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悅,白增華,谷忠悅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針灸推拿學院,遼寧 沈陽 110847)
背俞穴屬于特定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上,左右共十二穴,大體依照臟腑位置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別冠以臟腑之名,是臟腑之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具有調節(jié)臟腑功能、振奮人體正氣的特殊作用,可用于治療相關臟腑的病癥。如肝俞可以治療肝病,除此之外還可以治療與肝相關的目赤、目視不明、迎風流淚等。如治療臟腑疾病,《素問·長刺節(jié)論》說:“迫藏刺背,背俞也?!薄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诽岢觯骸瓣幉≈侮枴保次迮K有病大多數選擇針刺背俞穴加以治療。結合《靈樞·衛(wèi)氣》氣街學說中關于背俞穴的相關理論:“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之于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俞;氣在腹者,止之背俞與沖脈于臍左右之動脈者……”[1]也可以體現背俞穴具有反映患者臟腑功能的特殊作用。背俞穴所屬的足太陽膀胱經是十二經脈中循行路徑最長、聯(lián)系臟腑組織最多的經脈,為背俞穴對相應臟腑的主治作用提供了經絡學基礎[2]。
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簡稱,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以全身免疫系統(tǒng)嚴重損害為基本特征的一種慢性傳染病,病死率極高,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命與健康,已成為威脅社會發(fā)展的重大傳染性疾病[3]。我國目前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已由原來的經血液傳播逐漸轉變?yōu)樾詡鞑?,其中同性傳播上升速度明顯[4]。男性接觸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近年來已成為多個國家艾滋病傳播的最重要的易感人群,MSM普遍具有多性伴、無保護性行為等高風險性行為、偶然性行為多、HIV抗體檢測率低等特征。因此,研究MSM群AIDS患者背俞穴紅外溫度特異性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本實驗研究以感染HIV病毒的AIDS患者(48例)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健康自愿者(25例)為對照組,采集受試者背部紅外熱成像數據。選取膀胱經第一側線雙側背俞穴紅外溫度為研究數據,通過對不同健康狀態(tài)下患者紅外熱成像數據進行背俞穴穴位定點紅外特征進行比較,對比背俞穴紅外特異性與艾滋病患者臨床特異性表現的內在相關性,探討艾滋病患者背俞穴反映其病癥的相關特征。為背俞穴體表紅外溫度與疾病臨床特征表現相關的學說,提出新的生物醫(yī)學證據,拓展經絡腧穴應用的領域。
本項目48名受試者來源于NGO組織(遼寧省沈陽市愛的援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選取男男性行為(MSM)HIV感染患者,年齡在18周歲及以上。25名健康自愿者均來源于遼寧中醫(yī)藥大學的男性(排除現階段患有疾病者),且均無發(fā)熱以及皮膚感染癥狀。
疾病組根據2018年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丙型肝炎學組及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發(fā)布的《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18版)進行診斷。疾病組納入標準為年齡在18~60歲,現場采集血樣8 mL,采用蛋白印跡試驗(West blot,WB)確認HIV病毒感染,且為MSM人群的HIV感染者,符合《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18版)[5]HIV感染診斷標準;無心腦血管、肺、腎、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精神疾病,無皮膚感染,無藥物中毒、酗酒或其他因素導致的無法理解、遵照試驗指示的情況。每位參加試驗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3.1 紅外成像采集方法 使用ATIR-M301醫(yī)用紅外熱成像儀,在室溫恒定于25 ℃,濕度60%,關閉門窗,防止空氣流通的條件下,令受試者寬衣解帶,靜止休息15 min后,取站立位,雙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背向鏡頭,雙上肢外展45°,掌心向前,五指伸直,拍攝背面全身圖1張。
1.3.2 膀胱經第一側線內背俞穴測溫點選取方法 參照正常人體形態(tài)學設置體表投影,以覆蓋雙側膀胱經第一側線為原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234 62006)《腧穴與定位》中的穴位定位為標準,確認定位后正中線旁開1.5寸,第1胸椎棘突下(大杼)至第4骶后孔(白環(huán)俞),見圖1。
