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亞莉
【關鍵詞】鼻前庭囊腫;鼻內鏡下囊腫切除術;術后恢復
【中圖分類號】R7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6-0075-01
鼻前庭囊腫是指位于鼻前庭底部皮下與上頜骨牙槽突骨間、下鼻甲前端以前鼻腔外下壁部非牙源性局限性囊性腫物[1]。該病多與腺體主流及先天發(fā)育有關,患者常因腫物腫大而疼痛。臨床治療該病的經典手術為自唇齦溝鼻前庭囊腫摘除術,具有一定的療效,但如囊腫未徹底清除,術后易復發(fā),對患者的術后恢復不利[2]。隨著鼻內鏡技術的發(fā)展,鼻內鏡下囊腫切除術具有微創(chuàng)優(yōu)勢在臨床治療鼻前庭囊腫中廣泛應用[3]?;诖耍狙芯恐荚谔接懕莾如R下囊腫切除術對鼻前庭囊腫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具示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擇在我院2017年8月-2019年7月就診的鼻前庭囊腫患者70例,隨機分為2組,各35例。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21-70歲,平均年齡(45.23±5.48)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3.17±1.18)年。觀察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19-71歲,平均年齡(45.46±5.74)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3.24±1.20)年。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颊呒捌浼覍倬栽负炇鹬橥?/p>
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自唇齦溝鼻前庭囊腫摘除術:患者取仰臥位,收斂鼻腔粘膜采用1%地卡因腎上腺素棉片、1%利多卡因浸潤麻醉,做橫切口在囊腫側上唇唇系帶第2-5齒純齦溝,沿囊壁逐層分離,暴露囊腫并完全切除,沖洗術腔,縫合切口,留置引流皮條。
1.22 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鼻內鏡下囊腫切除術:患者取平臥位,收斂鼻腔粘膜采用1%地卡因腎上腺素棉片、1%利多卡因腎上腺素液進行鼻前庭囊腫局部麻醉,鼻內鏡下,將膿腫前緣隆起處皮膚組織切開,將囊腫表面皮膚及黏膜進行潛行分離,采用剪刀自沿囊腫壁分出囊腫四周邊界剝離,在基底部與上頜骨膜粘連處止,對直徑<1cm的囊腫進行完全剝離,較大囊腫將已分離囊壁直接切開,吸引器吸盡囊液;鼻內鏡下降囊腫分離至上頜骨,沿囊腫四周將其與組織的聯(lián)系切斷,對鼻前庭壁粘膜瓣進行保留復位,紗條填塞止血。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指標,包括切口愈合時間、出血量、手術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切口愈合時間、出血量、手術時間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指標對比(-x±s)
鼻前庭囊腫是臨床多發(fā)病,其病因尚不明確,多數(shù)學者認為其與鼻腔底部黏膜腺體堵塞形成的分泌物堆積有關[4]。臨床治療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自唇齦溝鼻前庭囊腫摘除術有較寬的手術視野,可將囊腫充分暴露,利于手術操作,但往往出現(xiàn)囊腫術后引流較差、切除不徹底、分離困難等問題,對患者的術后恢復極為不利[5]。近年來,隨著鼻內鏡技術的發(fā)展,國內對于鼻前庭囊腫多在鼻內鏡手術下進行切除手術。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出血量、切口愈合時間均低于對照組,表明鼻前庭囊腫患者采用鼻內鏡下囊腫切除術的創(chuàng)傷較小,利于患者術后恢復。與自唇齦溝鼻前庭囊腫摘除術相比,鼻內鏡下囊腫切除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的優(yōu)點,可在直視下進行手術,手術操作便捷,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鼻內鏡下可清晰的對囊壁和肌肉進行分辨,進行精細操作,避免殘留;紗條填塞術腔進行止血,可獲得較為理想的止血效果,可加快鼻腔黏膜的愈合速度;在術中將囊腫完整的切除并將創(chuàng)緣處理光滑,避免創(chuàng)緣粘連引起的囊壁封閉,避免囊腫復發(fā)[6]。但鑒于本研究樣本量有限,隨訪時間較短,后期應大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進一步對結論予以證實。
綜上所述,鼻前庭囊腫患者采用鼻內鏡下囊腫切除術治療的創(chuàng)傷較小,可減少術中出血量,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參考文獻
[1] 劉春秀,王亞婷,楊美俠.不同手術方案對鼻前庭囊腫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19,37(3):80-81,84.
[2] 冀慶軍,單亞萍,李大鵬,等.鼻內鏡下兩種手術方案在治療鼻前庭囊腫中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6,22(6):487-490.
[3] 鄭鵬凌,龔曉華,盧俊,等.鼻內鏡下鼻前庭囊腫切除術[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8,24(3):270-272.
[4] 文曉蛟,吳爵,伏籽橋,等.內鏡揭蓋術與唇齒溝徑路切除術治療鼻前庭囊腫患者的療效及對炎性因子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8,18(17):3310-3314.
[5] 郝凱飛,閆朝暉,陶樹東.內鏡下經鼻行鼻前庭囊腫完整剝除術的療效觀察[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7,52(5):361-364.
[6] 趙娜,喬海娟.不同手術方式治療鼻前庭囊腫效果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46(20):2512-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