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孕育了人類,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行星。地球文明與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但人類面臨的命運卻十分脆弱,我們面臨的重大自然災難,除了地震、火山、海嘯外,還包括小天體撞擊、地球磁極倒轉、超新星爆發(fā)、超級太陽風暴等。生命體即使龐大如恐龍,也能在一夕間滅亡殆盡。因此,人類必須保持足夠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或許移民到火星去,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呢!
然而,在可預見的將來,人類還不具有飛出太陽系的能力。在太陽系范圍內,只有火星環(huán)境與地球最相似,最適宜生命生存,是我們移居外星球的首選目標。雖然,我們也在太陽系內探索木衛(wèi)二、土衛(wèi)六等天體,在遙遠的宇宙中搜尋太陽系外的宜居行星,但這些任務的主要目標,是探測這些天體上的生命信息,而非為人類提供未來的移居地。
根據目前的探測成果,火星有過大規(guī)模的液態(tài)水,有過濃密的大氣層,甚至可能有過生命,這就為人類向火星移民,開辟新的生存空間提供了希望。人類可以通過在火星上創(chuàng)造溫室效應,經過一二百年的改造,使之成為太陽系中的另一顆宜居行星,為人類向火星移民,開辟新的生存空間提供新的希望。
自1972年阿波羅17號航天員最后一次登月胵今,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載人航天長期被限制在地球附近的軌道,人類必須重啟新的太空征程,這次的目標,是更遙遠的火星。
2020年4月24日,是第5個“中國航天日”,也是中國第l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一東方紅一號發(fā)射5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國家航天局正式對外宣布,中國行星探測計劃被命名為“天問”系列,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這意味著中國正式開啟了火星探測的征程。
自古以來,人們對火星就充滿了向往與好奇,人類也已經進行了47次火星探測。為什么人類對火星最感興趣?火星究竟有什么特點?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里?“天問一號”將探索火星哪些科學目標?《火星零距離》這本書將為你解答。
《火星零距離》是行星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孩子們熟悉的“火星叔叔”鄭永春博士的力作,是中國科普作家寫給中國人的原創(chuàng)火星科普佳作。全書以“20年后載人登陸火星將成現(xiàn)實”作為開篇,從“適者生存”的角度展開闡述;接著以“火星之路”講述火星探測器及其飛行軌道設計背后的艱辛故事;然后是“在火星上采礦”,為讀者揭開火星上山脈、峽谷、巖石與礦物資源、火星隕石背后的科學奧秘;接著,分別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火星上找水”“火星上種菜”和“火星,上生存”,介紹火星生命搜尋、火星土壤改造,并展望未來火星基地和火星開發(fā)。最后的“探索之路”,為讀者梳理人類火星探測的大事件,全面呈現(xiàn)人類探索火星的艱難過程。這本書是嚴格意義上的科普讀物,主觀推測少,科學事實多,也提供了重要的最新資料。
鄭永春,作為首位獲得卡爾.薩根獎的中國人,長期在中國科學院學習和工作,從學生時代起,就對中國的行星探測有密切的接觸。他本人既是火星科學的研究者,具有理論深度,又是火星探測的實踐者,擁有豐富的航天工程經驗,率先研制模擬月壤,首次獲得高分辨率全月球微波圖像,發(fā)現(xiàn)月球熱異常區(qū)域,備受行星科學界關注。這使他成為向青少年介紹火星的理想人選,《火星零距離》正是這樣一部融會理論、方法與實踐的貫通之作。
也許你會問,“火星叔叔”的這本書會給我們講些什么?先來看個問題,大家答得上來嗎?
你知道“發(fā)射窗口”嗎?它是用來干什么的?
從理論,上說,從地球到達火星的路線有很多種,但是考慮到時間成本、經濟成本和技術限制,我們必須選擇一條最佳軌道完成任務,而這條最佳軌道只有在地球與火星相對位置滿足合適條件的時候才能實現(xiàn),這個相對位置合適所對應的發(fā)射時間段,就被稱為火星探測器的發(fā)射窗口。
一旦錯過這個窗口,我們就必須等待下一個窗打開,而這一等就將是漫長的26個月,你有沒有答對呢?這下大家知道了吧,《火星零距離》這本書,清晰闡述了火星科學前沿,系統(tǒng)梳理了相關知識的由來,理性展望火星探測的未來發(fā)展,還有科學家親身沉浸其中的獨特感悟。本書分為五大版塊,即火星探測的科學戰(zhàn)略、火星旅行的科技基礎、火星探測的全球競爭、火星探測的典型案例和探索火星的中國量。讓我們看看有些章節(jié)的小標題:“從找水到找生命”“黑色七分鐘”“印度火星探測”“火星大氣消失之謎”“火星,中國來了”,是不是很吸引人???
