經磐安縣城道路與對向被害人黃某駕駛的浙JL063A車輛交匯時,因使用遠光燈照射問題雙方發(fā)生口角,黃某等人因不服氣調轉車頭追趕李某欲討要說法。黃某等人在磐安縣城塔山路臺口路段追上前方因堵車停車等候的李會。黃某車上人員黃某華、徐某貴先下車攔住了李某的車輛并要求其下車解釋,李某不從。隨后黃某下車跑到李某車輛駕駛室窗戶邊上將手伸進車窗抓李某的衣服要其下車解釋,李某不從,黃某用手抓李某的衣服,雙方發(fā)生肢體沖突。隨即李某左手從駕駛室車門儲物格里拿出一把水果刀,右手拔出刀刺向黃某,致黃某左側胸口受傷。案發(fā)后,李某主動撥打120、110電話并在現場等候處理。經金華市公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黃某構成重傷二級。
2018年11月12日,磐安縣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李某犯故意傷害罪向磐安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2019年5月10日,磐安縣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認定被告人李某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但其行為具有防衛(wèi)性質,屬于防衛(wèi)過當,對其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2019年5月24日,磐安縣人民檢察院認為磐安縣人民法院定性錯誤,提出抗訴,理由是李某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不構成防衛(wèi)過當,金華市人民檢察院支持抗訴。2019年8月30日,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采納檢察機關的抗訴意見,對原判認定被告人系防衛(wèi)過當予以糾正。
本案被告人李某的行為應如何定性?是認定為一般的故意傷害,還是屬于正當防衛(wèi)或防衛(wèi)過當,爭議焦點在于如何正確界定行為人因口角引發(fā)矛盾,后在遭受被害人輕微不法侵害時有無必要使用刀具進行反抗,也就是說在當時情況下有無暴力防衛(wèi)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且從客觀行為推定主觀是否具有防衛(wèi)意識。
檢察機關在起訴書及庭審中認為,李某因黃勇的車使用遠光燈,對黃某進行辱罵,黃某等人欲討要說法,對李某進行輕微不法侵害,但并沒有使用兇器,其行為尚未嚴重危及李會的人身安全,而李某卻使用刀具將黃勇刺成重傷,李某的行為不存在防衛(wèi)性質,屬于故意傷害。
一審審判機關在審理時認為,李某的車輛被黃勇等人阻攔,黃某對李會進行人身攻擊,李某當時已經感受到人身面臨嚴重威脅,情急之下用刀具捅刺黃某,因此對李某的行為要以正當防衛(wèi)進行評價,但是李某的防衛(wèi)超過必要限度,屬于防衛(wèi)過當。
(一)查微析疑,精準認定
第一,分析案發(fā)的起因,探究誰是本案案發(fā)的引發(fā)者。一是被害人黃某雖在行車過程中使用遠光燈,但這并非針對被告人李會。二是李某在與黃某的車輛交匯時,罵了黃某,這導致黃某等人駕車掉頭追趕,系案件導火索。駕駛者黃某與坐在副駕駛座的黃某華兩人的言詞證據證實黃某因開遠光燈被橙色車司機罵了,之后黃某調頭追趕該車,欲討要說法。三是現無法查清被害人一方有無罵人,罵了什么,這無法認定被害人一方對矛盾的起因有責任。據李某老婆馬某稱,對方先罵“操你媽”,與李某所稱不一致,無法證實被害人一方有罵人行為。四是無法查清李會的老婆馬某是否在黃某追趕時道歉過,這無法認定李某一方有想平息事態(tài)的態(tài)度。馬某自己的證言沒有提到對方追趕過程中其曾搖下車窗向對方道歉;黃某雖然稱“在車上,好像聽到黃某華說過叫對方停車,對方車上那個女的說了句對不起”,但是黃某華自己并沒有提到對方車輛的女的有道歉;其他人并未提到對方車上的女的有道歉。
