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遠逝的箬葉笠

2020-08-10 16:02:34文武
開卷有益·求醫(yī)問藥 2020年6期
關鍵詞:箬葉斜風細雨山民

□文武

箬葉笠是故鄉(xiāng)賜我最美麗最遙遠的夢。

兒時,下雨天,屋檐下或滴滴噠噠如斷了線的小珠子,或扯下嘩嘩的小水流如瀑布。我們戴著箬葉笠,迎著撲面而來的雨,泰然行走在鄉(xiāng)間黃土質(zhì)的羊腸小道上,小雨點在箬葉上跳動,仿佛演奏著一支輕宛柔美的樂曲;眼前是煙雨蔥蘢的天地,田間是碧綠的秧苗,一只只小青蛙鼓噪著喉舌叫個不停,河里的水漸漸地上漲,變得渾濁,桃紅李白,草青樹綠,一幅幅充滿田園韻味的景致徐徐拉開,讓人恍若置身夢境。如今,這個夢離我越來越遠了,只有在那發(fā)黃的典籍里,或許還能依稀看到它們的影子。

箬葉笠,何時出現(xiàn)在村民的頭上?又是哪一個獨具匠心的工匠所造?我們只知道鋸子是魯班發(fā)明的,還為之編造了一個美麗得近乎虛幻的傳說。我想為故鄉(xiāng)箬葉笠的制作者也編一個類似的故事,可是,我永遠無法知道誰是第一個發(fā)明者。他編出了第一頂箬葉笠后,悄然淡出人們的視野,塵封在泥土的深處,但箬葉笠從此代代相傳。斯人已去,但我揣想,箬葉笠的出現(xiàn),一定是在雨季,水氣氳氤薄霧蒙蒙的山野,春筍“自蜩腹蛇跗以至于劍拔十尋者”之際,那個制作者,一陣靜觀默察之后,摸摸漸漸被雨水淋濕的頭發(fā),一拍腦門,靈感就此產(chǎn)生,箬葉笠便映現(xiàn)在腦子里。于是,第一頂箬葉笠晃動在鄉(xiāng)村的小道上,在煙雨中、烈日下。當然,無論是造型還是實用,它可能都不甚完美。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節(jié),接二連三地,一頂頂箬葉笠,從阡陌小路走過,從顫顫悠悠的小木橋上走過,箬葉笠下的人,或是摘菜的婦人,或是荷鋤的男子;或是明眸皓齒的少女,或是一襲青衫的秀才。唐代詩人張志和在《漁歌子》中寫道:“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我頭一回讀這首詩時就納悶,箬葉笠怎么會是“青”的?蓑衣為什么會是“綠”的?斜風細雨中,父老鄉(xiāng)親們戴的明明是白色的箬葉笠,披著棕色的蓑衣。可是這詩句若改為“白箬笠,棕蓑衣”,便覺詩味索然。

夏天,山民戴著箬葉笠遮擋炎陽,也可對付不期而至的一陣急雨;或者抓在手上,當扇子用,送來一陣陣山風,輕巧而實用。秋天或者冬日,晴天或者雨日,上山或者下田,他們已然離不開箬葉笠。由于箬葉與竹篾編成的笠身之間留有空隙,箬葉笠戴在頭上不僅輕盈,還格外透氣。智慧的山民充分利用了空隙,將煙絲、火柴、小竹煙筒塞進去,煙癮上來時,脫下斗笠,吸上一陣。也有人會在竹篾上別一枚衛(wèi)生針,或者放一罐清涼油,或是蛇藥,以備不時之需。當一頂箬葉笠見舊了,箬葉或者笠身的竹篾顏色出現(xiàn)黑斑,或者裂開縫隙,不再能遮風擋雨時,便戴到田間或者地頭的稻草人頭上,作為嚇唬鳥雀或者野豬的道具。

