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倩
摘要:隋唐時期的多部樂是當時宮廷繁盛音樂文化的重要代表,從隋初制度化定型的七部樂到隋煬帝時的九部樂,再到貞觀年間的九/十部樂,直至中唐以后的漸趨衰落,其發(fā)展伴隨著中外音樂文化交流融合的不斷深入,并與政治生態(tài)緊密相關(guān),反映出一定的政治觀念。本文即對隋唐多部樂發(fā)展歷程中的三個問題進行思考,在討論具體問題的同時觀照其中所蘊含的政治屬性。
關(guān)鍵詞:隋唐多部樂 七/九/十部樂
隋唐時期的多部樂是當時宮廷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隋書》、新舊唐書等官方文獻中都有記載。現(xiàn)將相關(guān)主要文獻中所載多部樂樂部構(gòu)成分列如下:
上表可見,隋唐多部樂經(jīng)歷了一個從七部樂到九部樂、再到十部樂的歷史演變過程,時間跨越隋唐兩代,樂部的數(shù)量、名稱等亦有所變化。在隋唐多部樂設(shè)置、改制的發(fā)展過程中,有些問題值得我們關(guān)注與
一、關(guān)于隋代七部樂、九部樂的設(shè)置時間
魏晉南北朝以來,中外音樂文化交流不斷深入,至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時,國伎、高麗樂、天竺樂、安國樂、龜茲樂等多種音樂已進入中原。這就為隋代多部樂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隋初七部樂的設(shè)立,標志著“樂部”正式作為一種制度承載登上歷史舞臺。從七部樂到九部樂,隋朝宮廷中的多部樂制經(jīng)歷了一個逐漸發(fā)展、完善的歷史過程。
關(guān)于隋代多部樂的設(shè)立時間,雖然《隋書·音樂志》載隋文帝開皇初置七部樂、隋煬帝大業(yè)中定九部樂(卷十五),[1] 但后世文獻中亦有隋文帝“九部”的記載。南宋王應(yīng)麟《玉海》卷一百五載:“徐景安樂書古今樂纂云隋文帝分九部伎樂以漢樂坐部為首外以陳國樂舞后庭花也西涼與清樂并龜茲五天竺之樂并合佛曲池曲也石國百濟南蠻東夷之樂皆合野音之曲胡旋之舞也唐分九部伎樂以漢部燕樂為首外次以清樂西涼天竺高麗龜茲安國踈勒高昌康國合為十部?!盵2]
以上文獻的較早使用,是在張維《唐代“坐、立部伎”的起源、沿革及流傳》一文中。該文雖重在討論唐代坐立部伎產(chǎn)生的時間及歷史沿革,但其中所用《玉?!贰皾h樂坐部”這段史料卻引發(fā)了學界的諸多爭論。鄭祖襄《一段偽造的音樂史料——〈古今樂纂〉“隋代漢樂坐部”記載辨?zhèn)巍芬晃耐ㄟ^對“漢樂坐部”史料本身的表述邏輯、相關(guān)史料的記載、大背景下宋人的音樂觀念等方面的分析,認為《古今樂纂》是宋人偽造之書,《玉海》所引《古今樂纂》的史料不可相信。鄭祖襄教授此文雖意在對文獻的辨?zhèn)?,卻同時將“七部樂、九部樂設(shè)立的時間”這一問題引了出來。該文以《隋書》《通典》《舊唐書》《新唐書》等文獻中隋文帝設(shè)七部樂、隋煬帝立九部樂的明確記載和陳旸《樂書》中相同的史料卻記為“煬帝分為九部”[3]為據(jù),認為《玉?!分小八逦牡鄯志挪考繕贰睉?yīng)是將“隋煬帝”誤寫為“隋文帝”了。王小盾先生則對《玉海》中的這段史料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認為其顯示出隋初存在的一種七部分類觀念;他在肯定《隋書》所載隋文帝開皇初置七部樂的同時亦肯定了《古今樂纂》中“隋文帝分九部伎樂”的記載,指出“當時人有一種習慣,乃以‘九部伎樂來代指宮廷燕饗大樂”。[4]
亦有多位學者對該段史料所涉及的諸多問題進行爭論[5],但本文意在討論作為一種制度化存在的七部樂、九部樂的設(shè)置時間問題,故不再過多介紹。據(jù)筆者所見,其他文獻中亦有隋文帝時“九部”的記載,現(xiàn)列舉如下:
1.《隋書》卷六十七《裴蘊傳》:“初,高祖不好聲伎,遣牛弘定樂,非正聲清商及九部四舞之色,皆罷遷從民。”[6]
