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燕 范呈根 鐘秋瓚 陳榮華
摘要:以贛南地區(qū)農戶自留朝天椒品種為對照,2017~2018年連續(xù)2年引進12個朝天椒新品種開展了對比試驗。結果表明,紅爪、湘辣1417、華泰朝天椒3個朝天椒新品種綜合表現(xiàn)最好,具有產量高、抗性強、果實性狀好、商品性好等優(yōu)點,適宜在贛南地區(qū)推廣種植。
關鍵詞:贛南地區(qū);朝天椒;新品種;對比試驗
贛州市地處江西南部,也稱“贛南”,介于北緯24°29~27°09,東經113°54~116°36,全年氣候溫暖潮濕,年平均氣溫19.8%,年均降水量1316.9mm,酷暑和嚴寒時間短,無霜期長,氣候條件適宜辣椒種植。近年來,贛州市蔬菜產業(yè)快速健康發(fā)展,2017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12.51萬hm2,總產量328.9萬t,產量水平達26.28t/hm2,蔬菜產值占種植業(yè)總產值1/3以上,全市蔬菜種植面積、總產量占全省1/5左右,均位居全省第一,辣椒的種植面積呈現(xiàn)逐年增加趨勢。然而,贛南地區(qū)辣椒品種主要為當地的農家品種和農民自留種,在生產上存在著產量低、商品率低、抗病性差等不足。為了豐富贛南地區(qū)朝天椒品種資源,加快品種更新?lián)Q代,促進贛南地區(qū)朝天椒生產,201 7~201 8年對引進的12個朝天椒新品種進行了對比試驗,旨在篩選出適宜贛南地區(qū)生產的品種,以彌補本地品種產量低、商品率低、抗病性差的不足。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收集引進參試品種12個,其中:美艷2號、湘辣1417、湘辣702、星秀、金冠、紅爪由湖南湘研種業(yè)有限公司供種,華泰朝天椒、艷秀指天椒、艷霸指天椒由廣州市陽興種苗供種,天箭朝天椒由廣州市綠霸種苗有限公司供種,指天1號、玉嬌子由江西農望高科技有限公司供種。以當地朝天椒品種為對照(CK)。
1.2試驗設計
試驗地點安排在贛州市沙石鎮(zhèn)王田村示范基地,土壤肥力中等、均勻,保肥保水能力適中,試驗田排灌良好。試驗安排于露地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設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5m2,定植密度和栽培方式按照當地的主要栽培模式進行,試驗區(qū)四周設保護行。
1.3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8年4月10日播種,2018年5月13日整地施肥,2018年5月16日定植,7月20日初次采收,11月6日全部采收完畢,中耕除草、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與當地常規(guī)生產管理相同。
試驗期間主要記錄播種期、出苗期、定植期、初花期、始收期、終收期,出苗期以子葉出土50%的日期為準。全生育期為出苗期至終收期的天數。植物學特性:每個品種隨機抽取10株,每株采10個果實,測定株高、果長、果寬、平均單果鮮質量等性狀,最后統(tǒng)計產量??剐裕褐攸c考查各品種的抗倒性、抗旱性、耐澇性及抗病性。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朝天椒品種物候期比較
從表1可知,參試朝天椒品種生育期在164~171d,CK為168d,生育期最長的是指天1號,為171d,比CK多3d;生育期最短的是美艷2號和紅爪,為164d,比CK少4d。
2.2不同朝天椒品種經濟性狀及產量比較
2.2.1經濟性狀。從表2可知,參試朝天椒品種株高以當地品種(cK)最高,玉嬌子最低,其余品種在47.7-63.1cm之間;株幅以美艷2號最大,天箭指天椒最小,其余品種在35.5~41.5cm之間;果長均在4.81~6.08cm之間,華泰朝天椒最長;果寬在0.77~1.20cm之間,金冠最寬;單果鮮重以星秀、金冠、紅爪、華泰朝天椒、湘辣702、湘辣1417、當地品種、美艷2號在2.000g以上,其余品種不足2.000g。2.2.2產量表現(xiàn)。從表2可以看出,紅爪、湘辣702、湘辣1417、華泰朝天椒、指天1號鮮椒產量極顯著高于對照,分別比對照增產21.54%、16.99%、16.66%、16.01%、13.59%;星秀、艷秀指天椒鮮椒產量顯著高于對照;金冠、玉嬌子鮮椒產量極顯著低于對照;其余品種鮮椒產量與對照相當。
2.3不同朝天椒品種抗逆性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所有品種抗倒性都強;紅爪、指天1號、玉嬌子、華泰朝天椒、天箭指天椒抗旱性強,金冠、艷秀指天椒抗旱性弱,其余品種表現(xiàn)中等;紅爪、華泰朝天椒耐澇性強,其余品種表現(xiàn)中等偏下;從發(fā)病率調查來看,紅爪、湘辣1417、華泰朝天椒田間抗病毒病、炭疽病、枯萎病強,其余參試品種表現(xiàn)中等。
3小結與討論
紅爪、湘辣1417、華泰朝天椒3個朝天椒新品種綜合表現(xiàn)最好,具有產量高、抗性強、果實性狀好、商品性好等優(yōu)點,適宜在贛南地區(qū)推廣種植;本試驗引進的國內朝天椒品種屬于試驗試種,大面積推廣應用前還應進行多點、分期試驗示范,以進一步鑒定其推廣應用價值。
(收稿:2019-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