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學習語文的重點在于語言文字的運用。教師要讓學生在特定語境中抓住相關(guān)詞句進行聽、說、讀、寫、思的練習,在扎扎實實的言語實踐訓練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促使學生形成語文素養(yǎng)。言語指的是個人在特定語境中具體的語言運用和表現(xiàn),包括聽說讀寫的行為及其結(jié)果。我們所要研究的“言語實踐活動”主要指以文本為依托,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為核心目標,在教學活動中,在感性的語言材料中,教師引領(lǐng)學生憑借特定的語境理解與品析、內(nèi)化與表達語言文字的運用,并使學生從中產(chǎn)生快樂體驗的動態(tài)的語文學習過程。
一、開啟低段年級閱讀之口
低年級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奇心強,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濃厚的閱讀興趣,是兒童課外閱讀得以進行的關(guān)鍵。學校和家庭應該努力為兒童閱讀提供良好的條件,讓學生能夠擁有“徜徉書?!钡目赡?,積極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欲望。
1.打造班級書櫥,創(chuàng)造讀的氛圍
低年級學生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環(huán)境對他們來說最有吸引力。教師可以在班級打造小書櫥。漂亮的小書櫥里放上精心挑選的、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同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控力,學生合作制定小書櫥共讀規(guī)則,每個學生簽名承諾,讓愛護書籍的小種子生長在每位學生的心田。
為了引導低年級孩子閱讀適合自己的書籍,教師可以在教室外的墻壁上張貼圖書介紹海報。利用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和引人入勝的文字介紹,吸引孩子的注意,海報張貼的高度要適合孩子閱讀的高度,進而在潛移默化中使兒童愛上書籍。
2.多種方式引導,體驗讀的樂趣
(1)引入繪本,發(fā)現(xiàn)書中的美妙世界
兒童都愛聽故事,這是兒童很明顯的心理特征。一年級初入學時,可以選擇如《我爸爸》《蚯蚓日記》《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樣的繪本故事。一年級學生剛剛開始上學時,主要是以閱讀繪本圖書為主,慢慢地伴隨孩子識字量的增多,逐步引入多種類的圖書。筆者可以為孩子講述一個有趣的故事,講到好玩有懸念的地方時停下,之后的內(nèi)容由學生自己去尋找?guī)в羞@個故事的書籍來讀。學生通過品讀一個個好玩的故事,去體味故事中的美妙場景,進而漸漸愿意主動閱讀。
(2)引入游戲,體驗書中的無限樂趣
低年級學生都喜歡做游戲。很多兒童書籍、雜志上都會推薦有趣的小游戲。教師可以利用特定的時間,與學生一同做游戲。在引導學生體驗到書中游戲樂趣的同時,促使學生愛上閱讀。
(3)引入朗讀,讓學生學會交流
教師通過和學生共同品讀圖書,請孩子把自己喜歡的書籍內(nèi)容大聲地朗讀出來。學生還可以把朗讀故事書的內(nèi)容以語音的形式傳到班級微信群、QQ群中,群里的孩子家長、教師和其他同學都是評價者。對于朗讀能力弱的同學,要幫助他們,先把要讀的書的內(nèi)容告訴他們。通過朗讀,低年級的學生提高了自己的讀書水平,也讓學生學會了交流。
二、拓寬低段語用教學之門
低段語用教學,要關(guān)注“字詞句”。重點做到識好字、寫好字、學好詞、讀好文、寫好話。閱讀教學要突出讀、說、背、動四要素,即多種形式的朗讀;想說、敢說、能說;背誦、積累有價值的內(nèi)容;重視在活動中、游戲中學習,旨在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習慣,保護兒童的天性。
1.文不深究,字要教透
識字寫字是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低段識字要把握這八個字:文不深究,字要教透。識字課堂不要面面俱到,要靈活多樣。
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我要的是葫蘆》這一課時教法靈活多樣。教師先用熟字加偏旁的辦法引導學生記住了“盯——目——丁”,“鄰——令——阝”;再讓學生用拆部件的辦法記住了“哇”,用換偏旁的辦法記住“洼”,并找出“哇”的雙胞胎——洼、娃、掛、佳……
這是隨文識字、自主識字的教與學的環(huán)節(jié)。這個教學片斷中,教師用了四種方法幫助孩子識字,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教,孩子們充滿興趣地學,這樣的字詞教學值得學習。
2.積累詞語,豐富語言
