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麗
內(nèi)容摘要:作為司各特的第一部蘇格蘭歷史小說,《威弗利》書寫了圍繞“斯圖亞特神話”建構(gòu)的情感共同體的形成與解體,反映出作者對情感在共同體建構(gòu)過程中的凝聚和分裂作用的關(guān)注。同時,借助于對這一演變軌跡的書寫和展演,小說提供給大眾一種反思集體情感雙重作用的契機,為累積的民族集體情感尋找釋放的途徑和渠道,以走向基于共享的新共同體的未來。論文指出,對蘇格蘭已逝過去的浪漫情感是建立蘇格蘭群體關(guān)聯(lián)的基礎(chǔ),并在群體行動中擴展到更為寬廣的社會領(lǐng)域,形成具有共同情感能量的蘇格蘭情感共同體。但在情感的互動和交流中,這種情感共同體又時刻處在分崩離析的過程中。司各特批判以狂熱的集體情感為基礎(chǔ)的蘇格蘭共同體的非理性,肯定了理性框架下的浪漫情感,反映出其試圖在聯(lián)盟框架下詮釋蘇格蘭文化傳統(tǒng)的目的。
關(guān)鍵詞:沃爾特·司各特;《威弗利》;情感共同體;“斯圖亞特神話”
Abstract: As Scotts first Scottish historical novel, Waverley represents the construction and dissolution of the Scottish emotional community based on Stuart Myth, which indicates Scotts concern for the dual role feelings played as both constructive and destructive force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by the repres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is evolving process, the novel provides the public a possibility of rethinking the dual role of the collective feelings, thus helps to release the accumulated ethnic collective feelings, and create a new community based on shared futur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romantic feelings towards the lost Scottish past serves as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association of Scottish community, and this feeling will spread into broader social realm in the movement of its group members, and thus help the formation of Scottish community that is full of emotional energ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feelings, this community is also in the process of disintegration. Scott criticized the irrationality of Scottish community based on fanatical collective feeling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believed the romantic feeling within the frame of reason. This reflects Scotts attempt of interpreting Scottish culture and tradition within the frame of the Union of England and Scotland.
Key words: Walter Scott; Waverley; feeling; community; Stuart Myth
Author: Zhang Xiuli, Ph. D., is lecturer a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specializing in English literature. E-mail: xllczhang@hotmail.com