2.劉貺《太樂令壁記》:“隋文平陳,得清樂及文康禮畢曲,而黜百濟樂,因為九部伎?!盵7]
3.《通典》卷第一百四十六《樂六》:“禮畢者……隋平陳,得之,入九部樂?!盵8]
4.《舊唐書》卷二十九《音樂志》:“……隋文帝平陳,得清樂及文康禮畢曲,列九部伎,百濟伎不預(yù)焉?!盵9]
5.陳旸《樂書》卷一百五十九:“禮畢之樂,本晉太尉庾亮妓追思而作,因假為其面,執(zhí)翳以舞而象其容,取其謚以號之,為文康樂。每奏九部樂終則陳之,是故以禮畢為名。……隋平陳得之,入九部樂?!盵10]
以上文獻記載都顯示出同樣的信息——隋文帝開皇九年平陳所得的清樂、禮畢入九部樂,似乎說明開皇九年時已有九部樂之制。但仔細分析,其實不然:
第一,作為國家重要的禮儀用樂,隋唐時期的多部樂是以國家頒布政令的形式得以確立的。[11] 而文獻記載中有明確政令規(guī)定的,是隋文帝時設(shè)立七部樂、隋煬帝時設(shè)立九部樂。因此,形成制度化規(guī)范的九部樂制,應(yīng)是在隋煬帝大業(yè)年間定立而成。
第二,從樂部構(gòu)成上來說,開皇九年平陳所得的清樂、文康禮畢曲與開皇初七部樂中的清商伎、文康伎本就是同宗同源,其入九部樂應(yīng)該是與原有的音樂進行合并,而不太可能再重新專立樂部。隋煬帝大業(yè)年間的九部樂制較開皇初的七部樂多了康國、疏勒兩個樂部。如此,則平陳后所得南朝清樂與文康禮畢曲入多部樂便應(yīng)是吸收整理的融合關(guān)系,而非樂部數(shù)量上增加的并列關(guān)系。
第三,隋文帝開皇九年平陳后,遣牛弘定樂,“非正聲清商及九部四舞之色,皆罷從民”中的“九部”指的應(yīng)是除了“正聲清商”之外的樂部,泛指當時存在于隋代宮廷中的多民族音樂樂部,而非制度化的九部樂。[12]
第四,上文所列《太樂令壁記》《通典》《舊唐書》陳旸《樂書》等文獻中“隋平陳得清樂與文康禮畢入九部樂”的記載,應(yīng)為后人撰述的主觀原因所致。隋唐時期的多部樂,以九部樂制存在的時間最長、上演的次數(shù)最多,可以說是隋唐多部樂最具代表性的存在,且隋煬帝時期定立的九部樂確實吸收了開皇九年平陳所得的南朝音樂。故此,筆者認為以上文獻中如此記載,乃是撰寫者加入了自己的主觀理解:隋平陳所得的清樂、文康樂,融入了后來形成定制的九部樂。也就是說,這些文獻中所載的“九部樂”指的應(yīng)是隋煬帝時形成制度化的九部樂,我們并不能據(jù)此認為隋文帝時即已定立“九部”之制。
筆者以為,關(guān)于隋代七部樂、九部樂設(shè)立時間的問題,還是應(yīng)該以《隋書·音樂志》的記載為準,即隋文帝時設(shè)立七部樂、隋煬帝時設(shè)立九部樂。第一,《隋書》的成書雖歷時二十多年,但畢竟時間距隋不遠,文獻資料相對較全,再加上參與修纂工作的魏徵、顏師古、許敬宗、孔穎達等都是當時的飽學之士,這就使得《隋書》有著較高的史學價值。第二,多部樂是隋唐宮廷朝會宴饗所用音樂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屬于朝廷禮儀用樂范疇,因而在官修史志、政典文籍中多有記載。成書于初唐的《隋書》作為正史文獻,其《音樂志》中對制度化多部樂的記載是目前所見最早的官方史料。從史源上來說,《隋書·音樂志》中隋文帝時設(shè)七部樂、隋煬帝時立九部樂的記載應(yīng)該是最具權(quán)威性和可信性的。因而我們對多部樂設(shè)立時間的認定,也應(yīng)該以《隋書》中的記載為主要參考。此外,后世文獻中亦有關(guān)于隋文帝設(shè)七部樂、隋煬帝設(shè)九部樂的記載。如《樂府詩集》卷十三載“隋煬帝初,詔秘書省學士定殿前樂工歌十四曲,終大業(yè)之世,每舉用焉。其后又因高祖七部樂,乃定以為九部”。[13] 從以上文獻我們可以明確看到,九部樂是隋煬帝時所設(shè),且是在隋文帝七部樂的基礎(chǔ)上重新整合而成。
