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民
摘?要:新時期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百姓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道路出行方面也提出更高要求。在道路建設中,瀝青路面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應加強對施工技術與質量的把控,以便提升道路使用的耐久性、穩(wěn)定性,確保駕乘人員的安全?;诖耍P者便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立足于對道路瀝青路面施工建設中常見的問題解析,展開對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有效策略分析,以期為促進我國公路建設行業(yè)的穩(wěn)健發(fā)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文章編號:2095-4085(2020)06-0094-02
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國家對公路建設的關注與支持度持續(xù)提高,我國路面道路交通網絡體系建設愈發(fā)完善。同時,道路建設的水平與質量不僅事關百姓的出行安全,更影響著經濟發(fā)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此,應加強對道路施工建設的質量控制,使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建設價值、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1]。其中道路瀝青路面的施工作為較為關鍵的綜合性工作,應注重精細化管理,以保障每一道施工工序、技術應用合規(guī)性,提升施工質量。
1?簡析道路瀝青路面施工中的常見問題
應用現代化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有助于保證施工效果、提升建設質量。相較于水泥路面,瀝青路面具有更好穩(wěn)定性、抗裂性與耐疲勞性,是大多數公路、高速路建設中較為常見的施工工藝。在實際的道路施工中,瀝青路面較為常見的問題如下。首先,路面的局部破損。造成該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工程設計存在不合理性,導致路面過早出現病害;另一方面使瀝青路面施工工藝不夠規(guī)范,疏于細節(jié)管理,亦或者后期路面養(yǎng)護工作的跟進不力,導致小問題逐漸的惡化。其次,便是路面的表面出現細小裂紋、松散。造成該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便是溫度過高、車輛荷載過重。還有可能是在施工中未優(yōu)化瀝青混合料配比工作,導致路面出現裂縫。最后,便是瀝青路面出現沉降。其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地基鋼筋結構受損,例如:排水不流暢,受到地下水的浸泡、腐蝕;另一方面可能是攤鋪、碾壓工作存在問題,使路面出現縫隙與不均勻的沉降。
2?淺議道路瀝青路面施工中的主要技術
瀝青路面施工具有一定的繁雜性、需做好工序把關,保障施工嚴謹性、科學性與合理性,進而確保施工質量。為保障施工工作的合理推進,在施工前應做好準備工作:首先,應深入施工現場,進行數據測量,依據需求特點進行工藝調整,不可盲目施工。其次,應采購高質量的施工原料。因施工所涉及的原料種類較多,需把好型號、質量關。最后,還需做好現場物料的管理,避免礦粉隨意堆放而造成受潮結塊。并且,需依據施工指標、進度計劃、設計圖紙等完善施工準備工作。其中,主要應用的施工技術如后。
2.1?混合料的配比技術
在道路路面施工中,需要用到瀝青混合料進行鋪設,其有助于提升路面的韌性,為駕駛人員提供良好的行車體驗。瀝青混合料主要應用瀝青、骨料、填料、水等進行配比、拌和。需嚴格把控多種原料的投放量,保證溫度與時間,使混合料充分拌和均勻。一般情況下,每次的拌和時間在50~80s左右,并還需對混合料的拌和狀態(tài)進行觀察,不可存在花白、粗細料分離的現象[2]。并且,應使混合料溫度保持在160℃左右。若溫度控制不當,造成過高、過低都會影響混合料的使用。在對瀝青混合料的運輸過程中,也應做好精細化管理,車廂內不僅應涂防黏薄膜劑,還需加設篷布,確保瀝青混合料溫度符合鋪設施工要求。
2.2?混合料的攤鋪技術
為保障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符合需求,還應做好攤鋪。首先在攤鋪前需進行道路路面下的檢查,保證其符合攤鋪條件。運用相關設備將熱拌混合料放在指定位置,并控制好攤鋪機的各項參數。例如:為使攤鋪更均勻、厚度適中,應使攤鋪機保持合理的運轉速度,一般保持每分鐘2~6m的速率,使瀝青混合料能夠一次攤平[3]。若是運用2~3臺攤鋪機同時工作,還應把控機器間的間隔。遇到特殊路段,譬如:路口、轉盤區(qū)域等,需選擇更專業(yè)的機器。在施工作業(yè)中,出現攤鋪質量問題,需及時修整,必要的還應重新攤鋪。
2.3?接縫施工與壓實技術