第二,分析案發(fā)經過,探究被告人李某有無使用刀具進行防衛(wèi)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從客觀行為分析李某的主觀是否具有防衛(wèi)意識。一是黃某一方雖調頭追趕以及徐某貴、黃某華攔車是存在過錯,但是徐某貴、黃某華下車后,只是攔住李某的車不讓車離開,并未做出其他激化矛盾的行為,包括兩人下車攔車時,是否存在辱罵李某的行為,李某自己的供述前后都不一致,而徐某貴、黃某華二人均未提到有罵過李某,就是讓李某下車解釋為什么罵人,這說明被害人一方下車攔車的目的在于要求被告人解釋、道歉,而非故意找茬。二是在徐某貴、黃某華下車后,黃某看到李某不肯下車解釋,黃某便從自己車上的駕駛室下車走到李某的駕駛室邊上。之后,據視頻顯示,黃某于當日20時18分37秒下車走到李某車的駕駛室旁邊,41秒伸手進李會車窗抓的動作,但有回彈;44秒繼續(xù)伸手進李某車窗抓的動作,被貨車擋住;48秒再次伸手進李某車窗打的動作,瞬間將手收回,之后就不打了。整個過程僅8秒左右,按照前后黃某伸手進李會車窗的頻率,擋住的45-47共計3秒鐘,不包括前后,也就1-2次,總共伸手進李某車窗4-5次。期間能看清的有兩次伸手去抓、打的動作(第一次伸手可能去拉衣服、最后一次舉起手后往里打),有一次被貨車攔住,看去有打的動作,另有3秒被貨車攔住看不到,每次都是伸手進車窗后及時出來,說明李某不是被動挨打,有反擊,雙方是互毆。按被告人的供述,其用刀刺后,被害人還打過,說明雙方毆打開始不久后,李某便用刀刺黃某了;黃某陳述稱,其伸手進李會車的車窗拉李某的衣服,其拉了一下便感覺身上不對勁,說明當時就已經被刺了。在此種情況下,整個過程時間較短,雖然黃某先動手拉李會的衣服、打李某的頭部是存在過錯,但是李某所遭受生命權和健康權尚未達到暴力反抗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黃某一方并未使用任何工具,僅黃某有過抓李會的衣服、打李會的頭部,而李某卻用細長、鋒利、極具殺傷力的水果刀刺向黃某的胸部,前后兩者的暴力懸殊;在此過程中,李某與黃某有過對打,雙方系互毆,李某并無防衛(wèi)的意識;李某左手是從駕駛室儲物格拿到水果刀后,右手又從刀鞘中拔出水果刀刺向黃某,這整個過程中李會不存在慌亂、不知所措而拿刀胡亂捅刺,相反李某能從容地將刀從刀鞘中拔出,并刺向黃某,不存在防衛(wèi)的緊迫性。因此,李某的主觀上不具有防衛(wèi)的意圖,客觀上不具有防衛(wèi)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而是僅僅是傷害的故意。
第三,黃某被刺傷后,占有人員優(yōu)勢的黃勇一方,并未繼續(xù)對李某實施傷害,而是等待警察的帶來。綜上,李某的行為不構成正當防衛(wèi),也不構成防衛(wèi)過當,構成故意傷害。
(二)敢于監(jiān)督,善于監(jiān)督
一審宣判以后,磐安檢察院承辦人認為該案認定“防衛(wèi)過當”有誤,就本案事實而言,針對被害人存在輕微的不法侵害行為,李某并無暴力防衛(wèi)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事發(fā)時,被害方黃某攔住李會車輛后,對李某先行動手,但其行為限于口頭理論和肢體拉扯,并未攜帶工具;當時李某尚在車內,有車門作為間隔,而在此情形下李會卻使用傷害性較大的刀具對黃某的要害部位進行捅刺,造成黃某重傷二級。因此,檢察機關認為黃某等人是在李某辱罵進行討要說法無效果的情況下,對李某的口頭理論和肢體拉扯行為只能評價為輕微的不法侵害,尚未達到李某以傷害性較大的刀具進行防衛(wèi)的程度,李某對黃某的傷害行為主觀上系故意,構成故意傷害罪。為更好的維護司法公正,準確懲治犯罪,依法履行檢察機關的法律監(jiān)督職能,磐安檢察院提出抗訴。
(三)上下聯動,形成合力
收到判決書后,磐安縣檢察院承辦人及時將該案件的情況向院領導以及上級院匯報,李某的行為系故意傷害,不構成“防衛(wèi)過當”的觀點得到省級主要領導的肯定。之后,經磐安檢察院檢察委員會討論,一致同意對該案提出抗訴,抗訴意見得到金華市檢察院的支持。最終,金華市中級法院對李會的行為依法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