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維易
她,傳道授業(yè),面對講臺下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用如涓涓清流般的教誨,滋潤著學生純真的心田;她,癡心教研,一篇篇細致打磨的教案,將她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匯集;她,無私付出,為青年教師成長保駕護航,一位位教學新秀在她毫無保留的細心指導下脫穎而出。她就是芮城縣第五中學的語文特級教師王愛芳。
工作28年,18年在農村,10年在城鎮(zhèn),學生換了一茬又一茬,她始終勤勉敬業(yè),無悔奉獻。王愛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真諦。行走在教育的康莊大道上,一路芳華,且行且唱,她用汗水和智慧,灑下一路芬芳。
從教以來,王愛芳始終把“愛生”放在第一位,與學生平等相處,關心愛護學生,尊重信任學生。她認為,只有教師心中有愛,眼中有生,學生才能“親師”“信道”,才會在愛的呵護下,激發(fā)出向上向善的潛能,從而成人成才。當班主任十年,王愛芳采用過許多具體有效的育人方法,她總是小心地呵護著學生的心靈,面對他們成長道路上出現(xiàn)的錯誤,耐心引導不急躁,幫助他們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使他們體驗到進步的快樂,最終用愛心和耐心贏得學生的喜愛。
前些年,王愛芳班上有個叫禧的學生,其父親在外地工作,母親不僅要在當?shù)卮蛄愎べN補家用,還要照顧家里的老人,生活過得十分艱辛。但是這個學生卻一定要讓家長給他買名牌運動鞋,家長拒絕后他便堅決不再去學校上學,學生的媽媽只好哭著給王愛芳打電話。為此,王愛芳先后三次去學生家里找學生談心,前兩次效果都非常不理想,無論她怎么說,學生都只是默默地窩在沙發(fā)里玩手機,甚至連眼睛都沒有抬一下。但是王愛芳沒有放棄,繼續(xù)和其他學科的老師一起去學生家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說,告訴他,父母賺錢養(yǎng)家不容易,作為學生,應該把重心放在學習上,而不是在對名牌服飾的追求上。禧終于被她們真心實意的勸說所打動,答應老師回到學校繼續(xù)上學,并表示一定不辜負老師的期望。學生回來上課后,王愛芳也特別注意觀察他在課上的表現(xiàn),在他正確回答問題后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給他鼓勵,讓他樹立學習的信心。后來,這個學生順利升入了理想的學校。
王愛芳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讓他們能夠健康成長,同時從生活細節(jié)上關心學生,讓他們在學校也能感受到如家般的溫暖。她在班級設立“小藥箱”,儲備常用藥以備學生急用;設立“讀書角”,自己掏錢為學生購買書籍,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設立“心語本”,讓學生傾訴心事煩惱,以便自己因人施“育”;成立校園“啄木鳥”志愿隊,帶著學生一同維護校園環(huán)境,鼓勵學生爭做校園小衛(wèi)士。為了讓家長能夠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王愛芳經(jīng)常與家長聯(lián)系,及時向家長通報學生的在校情況,以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在介紹情況時,她從不是簡單地只報“憂”不報“喜”,而是客觀公正地說清事實。在每年期末的家校聯(lián)誼卡上寫班主任寄語時,她也不是像寫傳統(tǒng)評語那樣一本正經(jīng)地描述,而是會結合“00后”學生的特點,或是賣點兒萌,或是打打溫情牌,或是用“淘寶體”拉近自己與學生、家長的關系。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每周都會在班級微信群里寫一封簡短的信,幫助學生更好地在家學習。特別是家長復工之后,很多學生都是獨自在家,因此王愛芳加強了對學生心理層面的關注,孩子出現(xiàn)任何問題都會第一時間和其家長取得聯(lián)系,意在通過家校的共同努力,幫助孩子度過這段特殊時期。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工作中,王愛芳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要做一個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因此,只要有空余時間,她都會積極主動地閱讀教育教學理論的相關書籍,如饑似渴地從中汲取營養(yǎng),并將這些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教學實踐。她所帶班級的成績始終保持在全縣前列,素質教育活動的各項指標均達“優(yōu)”。