在道路瀝青路面施工中,還涉及壓實作業(yè),以免路面出現施工縫。面對不同的施工縫,應用的處理技術也多有不同——縱向縫隙運用靜力式鋼輪壓路機對其進行碾壓處理;有時會出現攤鋪作業(yè)間隔,因瀝青混合料的冷卻,導致出現橫向縫隙,應采用雙輪鋼筒壓路機進行處理[4]。此外在進行縫隙處理時還應先進行浮塵、雜物的清掃,保證壓實效果。
2.4?路基加固技術
在路面施工中,還應保障路面的平整。如路面平整度不佳,易出現車轍、車坑、裂紋等,影響車輛通行。為此,需檢查路基情況,保證其穩(wěn)固性。此外,對于有需要的還應進行攤鋪前的修整,例如:借助機械設備進行填充、修復,確保路基平整,或者還應用深層攪拌法加固路基,增強路基的穩(wěn)固性。特別需對軟基路段進行有效處理,提升其抗壓度、耐久性。
2.5?防水技術
對于不同區(qū)域,因自然環(huán)境、水文及溫濕度條件不同,進行道路瀝青路面施工也應考慮多種問題。如城市降雨酸度較高,易腐蝕路面,在施工中便應做好防水工作。例如:使排水工作更具針對性,以免路面積水。此外,還應做好排水口設計、選材,以免造成堵塞。對于有坡度的路面,還應做特殊處理,實現快速排水。
3?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有效策略
3.1?提升管理人員綜合素養(yǎng)
為提升施工水平,進行質量控制應重視對管理人員、作業(yè)人員的素質提升:首先,應建立工作手冊,重視對員工的培訓,并構建績效考核制度,促進工作量化,使質量與安全意識深入人心;其次,應給管理人員提供多渠道學習的機會,使其不斷地自我提升,升級工作理念,掌握各種先進的施工技術,了解施工工藝及機械使用等,做好現場管理,工人與設備的調配;最后,應多渠道引進人才,尤其是專業(yè)化高精尖人才,促進管理層之間的施工,管理知識傳授。
3.2?重視對施工工藝的創(chuàng)新
在路面施工中,也需關注先進工藝,創(chuàng)新技術的應用。只有摒棄傳統的施工理念,聚焦高效、高質,才能促進施工技術的革新:首先應密切關注國外的先進施工技術,進行工藝學習與引入;其次,在施工現場應依據工作特點,工藝選擇等推進專業(yè)化管理,保障路面施工的穩(wěn)固性,安全性及耐久性;最后,重視對高級技工的培養(yǎng),使其具有不斷學習,自我提升意識,有機會接觸新技術工藝,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與時俱進。
3.3?健全質量管控機制
為體現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保障路面施工質量,還應構建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首先需選擇科學的管理模式,建立質量標準,管理制度,推進精細化管理,從小事抓起,每道施工工序后進行質量檢驗;其次,加強質量監(jiān)管。除了應設有專門質量監(jiān)督管理員,還鼓勵作業(yè)人員互查,對發(fā)現質量缺陷、施工問題的工人實施獎勵,對較為粗心、隱瞞不報者進行懲處;最后,形成質量責任制。使各崗位職工明確自身的職責,意識到質量問題無小事、質量隱患與自身利益緊密相關。
3.4?形成綠色施工理念
在道路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選用綠色環(huán)保材料,并杜絕盲目施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生產浪費。
4?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既為道路施工建設發(fā)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對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5]。為此,在道路施工過程中,不僅應認識到路面建設的重要性,應用有效施工技術保障施工水平與質量,還應做好施工管控。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完善管理機制,提升作業(yè)人員綜合素質等,使瀝青路面建設符合或高于預期,以便增加道路的使用壽命,確保后續(xù)養(yǎng)護工作的有序推進,從而提升道路使用率,促進我國公路建設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力.道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J].工程技術研究,2019,(06):25.
[2]劉東.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把控探析[J].四川水泥,2019,(10):15.
[3]劉興洋.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策略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fā),2019,(10):25.
[4]王春輝,張琛.市政道路改造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經驗分析[J].智能城市,2019,(8):28.
[5]陳永興.淺議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施工質量控制研究[J].價值工程,201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