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考試結束沒幾天,我陸續(xù)接到家長的反饋。最開心的是宇航媽,孩子這次測驗,作文只扣了0.5分,是班級里扣分最少的。
像宇航媽這樣,為孩子取得好成績而興高采烈的家長太常見,他們通常是孩子考試的晴雨表,孩子考好了各種獎勵,考不好便烏云滿天。家長的表現,不知不覺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只有分數最為重要。這既給孩子增加了壓力,也很容易使孩子心理上產生偏差。
我曾接過一個二年級的班級。班上有個小男孩叫小博,考試時總會偷瞄同桌。我暗示他,可一轉身他還是照舊。
體育課上,我?guī)е⒆觽冊诓賵錾线\動。自由活動時,我看小博的鞋帶散了,就拉著他的小手想教他。結果他痛呼了一聲,我嚇一跳,再一看,他的手心紅腫。再三委婉地探問,原來是因為前一天數學成績不理想,被他媽媽打的。我終于明白他為什么考試偷看了。
還有一種現象值得注意。這一類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但方式不對,他們不啟發(fā)孩子自己思考,總是填鴨式教育,在輔導方面太過強勢,有時讓孩子無所適從。
我曾教過一個叫悅悅的孩子。第一次月考后,我給孩子們布置自我檢查訂正的要求,接著把試卷發(fā)了下去。
下班時,我經過門衛(wèi),被悅悅喊住了。他坐在門衛(wèi)室里寫作業(yè),讓我等他一會兒,說試卷馬上就訂正好交給我。我讓他回家訂正,明天交也不遲??蓯倫傄话牙∥遥壕褪R坏李},老師你等等我。看著那眼神中的哀求,我答應等他。晚上,我接到悅悅媽的電話。我告訴她,孩子的確訂正完了。悅悅媽抱怨說,孩子總不把試卷帶回來,看到試卷才能督促輔導他。
第二次月考后,我提醒悅悅把試卷帶回家訂正,悅悅的臉沉下來。一聊才知道,悅悅媽的督促和輔導總是讓悅悅有壓力,她要求孩子按照她講的改,有時候明明講錯了,也不允許悅悅思考。悅悅說:“我自己思考都不行,非得聽她的。有時候我干脆不想了,她怎么說就怎么寫??傻诙煸嚲砗屠蠋煼治龅牟灰粯?,我還得改過來。”后來,我與悅悅媽媽溝通,希望她能多啟發(fā)孩子獨立思考,不要包辦學習。我告訴她,這種包辦式的指導會束縛孩子的想象力,消磨孩子學習的主動性,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的強勢勢必造成孩子的抵觸心理。久而久之,原本緊張的親子關系,也許就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還有一種比較罕見的對待成績的態(tài)度。
那是我新接班的第一次期中考試。我把試卷發(fā)給孩子們后,讓他們先自我檢查,把粗心造成的錯誤訂正過來。真正不會的,允許孩子不訂正。第二天,我在講評時,孩子帶著難題和“為什么”來聽講,效果不僅比填鴨式的老師講、學生改好得多,還培養(yǎng)了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冉冉的訂正卷交上來,訂正得亂七八糟,很多錯字依舊照著原來錯的寫,明顯沒用心。冉冉媽媽的名字就簽在這樣的錯字旁邊。
我撥通了冉冉媽媽的電話,冉冉媽媽說自己工作很忙,孩子應該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所以對于孩子的卷子和作業(yè)她不檢查,只簽字。冉冉媽媽特意強調,老師可以罰他多做幾張。放下電話,我似乎明白冉冉的學習習慣和成績?yōu)楹尾蝗缛艘饬?。孩子的確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但也需要父母的引導。
如何對待孩子的考試成績,既體現了家長的智慧,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成長方向。家長們切不可過于緊張,也不能漫不經心。試卷上的分數,不僅反映了孩子前一階段的學習成效,更反映其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家長必須針對出現的問題加以合理引導,同時也必須認識到,分數只代表過去,不限定未來,千萬不可采取過激的方式方法,導致孩子產生畏懼、抵觸等不良情緒。
編輯 巴恬恬 3655842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