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石黨 陳永紅 關(guān)云龍
廣東省陽江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人民醫(yī)院,廣東陽江 510610
通過相關(guān)的臨床調(diào)查可知,近年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生率不斷上升,對患者產(chǎn)生較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只有予以早期的篩查,明確患者的實際情況,才能夠予以針對性的治療[1]。伴隨著臨床醫(yī)學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目前檢測人員多將呼氣峰流量(PEF)作為篩查的主要依據(jù),該指標具有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可重復性好等特點,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2]。但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十分復雜,并且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特點,因此使得篩查的遺漏率高達20%,因此需要進行更加全滿的篩查[3]。本研究將探討呼氣峰流量(PEF)的檢測對基層醫(yī)院篩查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以便能夠有效的對患者的疾病進行篩查,進而能夠及時予以有效的治療?,F(xiàn)報道如下。
從2018年2月~2019年7月我院心肺科住院患者中應用隨機整群抽樣方式選取30 0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17 809例,女12 191例,年齡51~65歲,平均(58.1±4.9)歲。
納入標準:(1)均符合2015版慢阻肺全球創(chuàng)議(GOLD)指南中關(guān)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即咳嗽、咳痰、喘息、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4];(2)獲得家屬的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入院前1個月接受過重大手術(shù)或患有心肌梗死;(2)存在胸部疼痛、胸部緊縮感;(3)合并支氣管擴張、肺纖維化、間質(zhì)性肺炎、結(jié)核等疾病。
所有患者使用400μg的沙丁胺醇(山東京衛(wèi)制藥有限公司,H20113348,100μg/撳),約 20min后對患者進行PEF檢測,當PEF%pred低于80%,則判斷PEF異常,該類患者被稱之為PEF檢出組;若PEF%pred≥80%,則PEF為正常,稱之為PEF漏診組。檢測人員需要詳細了解患者呼吸道危險因素暴露史,同時了解患者的不同臨床癥狀表現(xiàn),并全面了解患者近1年急性加重的次數(shù)與合并癥情況。之后對患者進行6min步行測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CAT)、改良英國醫(y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問卷(mMRC)調(diào)查與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調(diào)查,依據(jù)相關(guān)的評估方式,對所有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并依據(jù)美國胸科學會質(zhì)量控制標準對患者的肺功能對患者進行肺功能測定,采用1985年我國峰流速儀預計值公式計算PEF值。
(1)慢阻肺患者峰流速儀PEF分布情況。(2)峰流速儀PEF篩查對不同程度慢阻肺患者的敏感性。(3)不同峰流速儀PEF切點對早期慢阻肺患者的敏感性。(4)單因素分析慢阻肺患者能否被峰流速儀篩出的影響因素情況。(5)Logistic回歸分析慢阻肺患者能否被峰流速儀篩出的影響因素情況。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將PEF占預計值百分比(PEF%pred)的80%作為截斷值,共篩查出29 883例,占99.61%,其PEF%pred均值為(51.27±14.36)%;漏診例數(shù)為117例,占0.39%,其PEF%pred均值為(102.48±15.58)%。
相比于CAT<10分、mMRC<2分、SGRQ<25分 的 患 者,CAT≥ 10分、mMRC≥ 2分、SGRQ≥25分的患者的敏感性明顯較高;并且峰流速儀PEF篩查對近1年無急性加重的患者的敏感性為76.49%,對于急性加重次數(shù)少于2次的敏感性為71.96%,對于急性加重次數(shù)超過2次的敏感性為93.26%;峰流速儀PEF篩查對慢阻肺輕度氣流受限患者的敏感性低于中度氣流受限患者的敏感性、中度-極重度氣流受限患者的敏感性與對重度-極重度氣流受限患者敏感性;慢阻肺評估分級中,從A~D級的敏感性逐漸升高,重度-極重度氣流受限患者敏感性明顯高于中度-極重度氣流受限患者的敏感性,見表1。
表1 峰流速儀PEF篩查對不同程度慢阻肺患者的敏感性
從上表數(shù)據(jù)中還可看出,PEF對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pred)≥80%的患者,其敏感性較低,但自中度氣流受限敏感性開始提升,峰流速儀可以發(fā)現(xiàn)超過半數(shù)的中度氣流受限,并可對所有重度-極重度氣流受限患者進行有效的篩查。
