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
當孩子的學業(yè)與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發(fā)生沖突時,家長如何應對?這其實是重視孩子智力發(fā)展,還是促進孩子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和諧發(fā)展的問題,這也是影響孩子一生發(fā)展的問題。不同的家庭教育格局決定家長的不同態(tài)度與抉擇。
2014年8月,第二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南京舉辦。
2014年3月17日下午,我的手機收到一條孩子學校的通知:“第二屆青奧會開、閉幕式演出合唱團團員招募正式啟動!本屆青奧會開、閉幕式由北京奧運會執(zhí)行導演親自執(zhí)導,本校合唱團作為南京市中學生合唱團唯一代表,獲邀參加本次演出。如果您的孩子有熱情,期待拓寬視野、豐富閱歷、服務青奧,那就加入我們吧!”
收到這則通知,我既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我和妻子一向鼓勵孩子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重視孩子的綜合發(fā)展,參加青奧會合唱團,除了能夠幫助孩子提升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在開眼界、長見識、煉意志等諸多方面都會有不小的收獲。而擔心的是,孩子正處于緊張的高考復習階段,這個時間與孩子備考有明顯的沖突。
孩子進入高一下學期,除了完成正常學業(yè)外,還力爭在高二時獲得提前高考的機會,報考他心儀的高校,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小的磨煉與挑戰(zhàn)。為了實現(xiàn)目標,孩子得提前學完高中學業(yè),分秒必爭。這一點,我們和孩子不謀而合。
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不僅目標明確,也有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而且完全是興趣使然。他在完成學校學業(yè)后,自習新課程,態(tài)度非常認真,特別是做理科習題時十分投入:每做一道題,先用鋼筆抄寫習題,然后用鉛筆解題,再用紅筆批改。不僅我和妻子,孩子自己也對即將到來的暑假有著較高期望,計劃充分利用暑假備戰(zhàn)高考。
而眼下,問題來了:如果孩子入選合唱團,將占用大部分暑假時間。
很顯然,學校通知每位家長,也是在征求家長意見,希望得到家長的支持。在孩子放學回家前,我和妻子已統(tǒng)一思想,全力支持孩子報名參加。我們認為,孩子如果能入選,即使影響到提前參加高考也是值得的,畢竟人生不只有考試和成績,還應當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孩子回家時,帶回一張報名表,表達了迫切要求報名參加合唱團的愿望,至于備戰(zhàn)高考,將會充分利用零碎時間來學習。四年前,我曾帶孩子參觀上海世博會,看著穿著綠白色相間服裝而被昵稱為“小白菜”的志愿者,孩子十分羨慕,渴望自己也能為世博會貢獻一份力量。如今同樣的機會終于來了,孩子自然不會放過。
合唱團除了高中生之外,還有小學生參與,為了配合小學生身高,導演組要求身高必須在1.78米以下。我家孩子因身高超過1公分,合唱團成員的資格被取消了,孩子有些沮喪。
沒想到,隔天孩子興奮地跟我們說,他已經(jīng)成為合唱團的正式成員了。原來,孩子得知落選的當晚,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計劃。他找到學校相關老師表明想法:即使成不了正式成員,也想成為普通志愿者,幫助合唱團做輔助工作也可以,自己想為青奧會貢獻一份力量。
最終,經(jīng)老師和導演組溝通協(xié)調,孩子如愿以償。這令我和妻子非常欣慰,孩子已經(jīng)懂得遇到困難和挫折要想辦法解決,明白機會往往是自己爭取來的。
合唱團的演出任務是為青奧會開幕式主題曲《點亮未來》等系列歌曲和聲。距離青奧會開幕的40多天里,孩子參加了緊張而有序的排練。要圓滿完成任務,團員們必須接受嚴格的專業(yè)訓練和高密度的排練。他們這支307人的隊伍,背著統(tǒng)一標識的雙肩包,精神飽滿、熱情高漲。他們冒著高溫,在悶熱的體育場內反復排練,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再濕,最后留下一塊塊白色汗斑,晚上的排練往往要到11點半??纱蠹叶颊f沒關系,沖個澡,睡個覺,明天繼續(xù)。在排練的空隙,孩子們從雙肩包里取出學業(yè)資料自習。這種高強度的訓練一直持續(xù)到青奧會開幕式前兩天。
2014年8月16日,青奧會開幕那天,孩子一早就出門了。當晚8點,隨著青奧圣火的點燃,奧體中心主會場沸騰了,主席臺對面旗桿兩側學生合唱團的孩子們也沸騰了。他們用高亢嘹亮的歌聲,圓滿完成了開幕式演出的和聲任務。直至夜里12點,孩子才回到家中。
新學期開學后,孩子帶回來一張青奧組委會頒發(fā)的榮譽證書。透過這張證書,我看到了孩子的努力,這不僅是孩子社會實踐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一次重大成長,將在孩子的人生畫板添加一筆炫麗的色彩。即使真的影響了學習進度,又有什么大礙呢?