對已逝斯圖亞特王朝懷有的浪漫與懷舊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斯圖亞特神話”(Stuart Myth),而《威弗利;或六十年前的事》(Waverley; or Tis Sixty Years Since, 1814)作為以最后一次詹姆士二世黨人起義(反叛)為歷史背景的歷史小說,為讀者展示了這種神話的興起與破滅?!八箞D亞特神話”的形成具有復(fù)雜的文化根源,是在法國大革命后現(xiàn)代國家興起的歷史背景下出現(xiàn)的一種獨特文化現(xiàn)象。小說以年輕的威弗利逐步參與到充滿浪漫幻想的斯圖亞特復(fù)辟事業(yè),目睹其走向破滅的歷程為主線,書寫了他對“斯圖亞特神話”從向往,走向積極擁抱,直至看清現(xiàn)實,回歸理性的過程。借助于威弗利個體情感的演變軌跡,小說展示了“斯圖亞特神話”建構(gòu)和解體的歷史進程,反映出作者對情感在共同體建構(gòu)中的雙重作用的深刻理解。作為對這一深刻影響英格蘭-蘇格蘭政治和文化關(guān)系之歷史現(xiàn)象的文學表達,小說為19世紀的讀者提供了一種釋放民族創(chuàng)傷情感的途徑,也微妙地引導讀者轉(zhuǎn)向一種基于共享和開放的未來共同體。
一、蘇格蘭情感共同體
具有傳奇色彩的君王在大不列顛文化中一直備受推崇,但斯圖亞特王朝將這種君王的傳奇和神話從一種個人表達轉(zhuǎn)變?yōu)橐环N政治手段,將集體情感轉(zhuǎn)化為一種凝聚力。1688年光榮革命后,在支持和同情斯圖亞特王朝的群體中,這種凝聚力借助各種媒介迅速壯大,形成一股異見和抵制力量,在英格蘭-蘇格蘭后聯(lián)盟時代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司各特的《威弗利》對這種情感的力量做了深刻的刻畫。事實上,威弗利一開始就是個生活在傳奇和神話中的人,對斯圖亞特神話充滿了浪漫的、不切實際的幻想。
情感在《威弗利》中首先是一種個體所具有的道德力,規(guī)范著個體的行為。在蘇格蘭哲學家看來,情感因其道德價值在維持社會秩序中發(fā)揮主要作用。休謨(David Hume,? 1711-1776)在《人性論》第三卷“論道德”中提出依靠情感來判斷公正的觀點:“僅靠理智和抽象思維不能鑒別邪惡和美德,能夠起作用的一定是邪惡和美德給我們造成的印象或者引發(fā)的情感,這才使得我們能夠?qū)⑺鼈兗右詤^(qū)分。我們顯然是通過觀察和感覺來判斷剛正不阿和腐化墮落”(Hume 522)。作為一種道德力的情感約束著“自私的情感”,以防止禮節(jié)和國家法律被破壞。司各特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這種思想的影響。在《威弗利》中,蘇格蘭高地首領(lǐng)弗格斯為了滿足自己對權(quán)勢的欲望,帶領(lǐng)全氏族走上了不歸路,這反映出身為律師的司各特對“自私的情感”的批判。
情感的道德力量還有助于形成集體的道德感,在凝聚和重塑群體認同方面具有積極作用。這是與情感的社會性聯(lián)系在一起的。情感不僅是個人的,更是社會的,在一定程度上,社會性可以說是情感最本質(zhì)的屬性。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道德情操論》中指出了同情的個體性和社會性意義。在他看來,同情是人之本性,“我們常因看到他人處于悲痛之中而產(chǎn)生悲痛,這是顯而易見的,無需用什么實例去證明。這種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他的原始感情一樣,絕不僅僅局限于那些品行高尚的人”(Smith 2)。這種本性通過判斷別人的感情是否與自己的感情一致來看它們是否合宜,并根據(jù)合宜的程度與他人建立起相互的關(guān)系。借助于同情,情感的道德力得以擴展,其凝聚力也得以發(fā)揮。帕金森在“情感是社會的”一文中也指出,引起情感的諸多因素更多是人際之間的、機構(gòu)的、或文化的,且情感主要對社會中的他人起作用,起著人際和文化的社會功能(Parkinson 663)。吉爾伯特從神經(jīng)學和心理學的視角也肯定了情感的社會調(diào)節(jié)劑作用,指出社會地位、歸屬感和關(guān)愛關(guān)系到身份認同問題。美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柯林斯(Randall Collins, 1941-)在其《互動儀式鏈》(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 2004)中肯定了情感在社會團結(jié)方面的價值。