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云
《京兆地理志》上說:“炸醬面,京兆各縣富家多食,蓋行各鄉(xiāng)鎮(zhèn),便飯中以此為最便?!庇纱丝梢钥闯?,炸醬面在舊時之所以能流行京兆大地,核心原因是占了一個“便”字。炸醬面的內(nèi)容說來簡單,無非是三部分:面條、面碼和炸醬——但要是想做得好吃和正宗,這里面的講究可多了。
先說面條,老年間的面條,除了自己在家搟的之外,大多數(shù)都是到切面鋪去買。名義上是切面鋪,在20世紀(jì)30年代以前,里面賣的均系手搟面。今天一說做炸醬面,面條基本都是細(xì)條,過去則不然,“板兒條”和“一窩絲”都有。所謂板兒條,就是狀似絳帶的寬面條,嚼起來筋道,吃了耐饑,體力勞動者比較喜歡吃;“一窩絲”就是細(xì)面條,但無論寬細(xì),在制作方法上都是一樣的。
把面和好后,先以兩臂反復(fù)拉抻,“揉成一長條,提起來擰成麻花形,滴溜溜地轉(zhuǎn),然后執(zhí)其兩端,上上下下地抖,越抖越長,兩臂伸展到無可再伸,就把長長的面條折成雙股,雙股再拉,拉成四股,四股變成八股,一直拉下去,拉到粗細(xì)適度為止”。此舉謂之“遛面”,以使面條柔韌筋道,滑潤適口。這樣抻好后,把兩頭捏斷,就可以投進沸滾的鍋里了。開鍋后,把熱面撈到一大盆冷開水中,過水之后,看上去粗細(xì)均勻,綿軟有致,絕不打坨。
然后再說面碼。民俗學(xué)家白鐵錚先生回憶:“吃炸醬面(面碼)至少有黃瓜、掐菜(掐頭去尾的綠豆芽)和青蒜或蒜泥、蒜片兒,北平人有一句話‘吃面沒有蒜,不如吃碗飯。家常吃炸醬面,除了上述三種佐料外,講究的要有芹菜末兒、香椿末兒、毛豆和豌豆……”僅僅看這面碼就已經(jīng)讓人眼花繚亂、垂涎欲滴了。但是您得注意了,這些都是“文吃”的面碼,還有“武吃”的,就是一條黃瓜,幾瓣大蒜,圖的就是一個吃得酣暢。
炸醬面,說到底,炸醬的好壞才是衡量這一碗面水平高低的“金標(biāo)準(zhǔn)”。炸醬的“醬”,正宗的講究用黃豆做的黃醬或麩子做的甜面醬。醬在鄉(xiāng)下都是自己在家中做,在北京則是到醬園中去買。老北京人吃東西認(rèn)地方,比如住在西城的,吃醬一定買前門外六必居的、錦什坊街大鼎和的或者阜成門外大葫蘆的,一買就是四五斤。炸醬時用素油,頂好是小磨香油,其次是好花生油。炸醬的肉一定要用瘦多肥少的嫩夾心肉,作料只用蔥白兒和少許鮮姜末兒,并沒有其他材料。
炸醬的做法,是先把炒鍋洗凈燒干,然后把香油放在鍋里燒熱,火要大,油煙滾滾的時候,把切好的肉丁放在鍋里煸,等瘦肉丁變了顏色,肥肉丁兒膨脹起來,就把蔥花兒、姜末、木樨下鍋炒拌,一會兒,將預(yù)先用水調(diào)稀成糊狀的醬放進鍋里,再放上一小勺糖用鏟子來回地攪拌稍炸,等醬和肉以及蔥花等作料調(diào)勻?qū)嵙?,大火改小火,蓋上鍋蓋咕嘟一會兒,即可出鍋等著拌面了。這時的炸醬紅褐油亮、香味撲鼻,最是勾人食欲。
在北京民俗大家陳鴻年先生的《北平風(fēng)物》里提及,那時有一種特殊的吃法,就是在切面鋪里“搞定一切”。老北京的商家在規(guī)矩之外,還有一股替人著想的熱絡(luò)勁兒:切面鋪里有小碗可以供客人借出,到隔壁的油鹽店打一大枚黃醬,然后在醬上面再澆一大枚香油,再饒一根蔥,另外再買兩塊肥瘦相間的肉,拿回到切面鋪里交給掌柜的,掌柜就著客人買的這些東西,先用油一煸鍋,然后做上一碗香噴噴的炸醬?!凹偃缒I來的有‘面碼兒,什么豆嘴兒和豆芽菜的,切面鋪會在開鍋里焯得好好的,放在面旁邊”——然后您就拌得了美滋滋吃上一大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