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芹
誰了解學生成長的秘密?孩子在課堂上為什么總表現(xiàn)出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眼神為什么總飄忽不定?對作業(yè)為什么總提不起興趣?……從教十多年來,每每遇到這樣的現(xiàn)象,除了和同事發(fā)一段感慨之外,我從沒深入思考過這些“為什么”。直到讀完霍特的這本論著《孩子為何失敗》,我才茅塞頓開。霍特以教學日志的形式,記錄了在他擔任小學教師期間,孩子們在課堂上的種種表現(xiàn),以及他對這些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向我們展示了孩子的心靈世界:孩子在學校學習中感到恐懼、困惑,從而導致了他們的失敗。那么,為了不讓學生失敗,我們做教師的該做些什么?
一、給予真正的自由
霍特說:“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就像手持照明燈踽行于夜森林的人一樣。他在照明燈下所看到的情形,并非是原來的面目,而是早已被調(diào)整過的行為。換句話說,只要他提著照明燈走路,他就永遠無法看到森林里夜晚的真實情況?!?/p>
這讓我想到了學校的教學秩序的問題。太多的學校,教學秩序正是建立在恐嚇、懲罰的基礎上的。身為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的我,更是深有感觸。一日常規(guī)檢查是少先隊的基本工作,從制定詳細的考核標準到嚴密的執(zhí)行制度,我對每個班的班主任提出要求.再由班主任們施壓給學生,有些負責任的班主任甚至會在值日生檢查前安排一人堅守,直到值日生打完分后才可以撤離。在校園的高密度監(jiān)管之下(校園里隨時都有見到值日老師和學生的可能),學生似乎懂得愛干凈、講文明了,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走出校園,他們的表現(xiàn)又如何呢?判若兩人。不說主動地撿起地上的紙屑、垃圾送進垃圾桶去,他們自己邊吃邊丟、隨地亂扔的現(xiàn)象,不也是常見的嗎?這些難道不是我們學校教育的失敗嗎?恐懼、威脅和懲罰足以摧毀學生的智能,影響他們觀察事物的層面、思考的方式以及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我不由想到雷夫的一句話:“教師不是要拯救學生的靈魂,而是要讓他們自己拯救自己的靈魂?!蔽覀円龅?,不是看到學生被迫地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而是幫助他們逐漸明白怎么做是正確的、應當這樣去做,最終化為驅動他們成長、進步的內(nèi)省力。
我們應該在學校允許的范圍內(nèi)給學生最大程度的思想、言語和行動上的自由,然后觀察他們的行為。我們要做的就是發(fā)現(xiàn)學生的本質(zhì)特點。只有當教師把自己從傳統(tǒng)的角色定位——“老板”“警察”“法官”中解放出來,他們才能充分了解學生并提供最好的幫助和服務?;籼卦跁信e了這樣一個例子:他從一個女孩跟同學的談話中了解到她很喜歡馬,就送了一本英國兒童文學經(jīng)典作品《玉女神駒》給她,這會對她的閱讀能力大有幫助。果然,女孩很喜歡那本書,并且下決心要克服自己在閱讀方面碰到的困難。其實,她的困難就是恐懼—一擔心自己無法學會閱讀以及由此帶來的恥辱。
恐懼,是大部分學生在校的心理。他們一直在害怕失敗,害怕落后于他人,害怕成績退步,害怕聽不懂教師的講授內(nèi)容,害怕自己顯得很笨拙。在這種學習狀態(tài)之下,學生怎會有所創(chuàng)造呢?
于是,霍特闡述了自己的教學理想: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的課堂,讓學生沒有任何思想負擔,就像他們小時候一樣,對這個世界充滿求知欲和好奇心。而對于一個教師來說,這才是最為重要的任務:要讓學生感受到這個世界有趣的、令人愉悅的一面,同時要讓他們覺得這個世界是開放的,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
學校,應該是孩子們的另一個家,一個隨時都愿意設身處地為孩子們著想、保護他們身心健康、自由發(fā)展的家園,這里是學習的天堂,而絕不是禁錮孩子們的地獄!
二、呵護向學之心
霍特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將自己經(jīng)過反復琢磨得到的解題思路講給學生聽,以為這樣就可以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某種思維模式。”
在讀完這段話之前,我一直都是這么認為的,也一直是這樣進行教學的。殊不知我們自己首先就沒有想明白,思考是非常個性化的事情,是一個人的個體性行為。我們可以告訴學生事物的名稱以及各種明細表,但不能硬是把思維結構安在學生的腦子里給他,他只能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去構造一個全新的模式。我們可以見到,若是教師強加給學生某些“思維方法”,有時還會引起學生自身的思維混亂。
為什么年級越低的學生,在課堂上和教師互動的熱情越是高漲,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變得越來越不愿意主動同答問題了呢?這其中的原因究竟何在?困惑的我一直以為這全是學生的問題,學生大了便懶于舉手了,或是有了求勝心,怕答錯了不好意思。然而,書中的分析使我豁然開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從中看出了教師的虛假。教師拋出某個問題,常常是為問而問、為教而問,為了顯示自己不是“滿堂灌”,而是和學生有互動的。那么,這樣的提問意義何在?我不禁捫心自問,是啊,自己在課堂上何嘗不是時常如此呢!提出一個問題之后,學生只要隨便發(fā)出一些聲音作說話狀,或胡亂同答一通,自然就有我忍不住來糾正他們,并給予他們那種既優(yōu)美又標準的答案。學生看穿了我的“虛假”,又哪來真正的學習興趣和探究動機呢?
那么,教師的主要作用,就是呵護學生的向學之心,點燃他們的求知欲望,讓他們明白,在課堂中所學到的所有原則和法則,都是可以用現(xiàn)實生活來驗證的,只要我們愿意。
讀完這本書,我幡然醒悟,課堂的作用不在傳授,而在激發(fā)。激發(fā)才能產(chǎn)生興趣,有了興趣也就有了動力,這個動力是干什么的?就是要將所學變作經(jīng)驗,完成一個實體化的過程。品格、知識、創(chuàng)造、想象、參與等全部包含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的重點不僅在于學習,更在于反思。一個好老師之所以好,是因為雖然他有一個總體的設想,但在實施的過程中絕不是硬性地去控制學生,使他們完全按照教師自己的思路如同木偶一般反饋,而是順著孩子的思路去行、思、欣賞、評價。當發(fā)現(xiàn)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學習狀況不佳時,就會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時改進或者放棄原有的教學方法,而不是去責怪、羞辱甚至放棄學生。
讓孩子不再失敗,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給他們提供閑暇的時間以及思想和行動上的自由,呵護他們旺盛的好奇之心、向學之心!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新生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