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仕清
統(tǒng)編本教材在有些課文后面安排了一個欄目“資料袋”,有的介紹作者生平,有的介紹寫作背景,有的介紹記錄方法,有的補充與課文相關聯(lián)的材料……“資料袋”因其“占地面積”不大,所以很不顯眼,在學習過程中容易被教師和學生忽略,甚至遺忘。但是,既然教材中編入“資料袋”這個欄目,肯定是因為它具有價值,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它。那么,在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怎樣去挖掘“資料袋”的潛在價值,巧妙地發(fā)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我就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明確內(nèi)容,讓“資料袋”成為學習課文的引子
“資料袋”內(nèi)容豐富多彩,形式也多種多樣,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把“資料袋”里介紹的資料當作課堂學習的引子,引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親近感。
《大青樹下的小學》 (三年級上冊)一文的課后“資料袋”給學生帶來了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和德昂族四幅少數(shù)民族的人物圖片,亮麗的頭飾和各具特色的服飾格外引人注目。傣族的小伙子們穿著檸檬黃的服裝,敲打著象腳鼓,正伴著節(jié)奏在跳舞;景頗族姑娘身著黑色平絨縫制的緊身衫,脖子上掛著的銀項鏈和銀項圈特別引人注目;阿昌族姑娘都喜歡在包頭上插一朵朵鮮花,不僅美觀,而且還有心靈純潔的象征意義;德昂族女子上身穿藍色或黑色的緊身短衣,胸前的衣服都用寬幅的條紋來裝飾。課文講的是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qū),聚居在一起的少數(shù)民族有很多,不同民族的孩子就在同一所學校學習。我們所教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漢族,對少數(shù)民族的情況不太了解,那么課文中所講的少數(shù)民族有哪些呢?他們的穿著打扮和生活習慣跟漢族有什么不同呢?因此上課伊始,我就用課件出示“資料袋”里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上人物的頭飾和服飾,猜一猜是哪個民族,說一說是從哪些方面判斷出來的,還知道這個少數(shù)民族有什么風俗習慣。然后出示正確答案,當堂驗證學生猜測得對不對,這樣學生就非常積極地參與到“看圖片猜民族”的活動中來,在猜猜說說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了解了少數(shù)民族的特點,感受到了我國各個民族之間的團結(jié)和友愛,為學習課文打下了愉快的基調(diào)。
二、適時出示,讓“資料袋”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
“資料袋”的內(nèi)容都是緊緊圍繞教材內(nèi)容設置的,與課文有著密切的關系,恰當?shù)乩盟?,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了解得更加全面。好幾篇課文的“資料袋”中都有關于課文作者生平資料的介紹,適時出示“資料袋”,讓學生“近距離”地接觸到課文作者,從而減小對課文的陌生感。
《花的學校》 (三年級上冊)的作者是印度的泰戈爾,課后的“資料袋”中就出示了一段話,簡單地向?qū)W生介紹了泰戈爾的成就、獲得的獎項以及作品的名稱,雖然只有短短的四行字,但是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第一次看到課文用這樣“嚴肅”的文字來介紹一個人,內(nèi)心是很驚訝的,讀完以后就會產(chǎn)生一種崇拜的感覺。再如《窮人》(六年級上冊)一文的作者是列夫·托爾斯泰,課后的“資料袋”中也出示了有關作者的介紹內(nèi)容?!百Y料袋”除了介紹托爾斯泰的生平和作品以外,還包含了俄國作家高爾基和德國作家茨威格對他的評價和描述。高爾基的評價簡潔明了,指出了托爾斯泰的巨大成就,而茨威格注重于描寫他的外貌特征,運用“多毛、濃密、長髯、糾纏不清、一綹綹”等詞描寫“茂密的須發(fā)”,用了一連串的比喻句,如“皺似樹皮的黝黑臉膛”“眉毛像糾纏不清的樹根”“一綹綹灰白的鬈發(fā)像泡沫一樣”“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須發(fā)”等幽默風趣地描寫了他的外貌特征,學生讀了以后對托爾斯泰的濃密的胡須和灰白的鬈發(f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栩栩如生的描寫使書本上托爾斯泰的頭像變得立體化起來,學生對作者的了解豐富了,那么讀他的作品也就有了更濃的興趣,對他的感情便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類介紹作者的“資料袋”使用起來非常靈活,根據(jù)課堂教學的需要,可以在課堂學習開始的時候使用,作為引出課文內(nèi)容的一個引子,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以放在課文將要結(jié)束時使用,讓學生對作者取得的成就作一次總結(jié)。