在部編版一年級的課文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很多詞語值得積累,如:在《夜色》這首詩中,我們就可以把理解詩句、積累詞語與朗讀課文整合起來,在教學第一小節(jié)時,讓學生朗讀詩句后思考: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學生會說:“我是一個膽小、怕黑的孩子?!痹诮處煹囊龑?,學生在正確感悟、表達的過程中,積累詞語:膽子、很小很小、勇敢等,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仿照很小很小這樣的形式,自己說幾個詞語,比如:很多很多、很高很高、很美很美等,用這樣的訓練來豐富學生的語言。
3.捕捉句式,仿之有形
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挑選精彩語段,讓學生進行背誦,并提煉一些簡單實用的句式,讓學生進行仿說訓練,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意識表達也會越來越清晰,教學收效更為明顯。如在學習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下冊《咕咚》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根據(jù)語言提示,模仿小雞、青蛙的叫聲及教師的笑聲,再出示“哈哈哈、呱呱呱、嘰嘰嘰嘰”三組擬聲詞,讓學生聽音猜詞。以“嘰嘰嘰”為例,學生能根據(jù)字形和讀音準確猜出小雞的叫聲是“嘰嘰嘰嘰”,因為“嘰”的左邊是口,說明和嘴巴有關(guān),右邊是個“幾”。在趣味學習中,教師關(guān)注了學生的言語表達,學生也在聽、說的言語實踐中,理解了這三個擬聲詞,在此基礎上,又猜對了“咕咚”一詞的讀音,從中學生既強化了自身的言語表達能力,又理解了所學的詞語。
三、創(chuàng)造低段語用課堂之新
就語文課堂教學而言,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環(huán)境較為局限,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提供的機會也不夠充足。因此,課上與課下聯(lián)動式的說話訓練是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方式能夠得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1.營造說話氛圍,敢于表達
筆者發(fā)現(xiàn),課堂上敢于表達、聲音響亮的孩子在課間也善于與其他孩子交流,而課堂上沉默膽小的孩子課間常悄悄地看著別的小朋友玩。心理學研究表明,不敢說話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大心理障礙,其原因一是恐懼,二是怕說錯。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表達勇氣放在首位并貫穿教學始終,這是交際得以進行的前提。
如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口語交際《學會贊美》一課時就十分注重營造和諧的交際氛圍。
上課之前,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時,不停地贊美學生:“你的眼睛大大的,真可愛!”“你回答問題的聲音真響亮,老師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你?!薄澳愕难劬σ恢倍⒅蠋熆?,你一定是個熱愛學習的好孩子!”……學生被教師夸得心花怒放。接著教師讓學生夸夸她:“老師,你的聲音真好聽!”“老師,你真漂亮!”“老師你上課一定很棒,要不然你不會在這兒給我們上課。”……在這樣的交際氛圍中,每一個孩子都敢于表達,樂于表達。
2.關(guān)注說話場合,得體表達
同一句話在不同的交際場合意思可能不一樣,同理,在不同的交際場合,表達同一個意思可能需要不同的表達內(nèi)容。因而關(guān)注交際場合,準確地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一位教師在指導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住址時,將整個教室作為口語交際的現(xiàn)場,不停地引導學生關(guān)注交際對象,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現(xiàn)在誰來向我介紹你家住在哪里?”有學生站起來就說:“我家住在……”該教師立刻提醒:“老師……”學生立馬會意:“老師你好,我家住在……”當學生說完后,該教師又追問:“歡迎我到你家去玩嗎?”如此提醒幾次之后,后面的學生在介紹時都不忘先說“老師你好”,最后還不忘加上“老師,歡迎你到我家去玩”。
當然,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不管是何種方式,教者只有真正關(guān)注“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改變孩子不善交際、不會交際的情況,才能實現(xiàn)使學生擁有較強的人際交流素養(yǎng),從而真正實現(xiàn)教育改造學生生活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