雖然我們確定了作為制度化存在的七部樂設(shè)立于隋文帝時,但具體的時間不明,《隋書·音樂志》只載“開皇初”,并未言明具體何時。對此,有觀點認為七部樂的設(shè)立是在隋文帝開皇九年平陳之后。[14] 但筆者認為,此觀點似可商榷。首先,《隋書》所載“開皇初定令,置七部樂”的“初”,應(yīng)是指開皇年號的最初幾年。類似的用法如《魏書》卷一百九《樂志》載:“太和初,高祖垂心雅古……五年,文明皇后、高祖并為歌章……”[15] 此處的“太和初”便是在太和五年之前。隋文帝年號“開皇”的時間為公元581—600年,前后共二十年,開皇九年應(yīng)屬于中期階段,而非“開皇初”。其次,隋朝代北周而建國,隋文帝登基伊始便著手陸續(xù)進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作為重要統(tǒng)治手段的“禮”“樂”自然也在改革范疇之內(nèi)。秉承著歷代“禮樂不相沿襲”的傳統(tǒng),隋文帝登基之初對包括宮懸雅樂、宴饗用樂等在內(nèi)的宮廷音樂有所改制自是必然。相對于宮懸雅樂形成定制的艱難遲緩來說,將繼承自前代宮廷的多民族音樂加以整理則更為簡單,“七部樂”在隋代政權(quán)建立之初便成為宮廷宴饗重要樂制之一種也在情理之中。再者,隋唐時期的多部樂具有“夸耀武功、宣揚國威、以備華夷”的突出政治功能,其主要被用于接待外使、大宴群僚等重大的宴饗場合之中。而根據(jù)《隋書》的記載,“自開皇元年起,靺鞨、突厥、百濟、高麗等便多次遣使來朝?!盵16]如此強烈的政治需求使得隋文帝在登基之初便下令將繼承自前代的國伎、龜茲、清商等樂進行整理、規(guī)范,將“七部樂”作為接待外使的宴饗用樂也是很有可能的。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隋初定令置七部樂的時間應(yīng)是在隋文帝登基之初,而非遲至開皇九年平陳之后。
值得注意的是,從隋文帝時的七部樂到隋煬帝時的九部樂,隋代多部樂制的樂部數(shù)量、名稱以及排列順序都發(fā)生了變化:
首先,樂部數(shù)量上的變化。七部樂增加了“康國”“疏勒”兩部而成九部樂,這種變化不僅豐富了多部樂的構(gòu)成,更顯示出統(tǒng)治者的政治觀念。“九”在古代為最大的數(shù)字,多用來附會帝王及與帝王有關(guān)的事物,如“九五之尊”“九鼎”等。煬帝時將七部樂擴充為九部樂,與宣揚他在位期間開鑿大運河、開創(chuàng)科舉、三征高麗、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的政治功績、彰顯他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地位不無關(guān)系。
其次,樂部名稱與排列順序的變化。七部樂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國伎”,其次為“清商”;九部樂中,第一位為“清樂”,其次為西涼,文康樂改名為“禮畢”。自北魏起,統(tǒng)治者對“雜以龜茲之聲”的西涼樂便極為重視,西魏、北周時稱為“國伎”。北周統(tǒng)治者是鮮卑人,雖然慕化漢風,但仍然會保留自身的文化審美選擇,即所謂“元魏、宇文,代雄朔漠,第不傳清樂,人各習其舊風”。[17] 隋文帝建國之初,宮廷音樂承襲北周,開皇二年時,尚沿用北周樂制[18],則隋初七部樂中列“國伎”為諸部之首,而將漢族傳統(tǒng)音樂的清商樂列在第二位也是在情理之中。而在九部樂中,清商樂改名為清樂,成為漢族傳統(tǒng)音樂的統(tǒng)稱,并被排在了首位。如此變化,不僅是因為清樂自身所具有的藝術(shù)特性,更重要的是受統(tǒng)治者政治觀念的影響,將作為傳統(tǒng)正聲的清樂列為多部樂之首,主要是為了彰顯政權(quán)的正統(tǒng)。
二、關(guān)于唐太宗貞觀年間的九部樂/十部樂
公元618年,李唐王朝建立。唐高祖時因政權(quán)初建、“未暇改作”而沿用了隋代的九部樂[19]。至唐太宗時,政權(quán)穩(wěn)固,政治清明,國力昌盛,“制禮作樂”的政治生態(tài)條件臻于成熟,隋唐多部樂在貞觀年間的變化、發(fā)展,亦反映出當時的政治理念與多部樂自身所具備的政治屬性。