隨著PEF切點的提高,峰流速儀 PEF 對早期慢阻肺患者的敏感性升高,更有利于發(fā)現(xiàn)早期慢阻肺患者,實現(xiàn)慢阻肺患者的早期診斷。當PEF切點提高到預計值的95%,峰流速儀PEF可以發(fā)現(xiàn)超過半數(shù)的癥狀輕微、肺功能受損程度輕(GOLD1)、癥狀少低危(A級)人群。通過統(tǒng)計分析顯示,當PEF占預計值百分比(PEF%pred)為80%時,對早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篩查并未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若將PEF占預計值百分比(PEF%pred)的92%作為截斷值,則能夠有效的提升提升敏感性,見表2。
表2 不同峰流速儀PEF切點對早期慢阻肺患者的敏感性(%)
經(jīng)單因素分析顯示,患者的年齡、肺功能、SGRQ總分、CAT評分、mMRC評分為重要的影響因素,見表3。
經(jīng)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CAT評分與SGRQ總分是主要的兩個影響因素,SGRQ總分與CAT評分越高,癥狀越重,PEF的檢出率則越大,反之則越小,見表4。
通過查閱相關(guān)的臨床資料顯示,慢阻肺疾病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約為8.2%,并且多見于40歲以上群體,對患者的機體健康將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為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則需要對其進行良好的篩查診斷[5-6]。然而以往多使用的檢測方式與設(shè)備均存在價格較高、重復性較差等不良特點,因而無法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診斷,進而耽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7-8]。因此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診斷方式與診斷指標。
伴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臨床檢測人員開始以PEF作為診斷指標。通過相關(guān)國外學者的研究顯示,將PEF作為診斷指標能夠?qū)?2%的患者進行有效的診斷,同時若將PEF占預計值百分比(PEF%pred)的70%作為截斷值,可在較大程度上排除重度-極重度氣流受限慢阻肺患者[9]。在以往PEF檢測中,其僅注重對不同氣流受限的患者的敏感性,但通過本研究的內(nèi)容與結(jié)果顯示,臨床檢測人員能夠?qū)z測的敏感性加強了關(guān)注,依據(jù)結(jié)果可知PEF具有良好的篩查價值[10-11]。依據(jù)GOLD指南中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可知,目前臨床中尚無有效的證據(jù)對FEV1% pred>80%患者予以藥物治療的論證。對于肺功能GOLD2 ~ 4級的患者而言,臨床中多予以藥物進行治療,并且臨床醫(yī)生將SGRQ=25分與CAT=10分作為藥物治療的臨界點,使用PEF作為診斷依據(jù),則對于需要采用藥物治療的患者具有較高的敏感性[12-13]。同時使用峰流速儀能夠有效的提升對高急性加重風險人群的篩查率,以便能夠為臨床醫(yī)生提供準確的檢測結(jié)果,便于及時對其進行治療,提升其健康水平,如依據(jù)Pushparajah S等的研究可知,使用峰流速儀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能夠獲得而價高的診斷率,并且予以有效的管理后能夠有效的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使用PEF檢查能夠有效的提升對平地自由行走時呼吸急促的患者,其診斷率高達90.9%[14];除此之外,當患者進行初診后則已處于重度-極重度使其,依據(jù)本研究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該種方式對于該類人群的診斷敏感性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因而能夠獲得較高的診斷率[15]。
表3 單因素分析慢阻肺患者能否被峰流速儀篩出的影響因素情況
表4 Logistic回歸分析慢阻肺患者能否被峰流速儀篩出的影響因素情況
在本研究中,將PEF占預計值百分比(PEF%pred)的80%作為截斷值,能夠?qū)饬魇芟薜臋z查具有最佳的敏感性,因此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此截斷值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篩查效力卻較低。當將截斷值設(shè)定為92%時,則能夠獲得較高的篩查診斷率,具有更加顯著的效果。但通過臨床實踐可知,假陽性與后期需要做肺功能檢查確診的例數(shù)明顯增加,并且將花費更多檢查費用,因此需要加強對該方面的重視。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呼氣峰流量(PEF)的檢測對基層醫(yī)院篩查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不僅能夠明確患者是否患病,同時能夠明確患者的疾病程度,但為進一步提升診斷準確率,則需要選取一定量的肺功能正常人群,同時還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檢測操作技能,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