在他看來,“產(chǎn)生道德團結(jié)的機制”使社會結(jié)合在了一起,而“這些機制是通過關(guān)注、強化與轉(zhuǎn)換情感而發(fā)揮作用的”(柯林斯 153)。在小說中,對“斯圖亞特神話”的集體身份認同就是通過情感認知和認同來實現(xiàn)的。作為“斯圖亞特神話”情感認同的物質(zhì)化存在,威弗利-昂納莊園所營造的情感氛圍深刻地影響了充滿浪漫幻想的威弗利,使他不自覺地形成了對后者的情感認同。之后,在與蘇格蘭逐步深入的接觸中,伴隨著想象中的“斯圖亞特神話”的真實化,威弗利的情感認同也逐漸加強,身份認同也逐漸建構(gòu)起來,與蘇格蘭建立起了一種情感的共同體。正如伊恩·鄧肯所言,“這種身份不是意志和行為的產(chǎn)物,而是想象和情感的結(jié)果”(Duncan 68)。司各特塑造出威弗利這樣一個看似十分被動和意志搖擺的主人公,為充分展現(xiàn)集體情感對個體的影響創(chuàng)造了條件。
集體情感借助于情感觸染(emotional contagion)來實現(xiàn)對社會中個體身份的規(guī)定和調(diào)整。按照柯林斯的觀點,集體情感在宏觀層面對社會進行分層,而在微觀層面則是情感在情境中的動態(tài)流動和交換。對“斯圖亞特神話”的集體情感在蘇格蘭,尤其是高地的交互和流動更為深刻。這是一種“滲透在社會生活中的持久的,潛在的氛圍或情感狀態(tài)”(柯林斯 158)。當威弗利逐步深入到蘇格蘭高地中去時,這種氛圍或情感狀態(tài)便會感染他,影響他,使之浸潤其中。珍妮絲·R·凱里等人也認為,情感觸染是一種“不自主地模仿他人,在神色、舉止和行為上與他人保持一致,以在情感上與他人趨于相似的傾向”(Kelly et al. 176)。正是由于這種趨同的傾向性,情感才具有了集體和社會的屬性。諸如神色、舉止和行為上的一致會導致共同情感的產(chǎn)生,而一個社會或群體中的共同情感也會引起諸如神色、舉止和行為上的類似。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個體的情感只是這個過程中的一種表現(xiàn)。在《威弗利》中,不同人物之間的情感也具有觸染的作用,相互之間以“從上到下”(top-down processes),或“從下到上”(down-top processes)的方式影響彼此,建構(gòu)起了社會的情感。如,威弗利對詹姆士黨人的同情受到了威弗利家族傳統(tǒng)的影響,姑媽講給他聽的那些關(guān)于英勇祖先的故事、威弗利莊園中的建筑和裝飾,甚至每一個物件,都在影響著威弗利的情感傾向。這可以看作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情感觸染。
正是在情感的這種社會聚合作用力下,情感共同體得以建構(gòu)而成。從詞源上來看,英語中的共同體(community)一詞本身就含有“共同享有”的意思。威廉斯(Raymond Willians)在《關(guān)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一書中對共同體做了宏觀而詳盡的定義,影響深遠。在他看來,共同體是“充滿激情、具有說服力的”,具有“共同的關(guān)懷”(Williams 76)。在《共同體的燃燒》(The Conflagration of Community: Fiction Before and After Auschwitz)中,米勒(J. H. Miller)不僅表達出了共同體對共同的強調(diào),同時也提到了情感的作用:“在通常意義上,共同體基于這樣的一種假設(shè),即共同體的每個成員都有途徑了解他的或她的鄰居的思想和感情”(Miller, The Conflagration of Community 103)。也就是說,通過更多地了解在空間上與自身相近的人的情感,并感受彼此的存在,一種共同的東西便有可能建構(gòu)起來。建構(gòu)作為一種積極的,主動的,有意識的活動,會在自然狀態(tài)下發(fā)生,更會在一種東西有失去之危險的境況下發(fā)生。結(jié)合司各特創(chuàng)作《威弗利》的時間來看,建構(gòu)蘇格蘭情感共同體是一種文化需要。1707年英格蘭-蘇格蘭聯(lián)盟法案頒布后,尤其是伴隨著大英帝國海外殖民擴張如火如荼的進展,建構(gòu)一種全新的文化共同體似乎迫在眉睫。
二、蘇格蘭情感共同體的建構(gòu)
