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勝 潘蓉
未來學校行動研究堅持“學生站在中央”的理念,希望學生得到全面而富含個性的發(fā)展。因為性格、氣質、興趣、愛好、家庭環(huán)境等種種因素,決定了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思想和個性,我們努力尋找和開發(fā)豐富的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能選擇性地汲取營養(yǎng),獲得多樣的發(fā)展。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從班級、學生中心和學校活動三個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班級是學生們的,應該把班級還給學生。我們需要做的是搭建更多的平臺,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活動體驗,支持學生成長,讓學生自信、陽光。班級生活應尊重學生想法,把教室建設成有秘密、有角落、有故事的地方,讓教室成為學生最喜歡的地方,讓班級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精神的家園和心靈的居所。
支持型的班級系統(tǒng)共有四大版塊:自主管理、班級文化、家校合作、班級活動。每個版塊各自有三個層級的遞升,代表著各個版塊縱深發(fā)展的梯度和級別。
對于班級建設,我們有這樣幾個核心觀點:
讓墻壁說話,將教室建設成有意義的學習空間,教室即學室。
讓教室有故事、有角落、有秘密,將班級建設成學生的精神家園和心靈居所。
育人的道路上有家長相伴,教師不再孤單。
自主的管理文化
人人認領事務(培養(yǎng)學生的做事能力)
做事就是發(fā)展人。以低段為例,介紹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做事能力。
學生一年級:“今天我當小班長”——每個學生輪流掛教師工作牌值日,培養(yǎng)學生愛班級、為班級服務的意識。
二年級:“我是班級小主人”——18長官營(細分為黑板長、水長、燈長、地面長等),建立“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機制。
三年級:“愛上我們組”——班級里的小組評價制,所有評價指向小團隊,旨在調動每個人的自主性,培養(yǎng)合作意識。
人人參與管理(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能力)
中年級(三、四年級),可以用部委制來管理班級。班級設大部長,負責管理四部的中部長。這四個中部分別為:生活常規(guī)管理部、學習常規(guī)管理部、行為常規(guī)管理部、活動常規(guī)管理部。用競爭上崗的方式產生四個中部長,中部長管理小部委,小部委采用招聘方式確定成員。這樣一來,從大部委、中部委到小部委、部委成員,人人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在角色的互換中體會他人的不易。并且,在這個圓盤狀的部委制管理中,老師的角色和位置是處在最外沿的,主要職責和作用是提醒、協(xié)調、建議。只有做到真正的放手,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班級自運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當學生們的做事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成長起來之后,高年級就可以嘗試自運行了。比如無師班會、模板夕會、花樣獎勵……
案例:一節(jié)自主班會
401班的自主班會,有一百余位外來參觀團老師觀摩。整堂課完全采用自主學習的模式,幾名學生分別充當主持人、梳理人、計時人、課堂管理人、活動策劃人,全程貫穿在班會的課堂當中,而其他學生則以小組為單位用不同的形式來展現(xiàn)自己對于剛剛舉行的班級活動的反思?;盍ε尚〗M選擇了新聞記者的采訪形式;王者派小組選擇了還原現(xiàn)場的舞臺表演形式;running man小組選擇了綜藝活動的形式;書香派小組選擇了一人總結多人補充的形式……學生們在眾多陌生老師的注視下,展現(xiàn)出的自信的表現(xiàn)力、流暢的表達力、團隊的配合力、班級的調控力幾乎達到了令人驚詫的程度。
支持的班級文化
在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歷程中,通過班級文化的建設,引領學生們參與班級建設,使學生們放開膽量,找到自我,獲得自信。我們的班級文化建設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
墻壁會說話(展示空間)
教師應盡可能地利用好墻壁,為學生搭建表現(xiàn)自我、展示個性、發(fā)展愛好、增進交流、促進發(fā)展的平臺。我們的基地學校,校園里滿是學生們琳瑯滿目的作品,隨處有學生們的個性空間。
案例:墻壁文化怎么建?
個人空間:除了各種作品展示外,還可以給有特長的學生提供個人空間。
欣賞園地:“xx電話提醒我別忘記作業(yè),謝謝!”“xx今天成功地幫助兩個同學解決了矛盾”。讓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同伴。
信息公告:如“好書推薦”向同學介紹各種新書;“活動信息”向學生介紹各種豐富的活動。
團隊成長:如很多班級都有“花兒朵朵”“賽車咯”“登山比賽”等富含童趣的評價欄,記錄著小組的成績。將學生始終放在一個群體當中,而不是單獨作戰(zhàn),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可以充分運用團隊力量促進個體發(fā)展。
行為與策略:如“學習遇到了難題怎么辦”,師生共同討論、選擇有效辦法,將其羅列出來并張貼在顯要位置,供學生參照應用。
關于墻壁文化的開發(fā),也有三個層次:一是展示類,展示學生作品,激勵學生成長;二是策略類,例如“如何處理同伴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學習上的困難”等,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幫助;三是心靈撫慰類,例如“回音壁”上可以讓學生寫上開心或困惑的事情,其他同伴看到后可以分享快樂或提供幫助、甚至是短暫的陪伴等,給予回應,讓學生的內心活動得到關注。
教室有溫度(互動空間)
學期之初,可以召開班級圓桌會議,組織學生討論本班學期發(fā)展目標;每個月按照目標引導學生反思,并做出修正和積極的評價,期末根據(jù)期初制定的目標,向學校申報特色班級獎。在這種民主的、對話的、協(xié)商的文化熏陶下,增強學生的班級凝聚力和自我認同感。
在班級目標的指引下,教師可以引導每個學生制定個人學期發(fā)展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
案例:如何制定相關公約?
