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荷 付瑤
網(wǎng)上有篇帖子引人關注——淚點低是什么感受?許多人留言表示看影視劇會哭,聽故事會哭,身邊的人有情緒波動也會跟著哭……其實小編也是個淚點極低的人,所以能體會到淚點低的人感受:比如看到運動員奪冠的那一刻眼淚會突然涌出,街上看到白發(fā)蒼蒼走路顫巍的兩個老人互相攙扶會哭,電影院中稍感人的電影更是一包紙巾都不夠用……本來覺得做一個這樣想哭就哭的“弱女子”也挺好,但近來看到一則話題瞬間不淡定了,說淚點低的人可能是抑郁癥?真的是這樣嗎?為啥我們淚點會低?聽聽專家怎么說吧。
淚點低或源于大腦鏡像神經(jīng)元發(fā)達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付瑤說:“淚點低的人普遍性格中有柔軟細膩的一面,相對更具備同理心,更能理解他人的感受。會跟著電視劇、故事等哭,這種感覺其實來自大腦中的鏡像神經(jīng)元,它是人類“代入感”及“同理心”的生物基礎。所以,有一部分淚點低的人源于大腦鏡像神經(jīng)元天生比較發(fā)達,能更多對他人“感同身受”。就像看到別人吃東西,自己也會流口水一樣,一聽到悲情故事就止不住落淚的人,不是太脆弱、敏感,而可能是鏡像神經(jīng)元太發(fā)達。
有的人可能總是在某些事情上淚點低,那也可能是因為在這些事件上有情結,勾起了內(nèi)心情緒點,看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另外,有些人也可能是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嬰兒時期,不會說話又行動不便,哭是唯一能表達情緒和需求的方法,長大后,沒有習慣語言及行動的應對,依然用哭來表達,形成了他們固定的應對方式。
僅淚點低不能判斷為抑郁癥
有人說,越長大淚點越低,細品品,好像確實如此。付瑤表示,隨著年齡增長,經(jīng)歷的事情多了,懂得每段經(jīng)歷背后的不容易更多了,也更能體諒他人感受,而這些,都會調(diào)動情緒,讓人產(chǎn)生流淚的沖動。這種沖動,是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和足夠的共情能力,才會有的。與其說長大了淚點變低,不如說我們更能讀懂生活的艱辛與感動。
那么,淚點低的人真的可能是抑郁癥嗎?付瑤說:僅憑淚點低這一個條件不能判斷是否是抑郁癥。抑郁癥常見表現(xiàn)為:干什么都沒有興趣,情緒低落,懶散疲乏,悲傷易怒,較低的自我評價,感情淡漠,甚至是出現(xiàn)自殘自殺的想法,軀體表現(xiàn)為不想吃飯、口干、便秘、充滿厭惡心理,失眠或者嗜睡等。所以當一個人淚點低的同時還伴有某些癥狀的時候,就要引起注意,需及時到專業(yè)機構進行評估和干預。如果僅僅是淚點低,并沒有影響生活和工作,流淚也許是自我情緒宣泄的一個途徑。
淚點低的人不要苛求改變自己
很多淚點低的人覺得自己這樣非常不好,像個“愛哭鬼”,想改變自己,那應該如何去做?付瑤說: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特征,一半來自于后天環(huán)境影響,一半來自于遺傳,所以,先不要苛求自己,正視自己,淚點低這種現(xiàn)象能夠“世代相傳”,那么意味著淚點低,幫助過你祖先獲得生存機會,說明一個人有共情心同理心,這樣的人更能被別人接納,得到別人關愛。
接納自己,就會降低在眾人面前因為淚點低產(chǎn)生的尷尬和自我不適感。同時,尋找自己最容易的觸動情結,通過多接觸,多表達等方式進行“系統(tǒng)脫敏”,療愈自己的情結,降低觸動淚點的敏銳度。
【延伸話題】
哭會讓心情變好嗎?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遇到委屈或者不開心的事情,哭一場舒服多了,哭真的能讓心情變好嗎?付瑤表示,如果你也是個淚點低的人,恭喜你,可以用眼淚來“治愈”自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因感動等情緒留下的“情感眼淚”中含兒茶酚胺,這是大腦在情緒壓力下釋放的一種化學物質(zhì),如果在體內(nèi)積聚太多,會增加心腦血管風險。因此,適時哭泣也是給身體和心理“排毒”。
流淚也是一種情緒的表達和釋放。把積壓在心里的情緒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紓解,特別是難于啟齒的情結,通過這樣的釋放,讓情緒流動起來,能起到更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所以,有的時候哭一場真的能讓心情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