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東梅
摘 要:文物是傳承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一筆非常寶貴的文化財富。近年來,黨和政府對于文化育人問題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尤其需要利用革命類紀念館中收藏的革命文物來做好革命史的宣傳教育工作,進而向公眾做好文化宣傳。而想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必須要正確認識陳列文物的重要性,并在講解過程中做到“史物結合”,所以應當加強對于館藏文物的了解,進而使觀眾通過了解革命史和革命先輩使用過的物品或器具來了解那段崢嶸歲月。本文從陳列文物的重要性著手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進一步推進文物講解工作的創(chuàng)新改革有所幫助。
關鍵詞:革命紀念館;文物講解;博物館講解;重要性;藝術性
文物講解是實現(xiàn)博物館社會教育及文化宣傳職能的重要途徑,因為革命類紀念館不同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歷史性博物館,所以更需要重視文物講解工作。簡單來說,文物講解是由博物館講解人員依托館藏文物所進行的一種有針對性的知識傳播、教育活動。新時期,文物講解工作已經(jīng)逐漸得到了相關工作人員的重視?;诖?,我們需要在正確認識陳列文物重要性的基礎上革新現(xiàn)有的工作模式,從而更好的做好革命類紀念館的文物講解工作。
1 館藏文物的重要性分析
如果回到歷史的起點,其實人們建立博物館便是為了留出一個空間對存在相似性或相同屬性的文物和自然標本進行集中存放、展覽,這樣人們便可以對相關主題的歷史、文化、社會知識進行集中的學習、理解。因此博物館的所有工作都是圍繞著文物展開的,館藏文物是博物館的核心,而它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并反映出博物館的綜合實力。此外,我們對博物館所進行的類型劃分也是以館藏文物的區(qū)別來完成的。博物館內(nèi)收藏的文物兼具歷史價值、文學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還具有顯著的不可逆性特點,因此一旦發(fā)生損毀、丟失或破壞等問題,其價值也將大打折扣[1]。雖說革命紀念館館藏文物在經(jīng)濟價值方面比不上歷史性博物館中收藏的文物,但它們卻是中國革命史的直接體現(xiàn),所以要重視圍繞著革命文物所進行的保護、開發(fā)、利用工作,進而為觀眾了解中國革命史營造出良好的渠道。
2 文物講解工作的重要性及優(yōu)化對策分析
2.1 重要性
文物講解工作是博物館講解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宣傳普及文物文化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說,文物講解在博物館講解及常規(guī)工作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文物講解可以提高博物館觀眾的文化層次,拓展其知識面。從某種層面來說,文物的存在就已經(jīng)賦予了革命歷史實質(zhì)性意義,因此這類實物都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料,是史學家開展研究工作的重要媒介,雖然從經(jīng)濟價值來說他們可能非常普通。對普通群眾來說,文物也是提高自身文化素質(zhì)、陶冶性情的重要媒介。在參觀革命紀念館的過程中,在講解員的帶動下可以直觀、立體化的感受文物背后所蘊含的革命歷史文化內(nèi)涵,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2)文物講解能夠滿足博物館游客的探究欲望,并發(fā)掘出文物展品的內(nèi)涵。通常情況下,只要愿意到革命紀念館進行參觀游覽的人其實都可以算作“文物愛好者”,他們有這方面的探究欲望,想要通過分析革命文物的特征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而講解員所進行的講解工作則剛好滿足了游客對于文物表現(xiàn)出的探究欲望,可以讓其產(chǎn)生美好的心理感受。在此基礎上,讓他們學習、了解文物開發(fā)保護工作的基礎流程也能夠提高他們的文物保護意識,并幫助其樹立正確的革命史觀[2]。革命紀念館文物的展出或圍繞著文物而進行的講解工作都需要以革命文化資源或革命史觀為準則,在此基礎上對講解的內(nèi)容進行編排和提煉,才能夠使每一位進入革命紀念館的觀眾了解到看似不起眼的物品中蘊含著的豐厚的歷史底蘊。