1.3.3 紅外溫度分析方法 采用實驗儀器自帶的計算機分析系統(tǒng),在紅外成像分析系統(tǒng)溫寬12.8、溫窗調節(jié)設為自動工作狀態(tài)下,采用點測溫方法檢測雙側測溫點和左右腋下體表紅外溫度,計算每個測溫點的相對溫度(穴位溫度/大椎溫度),以相對溫度為指標分別進行組內雙側同名測溫點配對t檢驗,組間同側同名測溫點獨立樣本t檢驗,探索膀胱經第一側線背俞穴體表紅外溫度變化規(guī)律,通過觀察組與對照組同名測溫點相對溫度,進行非參數檢驗法對照分析,探討經穴體表紅外溫度變化反應病癥的效應(特異性)。
1.3.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均值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內均值比較采用非參數Wilcoxon 符號秩檢驗,組間均值比較采用Mann-Whitney檢驗。統(tǒng)計檢驗結果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為有極其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為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圖1 紅外熱成像采集及穴位溫度測量示意圖
全部40個測溫點中,雙側L3~S2之間的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6個測溫點紅外溫度表現為疾病組>對照組,其他測溫點均為疾病組<對照組(見圖2、圖3)。
均值獨立樣本t檢驗據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測溫點共18個:雙側心俞、督俞、肝俞、中膂俞、白環(huán)俞和右側的風門、厥陰俞、膈俞,疾病組<對照組,P<0.05;雙側大腸俞、關元俞,右側小腸俞,疾病組>對照組,P<0.05(見表1、圖2、圖3)。
表1 背俞穴對照組與疾病組t檢驗結果
注:▲疾病組<對照組P<0.05;△疾病組>對照組P<0.05。
注:▲疾病組<對照組P<0.05;△疾病組>對照組P<0.05。
本實驗研究顯示,MSM人群HIV感染患者雙側心俞、督俞、肝俞、大腸俞、關元俞、中膂俞、白環(huán)俞以及右側風門、厥陰俞、膈俞、小腸俞P<0.05,有統(tǒng)計學差異,其中大腸俞、關元俞P<0.001有極其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根據中醫(yī)理論和現代醫(yī)學對艾滋病的認識,現對實驗結果分析探討如下。
MSM人群由于特殊的性行為方式——無保護肛交,肛管直腸內其表層組織細胞分泌黏液較少且呈堿性,肛交過程中由于肛管表層發(fā)生機械性摩擦,極易引發(fā)肛周或直腸處的破損,進而造成各種病原微生物侵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HIV感染的機會[6-7]。HIV感染機體后,80%的HIV病毒存在于機體淋巴細胞最豐富的地方——腸道,因為HIV感染首先在腸道,其作為HIV病毒的儲存池,是HIV侵入機體后長期的生存場所。由于腸道微生物構成的多樣性、微生物移位等對HIV/AIDS患者都具有很大影響,機體感染HIV后可出現腸道免疫屏障的破壞,腸道微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失衡,進而導致腹瀉是HIV/AIDS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8]。
近部選穴是穴位局部治療作用的體現,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大腸俞多用于治療與大腸有關的疾病,當病毒大量宿主在腸道內時,故此處皮膚處的物理變化更加顯著,即反映病癥的特異性更強。
HIV/AIDS患者多數表現為免疫缺陷的狀態(tài),而腹瀉則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艾滋病相關性腹瀉與普通的腹瀉最大區(qū)別在于其多以臟腑功能失調為主,病變涉及肝、脾、腎等多個臟腑,病情復雜,而且長期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根據艾滋病腹瀉具有脾腎虧虛的特點,尹勇等采用針刺結合艾灸治療23 例烏干達HIV/AIDS病人,選用培元養(yǎng)精的關元穴、命門穴可明顯改善病人的食欲不振、乏力、體重減輕、腹瀉等癥狀。因此,關元穴可作為艾灸治療腹瀉的基本穴位?!峨y經》概括性地闡明了俞募穴的治病機制:“陰病行陽,陽病行陰”。[9]中醫(yī)基礎理論認為背為陽,腹為陰,腑屬陽,臟屬陰?!峨y經·六十七難》曰:“故令募在陰,俞在陽?!薄峨y經本義》曰:“陰陽經絡,氣相交貫,臟腑腹背,氣相通應?!庇崮佳ú粌H是五臟六腑之氣聚結、轉輸樞紐,還是內病邪出入的門戶[10]。而背俞穴中關元俞,作為關元穴所對應的背俞穴,同樣具有治療相關臟腑疾病以及改善腹瀉、培補元氣、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本實驗中MSM人群HIV/AIDS患者與健康對照人群背俞穴紅外溫度的差異,體現了背俞穴具有反映臟腑病癥的特異性,為大腸俞、關元俞作為HIV/AIDS患者臨床診療常用的特定穴提供了新的實驗依據。本研究主要內容基于紅外熱成像技術所印證,與HIV病毒感染主要病理變化相關的背俞穴紅外特征,探索艾滋病不同階段下的紅外敏感經穴。這一成果構成針灸,或其他非侵入性穴位治療方案的基本內容。由于針灸或非侵入性穴位治療技術不會增加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其他負擔,適合AIDS患者作為輔助治療手段推廣應用。另外,針灸或穴位治療,操作技術簡單、方便,適合在基層醫(yī)療單位應用推廣。而穴位非侵入治療具有適合個體院外治療的特點,在節(jié)省醫(yī)療資源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針對膀胱經背俞穴的紅外特征反映艾滋病患者臟腑功能變化的研究成果,對采用中醫(yī)外治法解決艾滋病臨床治療的醫(yī)學難題,具有重要的應用、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