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大學生應激性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0-08-13 12:23:58陳培張玉領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20年21期
關鍵詞:心理危機干預新冠肺炎疫情大學生

陳培 張玉領

10.3969/j.issn.1671-489X.2020.21.064

摘? 要 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高校大學生均延遲返校,在線完成學習任務。由于缺乏對COVID-19病毒的全面認識,對疫情發(fā)展過度關注,聽信不實信息,周圍居民或親屬確診感染等多種原因影響,有的大學生產生應激性心理問題。只有深入分析問題成因,通過合適的途徑進行有效的危機干預,才能增強大學生應對突發(fā)事件的心理儲備能力,避免發(fā)生心身疾病。

關鍵詞 新冠肺炎疫情;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應激性心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G444?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21-0064-03

1 前言

2020年爆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一場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心理應激性事件,容易使人處于焦慮、不安、恐懼等情緒狀態(tài)中,如果心理調節(jié)或疏導不善,會嚴重影響個人心理健康并導致心身疾病[1]。大學生由于涉世未深,對社會焦點問題敏感等,面對疫情更容易產生應激性心理問題。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生的應激性焦慮、抑郁等心理狀態(tài)更應受到重視。

2 疫情影響下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

突發(fā)事件由于發(fā)生的突然性,短期內會造成社會公眾嚴重的健康損害。面對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大學生的態(tài)度往往是關注度高且敏感性強,因此,突發(fā)事件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也更廣泛。

面對突發(fā)疫情,心理準備不足? 相關調查研究報道,在疫情期間被調查的3881名大學生中,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的發(fā)生率分別為26.60%與21.16%[2],顯著高于一般情況下大學生焦慮和抑郁的發(fā)生率[3-4]。主要原因是由于COVID-

19疫情來勢兇猛,呈現(xiàn)爆發(fā)流行,由于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疫情防控打亂了大學生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節(jié)奏,出行受限,不能進行正常的社交活動,不能按時返校學習,難以適應全面線上教學,以及國內外不斷增加的COVID-19確診和死亡病例,進一步加劇了其焦慮和抑郁感。

缺乏對疫情的正確認知,過度恐慌? 面對網絡上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一部分學生由于對COVID-19認識不夠,缺乏對信息真實性的辨別,過度關注網上流傳的不實信息,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從而導致心理過度恐慌。另一部分疑似或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學生,由于擔心自身生命安危,或者看到其他因感染而死亡的病例等導致嚴重的情緒反應和心理變化,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焦慮、抑郁等。

未能有效利用空余時間,心理空虛? 受疫情影響,大學生不能按時返校,在完成線上學習任務之后,有大量的空余時間,如果不能合理規(guī)劃空余時間,將大量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網絡游戲、睡覺等無聊活動中,加上不能外出運動,又缺少必要的溝通交流,長期蝸居在家中,容易產生無聊、空虛、焦慮等不良心理。另一方面,在線學習的不適應、網絡卡頓、平臺擁堵、難以應對線上各課程的作業(yè)、對就業(yè)前景的擔憂等各種因素也會對大學生心理產生影響,使焦慮、抑郁等心理普遍存在。

缺少合適的壓力釋放途徑,情緒管理不善? 面對突發(fā)事件而產生情緒反應是人的生存本能。在面對危險時,心理應激反應是一種自我保護的預警,屬于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如果過分抑制或是逃避這種情緒反應,反而會增加內心的不確定感和恐慌感。在面臨疫情暴發(fā)對學習、生活、健康等造成巨大影響時,大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負面情緒,表現(xiàn)出煩躁、易怒,甚至悲觀、失望、抑郁等。如果不能尋找合適的壓力釋放途徑,有效做好情緒管理,則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甚至心身疾病。因此,有效的壓力釋放和情緒管理不僅能夠幫助大學生有效應對肺炎疫情,而且有益于心理健康成長。

3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

由于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生缺少必要的心理準備,過度關注或接收不實信息,大學生容易產生不必要的心理焦慮、恐慌等,而長期的心理焦慮、抑郁、恐慌等容易導致心身疾病。只要通過科學、合理的危機干預措施,才能使大學生形成有效應對疫情導致的心理危機的意識和方法。

