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一門以文化為依托的語言學科,要想提升初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就務必要重視對英語學科的語言學特性進行挖掘。提升初中英語課堂的交互性和語言實踐性,將英語語言學習活動放置到一個活躍、靈動的多維知識認知空間中,讓學生能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去自主地品味英語學科的魅力、探索英語語言本質。因為,只有這樣初中生才能在英語學習中掌握自主求索技能,才能在主動的求索中內化并強化自身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作者簡介】徐爽,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十九中學。
當今時代是一個以隨時為時間、以終身為時長的自主求索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主要培養(yǎng)目標以從“雙基”轉化成了自主認知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要想提出初中英語課堂活動的有效性,我們就必須要明確給初中生營造一個開放、穩(wěn)定的獨立求索環(huán)境,并為學生的獨立求索活動提供強有力的教學支持。那么在初中英語課堂組織過程中,我們到底該如何實現(xiàn)有效教學目標呢?從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總結出了如下有效辦法。
一、立足情境,力促自主表達
語言是在情境中產生、情境中應用、情境中交流的,情境是語言產生、發(fā)展、應用的載體。要想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語言求索積極性,還原語言產生情境是一種有效的辦法。因為,英語語言情境的還原,不僅可以助力語言求索活動從二維的文字感知,向多維的情境感知轉變,豐富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直接性知覺材料獲得,而且也改變了機械解讀的英語語篇感知現(xiàn)狀,助力了學生認知積極性在語篇解讀過程中的充分激發(fā)。
例如,在go for it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先利用多媒體展示校園藝術節(jié)活動海選現(xiàn)場,然后問學生:“The campus arts festival will be held soon, What can you do for it?”接著,學生紛紛根據自己的技能掌握情況,對自己的能力進行,描述,在能力描述過程中構建了本文形成情境相似的語言表達情境。繼而,筆者又讓學生觀察課文標題下的第一幅圖畫,說一說圖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進而搭建起文本情境與現(xiàn)實語言情境之間的橋梁,幫助學生感知了語篇主題,掌握了基礎性知識內容。
該教學活動的推進,為學生搭建了多維度、生活化的語言學習空間,助力了學生個人生命體驗在文本解讀過程中的充分融注,提升了學生的自主表達熱情和獨立求索能力。
二、基于合作,推進思維活動
語言活動是一項思維活動,任何一堂高效的英語課,都是需要學生廣泛、深入的思維參與的。而要想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強化學生的思維參與,教師就務必要在預留自主思考空間的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因為,課堂中的交流互動過程,不僅是一個個人觀點呈現(xiàn)過程,也是一個思維智慧撞擊過程,不同觀點的碰撞是思維拓展、思維延伸的起點。故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是一個合作課堂、思維課堂。
例如,在對go for it教材九年級全一冊第二單元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先根據自己對學生文化積累程度、英語語言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了解,構建了傳統(tǒng)節(jié)日四人探究小組。然后,以媒體展示如下問題:
(1)Do you know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our country?
(2)How many traditional festivals are there in our country? How did they form?
(3)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ese festivals and Foreign Festivals?
接著,學生紛紛就上述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最終在觀點交流中深化了對傳統(tǒng)節(jié)日及其文化價值、傳承價值的認知,從而樹立了正確的文化交流觀念。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以問題引領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在保留學生認知主體地位的同時,營造了良好的思維碰撞空間,助力了學生思維觸角在英語課堂中的充分延伸。
三、分層引導,關注學生特性
初中生在積年累月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的英語語言能力也拉開了差距。因此,要想讓所有的初中生都能在英語課堂中有所收獲,我們就必須要摒棄原本的一刀切式的教學引導方式,關注學生們的階段性學習特性,實施分層引導。
例如,在對文本《Beauty in Common Things》的閱讀感知過程中,我先按照層次相近原則對學生進行了小組劃分,然后設定了(1)Text interpretation(2)Breakthrough of difficulties(3)Cultural reward(4)Knowledge expansion等四個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探索過程中學生們可根據自身認知實際,自主確定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推進時間。
這樣一來,既照顧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尊重了學生的認知主體地位,保證了學生在英語探究中的選擇權。
綜上所述,有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是生本原則指導下的開放課堂、合作課堂、情境課堂,也是能夠體現(xiàn)英語學科特性的語言實踐課堂和綜合交互課堂。要想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活動有效性,教師應自覺優(yōu)化教學策略,將上述特征依次融入英語課堂之中。
參考文獻:
[1]張玉平.駐馬店市驛城區(qū)古城初級中學.淺談農村初中英語有效性課堂教學[N]. 駐馬店日報,2020-01-15(005).
[2]王玲.多媒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 5(2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