記得童年時,家家戶戶的墻上都掛著箬葉笠。許多人家都會編箬葉笠,母親說,剛嫁到這個家時,沒有任何嫁妝,甚至身上穿的那件八成新的嫁衣也是她嫂子穿過的,可是她卻帶來一門編箬葉笠的手藝,并把這門手藝傳給父親,傳給我、弟弟和妹妹們。父親劃竹破篾,我和弟妹編笠身,母親苫箬葉,分工又合作,儼然一家小小的箬葉笠作坊,雖然辛勞,卻也其樂融融。為了趕制出箬葉笠,母親不知度過多少不眠之夜!夜半醒來,一星微明的煤油燈下,母親咝咝啦啦地拽著線,一針一針地縫著箬葉。趕墟的日子,村里許多人家都挑著一擔擔箬葉笠去賣,換得身上衣裳口中糧。那帶著泥土氣息的箬葉笠,帶著草葉氣息的箬葉笠,帶著山水味道的箬葉笠,也帶著一家人親情的箬葉笠,帶走了我童年的許多美好時光,幫助我們度過那段最艱苦最難忘的歲月。

有一種斗笠與箬葉笠十分相似,我們管它叫“鴨母笠”,大概取放鴨母的人戴的斗笠之意。這種笠雖然笠面更大,但很是沉重,且不透氣。下雨天,我們上學時,有的人戴箬葉笠,有的人戴“鴨母笠”。到了學校,大家將笠倚墻一字兒排開。戴箬葉笠的同學就有了一種優(yōu)越感,戴“鴨母笠”的同學便覺得自慚形穢。斜風細雨中,背著小書包,戴著箬葉笠,蹦跳在鄉(xiāng)間泥濘的黃土路上,那場景深深地烙在我的記憶深處。

后來,出現(xiàn)了草帽,山民管它叫“麥稈笠”。穿白襯衫戴麥稈笠,是干部的象征。麥稈笠雖然很輕,卻密不透風,戴在頭上,漚得出汗。更糟糕的是,麥稈笠不能遮雨,淋過雨之后,白色的麥稈笠就會發(fā)霉發(fā)黑。麥稈笠就像城市的嬌小姐,禁受不起風吹雨淋,而箬葉笠就如山里的柴禾妞一般,風里來雨里去,健健康康。

箬葉笠伴隨著我走過童年和少年的時光。我已然忘了母親編的最后一頂箬葉笠是哪一年。當一撥撥山里人告別山野的農(nóng)耕生活,紛紛涌向城里打工,箬葉笠也悄然淡出人們的視野。箬葉笠與山水相連,與耕作相依。如今,盡管式樣繁多的自動傘、折疊傘,做工精細,變化無窮,如五彩的花朵開放在大街小巷,也轉(zhuǎn)動在山間小道上??墒?,山民勞作時,不能夠一手舉著傘一手挖地。只要在田間地頭勞作,箬葉笠和蓑衣就是不可替代的雨具。山民需要的不是詩意,不是高貴,而是實用,是舒適。當然,我們再也讀不到張志和的“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那樣優(yōu)美的詩句了。

趕墟的日子,透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我還能偶爾看到頭發(fā)斑白的山里婦人,挑著一擔箬葉笠,瑟縮著身子,在人群中行走,卻少人問津了。我不知道這樣步履略顯蹣跚的白發(fā)婦人還能堅守多長時間。作為一項古老的手藝,箬葉笠或許將像它本身那樣霉變、破損,直到永遠地消逝。

猜你喜歡
箬葉斜風細雨山民
遂昌箬葉『共富工坊』做出富民『大文章』
山村秋日
傅衛(wèi)國
端午寄意
漁 歌 子
課外語文(2020年7期)2020-01-10 06:35:54
致山民
黃河之聲(2018年20期)2018-12-14 05:14:40
箬葉飄香
硫酸銅浸泡箬葉包裹粽子實驗中銅離子遷移分析
漁歌子
娃娃畫報(2017年5期)2017-06-14 22:47:20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青年文學家(2017年2期)2017-02-22 15:52:30
金平| 富裕县| 三台县| 凤翔县| 平南县| 扬州市| 西充县| 句容市| 天镇县| 新安县| 桑植县| 大方县| 灵寿县| 静海县| 长汀县| 闽清县| 缙云县| 安阳县| 德惠市| 额济纳旗| 镇赉县| 陵川县| 双江| 尼玛县| 巴青县| 吉安市| 乌苏市| 靖西县| 宝山区| 永平县| 昌邑市| 宁河县| 宝丰县| 曲靖市| 平远县| 略阳县| 五莲县| 神农架林区| 陆良县| 雅江县|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