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典籍翻譯是增進世界對中國智慧了解的手段之一,文化傳真是典籍翻譯的理想目標。本文以丁往道先生《女媧補天》譯本為例,以Peter Newmark的語義翻譯為理論基礎,從文化概念意義、文化思維方式和文化整體風格三方面分析譯文的文化傳真。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丁往道先生的譯本從以上三方面成功地做到了文化傳真,語義翻譯在文化傳真方面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語義翻譯;文化傳真;丁往道;《女媧補天》
作者簡介:路爽(1995-),女,漢族,天津市人,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3-0-02
一、引言
中國文化典籍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向世界推廣文化典籍是提升我國國際形象、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選擇有效的翻譯策略進行文化傳真是學者們不斷探究的問題。丁往道在《女媧補天》中的翻譯方法可解釋為紐馬克的語義翻譯,譯者盡力保留了原文中的中華文化特色元素,較為出色地保證了“原汁原味”?!杜畫z補天》講述了中華民族始祖的故事,能夠代表中國古代文化。本文選用丁往道《女媧補天》譯本,以紐馬克的語義翻譯為理論依據(jù),以探尋在全球文化多元的環(huán)境中,如何在典籍翻譯中實現(xiàn)文化傳真。
二、文獻回顧
謝建平(2001)闡述了文化、語言、翻譯三者之間的關系,并指出為了實現(xiàn)文化傳真,譯者不能欠額翻譯也不能超額翻譯。另外,各個民族文化的傳統(tǒng)、內容與心理也不能忽視。班榮學和梁婧(2008)分析比較《道德經》威利譯本和許淵沖譯本的文化傳真,探討英譯典籍中文化傳譯的保真問題。肖平(2008)將目光聚焦于中醫(yī)典籍,探討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及翻譯,尋找中醫(yī)文化傳真的有效途徑。金敏和尹富林(2009)比較分析《紅樓夢》兩個譯本,探究歸化翻譯和異化翻譯在文化傳真中的應用。丁立福(2013)借鑒“五不翻”傳統(tǒng)音譯理論,例證了音譯在文化傳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指出音譯是翻譯文化詞時不得不倚重的“傳真機”。董勛和段成(2017)以文化傳真為理論標尺,探究中國民俗文化的翻譯方法,為民俗文化的譯介積累了經驗。
三、理論框架
1981年,英國著名翻譯家、翻譯理論家彼得·紐馬克發(fā)表著作《翻譯問題探討》,在本書中首次界定了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兩種翻譯模式。二者側重點不同,語義翻譯(semantic translation)重視原作者的地位;而交際翻譯(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更加關注讀者的接受程度。在語義翻譯模式中,“譯者在譯入語語言結構和語義的可接受范圍內,試圖把原作者的意圖準確地表達出來”(Newmark,2001)。語義翻譯將內容圈定在源語的文化范圍中,不允許原文中承載民族文化的詞句被修改或省略。在交際翻譯模式中,譯者的任務是確保譯語讀者從譯文中獲得的效果與源語讀者的一致。交際翻譯注重譯文的地道流暢,因此譯者將大量的外來成份轉化到本民族的文化和語言中。交際翻譯的模式允許譯者對文本進行適當?shù)恼{整,譯者在這種翻譯模式中擁有一定的自由,不過這種調整必須是有依據(jù)、有理由的。
翻譯中華文化典籍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徑,這一過程要保證文化傳真。文化傳真指在翻譯中“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文所蘊涵的異域文化特色”(孫致禮,2002)。具體來說,“譯語要從文化義的角度準確地再現(xiàn)原語所要傳達的意義、方式及風格”(謝建平,2001)。相比之下,語義翻譯的模式與文化傳真的要求更加貼近,更有可能實現(xiàn)文化傳真的效果。
四、《女媧補天》丁往道譯本的文化傳真
丁往道是我國著名翻譯學者,致力于中華文化典籍的譯介,同時從事英文文體與寫作的研究。作為《女媧補天》的譯者,他對中華文化理解深入、透徹,同時英文表達能力出色,因此該譯文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丁往道先生在《女媧補天》中采用的翻譯方法可以用語義翻譯來解釋,譯者采用較短的詞、短語為翻譯的基本單位,力求保留原作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文化特色。以此為基礎,下面分析譯文的文化傳真效果,進而探尋語義翻譯是否對文化傳真具有指導作用。
4.1 文化概念傳真
文化傳真的第一個方面是文化概念意義的傳真,也就是說,譯文應保留原文的語義。語義翻譯與直譯之間有共通之處,但在運用時更加靈活。丁往道先生除了做到語義上的對應之外,還輔以文內增譯進行文化補償,巧妙傳遞了文化內涵。
(1)原文: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
譯文:In ancient times,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sky collapsed and the world with its nine regions split open.