后來的結果也確實證明了我之前的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在排練空隙,抽時間復習功課。進入高二年級后,依然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經(jīng)過努力如愿獲得提前高考的機會,并順利參加了全國統(tǒng)考及自主招生考試,被心儀的高校錄取。
除了更有學習熱情之外,孩子的集體主義觀念、集體榮譽感、團隊精神更強了,參加集體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
2015年4月30日,高二年級舉行學校傳統(tǒng)項目――31公里步行者行動。而自4月初,孩子結束學業(yè)水平測試后,已由學校統(tǒng)一安排到高三年級進行60多天的高考沖刺,他卻向高三班主任老師請假,執(zhí)意參加高二年級31公里步行者行動。
自上午7點半開始,他與同學們沿著學校師生精心設計的步行路線,用雙腳丈量金陵大地,追溯古城歷史文化,用雙眼感知金陵發(fā)展新貌。當天下午三點多,他們一行人才開始返回。這看上去幾乎占用了一整天寶貴的高考沖刺時間,但在孩子看來,跟同學們一起參加活動,感受濃濃的師生情、同學情,意義更為重大。
孩子提前一年進入高校就讀后,對高中母校、同屆年級與班集體的情感與日俱增。2016年4月22日,回到母校參加班級畢業(yè)合影;正式畢業(yè)當天,又趕回母校,穿著禮服參加高三畢業(yè)典禮。在就讀的高校,孩子不僅參加本年級赴皖南第一黨支部舊址舉行“十八歲成人宣誓儀式”,還參加了下一年級赴金寨紅軍廣場革命烈士紀念塔下舉行的“十八歲成人宣誓儀式”,做志愿者工作。同時,作為所在學院足球隊志愿者,他用無人機航拍訓練與參賽歷程,記錄一次次重要比賽的精彩盛況。
事實上,關心熱愛集體,參加集體活動,已成為孩子學習生活與情感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
孩子除了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外,還會主動參加社會實踐。大二結束后的暑假,在就讀高校附近,他自己聯(lián)系一家公司實習了一個月;大三結束后的暑假,他主動聯(lián)系導師,在學校實驗室實習了兩個月;大四畢業(yè)實習前夕,向一所位于北京的研究院申請,并順利通過面試,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畢業(yè)實習,并在指導教師指導下撰寫了畢業(yè)論文,回到學校后順利通過論文答辯,并取得優(yōu)異成績。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孩子自覺參與社會實踐,主動聯(lián)系實習單位與指導老師,是孩子積極進取、自主學習的表現(xiàn)。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fā)展,在不斷地促進著孩子的成長。
我想孩子取得今天的成績,跟家庭教育理念有很大關系。家庭教育中,我一直認為,好家長要有大格局。在孩子成長方面,我們并不是天天盯著孩子的作業(yè)和每次考試,而是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存在,尊重他的想法,關心孩子真正的興趣,鼓勵孩子敢于實踐,努力探索,最終幫孩子找到他人生的價值所在。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