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梅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這種天性離不開老師的呵護和引導。
這不,快要放學的時候,班長曉筱拽著班里個調皮的男孩小濤進了我的辦公室,“老師,你快管管吧,小濤領著我們班的幾個男生玩彈珠?!睍泽隳槤q得通紅,“我沒收了這幾個,他口袋里還有?!睍泽銛傞_手將幾個晶瑩漂亮的彈珠遞到了我的眼前??粗鴷泽銘嵟哪槪倏纯茨莻€滿臉驚恐的男孩,我意識到玩彈珠似乎是很嚴重的“違紀”現(xiàn)象,于是,我沒有多想,嚴肅批評了小濤,沒收了他的彈珠,一番“把心用在學習上,不要只想著玩”的教育后,聽著小濤滿口的保證,感覺放了心,本次事件“圓滿”解決。
沒想到在這之后的幾天里,又有班干部陸續(xù)送來了沒收的小彈珠??粗呀浭樟藵M滿一盒的五彩斑斕、晶瑩剔透的彈珠,心想,其實,只要孩子們不把這些彈珠放到嘴里,塞到鼻子里,出現(xiàn)危險,玩彈珠是項很不錯的游戲,無非就是多囑咐他們注意衛(wèi)生而已。但是又一想,學校里很少見孩子公開玩這個游戲,好似這個游戲是大部分班主任所禁止的,看起來倒像個傳統(tǒng)。今天最后一節(jié)課是班會,我滿懷矛盾地起身準備往班里走,不知該如何跟孩子說這個事。
剛剛走出辦公室,遠遠就看見了我們班上的幾個男孩,或近或遠地跟在兩個六年級的孩子身后,仔細一看原來兩個大孩子蹲在地上玩彈珠,地上已經挖好了幾個小坑,他們排兵布陣,儼然組織一場有序的“戰(zhàn)斗”,而我們班的孩子跟在后面探頭探腦地看著,還時不時地用手比劃著討論番,每一枚彈珠在瞄準目標被彈出之前,他們都目不轉睛,屏住呼吸,那種專注的神情此時此地出現(xiàn)在那一張張可愛的小臉上,讓我禁不住深深地凝望…
于是,那天的班會上我沒有提出這個問題。孩子們的表現(xiàn)引起了我更深入的思考:孩子們如此渴望參與到這個游戲中,老師卻要百般阻止他們這樣做對嗎?童年只有一次,等孩子們度過童年上續(xù)到初中、高中的時候,他們還會玩這樣的游戲嗎?
曾經讀過兒童學家孫瑞雪寫的《捕捉兒童敏感期這本書,在書中她特別提出兒童有幾個黃出金般貴重的時期叫敏感期,像八九個月的幼兒喜多歡抓捏香蕉、面團、泥巴等柔軟的東西,2歲左很右的孩子喜歡玩水、玩沙,喜歡鉆到衣柜里、桌部子底下,等等。冰心老人也有句話說: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和選擇。其實冰心老人和孫瑞雪老師所表達的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我們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教育方式,都的是要以孩子的天性為首要考慮要素。
每個孩子都是快樂、美好的天使,他們一生下來,就通過玩來了解世界。玩,是一種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玩可以培養(yǎng)動手能力,可以啟發(fā)興趣愛好,還可以從玩中發(fā)現(xiàn)問題。玩有助于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堅強的毅力,并學會理解他人等。事實上,孩子們玩要時全神貫注的神情,高興時天真爛漫的表情,都源自他們內心純潔無暇、渾樸自然的天性,我們不應該壓抑他們的成長,剝奪他們自然伸展的權利,而是應該給予更多的理解與呵護,適時地“蹲下來”,用孩子的眼光來觀察他們的內心世界,學會賞識每個孩子,尊重他們的個性,尊重他們的興趣。天性是個奇妙的東西,因勢利導,揚長避短,便可以讓孩子快樂地成長,擁有美好的未來和幸福的人生。
也許,在孩子的一生中,我所扮演的角色微不足道;可是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必須為孩子的健康發(fā)展著想,為自己的言行帶給孩子的影響負責。當有一天我又發(fā)現(xiàn)幾個男孩子拿幾顆砂粒在地上當彈珠玩,看見我,趕緊丟掉,朝我憨憨地笑笑時,我對他們說:“原來這個游戲還可以鍛煉我們眼手腦的配合能力呢?!焙⒆觽兛次业难矍绾龅匾涣?,我又接上一句:“不過玩了一定得洗手啊,更不能耽誤上下一節(jié)課?!蔽业脑捯魟偮洌瑤讉€孩子就跳了起來,喊了一聲“YE”。事后發(fā)現(xiàn),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們課間活動井然有序,玩了彈珠的,自覺地去洗手,忘記了會有別的孩子提醒。看來孩子們并沒有因為獲得了玩彈珠的自由,忘記與老師的約定,反而更自覺的遵守紀律!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工作使然,能夠與他們起成長,是責任,是幸福,更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去探索。呵護孩子愛玩的天性,給他們愛和自由,給他們理解和寬容,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讓他們自由自在、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難道還有比這個讓我們更幸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