1999年,她告別了當時任教的古仁中學,來到了芮城五中。在聽了眾多見多識廣、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的課后,她深感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所以堅持每周都去聽課,讓自己盡快得到提升。學校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每位教師對教材的獨到解讀以及公開課后老師們就出現(xiàn)的問題展開的激烈討論,都讓王愛芳受益匪淺。如今,已經(jīng)成為學校語文學科帶頭人和業(yè)務骨干的她,依然堅持積極認真地參加聽課評課活動,每學期聽課20余節(jié),業(yè)務學習10余次,并能將學習到的優(yōu)秀教學方法與經(jīng)驗靈活地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這些也為她開展課改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
2016年,統(tǒng)編教材在芮城縣率先使用,王愛芳對“名著閱讀”課型、“活動探究”課型作了諸多探索與實踐工作。每學期安排四次“名著導讀”,每一次導讀都有名著介紹、閱讀方法指導、專題探討等內容,從書目選擇、時間保證、方法指導、專題探究方面都作了詳盡的安排。在教學方式上,她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將學生的自學成果展示出來,讓學生在彼此的交流和溝通中得到互補和升華;以活動展現(xiàn)知識、體現(xiàn)能力,在活動當中進行自主評價,把學習引向深入。在教學內容上,她注重把握最核心的知識點,她認為,課程講授不應該使用灌輸?shù)姆绞?,而是讓學生在實踐探索中總結概括出這些知識。在教學上,她帶領學生經(jīng)歷完整的“知”“感”“思”“改”四步認知過程,課堂上有講、有析、有評,有自我反思、交叉反思,呈現(xiàn)出一種原生態(tài)的美?!巴鯋鄯嫉恼n堂教學不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這是眾多同事對她課堂的評價。
王愛芳帶領全縣其他學校的部分語文教師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如今已經(jīng)結出了豐碩的成果。她主持并參與國家課題“‘少教多學在初中寫作教學中的策略與研究”于2015年順利結題,她本人也被評為“優(yōu)秀實驗教師”。2019年,她參與的“基于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三維度研究”的課題順利開題,該課題是和高中語文老師共同開展,旨在讓初中知識與高中知識更好地銜接。多年的辛勤耕耘,讓王愛芳多次榮獲芮城縣語文優(yōu)質課評比、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她還多次參加市、縣組織的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有力地引領廣大教師積極從事課改研究,進行更深層次的課堂教學改革?!叭咧v臺是我勤奮耕耘的熱土,更是我不斷驗證自我、實踐自我、提高自我的天地?!蓖鯋鄯紕忧榈卣f道。
“人格是最高學位”,這是王愛芳恪守的行為準則。多年的一線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不僅提高了王愛芳的自身素質,也對她身邊的同事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作為山西省語文名師,王愛芳充分發(fā)揮了組織者、引領者、推動者的作用,為青年教師的成長保駕護航。
她經(jīng)常擔任縣級語文教師說課、優(yōu)質課、基本功大賽的評委。面對參賽的老師,她從來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對前來請教的老師,她總是熱情接待、盡心而為,為她們出謀劃策、指點迷津;對本校的年輕教師,王愛芳更是從思想上、生活上、業(yè)務上進行悉心關懷、精心指導。有時候,她會在不提前通知結對教師的情況下去聽她們講課,只為了解她們最真實的狀態(tài)與水平,在發(fā)現(xiàn)問題后,和其他老師共同討論,提升年輕教師的課堂質量。在她的悉心指導下,校內外許多老師嶄露頭角,成為學校甚至全市全省的語文教學骨干。她受邀到兄弟學校、其他縣市諸多學校開設示范課和專題講座,指導老師備課上課,獲得了廣大同行的普遍贊譽。
有耕耘才有收獲,有付出才會有回報。王愛芳的無私付出也讓她獲得了學生和同事對她的愛與關心。教師節(jié)時,學生會為她送上一張張祝福的賀卡;講課聲音沙啞時,班里的學生會悄悄為她端來一杯水;當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難時,同事會義不容辭地趕來幫忙。同時,在芮城這片教育沃土上多年的辛勤耕耘,也讓王愛芳收獲了掌聲和榮譽。近年來,她先后被評為“山西省教學能手”“山西省學科帶頭人”“山西省教學名師”“山西省特級教師”,等等。但是這些沒有讓她感到滿足,她依然在鞭策著自己,告訴自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育人的事業(yè)永無止境,王愛芳說:“我用忠誠和熱愛堅守著我的職業(yè),用勤奮和認真對待我的工作,用寬容和善良對待同事和學生。我的教學生涯雖然很平凡,但絕不平庸。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我無怨無悔?!边@是王愛芳的心聲,也是激勵她不斷向更高目標邁進的動力。雖然路途中難免會遇到艱難險阻,但是王愛芳享受著這一切,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且行且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