1.貞觀十一年(637年)廢除“禮畢”。“禮畢”即隋九部樂中的“文康禮畢曲”。此曲是為紀念庾亮所作的樂舞,與其他指向國別、地域、音樂風格分類的“樂部”不同。唐太宗時將其從九部樂中廢除,充分顯示出統(tǒng)治者對多部樂的政治選擇性以及更加強調(diào)多部樂“以備華夷”的政治特性。
2.貞觀十四年(640年)增加“讌樂”。貞觀十四年,因出現(xiàn)“景云現(xiàn)、河水清”的祥瑞之兆,協(xié)律郎張文收作“讌樂”以歌頌太宗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統(tǒng)治之功。[20]“讌樂”包括《景云》《慶善》《破陣》《承天》四首樂曲,《唐六典》《通典》《舊唐書》等文獻記載了它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如下表所列:
以上三種文獻記載的“讌樂”所用樂器略有出入,但基本相差不大。從樂器構(gòu)成上來說,“讌樂”所用樂器間采中外,既有磬、筑、笙等中國獨有樂器,亦包含琵琶、觱篥、銅鈸等外來樂器。這亦表明了當時存在“華夷一體”的政治觀念。“讌樂”在創(chuàng)作完成后被安排在多部樂、二部伎的首位,成為“元會第一奏”,更是體現(xiàn)了其所蘊含的政治色彩。
3.十部樂僅上演于唐太宗貞觀年間。唐太宗貞觀十四年收復(fù)高昌,其后將所得的“高昌樂”列入多部樂中,從而形成了唐代的“十部樂”。文獻中關(guān)于唐代多部樂上演的記載有九部樂亦有十部樂。細查九部樂、十部樂的應(yīng)用場合,筆者發(fā)現(xiàn),十部樂的演出集中在唐太宗貞觀年間。[21] 如此狀況又是何故?這是否有特殊的含義?韓嬌艷認為多部樂中的“高昌”與“龜茲”兩樂部樂器構(gòu)成基本相同,演奏風格亦“有些雷同”,“因此后來在演出時可能就將高昌樂省去”。[22]但筆者以為太宗之后的唐代九部樂,應(yīng)是省去了第一部“讌樂”。而省“讌樂”的原因,筆者揣測可能有以下兩點:
其一,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政治功績最高的帝王,遠非其他帝王可比,故只有他才有資格享用十部之樂。太宗是唐代政權(quán)的主要奠基者,他的歷史功績可大致歸納為:①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lǐng)導(dǎo)能力為唐朝的建立和統(tǒng)一立下汗馬功勞;②在位期間解決了邊患問題,鞏固了唐的統(tǒng)治;③改革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府兵制,使唐朝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④知人善任、虛心納諫,使初唐形成了較為清明的政府環(huán)境等。貞觀中出現(xiàn)的“景云現(xiàn),河水清”等祥瑞之兆便正是上述豐功偉績的最好“證明”,因之而產(chǎn)生的“讌樂”便是對太宗文治武功的最佳贊頌之作,將其列入到多部樂之首,也正體現(xiàn)了多部樂所具有的政治意義。
其二,“以備華夷”是多部樂最為突出的政治功能之一,故其主要由表示不同國別、地域、風格種類的“樂部”所構(gòu)成。但“讌樂”是為頌贊太宗而作,內(nèi)容上間采中外音樂元素,風格種類特征較其余樂部并不明顯;再加上“讌樂”的創(chuàng)作理念與唐代二部伎中的其他十三首樂曲一樣,來自于西周以來“堂上登歌,堂下樂懸”的作樂傳統(tǒng),主要表現(xiàn)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太宗之后的多部樂一直用九部之制,應(yīng)是“讌樂”至遲在高宗時已歸于二部伎之坐部中所致。
三、關(guān)于隋唐多部樂的存續(xù)時間