因此文物講解也是發(fā)掘革命文物內(nèi)涵,引導人們探究革命史的過程。中國近百年的屈辱史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一掃而空,我們需要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了解那段動蕩的歲月,而文物則是最好的途徑。通過革命先輩用過的生活用品,講解員能夠?qū)眇^游覽的游客帶回當時的情境,之后再有針對性地滲透一些革命知識,便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引導效果。因此博物館的文物講解工作還具有傳承中國革命史的作用,而這也是我們不斷創(chuàng)新文物講解模式的重要動力。
2.2 優(yōu)化對策
首先要加強對于文物的了解,并掌握正確的講解語言藝術。作為一名合格的講解員,必須要對本館館藏文物做到“如數(shù)家珍”,只有這樣才能夠帶給觀眾全新的服務體驗。以延安革命紀念館為例,館藏和展出的文物大都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留下來物品或是一些革命先輩用過的生活物品,如“毛澤東用過的小炕桌”“周恩來穿過的皮大衣”以及“劉志丹戴過的眼鏡”等。雖然看似非常普通,但卻都是他們生活和戰(zhàn)斗的印跡。因此在講解這類文物時一定要把控好語言藝術,要將游客帶入到文物所代表的時代,之后才能夠按照史物結合的原則由文物引入革命史,進而增強革命紀念物文物講解工作的社會教育意義。在根據(jù)文物特點組織講解詞的基礎上,還需要做好語言的創(chuàng)新工作。例如,可以通過開場白的創(chuàng)新來引導觀眾了解接下來的講解流程,激發(fā)其探究欲望。再者,還可以嘗試運用講故事的方式來提高文物講解工作的吸引力,即將同類型的文物組合在一起,設計一個革命主題。之后再集中進行講解,由物品著手還原革命先輩生活戰(zhàn)斗經(jīng)歷,這也可以避免游客過于關注文物而忽視其背后革命歷史的問題。此外,還要用好眼神、手勢、站姿或動作等肢體語言,尤其要注意面部表情的應用。具體分析如下:目光語。講解過程中講解員不能只是盯著一個地方看,而是要照顧到每位觀眾的“情緒”,讓觀眾都能感受到講解員的目光,給觀眾營造一種親近友好、服務周到的良好氛圍,進而提高文物講解工作的有效性。此外,講解員的目光要和文物講解的內(nèi)容相匹配,眼神不能飄忽不定,要善于調(diào)動觀眾的情緒和注意力,進而讓觀眾的目光停留在講解內(nèi)容上。微笑語。微笑語是人際交往過程中的溝通橋梁,也是講解員最常使用的表情。得體的微笑能夠迅速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增強彼此間的良性互動。講解員也要根據(jù)不同的場合、內(nèi)容等要素調(diào)整微笑程度,為觀眾營造出融洽和諧的氛圍。
其次工作人員也必須要推進文物講解方式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過去,文物講解工作大都是依靠線下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方式來完成的,這種講解模式雖說在特定的時間和有限的空間內(nèi)讓我們完成了對于游客的服務,但因為革命文物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歷史文物相比少了一些厚重感,所以很容易會讓觀眾產(chǎn)生困倦感。因此需要進一步對講解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完善,我們也可以嘗試將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文物講解工作之中,利用短視頻、3D圖像或虛擬技術來豐富文物講解工作的內(nèi)涵,并將文物背后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集中展示給游客。對游客來說,動態(tài)的講解模式再配上專業(yè)化的解說詞可以為他們營造出全新的觀展體驗,有條件的博物館要在這方面進一步拓展,例如可以嘗試利用虛擬技術開拓線上博物館,幫助游客及時獲取這方面的知識、咨詢。需要強調(diào)的是,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講解都必須要以對文物的正確了解為基礎。如果是展覽性質(zhì)的講解活動,還必須要了解展覽概況、展覽宗旨,以確保能夠在講解過程中做到重點突出、有的放矢??傊局笆肺铩苯Y合的原則來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從而提高講解質(zhì)量。
3 提高文物講解工作藝術性的具體策略
