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打開,銀杏樹站在中央。沒錯,它們曾經是村莊的配角,現在儼然已經成為主角。
村莊里的人都去了哪兒?一千多米的海拔,他們把這一片地方叫做高嶺,也許是高嶺太高,也許是繁華太遠。人們紛紛搬走,遷徙,奔向了新的生活。留下這六十多棵銀杏樹,愈發(fā)伸展自如地活著,活得比誰都長。
銀杏是挪不動了,也不想挪。四百多年了,它們看見過一茬一茬的人,像葉子一樣長出來,又落入泥土。相傳是唐朝大將郭子儀后裔的一個分支,由定南洪州遷至萬安縣五豐鎮(zhèn)西元村,在這一片山地上墾荒定居。一群跋山涉水尋找居處的人,該有多么熱愛這一種樹木,才會隨身攜帶著銀杏樹種。這一栽,竟構建起一座村莊四百多年的格局。
銀杏們從不招搖,它們幾乎看不見自己的美,從它們身邊搬離的人大概早習以為常,并不多看重這美。在大山深處,日出日落、霧氣晨曦,以及一棵樹的春夏秋冬都是自然的。萬物都嵌在坡和坎的跌宕、溝與壑的俯伏中,人一走,山間便更加安靜了,安靜得能聽到銀杏們一寸一寸拔高著身子的聲音。就像酒在深巷子里釀著,管他有沒有人來聞,管他有沒有人來沽。
草木就這么一日一日地深下去,銀杏也這么一日一日地長下去,如果不是人重新進入正在撂荒的村落,它們就這樣屏氣凝神地長一千年,也未可知。
據說,最初是幾位攝影家,不知怎么來到了高嶺。那必然是一個深秋,山風不緊不慢地吹著,落葉紛紛揚揚地尋找歸宿,滿天滿地都是沉醉的黃金。于是,銀杏的美遇到了善于捕捉的眼睛和鏡頭,它們的身段被剪裁,枝葉的細部被放大,一種藏于深閨的矜持被示于眾人。
朋友圈,是這個時代傳播最為迅捷的媒介了。美,近似于一種容易傳染和裂變的細胞。人們習慣四處打問,然后蜂擁而上。畢竟,多數人早已擺脫了單為衣食而活著的日常。他們更愿意,也有條件去獵奇,去休閑,去娛樂,去享受更多未竟的感官愉悅。
再后來,便有了一撥一撥的人紛至沓來。之后的一天,又列入了我的行程。我來的時候,它們已經被詩人吟哦過,作家書寫過,畫家描繪過了。但我知道,更多的人只是帶著眼睛和心靈來的。人的心靈總是喜歡不斷地出走與回歸,世代生長在村莊里的人,千方百計地往城市里奔,而久居城市的人,又挖空心思追求大自然中的自由呼吸。
比如我,便是這樣的人。去到南方的每一座村莊都像回到了故鄉(xiāng),看見每一件熟悉的物事都能勾起深濃的鄉(xiāng)愁。但是若留我在這里住下來,劈柴生火、淘米煮飯、放牛喂豬、下地勞作,我又能堅持多久?真不知道。
剛入村口,我就被田坎上兩棵枝干粗壯、華蓋碩大的銀杏樹驚住了。這時是冬天,而南方的草木還停留在秋天的序列里。金黃的葉子大多還未熟落,它們鋪開在樹冠上,那樣豐滿,那樣闊大,我以為最美的事物莫過如此,停下來不住地拍照。及至后來朝山的高處,村落的深處行走,才知道一整個銀杏群落構成了多么浩瀚的美,簡直要將我淹沒,而且是那種找不到出路,也不想尋找出路的淹沒。
小徑彎彎曲曲地朝高處延伸著,我是踩著一地的黃金往上行走的。從山腳,到山腰,再到山頂,整個原野和山岡,銀杏樹都以一種主人的姿態(tài)將我小小的身影裹在懷中。有時候落下幾片葉子,輕輕拍打我的肩膀;有時候彎下身來,為我搭一座童話般的拱門;有時候它們并成一排,在相互的搖晃和碰撞中發(fā)出刷啦刷啦的響聲,似乎正在熱切地致歡迎詞。這盛大的、鋪張的金黃,遮蔽了天,也遮蔽了地,讓人的心里、眼里,過去、未來,便只剩了這金黃,這銀杏,這滿目的成熟和搖曳。
這時候,那群山,那梯田,那老屋,那菜畦,盡皆成了銀杏的陪襯。人也一樣。
誰能想到呢,一座曾經被廢棄的村落,因為銀杏一朝成名。來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景點。林業(yè)局干脆又在這山野間補種了五十九棵銀杏樹,偶有一兩戶從村落里搬出的人,又回到這里升起了炊煙。而那些外墻斑駁的土坯房和墊著青石板的小徑,還有高高低低的木柵欄,竟都還保留著原樣。似乎一不小心,就會觸到四百多年前的生活場景。
一座土夯的舊屋前,一位大叔正在禾坪上爆米花。米花在一聲轟響中四散開來的時候,屋旁那棵巨大的銀杏樹,正將黃葉子輕盈地撒在屋頂的青瓦上。大叔在這里售賣一些自家釀的糯米酒,還有蘑菇、筍干等山貨。其他的季節(jié),他還回到山下去。問他日子過得可好,他點著頭,一臉的笑意像銀杏那樣燦爛。
從前那許多年與銀杏相伴的日子里,總覺得更好的風景在遠方?;仡^再看,這里又全都是風景?,F在,人們干脆把這個村落叫做銀杏村。因為,它們才是這兒的主角。
(朝顏,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29屆高研班學員。在《人民文學》《青年文學》《散文》《美文》《散文選刊》《文藝報》等刊發(fā)表作品百萬余字。獲《民族文學》年度散文獎、三毛散文獎、孫犁散文獎等獎項,作品入選《21世紀散文年選》《中國隨筆精選》《中國年度散文》等選本。出版散文集《天空下的麥菜嶺》《陪審員手記》。)
編輯:劉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