隋唐多部樂的制度化定型始于隋初,已然明確。但多部樂何時消亡,史載不明。從現(xiàn)存文獻記載來看,多部樂的上演多集中于隋至中唐以前,唐代后期已不多見。這表明多民族音樂相對獨立而又共存的多部樂之制在中晚唐時已漸趨衰落?!短茣贰缎绿茣分嘘P(guān)于唐宣宗時太常卿封敖上任后閱“九部樂”的記載應(yīng)是目前所見隋唐多部樂上演的最后記載。[23]此外,《新唐書》卷二百八、《五代會要》卷五亦有“十部”“九部”的記載,如“聞懿宗以來,每行幸無慮用錢十萬,金帛五車,十部樂工五百,犢車、紅網(wǎng)朱網(wǎng)畫香車百乘,諸衛(wèi)士三千。凡曲江、溫湯若畋獵曰大行從,宮中、苑中曰小行從?!盵24]“晉天福四年十二月,太常禮院申……朝堂宏獻,即舉舊儀,二舞、鼓吹、熊羆之樂,工師樂器等事,因久廢不可卒備,請且設(shè)九部樂,用教坊伶人。”[25] 但筆者以為上述史料并不能看作是隋唐多部樂存續(xù)的證據(jù),理由如下:
第一,唐代帝王、王公貴族、朝中官員等在出行時均有與其身份相配的車駕儀仗隊,鼓吹樂便是儀仗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這種道路行進時所用的鼓吹樂又被稱為“鹵簿鼓吹”?;实鄢鲂袝r的儀仗隊稱為“大駕”,所用“鹵簿鼓吹”規(guī)格最高亦最完整,掆鼓、金鉦、大鼓、鐃鼓、羽葆鼓、笛、簫、笳、觱篥等樂器俱全,樂工布列于整個儀仗隊的前、后部。[26]《新唐書》所載的“十部樂工”正是唐懿宗“行幸”(即皇帝出行)時所用,則此處的“十部”便可能是指懿宗車駕前后所用的鼓吹樂,而并非指唐代宮廷宴饗時用于殿庭的“十部樂”之樂工。
第二,后晉天福年間的宮廷朝會用樂曾參照了唐代開元年間的禮樂制度進行設(shè)置。[27] 隋唐時期的多部樂歸太樂署所管,由太常樂工進行演奏。后晉天福四年(939年)十二月太常請設(shè)的“九部樂”因工師樂器等“不可足備”而選用教坊伶人。故而筆者認為此處的“九部樂”應(yīng)是后晉對唐代宮廷禮樂制度的一種復(fù)制,并不能看作是隋唐多部樂在此時仍有上演。
多部樂消亡于唐朝后期已屬確然,但究其衰落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其一,經(jīng)過長時間的交流融合,魏晉南北朝以來進入中原地區(qū)的外族音樂在中晚唐時自身的民族風格特性已不如最初那么明顯,則按照地域國別進行劃分、彼此獨立、民族特性明顯的多部樂也就失去了其立部的必要前提條件。其二,玄宗時二部伎的規(guī)制已成體系,其宴饗娛樂之功用較多部樂更為突出和便捷,故在尋常宴會中多有使用。多部樂則因其突出的政治功用而主要用于接待外使等大型的宴饗場合,故其可能隨著二部伎的頻繁使用而漸趨衰落。其三,中晚唐時國力大大衰落,初唐時諸國臣服、遣使來朝的景象已成過往,具有“以備華夷”政治屬性的多部樂便逐漸失去了上演的必要。
結(jié) 語
作為隋唐宮廷音樂文化絢爛畫卷中濃墨重彩的一部分,多部樂的設(shè)立沿襲了歷代統(tǒng)治者為“美德廣之所及”而在制禮作樂時將“四夷之樂”列入宮廷宴饗用樂的傳統(tǒng),其匯集了中外多民族之音樂,鮮明地體現(xiàn)出隋唐帝王“華夷一家”“四海賓服”的治國理念;它主要被用于接待外國來使、大宴百僚等重要的賓、嘉禮儀場合,演出時有一定的程式化規(guī)范要求,凸顯出禮樂的特質(zhì)和“夸耀武功、宣揚國威、以備華夷”的政治功能。從隋唐多部樂產(chǎn)生、發(fā)展、完善、衰落的歷史進程來看,其受政治因素主導(dǎo)作用的影響,與政治環(huán)境的變化關(guān)系密切,并順應(yīng)了當時中外音樂文化交流融合的大發(fā)展趨勢??梢哉f,隋唐多部樂是絲綢之路音樂文化交流的產(chǎn)物。這一時期,東西方的音樂文化共同集合于隋唐宮廷之中,發(fā)生著碰撞、融合,并最終交匯成為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組成部分,這在樂調(diào)、樂曲、樂器等多個方面都有體現(xiàn)。
(作者單位:中國音樂學院)
注釋:
[1] [唐]魏徵等:《隋書》,第376—377頁,北京,中華書局,1973。[2] [宋]王應(yīng)麟:《玉?!?,第1916頁,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3] 陳旸:《樂書》,卷一百五十九“九部樂”條載:“隋大業(yè)中備作六代之樂華夷交錯其器千百煬帝分為九部以漢樂坐部為首外以陳國樂舞玉樹后庭花也西涼與清樂并龜茲五天竺之樂并合佛曲池曲也石國百濟南蠻東夷之樂皆合野音之曲胡旋之舞也”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39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 王小盾:《關(guān)于〈古今樂纂〉和音樂文獻的辨?zhèn)巍?,《文藝研究》?008年第11期,第82~84頁。
[5] 孫曉暉《〈新唐書·禮樂志〉的史料來源》,《中國音樂學》2003年第4期;岳珍《唐佚名〈古今樂纂〉輯考》,《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黃佳《三種唐、五代音樂文獻佚文輯錄與研究》,《中國音樂學》2008年第1期;王小盾《再論音樂文獻辨?zhèn)蔚脑瓌t和方法》,《文藝研究》2010年第5期;董曉明《再談〈古今樂纂〉“漢樂坐部”史料中的問題》,《文教資料》2012年第17期;亓娟莉《唐徐景安及其〈歷代樂儀〉輯考》,《交響》2014年第2期、《唐人〈古今樂纂〉〈樂纂〉輯考——兼及隋代“漢樂坐部”史料的重新解讀》,《廣西社會科學》,2015年第3期等。
[6] [唐]魏徵等:《隋書》,第1574頁,北京,中華書局,1973。
[7] [宋]王應(yīng)麟:《玉?!?,第1916頁,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8] [唐]杜佑:《通典》,第3731頁,北京,中華書局,2003。
[9] [后晉]劉昫:《舊唐書》,第1069頁,北京,中華書局,1975。
[10] [宋]陳旸:《樂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38—739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 [唐]魏徵等:《隋書》,卷十五《音樂志》載:“始,開皇初定令,置七部樂。”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376頁?!锻ǖ洹肪淼谝话偎氖稑妨份d:“今著令者,唯十部?!敝腥A書局2003年版,第3726頁?!杜f唐書》卷二十九《音樂志》載:“今著令者,惟此十部。雖不著令,聲節(jié)存者,樂府尤隸之。”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069頁。
[12] 王小盾在《關(guān)于〈古今樂纂〉和音樂文獻的辨?zhèn)巍芬晃闹姓J為“古人習慣以‘九部伎樂來代指宮廷宴饗大樂”,指出“九”在古代為大數(shù),泛指表示“多”。沈冬認為隋文帝開皇初以法令的形式確定七部樂之后,隨著后來音樂的不斷豐富(如隋文帝平陳,得其清樂),漸感七部樂之不足,故在開皇九年左右已有改為九部樂的考量但并未下詔頒行,直至煬帝大業(yè)五年之前才正式訂定九部樂。(《唐代樂舞新論》第47頁)此說便是將隋文帝時的“九部”視為實際數(shù)字。筆者認為《隋書》中“非正聲清商及九部四舞之色”的“九”應(yīng)為泛指概念,表示“多”。
[13]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第182頁,北京,中華書局,1979。[14] 岸邊成雄《唐代音樂史的研究》與王小盾、孫曉暉《唐代樂部研究》均持此觀點。陳旸《樂書》卷一百七十七“隋樂舞”條中亦有類似觀點:“隋文帝平陳之后盡得宋齊舊樂……其后定令置七部樂而牛宏又請存鞞鐸巾拂四舞與新伎并陳宴會同設(shè)于西涼前奏之?!蔽臏Y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10頁。
