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明
1980年,作家諶容女士發(fā)表中篇小說《人到中年》,那一年我16歲,正上高二。我同情并尊敬陸文婷,卻一百個不理解“人到中年”怎么就如此不堪?!中年似乎離我很遙遠,我似乎也不必去杞人憂天。
2002年4月3日,作家賈平凹老師過50歲生日,他長我一個年輪,也就是說,那一年我38歲了。賈老師說,從這一日開始,他的人生邁入了中年。座中左右都與我年齡相仿,我就開了一句玩笑:“如此說來,我等還是青年!”眾皆大笑,都道我幽默。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38歲已是人到中年了。但說心里話,我確實不認為賈老師人到老年了,當然也不認為我已人到中年了!
2016年秋,我的一位師妹參加機關乒乓球比賽,被編入老年女子組,當時她剛過45歲生日。我的第一反應是“怎么可能”?可是千真萬確,“老年女子組”就印在她的比賽證上。我對一位同齡女同事說:“這是瞎掰!”她反駁我:“不是瞎掰,是現(xiàn)實!”她說她45歲時參加職工比賽,也被編入了老年女子組。哦哦,這太過分了吧?
或曰,女性比男性老得快些。還有一種說法:“女子三十豆腐渣。”這當然是侮辱女性的話,卻曾經(jīng)道出了女性很現(xiàn)實的尷尬。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女人早已“逆天”了。我有一位同事,妻子與他同齡,農(nóng)轉(zhuǎn)非后與他走在一起,有人背后開玩笑說:“瞧,那一對母子逛街呢!”那一年他們應該算中年。我那位同事退休后和他妻子同行,又有人當面開玩笑說:“哈,你父女逛街呀?”背過身去,同事的妻子一襲長裙,一綰烏髻,哪里像老女人?拎個小皮包,牽個小洋狗,轉(zhuǎn)過身來,更像是中年貴婦人。相形之下,那位同事頭發(fā)花白、稀落謝頂,尼古丁牙,佝僂著腰,顯得老多了。
我常走大明宮遺址公園,幾乎每日早晚,都有廣場歌舞,只見方陣舞動,絲巾飄紅,扭腰擺臀,腳踏節(jié)拍,老歌此起彼伏,誰說那不是青春的旋律?好像每個人都揪住了青春的尾巴。一些自媒體人呼之“老大媽歌舞”。我時常站遠了瞭望,真不敢相信自己眼睛,自己問自己:“誰說那是老大媽歌舞?”等從她們身邊走過,又不得不相信眼睛:“還真是老大媽歌舞!”
不用去想,那些個活蹦亂跳的女人,多半是已經(jīng)退休的職工,說她們是老大媽,一點兒也不夸張。55歲往上的女人,獨生子女應該三十往上了,抱孫子的大有人在,也就是說她們已經(jīng)加入奶奶的行列。古往今來,未聽說當奶奶的不算老年算中年。
我忽然悲從中來,無論男女,似乎被歲月屏蔽了中年。就說我們60后那一代大學生吧,二十出頭,走出校園,步入社會。不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人生的夏季,如今驀然回首,怎禁得五味雜陳?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人生好像就是拼職稱來了,等“高級”了,卻該退出工作崗位了。租房子、分房子、買房子,人生好像是掙房子來了,等房子有了、大了,卻找不到靈魂的棲息之所了。結(jié)婚,生子,為獨生子女上學忙奔,獨生子女是小皇帝,戰(zhàn)戰(zhàn)兢兢伺候,眼看著他們翅膀硬了,飛高飛遠了,才發(fā)現(xiàn)韶華和青春都跑到似水流年的老歌里去了。
父母在,不遠游。多半的60后,骨子里都有此下意識。不是不想遠走高飛,而是總惦念著親情,不愿意讓父母被歲月消磨晚景、被孤獨折磨親情、被思念困擾終生。未必完全理解父母,未必對父母無微不至,未必令父母毫無怨言,卻也未必不盡心盡力。
人在旅途,都在趕路,有的走在前頭,有的落在后頭。左顧右盼的,看多了風景;勇往直前的,獲得了榮譽。人生好比馬拉松賽,一輩人就是一輩賽跑者,冠亞季軍只取前三名。卻不管是誰,都在爭先恐后的中步入了人生老境。
中年是什么呢?中年是一碗茶,該品的時候沒顧上,能顧上品了,茶涼了;中年是一朵花,怒放的時候沒顧上欣賞,等有閑了,花早已凋落;中年是一輪月,皓月當空的時候視而不見,彎月如鉤了,已老眼昏花了;中年是一顆流星,璀璨與暗淡,也就一剎那,這或許就是宿命吧!蘇軾說人生如夢,指的也是中年。說是活人呢,并不知道活誰呢,其實是活他人呢。人到中年,多半是這樣的。少年多夢,那是憧憬未來;老年多夢,那是回首往事;唯獨中年,真像做夢一般。
有種說法,人生只有三年:少年,中年,老年。老詩人黨永庵說:“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泵鲾[著,活好今天才是正道,但能否活好,并非一廂情愿就做到。李白說:“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就像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是沒法子的事情。李白又說:“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边@里邊就有人生態(tài)度了。你不找愁,愁偏找你,你奈愁何?所以,想過好今天,并不容易。有道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強說愁時花錦簇;人到中年盡知愁,卻無工夫閑說愁;剛將人生參悟透,卻道天涼好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