對蘇格蘭已逝過去的浪漫情感在“斯圖亞特神話”中得以表達,成為建構(gòu)蘇格蘭情感共同體的關(guān)鍵。在《威弗利》中,引起英格蘭舊貴族、蘇格蘭低地莊園領(lǐng)主和高地氏族首領(lǐng)情感共鳴的力量可以說是“斯圖亞特神話”。這是一種建構(gòu)出來的話語,在1603年查理國王登上斷頭臺,歷經(jīng)復(fù)辟和1688年光榮革命,以及詹姆士黨人的數(shù)次起義(反叛),尤以1715和1745年最為顯著,不斷得以建構(gòu)和強化的話語力量。其中,面對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社會沖擊,對過去美好已然逝去的懷舊情緒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形成了一種飽滿的集體情感力量,引起人們持續(xù)而強烈的關(guān)注。
正是對已逝王朝的集體情感促進了社會不同群體的結(jié)合。關(guān)于情感的這種作用,柯林斯與涂爾干(Emile Durkheim)一致。在柯林斯看來,情感是社會結(jié)合的“黏合劑”(柯林斯154),他提出了情感能量(Emotional Energy)這個概念,旨在強調(diào)情感的動態(tài)性和過程性。情感作為一種群體共同性所在,在不斷的積累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定的作用力,推動其成員做出某種行動。情感能量是一種重要的社會驅(qū)動力,促使群體成員生出一種共同的關(guān)注焦點,一種共同的情緒,進而引起情感的共鳴,驅(qū)動不同的成員團結(jié)起來,形成一種群體的社會力量?!八箞D亞特神話”就是這樣一種情感能量。正是對封建王朝所抱有的浪漫幻想推動著舊式貴族、莊園領(lǐng)主和氏族首領(lǐng)們聯(lián)結(jié)起來,形成一股抵抗現(xiàn)代資本社會的群體力量。
在威弗利深入蘇格蘭的不同情境中,“斯圖亞特神話”這種情感能量不斷傳遞,協(xié)調(diào),最終促使威弗利建立其與蘇格蘭文化的團結(jié)感。這個過程是借助于情感符號實現(xiàn)的。正如柯林斯所言,“情感能量是由充滿了情感性情境的符號所傳遞的,它跨越了不同的情境”(柯林斯 160)。當來到圖萊-維俄蘭莊園大門前時,威弗利竟然覺得自己“到了奧戈利奧的城堡,像當時得勝的亞瑟王走進城堡似的”,在久扣大門無人應(yīng)答時,他覺得自己“仿佛就會看見一個‘須發(fā)雪白,老態(tài)龍鐘的老丈”(Scott 36)。在凱爾特和蘇格蘭文化研究方面成績斐然的默里G. H. 皮托克(Murray G. H. Pittock, 1962-)在《蘇格蘭的發(fā)明——斯特亞特神話與蘇格蘭身份》一書中指出,相對于亞瑟王和圓桌騎士的神話而言,關(guān)于小王子查理和高地氏族的傳奇更真實,更貼近生活,更具有歷史性,因而在公眾的想象中更能形成持久的影響力(Pittock 1991)。此時的威弗利將自己想象成亞瑟王,反映出他對“斯圖亞特神話”的情感認同。當一名高地人前來圖萊-維俄蘭試圖化解高地伊沃族與布雷德沃丁家族之間的沖突時,威弗利受到這位高地人所代表的情感符號的吸引,經(jīng)對方一邀請,立即決定隨其前往高地。在第一次見到伊沃族的首領(lǐng)弗格斯時,就被他“那種首領(lǐng)的獨特風采和氣派所吸引”(Scott 89)。雖然中途來自各方的壓力和阻力使得威弗利對參加起義(反叛)有所顧忌,但是當他面對“英俊、端莊”、“神態(tài)威嚴、高貴”的查理王子時,立即被后者身上的英雄氣質(zhì)所打動。他甚至認為,“盡管他身上沒有表示身份的標志:胸前佩戴星章,膝上系繡花襪帶,單憑他那從容不迫、溫文爾雅的風度,他也能看出他的高貴出身和地位”(Scott 192)。查理王子的“儀表、風采,以及他在這一異乎尋常的冒險事業(yè)中所顯示的氣概,無不符合他想象中的傳奇英雄的形象”,于是威弗利沒有經(jīng)過任何深思熟慮,便向王子跪下,“為維護他的權(quán)利而奉獻他的心和劍!”(Scott 193)無論是“奧戈利奧的城堡”,還是“神態(tài)莊嚴高貴的”查理王子,都可以看作是“斯圖亞特神話”這種情感能量在具體情境中的情感符號。威弗利在不同的情境中遭遇這些符號,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情感,最終與之產(chǎn)生了步調(diào)的一致和“團結(jié)感”。正如柯林斯所言,“互動儀式中成功建立起情感協(xié)調(diào)的結(jié)果就是產(chǎn)生了團結(jié)感”(柯林斯161)。威弗利最終參與到了斯圖亞特王朝的事業(yè)中去,便是情感共同體建立起來的證明。
