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萱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xué)們:
大家晚上好!
我是來自20××屆××班的一名高三學(xué)生,我叫×××。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正視平凡,拒絕平庸。
大千世界里,我們可能只是蕓蕓眾生,是繽紛珊瑚礁上一只不起眼的貝殼。我們確實(shí)平凡,但平凡不是平庸,平凡可以孕育出非凡。
我們必須正視真實(shí)的自己,承認(rèn)平凡。我們不僅需要真正了解自己,還需要一種接受平凡的寬容。我們不是一定要成為英雄不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做英雄的命運(yùn)——總有人改變不了“平凡”的出身,但在有人選擇逃避的時候,我們卻可以選擇寬容與接受——包容平凡的自己,孕育一種自我向上的精神,一種不俗的高尚風(fēng)度。就這樣,把小人物做好,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逼椒?,就該有這樣一種風(fēng)度,在永無止境的世界里教我們安靜。真正地追求平凡,不是礙于是非的逃避,而是一場心靈返璞歸真的旅行。余秋雨在經(jīng)歷了人生的磨難后,重拾自己,在走遍了中國的山川大地、大漠荒原,探訪亞非與歐洲風(fēng)貌后,毅然以一本《借我一生》告別明爭暗斗、虛浮遍地的文壇,去體驗(yàn)一種清凈得沒有任何雜質(zhì)的生活,感受洗盡鉛華后的平靜與曠達(dá)。這難道不是對于那些平凡卻不甘于平庸的人最好的回答?
其實(shí),“不平庸”不完全等同于“偉大”。與偉大相比,它更輕淺、更平常。但我們也要明白,不能因“其貌不揚(yáng)”而否認(rèn)它的價值。在這個世界上,人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們不能保證下一件手頭的事就是“偉大”的事,但是我們起碼可以保證下一次的自己,在兼顧了社會道德與利益的條件下,在庸碌與平凡之中,盡量“不俗”。
是啊,我們不能要求所有教育者都像晏陽初一樣,但我們?nèi)匀豢梢詫W(xué)習(xí)他的偉大人格,貢獻(xiàn)社會。不能要求所有的執(zhí)筆人都像赫希曼一樣,在混亂的灰色地帶,在看不見黎明的長夜里,以筆為杖,探求真理,但我們依然可以像他一樣秉持初心,追求光明。不能要求所有的行路人都像赫克托爾一樣,面對命運(yùn)的裁決,站在生死的交界,都能義無反顧,但我們依然可以在決絕之處,如他那般秉承信念,敢于挑戰(zhàn)命運(yùn)。是的,我們普通極了,我們平凡透了,但我們可以擱置一地雞毛,跳出庸碌的一生。
所以,我親愛的同學(xué)們!不要再為自己波瀾不驚的生活、貧瘠的人生經(jīng)歷感到自卑與沮喪。我們的人生尚未完全展開,除了自己,沒人比你更加了解自己未來的無限分支終將延伸至何處。通向平庸,還是屬于你自己的那份獨(dú)特?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答案。我只明白,那些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看似粗笨愚蠢的努力與拼搏,所有的不甘與執(zhí)著,終將堆砌出我們有限人生的無限高度。而18歲的我們,正在起航。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指導(dǎo)老師: 陳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