三、體悟方法,讓“資料袋”教會學生做有心人
教師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課后“資料袋”是一個很好的語文材料源,好好地利用它,可以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到更多的寫作方法。
《爬山虎的腳》(四年級上冊)是葉圣陶先生的作品,課文中作者通過詳細的觀察,著重介紹了爬山虎的“腳”的生長部位、形狀和作用以及如何用“腳”爬墻。學生學了課文以后,都對觀察事物產(chǎn)生了興趣,那么怎么觀察事物呢?觀察時該注意哪些問題呢?教師就利用課后的“資料袋”向?qū)W生介紹觀察日記的兩種記錄形式:圖文結(jié)合和做表格。每一種記錄方式針對同一種事物展開的長期的觀察記錄,“圖文結(jié)合”利用圖片和文字相結(jié)合的方式,拍攝了四張不同時間段的銀杏樹的照片,從圖片上進行前后對比,可以一目了然地感受到銀杏樹的葉子、種子在短短的兩個月內(nèi)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圖片下面寫上相應的文字說明,細致地記錄了銀杏樹種子顏色的變化、開始掉落的時間以及葉子的顏色由淺綠色到黃色的過程?!白霰砀瘛笔前延^察的情況分為幾個部分以后分別記錄下來,例如書中列舉的是對蠶進行觀察記錄,分“時間、體長、顏色、吃食情況”四個方面記錄觀察到的各項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通過縱向比較,可以讓人清楚地看到蠶寶寶的生長變化過程。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學習“資料袋”中介紹的記錄方法,學生就會迫不及待地付之于行動。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自己選一種植物,觀察一段時間,試著用“資料袋”中提供的方法記錄它的變化。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像作者那樣養(yǎng)成愛觀察的好習慣,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拓展延伸,讓“資料袋”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使用“資料袋”的目的還在于注重拓展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習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和使用工具材料的能力。一部分課后“資料袋”就向?qū)W生展現(xiàn)了語文書上很少出現(xiàn)的資料,讓學生在閱讀中產(chǎn)生自主探究的欲望,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觀潮》(四年級上冊)介紹了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課文中介紹的錢塘江大潮奔涌不息的場面不斷地在學生的腦海中浮現(xiàn),有些學生就產(chǎn)生了好奇:錢塘江大潮是怎樣形成的呢?除了農(nóng)歷八月十八觀潮日以外,其他時間也可以看到壯觀的錢塘江大潮嗎?為了解決學生心中的疑問,教師就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后的“資料袋”,了解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錢塘江所處的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引起的。由此可以推知,在其他時間漲潮時,也能觀看到錢塘江大潮的景象,只不過沒有觀潮日那天氣勢宏大?!百Y料袋”的右上角還附有一張地圖,中間部分用黑色的字體標注了錢塘江大潮發(fā)生的地點是在杭州市、海寧市、鹽官鎮(zhèn),用藍色的字體標注了錢塘江大潮的發(fā)源地是杭州灣,讓學生讀完文字資料以后再去地圖上找一找錢塘江大潮所處的位置,直觀地感受杭州灣呈“喇叭形”的樣子。有的學生還可以從地圖上看到錢塘江位于浙江省,與浙江省相鄰的分別是江蘇省和上海市。另外,從這個“資料袋”里還可以挖掘出很多地理知識,很多學生就從此時開始認識了地圖,并且找來《中國地圖》在上面仔細探索其他的省市所處的位置。
課后“資料袋”的使用使學生的知識面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很多學生覺得語文真是一個廣闊的學習天地,只要樂意去探究,就能學到很多的知識。
小小的課后“資料袋”,蘊藏的內(nèi)容可真豐富。我們教師一定要重視它的價值,用好它,讓它小小的“身材”盡可能地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重慶市萬州區(qū)教師進修學院)
責任編輯 張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