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摘要:精細化管理是現代新興的一種管理理念同時也是一種管理文化,是為了順應現代管理的必然產物,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當中,而在我國現代教育當中精細化管理不光應用于學校與教師之間,更是體現于教師的班級管理中。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剛進入到正規(guī)化學習環(huán)境所面臨的問題也較多,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靈魂人物責任意義重大,因此更加需要良好的運用精細化管理概念,將班級管理變得規(guī)范化、精細化、個性化,讓學生能夠盡快的適應集體生活和規(guī)范的學習環(huán)境,為提高小學知識教學質量和效果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精細化管理;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5-0126-01
Absrtact:Fine?Management?is?a?new?management?concept?and?a?management?culture.?It?is?an?inevitable?product?of?modern?management?and?is?widely?used?in?various?fields,in?modern?education?in?China,fine?management?is?not?only?applied?between?schools?and?teachers,but?also?embodied?in?teachers'class?management.?Especially?in?the?primary?school?stage,the?students'self-management?ability?is?relatively?poor,and?they?have?more?problems?when?they?just?enter?the?formal?learning?environment.?The?head?teacher's?responsibility?as?the?soul?of?a?class?is?of?great?significance,therefore,it?is?more?necessary?to?make?good?use?of?the?concept?of?fine?management?to?make?class?management?standardized,fine?and?individualized,so?that?students?can?adapt?to?the?collective?life?and?standardized?learning?environment?as?soon?as?possible,in?order?to?improve?the?quality?and?effect?of?Knowledge?Teaching?in?primary?schools?to?provide?a?sound?logistical?guarantee.
Key?words:Primary?School?head?teacher;refined?management;Strategy?Analysis?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導人、決策人,把握著一個班級的氛圍和發(fā)展方向,所以所管理的內容涉及了一個班級學生的思想、行為、學習、健康、生活等多個方面,同時負責學生與其他教學角色之間的協(xié)調與溝通,由此可見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復雜性。那么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班主任的工作內容,除了要擁有良好的師德師風以及奉獻精神之外,更需要有科學的管理手段,不同于以往的高壓教學以教師的言行來約束學生的思想行為,現代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出發(fā)進行科學化的管理,那么精細化管理概念就成為了班主任班級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班主任如何進行精細化管理將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問題,希望能為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提供一些幫助。
1?在小學進行精細化管理的策略分析
1.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在傳統(tǒng)教學當中,師生關系一直是我們急需解決的教學問題之一,首先小學階段,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年齡差距,教師不能明白學生的想法,學生不能理解教師的言行,因此教師決定了學生的思想行為意識,直接判斷了對和錯,表明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卻沒有告訴學生對與錯之間界定的標準以及如何改正錯誤面對錯誤,不但限制了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更導致了師生之間的關系惡化。
其實小學時期的孩子,雖然對于事物的認知能力較低,但是對于情感態(tài)度的意識卻極為敏感,也就是說教師的言行甚至是表情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會發(fā)現有的孩子積極向上樂于與教師溝通交流,而有的孩子就較為自閉,即使教師主動詢問也不愿意表達,那么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將孩子放在教學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心理和情感為基礎通過同等地位的交流來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問題,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理解孩子一言一行本后所表示的內容,用實際行動拉近師生關系,讓孩子能夠在有問題的時候主動找教師溝通交流,為教師精細化管理提供有效的輔助。
1.2將工作內容具體化、詳細化。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整體教育的執(zhí)行者和管理者,所負責的工作內容既綜合全面又復雜瑣碎,因此要求班主任不但要具備一定的工作能力更要有相對的管理能力,尤其是在小學生階段的管理工作,由于年齡較小學生不具備自我管理能力,同時受部分家長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認為既然將孩子交予學校就應該由教師進行全權負責,這些因素都導致了班主任的工作困難增多。那么為了能夠解決這些教學問題,班主任可以充分運用精細化管理的特性,根據工作內容和輕重緩急將班主任工作進行精細化劃分,合理制定天工作計劃、周工作計劃以及月工作計劃,把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拆分執(zhí)行,并且能夠有充分的時間來應對突發(fā)情況,做到班主任工作穩(wěn)中有序地落實。同時養(yǎng)成每天記錄總結的好習慣,將一天完成與未完成的工作進行分別整理,以便制定第二天的工作計劃,更可以清晰明確地了解工作進度,幫助教師完整有效地落實教學任務,完成工作內容。
1.3培養(yǎng)自身師風師德規(guī)范化。所謂精細化管理不光是對教學工作和學生的管理,更是對自身的管理,尤其是在現代師德師風的建設背景下,教師自身職業(yè)道德和意識的管理更加重要,這不僅關系著教師的工作狀態(tài)更決定了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和性質。因此班主任在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自身師風師德的建設,時刻謹記教書育人的根本目的,摒棄敷衍式工作,任務化工作,堅決杜絕有償授課和針對性管理,將學生進行優(yōu)差區(qū)別對待,尤其是在對待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班主任不能聽之任之或者將學生進行兩極分化管理,而是要了解學生學習能力差的原因,從根本入手解決問題,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帶動,實現整體性的提高。真正實現精細化管理的科學性以及全面性,深入貫徹實施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做到精細化管理平等進行。
2?結語
綜上所述,精細化管理作為一項科學化的管理手段,需要班主任以文化和智慧作為指導來完成學生發(fā)展,因此就需要班主任能夠了解學生的特性、把握學生思想動向、處理好學生之間的問題同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其主要的意義就在于教師在管理過程中的方法和過程,并且將這些方法和過程進行有針對性的細致劃分,讓教學計劃能夠有效的落實并發(fā)揮作用。同時為了保證教學計劃的穩(wěn)步進行,班主任可以通過精細化管理來掌握學生的思維動向和學習狀態(tài),針對管理結果進行全面的協(xié)調和調整,幫助學生學習穩(wěn)步提升,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周紹娟.論小學班主任工作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31):89-90.
[2]周美朵曲珍.?淺談中職學校班級管理的“三步推進法”[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5):219.
[3]張文君.農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校本策略研究.揚州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