除了個體在與集體情感能量的互動過程中建構(gòu)情感共同體之外,個體參與到群體的儀式中,作為參與者分享共同的情感狀態(tài),也是情感共同體建構(gòu)的重要途經(jīng)。威弗利參與蘇格蘭高地宴會上的吟誦儀式,以及隨后弗洛娜在瀑布前的吟唱表演,都促進了威弗利對“斯圖亞特神話”的情感認同。在蘇格蘭高地宴會上的吟誦儀式上,吟唱詩人麥克·默羅一邊吟誦一邊往前走,兩眼瞧著地上,然后熱情似乎隨之增高,似懇請,又似在命令,接著他的嗓音拔高,發(fā)出狂熱的、充滿激情的聲音,一邊作著適當?shù)氖謩?。隨后所有在場的人進入到了涂爾干所謂的“集體興奮”,或“集體歡騰”(corroboree)① :“他們那被太陽曬黑的粗獷的臉上,露出更兇猛、更熱烈的表情;他們都傾身向著吟誦者,很多人跳了起來,狂喜地揮舞著手臂,一些人把手放在自己的劍上”(Scott 98)。根據(jù)柯林斯的互動儀式鏈理論,共同在場,互相認識,共同關(guān)注的焦點和集體的象征,激發(fā)了共同的情感。當個體參與到集體活動中,或者參與到同一個事件中去時,互動便產(chǎn)生了。在這種儀式互動中,威弗利的情感能量得到不斷的堆積,帶給他自信、快樂,而這種情感上的愉悅感又強化了人們的共同關(guān)注點以及共享的氣氛。這就是威弗利主動參與到1745-46年起義(反叛)軍中的情感驅(qū)動力。它是一個持續(xù)增強的,積極的情感流動過程。他的身體運動將其帶入事件發(fā)生的情境中,與其先在的情感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與共通,產(chǎn)生了一種情感的共鳴。這種共鳴進一步推動身體的運動,情感的增強和積聚,推動著威弗利參與到起義(反叛)群體中,建立起與其一致的身份認同。
三、蘇格蘭情感共同體的解體
情感共同體基于集體情感,在互動和交流中得以建立。然而,情感共同體并非一成不變。著名學者南希(Jean-LucNancy)、德里達和米勒都曾對共同體之共同提出過質(zhì)疑。南希提出了由“獨一體”(singularity)構(gòu)成的“不運作的共同體”(inoperative community),來抵制共同體的內(nèi)在性。在南希看來,共同體本身就包含分崩離析。米勒指出,由于共同體自身含有德里達所謂的“自我免疫”,使得其自身處于一種不斷的自我破壞過程中?!肮餐w就是共有的自我免疫體:沒有什么共同體不包含自我免疫體,為了維持自我同一性、為了保護自我的一種自我犧牲原則。其破壞正是為了維護共同體的完整”(Miller, Communities in Fiction 17)。共同體的這種自我破壞和流動使得其在建構(gòu)的同時也在解體。在小說中,卡洛登戰(zhàn)役的失敗標志著以“斯圖亞特神話”為基礎(chǔ)的情感共同體的分裂,這種分裂是由諸多不協(xié)調(diào)的情感因素逐步發(fā)展演變而成。值得注意的是,司各特更多批判了因“斯圖亞特神話”所引起的不理性行動,卻對這種神話,也即情感本身持肯定態(tài)度。聯(lián)姻、對義軍(叛軍)的寬恕、友誼的延續(xù)等等都反映出司各特試圖在大不列顛統(tǒng)一框架下保有對蘇格蘭氏族文化和封建傳統(tǒng)文化的懷舊式想象。這種想象既是理性的,因為它否定任何行為的沖動和狂熱,又是浪漫的,因為它是不切實際的。這種看似矛盾的書寫反映出19世紀英格蘭和蘇格蘭在政治聯(lián)盟框架下復(fù)雜的文化心態(tài)。
情感的互動與流動是建立情感共同體的關(guān)鍵,也是產(chǎn)生不協(xié)調(diào),引起分裂的關(guān)鍵。在互動過程中情感的協(xié)調(diào),也即步調(diào)的一致,是產(chǎn)生 “集體興奮”,進而建構(gòu)共同性的關(guān)鍵。也就是說,行動與情感具有自己的微觀節(jié)奏,即發(fā)生時的步調(diào),“當互動的焦點變得協(xié)調(diào)一致,參與者預(yù)期到彼此的節(jié)奏后,就會趕上‘事態(tài)的步調(diào)”(柯林斯 160)。然而在小說中,雖然從宏觀層面上威弗利的行動步調(diào)基本與起義(反叛)軍一致,但在微觀層面卻存在諸多不協(xié)調(diào)。這種步調(diào)的不協(xié)調(diào)是理解威弗利情感轉(zhuǎn)變的關(guān)鍵所在。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不協(xié)調(diào)幾乎全是由女性因素導致的。小說中有兩位重要女性形象:布雷德沃丁男爵之女露絲和弗洛娜。這兩位女性都與威弗利有密切關(guān)系,象征著他的情感轉(zhuǎn)變。一開始,對“斯圖亞特神話”抱有幻想的威弗利愛上了美麗的高地女神弗洛娜。她愛好詩歌,是文藝女神的代表;她信仰堅定,追求自由,是自由女神的代表。更重要的是,作為“長得與弟弟弗格斯簡直一模一樣的”姐姐,弗洛娜是純粹理想的象征,她對高地事業(yè)的信仰并未像她的弟弟那樣“為謀取高官厚祿的私心雜念所玷污”(Scott 100)。在威弗利看來,弗洛娜就是自己所幻想的理想,她對斯圖亞特王朝的忠誠是狂熱而純粹的。然而,弗洛娜拒絕了威弗利的求婚,“因為你跟我們意見不合,/站在敵對的地位”(129),“你對世事的閱歷太少,凡是為你出主意并能影響你的朋友,又離你那么遠,——而且是在一時的氣憤之下——我怎么能希望你,馬上投入這孤注一擲的冒險之中去呢?”