[15] [北齊]魏收:《魏書》,第2828頁,北京,中華書局,1974。
[16] [唐] 魏徵等:《隋書》,卷一《高祖紀》載:“開皇元年……庚午,靺鞨酋長貢方物。八月壬午……突厥阿波可汗遣使貢方物?!缮辍回噬忱徛钥珊骨彩关暦轿?。……冬十月乙酉,百濟王扶余昌遣使來賀……二年春正月……辛未,高麗、百濟并遣使貢方物?!甏赫隆锖?,高麗遣使來朝……”,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3—19頁。
[17] [后晉]劉昫:《舊唐書》,第1040頁,北京,中華書局,1975。
[18] [唐]杜佑:《通典》,卷第一百四十二《樂二》載:“隋文帝開皇二年,尚因周樂。……九年,平陳,獲宋、齊舊樂,詔于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3618頁?!端鍟肪硎摹兑魳分尽份d:“開皇二年,齊黃門侍郎顏之推上言:‘禮崩樂壞,其來自久。今太常雅樂,并用胡聲,請馮梁國舊事,考尋古典。高祖不從,曰:‘梁樂亡國之音,奈何遣我用邪?是時尚因周樂,命工人齊樹提檢校樂府,改換聲律,益不能通?!北本?,中華書局,1973年,第345頁。
[19] 《通典》卷第一百四十六《樂六》載:“武德初,未暇改作,每讌享,因隋舊制,奏九部樂?!逼浜笮∽肿ⅰ耙蛔厴?,二清商,三西涼,四扶南,五高麗,六龜茲,七安國,八疏勒,九康國?!薄短茣肪砣白厴贰睏l所載與之相同。按,“讌樂”乃是太宗貞觀十四年張文收所作;《隋書·音樂志》所載隋代七部樂/九部樂中無“扶南”;《新唐書·禮樂志》中載“高祖即位,仍隋舊制設(shè)九部樂”,分別為燕樂伎、清商伎、西涼伎、天竺伎、龜茲伎、高麗伎、安國伎、疏勒伎、康國伎。
[20] [唐]杜佑:《通典》,卷第一百四十六《樂六》:“貞觀中,景云見,河水清。協(xié)律郎張文收采古朱雁天馬之義,制景云河清歌,名曰讌樂,奏之管弦,為諸樂之首(今元會第一奏者是)?!北本腥A書局,2003年,第3720頁。
[21] 岸邊成雄《唐代音樂史的研究》第488—492頁列有唐代多部樂演出年表,十部樂的上演僅見于貞觀十六年、十七年、二十一年。[22] 韓嬌艷:《隋唐龜茲樂部考》,第13頁,新鄉(xiāng):河南師范大學,2013。
[23] 《唐會要》卷六十五:“(大中)十二年十月,太常卿封敖左授國子祭酒。舊式,太常卿上事,庭設(shè)九部樂。時敖拜命后,欲便于觀閱,移就私第視事,為御史所舉,遂有此責?!鄙虾9偶霭嫔?006年版,第1343頁?!缎绿茣肪硪话倨呤摺斗獍絺鳌罚骸啊€為太常卿,始視事,廷設(shè)九部樂。敖宴私第,為御史所劾,徙國子祭酒?!北本腥A書局,1975年,第5287頁。
[24]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第5890頁,北京,中華書局,1975。
[25] [宋]王溥:《五代會要>,第84—85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6] 對唐代鹵簿鼓吹的詳細記載,見《唐六典》卷十四、《大唐開元禮》卷二、《通典》卷第一百七、《樂府詩集》卷二十一、《新唐書》卷二十三、陳旸《樂書》卷一百三十等文獻。
[27] 《五代會要》卷五載:“晉天福四年十二月,太常禮院申:‘奉敕,敕約《開元禮》重正定旦朝會。按《開元禮》,三品已上升殿,群官在下。請法近禮,依內(nèi)宴列坐。據(jù)《開元禮》,稱賀后皇帝戴通天冠、服絳紗袍,百官朝服侍坐,解劍履于樂府之西北。今京邑新造,殿庭隘狹,請皇帝冠烏紗巾、服赭黃袍,百寮具公服。俟朝堂宏獻,即舉舊儀,二舞、鼓吹、熊羆之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4—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