掌握心理動態(tài),引導大學生樹立抗擊疫情的信心?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是大學生,每個人都可能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堅定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是減少緊張、焦慮心理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學校管理者或輔導員(班主任)要及時掌握大學生面對疫情的心理動態(tài),通過適當?shù)耐緩揭龑Т髮W生樹立抗擊疫情的必勝信心。

首先,輔導員(班主任)要強化對學生的關心關愛,重點關注平時心理脆弱、敏感性強、年齡偏小或身處疫區(qū)的學生。輔導員(班主任)可以通過主題班會、在線交流等形式組織學生學習“最美逆行者”先進事跡,共同守護生命健康,厚植家國情懷;學習疾病預防知識,了解國家和學校的疫情防控安排等,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疫情。

其次,學校心理健康中心要定期開展問卷調查,及時了解大學生心理動態(tài),針對性提出心理疏導措施;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對存在心理問題或傾向的大學生定期回訪、交流;定期開展線上心理健康輔導或講座,引導學生建立自我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最后,暢通心理咨詢或溝通交流的渠道,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輔導員(班主任)之間、學生與心理咨詢專家之間能夠有效溝通交流,便于學生打開心結,正確面對疫情。

暢通信息渠道,促進大學生全面了解疫情動態(tài)? 由于對COVID-19的認知和知識儲備不足,非醫(yī)藥衛(wèi)生類院校的大學生較醫(yī)藥衛(wèi)生類院校的大學生更易出現(xiàn)心理焦慮,也更容易聽信不實傳言和謠言,因此有必要通過有效的信息傳遞途徑向大學生傳遞準確的權威疫情信息。

通過學校官方媒體及時發(fā)布疫情動態(tài),發(fā)布權威可靠的信息,使學生及時了解疫情發(fā)展動態(tài)。定期推送預防新冠肺炎的科學知識,如新冠肺炎的典型癥狀、傳播途徑、個人防護措施等,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避免通過互聯(lián)網接受過多負面或不實的信息而引起心理恐慌。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形成對COVID-19病毒的正確認識。不可輕信傳言,減少不必要的恐慌。

在學生返校后,學校要及時將學校疫情防控方案,針對重點人群篩查與管控,校內就餐、洗浴、購物等分流安排,宿舍、教室等消毒措施等信息及時告知學生,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正確認知疫情,面對疫情不慌,積極應對疫情防控。

建立有效的壓力釋放途徑,指導大學生做好情緒管理? 引導大學生根據個人習慣、興趣愛好等建立適當、有效的壓力釋放途徑,避免過度關注疫情、過度焦慮,轉移焦慮、抑郁、空虛等不良心理。用積極的興趣愛好改變消極的生活狀態(tài),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可以做的有意義的事情上,是自我情緒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當壓力過大,焦慮過度或已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癥狀時,自我調節(jié)失效,要及時尋求心理援助。

1)體育運動。體育運動不僅有助于增強免疫力,也有助于大腦健康。適當活動會使大腦產生神經遞質的功能變化,讓人產生愉悅感,減輕壓力和負面情緒,增強身體和心理的防疫力。

2)課外閱讀。利用居家時光持續(xù)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與文章,不僅能夠轉移對疫情信息的過度關注,而且有利于形成正確的認知,梳理正確的價值觀,也是大學生利用空余時間提升知識水平和能力的有效途徑。

3)聽音樂或唱歌。聽音樂是緩解心理焦慮的方式之一,生活離不開音樂,將音樂運用于醫(yī)學以防治疾病便形成音樂療法。研究發(fā)現(xiàn),音樂療法能夠降低血壓、增強免疫功能、鎮(zhèn)痛、治療焦慮和自閉癥、改善精神障礙等 [6]。聽音樂或唱一首喜歡的歌,能夠舒緩心情、緩解焦慮,暫時隔離對疫情危險的感知。