(130)正是由于被拒,威弗利離開高地,然而中途與人沖突,被審訊,后又被劫,受傷嚴重,幸虧露絲暗中搭救,之后被送往已經(jīng)起義的高地軍中。就這樣,已經(jīng)離開高地的威弗利又返回了高地,在面見查理王子后決定向其效忠。在威弗利參與1745-1746年事件的過程中,這段經(jīng)歷可以說是不協(xié)調(diào)的插曲,但卻含義深刻。它至少表明,威弗利與高地軍所建立起的“團結(jié)感”有許多瑕疵和不純粹。它還表明,女性的介入促進了整個行動鏈條中不協(xié)調(diào)的出現(xiàn)。一開始將全部情感傾注在弗洛娜這個象征性人物身上的威弗利,在與群體的互動中并未得到充分的情感力量,他一開始的自信和熱情的感受開始變得消沉,缺乏主動性,再加上受到作為漢諾威政府軍人的責任心驅(qū)使,威弗利決定離開高地。之后,威弗利開始反思自己對弗洛娜不切實際的愛戀,這反映出他對高地神話本身的反思。然后,陰錯陽差被送回高地后,在查理王子的光芒照耀下,威弗利又恢復(fù)了對這種神話的信仰,但他對弗洛娜的愛戀已逐漸褪去。而這正是導致威弗利與弗格斯發(fā)生正面沖突的根本所在。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層面的不協(xié)調(diào)。
不僅威弗利與弗洛娜失敗的互動關(guān)系是整個事件中的情感不協(xié)調(diào),威弗利與弗格斯的決裂可以看作另一層面的不協(xié)調(diào),即通過“懲罰儀式”表現(xiàn)的不協(xié)調(diào)。在柯林斯看來,團結(jié)的失敗會帶來恥辱感,引起“憤怒反應(yīng)”,而這種反應(yīng)又會引起“一種高度儀式化的互動,即懲罰儀式”(柯林斯 163-4)。這種懲罰針對破壞集體情感的個體,是一種維護群體團結(jié)的儀式。在《威弗利》中,弗格斯默許手下人槍殺威弗利就是一起典型的懲罰儀式。在這起事件中,弗格斯因得知威弗利放棄弗洛娜,轉(zhuǎn)而追求露絲而內(nèi)心充滿憤怒。一方面,他一直期望威弗利與弗洛娜結(jié)合,這既有利于自己的事業(yè),也有利于姐姐從此過上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他自己一直渴望得到露絲,進而得到圖萊-維俄蘭和相應(yīng)的世襲爵位。威弗利的行為使得弗格斯的所有計劃落空,惱羞成怒的他不顧友情和軍情,默許手下對威弗利實施報復(fù)。敗露后,弗格斯又試圖以決斗的方式來宣泄自己所謂的被羞辱之心。事實上,弗格斯所實施的“懲罰”是基于一場誤會,至少此時的威弗利還未與露絲確立婚戀關(guān)系,而且在與弗洛娜的關(guān)系中是被拒絕,受傷害的一方。在戰(zhàn)爭進行過程中,重要領(lǐng)導人竟然因為這樣的事情自相殘害,說明追隨“斯圖亞特神話”的高地軍內(nèi)部存在諸多不純粹不協(xié)調(diào)之處,這也是導致起義(反叛)最終失敗,情感共同體解體的部分原因。
卡洛登戰(zhàn)役的失敗標志著以“斯圖亞特神話”為情感依托的共同體的失敗。弗格斯登上了斷頭臺,高地軍潰散,王子倉皇逃跑,布雷德沃丁男爵躲在山洞中,以“斯圖亞特神話”凝聚起來的情感共同體此時已四分五裂。而這種最終的分裂是由諸多不協(xié)調(diào)造成的。這反映出司各特對以狂熱和不切實際的浪漫情感建立起來的共同體的反對。威弗利最終從浪漫走向理性,認清了社會現(xiàn)實,反映出司各特對以理性為基礎(chǔ)的情感共同體的贊同。然而,威弗利在認清“斯圖亞特神話”之虛妄后并非棄蘇格蘭及其相關(guān)朋友而去,而是竭盡全力去補救受傷的情感。他去看望了行刑前的弗格斯,安撫了弗洛娜,協(xié)助爭取到了政府對布雷德沃丁男爵的寬恕,幫助恢復(fù)了其莊園,在與露絲的婚姻建立時,也以法律的形式盡力保全露絲的權(quán)益。可以說,威弗利和塔爾博特上校的行為反映出作者對先前所創(chuàng)建的情感共同體的維護。究其原因不難發(fā)現(xiàn),司各特反對以非理性為情感基礎(chǔ)的共同體所引起的政治狂熱行動。他個人十分熱愛高地的文化,對蘇格蘭人民的遭遇也充滿了同情。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感書寫反映出司各特試圖在理性框架下思考蘇格蘭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意義,以及在聯(lián)盟框架下思考蘇格蘭存在的當下意義。
一言以蔽之,情感的社會性感觸、聚合了不同的社會和文化力量,在對過去的懷舊中連通彼此,建構(gòu)起基于共同情感的文化共同體。同時,共同體本身所具有的自我分裂和自我免疫,使得它總是處于不斷的分崩離析中。以“斯圖亞特神話”的建構(gòu)和解體為切入,《威弗利》提供了情感之于共同體雙重作用的詮釋,不僅對于深刻理解司各特的蘇格蘭歷史書寫有一定的價值,也對我們思考共同體建構(gòu)過程中情感所蘊含的力量和作用有一定的參照。