原文中出現(xiàn)了漢語獨特的表達。“四極”指四根擎天柱。中國古代有“天圓地方”的說法,認為大地的四角上有柱子撐起天空。丁往道先生譯為“the four corners of the sky”,意思是“天之四角”,將天與地的空間結構形象地勾勒出來,補全了“四極”背后的中國古代宇宙觀。比起只翻譯“擎天柱”的含義,該譯文使文化內涵更為明確。
“九州”指“古代中國”,首次使用于先秦典籍《尚書·禹貢》中。根據(jù)《尚書·禹貢》的記載,大禹治水過后,將中國的土地分為九個區(qū)域,因此“九州”指當時的漢地。英譯為“the world with its nine regions”,即“劃分為九個區(qū)域的世界”。譯者考慮到原文是上古神話,在古人的認知里中國即全世界,如果此處僅僅理解為中國本土的意思,那么范圍過于狹窄,語義不夠全面。譯者準確把握文化內涵,幫助讀者理解詞語的實際所指。
4.2文化思維方式傳真
語言的結構和形式往往能反映出該語言使用者的思維模式。在文化思維方式的方面,譯文與原文結構形式的對應反映了二者包含的思維方式一致,進而實現(xiàn)文化傳真。這是紐馬克理論的亮點之一,丁往道先生的翻譯印證了這一理論。
(2)原文: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
譯文:Thus the sky was mended, its four corners lifted, the flood tamed, Jizhou pacified…
中文的特點之一是單音節(jié)字可以靈活地組合使用。原文中的四個分句將單音節(jié)的形容詞和動詞置于名詞之后,表示結果。結構整齊,同時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整體性思維。具體說來,整體性思維習慣從整體角度出發(fā),關注綜合分析的結果。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群體取向,體現(xiàn)在語言上表現(xiàn)為注重整體效果的排比、對仗等修辭手法。譯文采用英語的被動語態(tài)翻譯,后面依次用省略結構,不僅保留了原文整齊的句型,還能使譯文讀者領略漢語修辭的魅力以及中文使用者的思維特點。
4.3 文化整體風格傳真
文化整體風格的傳真表現(xiàn)在《女媧補天》語言風格的保留上。《女媧補天》是我國著名的上古神話,以講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丁往道先生注意用英文中與漢語文化色彩相似的表達復原原文的風貌,呈現(xiàn)原文敘述的語言特點。
(3)原文:考其功烈,上際九天,下契黃壚,名聲被后世,光輝熏萬物。
譯文: Nuwas deeds benefited the heavens above and the earth below. Her name was remembered by later generations and her light shone on every creation.
“考其功烈”中的“考”有“查核、研究”的意思,給讀者的印象是以研究者或評論者的角度撰寫議論文,不符合本文記敘的風格,因此省略不譯。接下來的兩句使用簡單質樸的語言譯出,“功烈”譯為“deeds”,“名聲”譯為“name”,平鋪直敘。在文章的結尾,重現(xiàn)Nuwa的名字,首尾呼應,結構完整,傳達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敘述故事的風格特點。
五、結論
通過對丁往道先生《女媧補天》譯本的研究分析可知,譯文從意義、思維和風格三個方面實現(xiàn)了文化傳真,說明語義翻譯在文化傳真方面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在典籍外譯中,如何采用更為適合的策略進行文化傳真,是譯者們必須不斷思考的問題。為了達到文化傳真的目標,譯者需要跨越漢語和英語之間的鴻溝,富有創(chuàng)意又不失忠實地詮釋文本,才有機會將歷史典籍中的文化特色完好無損地展現(xiàn)給讀者。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中國譯者應對承載著先賢智慧的歷史典籍懷揣一顆虔誠敬畏之心,才能讓世界更真切地領略光輝燦爛、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
參考文獻:
[1]Newmark, P. (200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班榮學, & 梁婧. (2008). 從英譯《道德經》看典籍翻譯中的文化傳真.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4), 164-168.
[3]丁立福. (2013). 論文化詞的音譯與民族文化的“傳真”.淮南師范學院學報(01), 91-96.
[4]丁往道主編. (2008).中國神話及志怪小說選, 漢英對照.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5]董勛, & 段成. (2017). 葛譯莫言小說民俗文化英譯研究——基于文化傳真的視角.當代外語研究(2).
[6]金敏, & 尹富林. (2009). 從《紅樓夢》的翻譯探究文化傳真的兩種策略.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8(04), 78-81.
[7]孫致禮. (2002). 中國的文學翻譯:從歸化趨向異化.中國翻譯(1), 40-44.
[8]肖平.(2008). 中醫(yī)典籍的語言特點及其翻譯的文化傳真.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04), 74-76.
[9]謝建平. (2001). 文化翻譯與文化“傳真”.中國翻譯(5),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