防微杜漸,建立校園心理危機干預長效機制? 建立健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長效機制,健全校園心理健康管理的組織機構,以資深心理學專家組建心理危機干預團隊,定期開放心理咨詢門診,幫助大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心理問題,并且通過專業(yè)手段提供心理支持或指導,促使他們正面問題,尋找合適的心理問題解決途徑,形成心理危機管理的長效運行機制。

1)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人員配備、制度建設等,不斷拓展服務內容,開展團體心理輔導,開設心理健康專題講座,組織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編印各類心理健康教育宣傳資料,進行重點心理危機干預等,努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標準化綜合服務體系,切實助力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平安和諧校園建設。

2)建立健全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建設與管理制度,定期采集大學生心理健康數(shù)據,及時掌握心理異常學生的動態(tài)變化,針對心理危機問題嚴重、極易引發(fā)危險事件的大學生,加大心理輔導與健康教育工作力度[5]。

3)定期開展大學生心理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篩查出可能存在心理問題或有心理問題傾向的大學生,針對不同的心理健康問題,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導方式。在疫情期間,高校應密切關注的心理問題易發(fā)大學生群體主要有應屆畢業(yè)生、原有心理病患的學生、自己或家人被確診感染的學生以及貧困特困生。

4)引導學生自主尋求心理問題咨詢。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心理咨詢,走出“心理咨詢=有心理問題”的誤區(qū)。在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能夠敞開心扉與教師溝通交流,引導學生自我開導、緩解壓力,把心理咨詢與學生常態(tài)化管理有機結合起來。

4 結語

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之一。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學生出現(xiàn)應激性心理變化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對COVID-19的正確認知,及時掌握準確的疫情信息,結合學校、輔導員(班主任)和校園心理咨詢團隊的心理疏導與干預等,才能避免大學生過度焦慮、心理空虛、抑郁等心理問題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保障正常學習與生活。

參考文獻

[1]GOEBEL M U, MILLS P J. Acute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exercise and changes in peripheral leukocyte ad-

hesion molecule expression and density[J].Psychosom Med,2000(5):664-670.

[2]昌敬惠,袁愈新,王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0(2):171-176.

[3]張鳳梅,陳建文,徐恒戩.山東某高校大學生焦慮抑郁狀況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4(13):2399-400,2425.

[4]楊秀蘭,賈偉華,夏果,等.社會階層背景對大學生抑郁、焦慮的影響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12):

1269-1272.

[5]黃馨月,沈倩,吳海晶,等.本科院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及快速反應機制研究[J].才智,2020(18):181.

[6]宋黎喆雄,李曉宇,仇雅嵐,等.音樂療法在身心疾病中的應用[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9(9):4186-4189.

猜你喜歡
心理危機干預新冠肺炎疫情大學生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學研究對政府決策的影響
治理研究(2020年2期)2020-03-13 08:10:15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機制:信息、決策與執(zhí)行
治理研究(2020年2期)2020-03-13 08:10:15
新冠肺炎疫區(qū)高校大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與行為應對
治理研究(2020年2期)2020-03-13 08:10:15
公共衛(wèi)生學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顯
治理研究(2020年2期)2020-03-13 08:10:15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突發(fā)性公共事件中應急者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
高校輔導員針對需要危機干預學生的幫助技巧
高校輔導員心理危機干預能力培養(yǎng)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5期)2016-02-22 18:59:04
試論我國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構建的有效途徑
阜宁县| 昌都县| 香河县| 吉木萨尔县| 故城县| 汉川市| 定日县| 灯塔市| 明溪县| 许昌市| 平昌县| 浪卡子县| 南投县| 南宫市| 盱眙县| 富阳市| 敦化市| 桃源县| 金山区| 垣曲县| 山阳县| 云安县| 安仁县| 涡阳县| 宝坻区| 邛崃市| 泽州县| 五华县| 鸡泽县| 定远县| 台湾省| 扎赉特旗| 绥江县| 香河县| 方正县| 江山市| 平舆县| 蓬安县| 徐水县| 盐池县|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