注釋【Notes】
①集體歡騰發(fā)生在宗教儀式上,集中的狀態(tài)改變了分散狀態(tài)時的單調(diào)、萎靡和沉悶,強烈的情感和沖動被喚醒,并在集體中不斷得到加強和回應(yīng)。在這種集體歡騰中,人們偏離通常的生活狀態(tài),平時受到懲罰的行為在此時也會被允許,如亂倫等對兩性關(guān)系的違背等行為。See Emile Durkheim,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Trans. Karen E. Fields (New York: The Three Press, 1995): 217-218.
引用文獻【W(wǎng)orks Cited】
蘭德爾·柯林斯:《互動儀式鏈》。林聚任等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9。
[Collins, Randall.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 Trans. Lin Juren et al.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6.]
Duncan, Ian. Modern Romance and Transformations of the Novel: The Gothic, Scott, Dickens. Cambridge: Cambridge UP, 1992.
Durkheim, Emile.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Trans. Karen E. Fields. New York: The Three Press, 1995.
Gilbert, Paul. “The Origins and Nature of Compassion Focused Therapy.”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3.1 (2014): 6-41.
Hume, David.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London: Penguin, 1984.
Kelly, Janice R., Nicole E. Iannone and Megan K. McCarty. “The Function of Shared Affect in Groups.” Eds. Christian von Scheve and Mikko Salmella. Collective Emotions: Perspectives from Psycholog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xford: Oxford UP, 2014.
Miller, J. Hillis. The Conflagration of Community: Fiction Before and After Auschwitz.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
---. Communities in Fiction. New York: Fordham UP, 2015.
Parkinson, Brian. “Emotions Are Social.”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87.4 (1996): 663-83.
Pittock, Murray. The Invention of Scotland: The Stuart Myth and the Scottish Identity, 1638 to the Present.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Scott, Walter. Waverley; or Tis Sixty Years Since. Oxford: Oxford UP, 1986.
Smith, Adam.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London: Cadell & Davies, 1812.
Williams, Raymond.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P, 1983.
責任編輯:張?zh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