想要提高文物講解工作的藝術性就必須要將過去“說教式”的工作模式轉(zhuǎn)變?yōu)椤胺帐健钡墓ぷ髂J健3窃擃I域內(nèi)的專家學者,否則應當禁止在講解過程中的盲目的知識點灌輸,以避免引起游客的反感。所謂“服務式”的工作模式即講解人員需要根據(jù)游客關注的點和感興趣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向其講解特定的內(nèi)容,以提高相關信息或知識的傳播效果。而這方面的改革則需要講解員打開思路,轉(zhuǎn)變過去所秉持的工作理念[3]。
其次注重講解過程中的情感交流。文物講解是博物館講解人員與觀眾之間保持良好溝通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講解員利用這一方式與觀眾進行有效的情感交流,能夠更好的刺激游客的求知欲望[4]。
此外,情感交流還可以通過語言和肢體動作的形式加以體現(xiàn),為了調(diào)動游客的興趣,講解員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來切入話題,這樣不僅能夠加深游客的記憶,還能夠提高文化的宣傳效果。此外,必須進一步推進文物講解與講解詞的有效結合,即將其與一般的游覽解說詞區(qū)分開、突出其藝術性。而且革命紀念館的講解詞還必須要提高語言的厚重感,以彌補文物歷史厚重感方面的缺陷。這需要講解員以熟悉文物特點為基礎把控好稿件的細節(jié),要逐漸在工作中磨合、探索,找到自己的特色。此外,既要在講解時突出文物的特點,還必須要在講解過程中做到因人而異,講解員不忌諱“看人下菜碟”,如果能夠根據(jù)不同人群的特點選擇不同的講解方案,那么就是一名合格的博物館講解員。具體來說,在面對普通觀眾時,講解員要學會有選擇性的、有側重點的講解,因為這類游客只是將革命紀念館當成了普通的景點在游玩,他們也只會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因此講解員要注意調(diào)動起他們的興趣和參與度,之后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講解效果。必要時可以從文物出發(fā)延伸一些名人事跡,幫助其探究革命文物的內(nèi)涵,了解革命史。而在面對學生觀眾時,由于他們的知識儲備并不完善,所以講解員要注意盡可能由文物拓展到革命知識,為他們搭建起一個學習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渠道。此外,在給學生觀眾進行講解時,還要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語言用詞,要將自己看作是連接優(yōu)秀革命人物以及青少年學生的橋梁、激勵其不斷奮進。而在面對專業(yè)觀眾時,講解員則需要把控好自己的語言針對性和連貫性,要將文物所蘊含的歷史脈絡給他們講清楚、說明白,對他們提出的哪些專業(yè)性較強的問題要慎重解答,如果不會切忌胡亂作答,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維護博物館的形象。最后在開始講解之前要先站在觀眾的角度去感受一下文物的內(nèi)涵,可以嘗試站在觀眾的角度去走一遍游覽線路,去設想一下他們更需要什么樣的講解詞、渴望了解什么樣的文物知識。因為只有感動自己才能感動他人,這樣才能夠在正式講解時投入足夠的情感,從而賦予文物生命力。
4 總結
新形勢下,我們需要在了解文物內(nèi)涵的提出上突出文物講解在博物館工作中的重要性及藝術性,從而提高服務質(zhì)量。這需要我們正確認識文物講解工作在博物館講解中的藝術性,之后還需要轉(zhuǎn)變過去的講解模式、革新講解方法,之后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講解效果。本文對此類問題進行了粗淺的分析探究,希望對推進相關工作的優(yōu)化改革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黃敬棉.淺談如何做好文物講解工作[J].辦公室業(yè)務,2019(08):37.
[2]黃維芳.文物講解在博物館工作中的重要性及藝術性解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05):130-131.
[3]古力米熱·阿不拉.文物講解在博物館工作中的重要性及藝術性解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10):136.
[4]邱新生.關于文物講解在博物館工作中的重要性及藝術性研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1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