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梓帆
我最敬佩的人,是在我家樓下開雜貨鋪的大爺。大爺是賣雜食的出身,他的妻子前幾年離開了他,他的孩子也不在他身邊,他的家通常又臟又亂。大爺很瘦,腿細如麻桿,個子又矮,還經(jīng)常穿打著補丁的衣服。這副窮酸相,很容易讓人討厭和嫌棄,但鄰居們卻從不嫌棄他,反而對他很好。今天到他家買袋鹽照顧生意,明天給他帶去幾棵蔥說吃不了,大爺也知情大家的諸多照顧,經(jīng)常小打小鬧地回報大家。
去年秋天,剛收完秋,遠房姨姥送給我們她家自產的十袋大米。匆忙放在樓下,表哥開車就走了??墒菋寢屟缓?,搬不上去,爸爸又不在家,打了幾個熟人電話,都沒找到人,正一籌莫展時,碰巧大爺路過,看到媽媽為難的樣子,說:
“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嗎?”
“那多不好意思??!”
“不就是搬大米嗎?不是事!”
大爺一彎腰,掀起一袋大米扛在肩上,抬腿上了樓。我家住在四樓,說高不高,但來回二十趟一般年輕人都受不了,可大爺不到半個點,愣是把九袋大米扛上去了。爸爸回來了,已經(jīng)搬剩最后一袋大米了。爸爸埋怨媽媽:“大哥年紀大,有你這么使喚人的嗎?”還沒等媽媽辯解,大爺搶著說:“閑著也是閑著,再說就當鍛煉身體了?!笨粗鬆斠活^一臉的汗,噼里啪啦往下掉,爸爸更不好意思了,說:“這一袋別搬了,就送給你吧,反正我家也吃不了那么多?!薄澳遣恍?,這可是好大米?。〔皇切″X兒!”大爺說啥也不要,最后硬是讓爸爸把那一袋大米扛上了樓。
大爺除了熱心且不計回報外,還非常喜愛小動物。街上有流浪貓、狗,他都撿回家。洗澡,打理毛發(fā),買“下水貨”用油炒了做貓糧狗糧,把它們當孩子養(yǎng)。有時大爺還讓我給它們起名,起名字還不許起歡歡、淘淘這類名字,必須三個字,而且要冠上他的姓,像常越越,常念念等。有一次,我故意使壞,起了個“長相思”,這是我剛學完的一首詞。我以為他一定勃然大怒,結果,他歪著頭想了想,嘆了口氣:“好名字,好名字。”接受了!我心里很怪異,看著他蹣跚離去的背影,心里涌起了酸澀。
一到晚上,大爺就跟來串門的叔叔一起在小鋪里看電視。聲音放得老大,而且特愛看槍戰(zhàn)片,他說熱鬧。每次從他那個雜貨鋪小屋子傳出來的打槍聲、爆炸聲,跟電影院一樣,震得樓上嗡嗡響??吹脮r間長了,大爺就炒倆小菜,來瓶小酒,和“老伙伴們”悶幾口,嘮著閑嗑,好像是親兄弟老朋友一般。
就是這樣一位大爺,沒有顯赫的功績,凡人一個,卻總是讓我心生敬佩和暖意。因為在他身上,雖然有孤獨寂寞,但是,他從未失去過本心。
推薦理由
概括性的開頭留下了懸念,后面的幾件小事兒,選材恰當,敘述詳略得體,很好地突出了大爺?shù)目删粗帯<毠?jié)描寫真實生動,事件之間過渡自然。通過我心里的酸澀寫出了人物復雜的心態(tài),結尾一段,畫龍點睛,深化了主題。立意新穎,以“不失本心”結束全文有時代意義。如果注意一下對話的個性化,就更生動了。
(指導教師: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