再來“劇透”一下,若想移居火星必須具備的苛刻的條件,也就是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是因為地球穿了幾層保護人類的防護衣,它們是磁場、大氣層、水圈。人類是在地球上繁衍進化而成的,我們的一切都已適應了地球的環(huán)境。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火星也只是和地球相似而已,所以如果移居到火星上生存,人類很可能就需要進化成另一種生物,就像“火星叔叔”一樣。雖然地球并非天堂,也會面臨各種自然災害,但即便如此,地球依然是我們迄今為止唯一的生存家園。
火星探測將是未來20年人類深空探測的熱點,中國的火星探測之旅剛剛開始?;鹦?,將一如既往成為人類科學探索歷史夜空中璀璨的明星,成為傳播科學精神和探索價值的絕佳載體。
人類探索火星的道路將充滿挑戰(zhàn),但這種挑戰(zhàn)和冒險精神是人類社會蓬勃發(fā)展的原生動力?;趯茖W發(fā)展戰(zhàn)略的認識,我們不妨作一一個大膽的預測,人類將在未來20年內(2040年前)首次踏上火星表面,航天員乘組很可能是全球航天界大合作的國際大團隊,而后朝著建立火星前哨站、改造火星環(huán)境、火星移民的長遠目標逐步邁進。
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國家,中國在深空探測方面必須堅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的原則和重點突出、逐步推進的指導方針。鑒于載人登陸火星的極高技術難度,中國很難在近幾年內完全具備載人登火星的能力。但面對世界載人火星探測的發(fā)展趨勢,我們已經在火星探測方面早作謀劃,積極準備,在人類探索太陽系的征程中作出與大國地位相適應的貢獻。你看,天問一號已經整裝待發(fā)了……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永不止步,《火星零距離》這本優(yōu)秀的科普書將告訴我們,為什么火星會宜居,如何探索火星,怎樣才能將火星改造成人類在宇宙中的另一個家園。移民火星不是科幻,而是基于現(xiàn)有技術和科學現(xiàn)實的適當前瞻。
也許你會期待:“真想趕快與‘火星叔叔見面呢!別著急,火星探測器的發(fā)射窗口已經打開,“火星叔叔”火速抵達,傾聽大家的心聲。在大家邂逅“火星叔叔”這本書前,他想就前文提到的“黑色七分鐘”問大家一個問題,航天器怎么才能安全度過這7分鐘,成功登陸火星呢?
這7分鐘,是抵達火星前必經的洗禮哦!怎么樣,你答得上來嗎?趕快從《火星零距離》中尋找答案吧!或許,你還能從書中探尋到更多有意思的問題呢!
《星際奧秘·從地球出發(fā)的宇宙探索之旅:火星零距離》,鄭永春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定價:36.00元
《101個應該知道的科學問題》,[美]迪亞·米歇爾斯,內森·利維著,付昕等譯,科學普及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定價:19.80元
你真正懂得科學嗎?科學影響著我們的一切,幫助我們理解、思考和應對難題,但我們對科學可能所知有限?!?01個應該知道的科學問題》以問答形式回答了人人都應該知曉的101個科學問題,探究了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地球科學及一般科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問題,為每個人提供了一個工具。無論你的年齡大小,只要你想增進對科學的理解,這本書都會讓你受益匪淺。
本書外文版榮獲美國《科學》雜志評選的“美國最佳科普圖書獎”,并列選美國科學教師協(xié)會向青少年推薦用書。中文版由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xié)會推薦。無論是少年兒童還是成年人,只要你對科學感興趣,這本書都會讓你開卷有益。
●《青少年創(chuàng)客活動指南》,吳強、翟立原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定價:46.00元
本書是基于實踐活動的剖析和典型案例的升華,提煉出家庭、幼兒園、小學、中學和校外機構開展青少年創(chuàng)客活動的3個工作案例;總結出教師或科技輔導員依托科學工作室促進青少年“Maker"(“制造者”)成長的11個活動案例;以及呈現(xiàn)出指導者引領青少年突出創(chuàng)意,強化活動成果或作品個性特色的6個創(chuàng)客活動案例;為廣大基層教師、家長和科技輔導員組織引導青少年參與創(chuàng)客活動提供了詳盡的指導。
推薦使用:中小學校及校外教育機構的教師、科技輔導員和學生家長閱讀學習并指導活動,對于具有一定自學能力的中小學校學生來說,本書亦是有助于其參與創(chuàng)客活動的實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