班級公約:例如一年級每個班都有《目標墻》《方法墻》,它是根據(jù)學生反映出來的問題所制定的每個月要達到的目標。在開學第一個月,他們制定的學習目標是:“背挺直,不做駝背小老頭;手放平,不玩東西認真聽?!惫s不要多,每個方面頂多三條,以便學生按照約定養(yǎng)成習慣。當達到目標之后,可以再加三條。這樣循序漸進,有利于克服學生的畏難心理。
小組公約:每個小組根據(jù)自己的實情,商定小組公約。一般有指向合作(發(fā)言、傾聽等)的約定,學習的約定(按時交作業(yè)等),活動的約定(集體活動注意事項)等。
學習方法:在各個班級,都有像《我們這樣預習》《我們這樣批注》《我們這樣表達》這樣的公約。
活動約定:如低年級共同制定的《我們這樣玩球》《我們這樣保管》《我們這樣整理》等。我們這樣玩球的約定:球是用來拍的,不是抱著跑的(有學生為了搶球玩,老追著搶球);可以咨詢:我和你一起玩吧;輪流玩球,每人一次……
案例: 學生們需要獎勵嗎?怎么獎勵學生?
以前的獎勵方式:發(fā)零食、全班表揚、給家長發(fā)祝賀短信……都用遍了,重復的方式很難掀起學生內心的波瀾、難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如何讓學生保有激情,保有持續(xù)的積極性呢?
班隊會,我們用大屏幕投影出主題:獎勵方式自己說了算!學生們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把學校的圖書帶回家看(梓?。?教雙琪寫作業(yè)(佩琪);免寫一次作業(yè)(妙如);保管班級長跳繩(璽良);上一次小牛頓班(孫凱);第一個吃飯(博凱);到外面公園玩(燦燦);給同學們發(fā)水果(紫玲);使用相機(佳萌);和校長合影(睿睿)……
透過學生們的語言能看到學生單純的內心世界,那個想把學校圖書帶回家看的劉梓俊是個非常愛看書的小伙子,他一定是徜徉在書海的世界里嘗到了甜甜的滋味;那個想教劉雙琪寫作業(yè)的賈佩琪是個非常文靜的小姑娘,說這話時她和劉雙琪正好同桌,她一定是在平時的幫助中感受到了幫助同學的快樂;那個說著想上一次小牛頓班的孫凱,一定非常非常羨慕其他同學去上小牛頓班,由于家庭條件所限,他一次也沒有親身體會到小牛頓課的快樂,只好把這種小心思藏在心里深深掩埋;那個想給同學們發(fā)水果的陶紫玲,是個非常熱心的小姑娘,她一定是發(fā)現(xiàn)了老師每次發(fā)水果的辛苦,一定是想替老師分擔責任、為同學們服務的……
心靈有居所(主題教室)
“影響一個人成長的,往往不是其專業(yè)本身,而是專業(yè)以外的東西?!边@里“專業(yè)以外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學生們的情緒管理,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我們應努力將班級建成能讓學生傾訴困難、安頓心靈的場所。
案例:“心情管理園”
有老師開發(fā)了“心情管理園”,有若干心情袋,袋上寫著經(jīng)過學生們自己梳理出的表達心情的詞語,分別為:孤單、驚喜、充滿感激、激動高興、有點生氣、有點傷心難過等。學生們遇事可以將自己的姓名簽插在相應的心情袋里,這時心情袋就像一個無聲的朋友,靜靜地聽著學生們的訴說。班上的“幫幫團”通過定向交流、陪伴玩耍、共同學習等方式,幫助同學進行心理疏導。當然,教師也會適時介入。學生漸漸學會通過多種方法來調整自己的情緒,踢開學習與成長中的絆腳石,健康快樂地成長。
改變教室的布置與文化,通過“系統(tǒng)的構建”把學生們帶入一個強大的磁場。這是主題教室的意義所在。
案例:主題教室—水滴之家
“水滴之家”是四年級的一個主題教室,圍繞“水滴”這個主題,學生們取班名、設計班徽、凝練班級精神,提煉班級目標。教室里的文化墻板塊也成為系統(tǒng),每個板塊都詮釋著水的精神:“水之純凈——我們的約定”“水之包容——我們眼中的正能量”“水之靈動——我們的創(chuàng)意園”“水之堅持——我們的激流榜”“水之淵博——我們的學習園”……
除了上述顯性文化的系統(tǒng)構建之外,水滴之家還開發(fā)了“水課程”作為班級的主打課程,課程的核心內容是“尋水”。引導學生先從水龍頭里流出的水進行思考:水是從哪里來的?順著這條線不斷往上追溯,明白了水龍頭里的水來處于自來水廠。學生們去自來水廠進行現(xiàn)場了解。去之前,學生們做了大量的預測,包括水廠的樣子、工作人員的狀況等,提出一系列想要了解的問題,再根據(jù)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答案猜測,最后帶著自己的問題和預設走進水廠實地考證。當發(fā)現(xiàn)考證后的答案與預設的答案有出入時,老師們又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思維究竟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水廠站過后,學生們再追溯到上一站,也就是水庫,水庫的上一站又是哪里呢?就這樣一步步追根溯源,為的是培養(yǎng)學生們的質疑能力和批判思維,同時在實地考證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們交際、思考、信息整理等多項能力,以此引領學生們學習水的“鉆研”精神。
責任編輯/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