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英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小學的教育教學也從單純的傳授知識轉變?yōu)樽⒅厮刭|教學的全面性教學模式,其中小學語文學科在素質教育改革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加強小學語文學科的作文教學是必要的?;诖?,本文就圍繞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展開論述,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學方法;方法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23.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5-0146-01
Abstract:With?the?in-depth?development?of?the?new?curriculum?reform,elementary?school?education?and?teaching?has?also?changed?from?simply?imparting?knowledge?to?a?comprehensive?teaching?model?that?focuses?on?quality?teaching.?Among?them,the?language?discipline?of?elementary?school?has?occupied?a?considerable?proportion?in?the?reform?of?quality?education.?In?elementary?school?Chinese?teaching,composition?teaching?is?an?important?part?of?cultivating?students'?Chinese?literacy.?Therefore,it?is?necessary?to?strengthen?composition?teaching?in?elementary?school?Chinese.?Based?on?this,this?article?focuses?on?the?innovation?of?teaching?methods?of?Chinese?composition?in?primary?schools,hoping?to?provide?a?certain?theoretical?reference?for?relevant?educators.
Key?words:Chinese?in?primary?school;composition?teaching;teaching?methods;method?innovation
1?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1學生難以表達真情實感。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小,身心發(fā)展也不夠成熟,對事物的認知不具有感性的思維,對思想感情的認知也不夠深入,這樣的思維使得他們在寫作時無法充足的表述感情,如果長期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進行寫作,不僅影響學生的語文成績,還會使得學生認為寫作枯燥,從而對寫作失去興趣和信心,產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
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自身水平和文化知識積累,使得他們在寫作時語句較為單調,例如在刻畫人物形象時,大多數小學生通常只進行外貌上的描寫,從而使得文章枯燥,人物形象不夠豐滿,一些學生為了表達所謂的“思想感情”會毫無根據的虛構,從而寫出了一些不符合常理的作文情節(jié),使得作文的質量大打折扣。
1.2作文寫作模式化。小學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其表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在不同的語境下一句話能表達出不同的意思。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小學生在寫作時將寫作模式化,大部分的小學生在寫作時會根據固定的套路或固定的節(jié)奏進行寫作,使得班級內的作文千篇一律,如果長期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寫作,會使得學生思維僵化,更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無從談起。
1.3寫作內容脫離實際。一篇好的寫作作品不僅在語句運用上十分優(yōu)美,作品內容更是具有思想、具有情感的,這要求作者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及對生活的認知態(tài)度。但小學生由于身心發(fā)展,難以對生活有深入實際的體驗,這就是一部分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作文內容與生活和實際聯系不緊密,在寫作過程中出現“胡編亂造”的情況,一些情節(jié)脫離生活實際也不符合生活常識,不僅是寫作質量下降,也對小學生的寫作造成不利影響,更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
2?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策略
2.1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給教育領域帶來了新的改變,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也能提升小學生的文學視野,以此激發(fā)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因此,在寫作過程上就是要充分為學生展示寫作的魅力,引領學生在觀看多媒體視頻的過程中有意識的閱讀名家的作品,這樣能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在好的作品的熏陶下,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還能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感。
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寫關于“春”的文章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春天有關的視頻和音頻,讓學生對春天有更為形象具體的認識,從而感受春天的美好,在這樣長期的訓練下,能讓學生對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物有全新的認識,教師在指導學生將這樣的認識帶入寫作之中,就能使學生的作文更加生動真實。
2.2帶領學生深入體驗生活。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樣也是寫作的靈感來源。因此,在小學寫作教學過程中,就是要引導學生深入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對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產生自己的思考,不僅能豐富小學生的寫作素材,避免寫作脫離實際,還可以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使得作文能夠有情感上的升華。
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結合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內容和課程目標,注重從生活經驗中為學生收集寫作素材,做好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利用生活中的案例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此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收集生活素材的能力,并在寫作過程中將收集到的素材進行實際的運用。
2.3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補充知識的關鍵,能讓學生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更能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擁有新的支持和理解,以此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從而提升寫作的整體水平,在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每一位小學生的愛好,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看的文章和課外讀物,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文章中優(yōu)美的語句和深刻的情感。學生在這樣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能夠將文章中的優(yōu)美語句和深刻的情感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以此提升寫作水平。
3?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首先應當具備創(chuàng)新的觀念,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使用創(chuàng)新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融入生活仔細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以此升華寫作情感。在課堂上,教師應當充分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結合學生的課程目標,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建立有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長期的寫作訓練中逐漸提高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甜甜.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109-110.
[2]楊晴雨.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學周刊,2018(01):143-144.
[3]吳欽.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研究[J].學周刊,2016(33):38-39.
[4]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0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