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
《大宋之變》
作者:趙冬梅
出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5月
定價:88元
談到宋朝,王安石變法是繞不開的話題。趙冬梅先生的《大宋之變》給予了這段歷史不同過往的制度審視。
眾所周知,司馬光和王安石是宋朝改革新舊兩黨的核心人物,對這二人的評價不僅關于兩位古人,其實也折射出我們的歷史認知。如果僅僅以保守派來論及司馬光,以改革派來定義王安石,那么很多結論還是走不出中學歷史教科書范圍。如此,我們對于歷史人物的評價也失去了當時當?shù)氐捏w察,對歷史的認知就會陷入非黑即白的狀態(tài)。
誠然,司馬光體現(xiàn)了儒家的保守主義。他主張恪守大宋“祖宗之法”,而宋朝的祖宗之法有很多含義,甚至成為黨派紛爭口實,鄧小南先生在《祖宗之法》一書中對此已有很多敘述。總體上,司馬光等舊黨人的政治取向是反對對內(nèi)與民爭利、對外興兵拓疆。至于王安石,這位傳說中的“拗相公”,其政策取向也并非出自私心,而是希望富國強兵。或許,正是因為自以為絕對正確,他才喊出了“天命不足畏,眾言不足從,祖宗之法不足用”的口號。這樣的豪言壯語固然可以在后世贏得喝彩,甚至被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附會,但其本質(zhì)卻體現(xiàn)了法家的取向。用今天的術語來說,他的很多做法存在強化政府介入經(jīng)濟的傾向,更類似一種繼續(xù)做大中央的國家資本主義。
趙冬梅認為,王安石變法導致了北宋政治的逆轉。首先,從經(jīng)濟效益來說,其斂財效果是看得見的。經(jīng)歷宋神宗對外用兵,朝廷財政庫府還是很充沛,總計達一億貫以上。這是看得見的效果,那么看不見的效果是什么?
從政治層面看,王安石變法導致了宋朝政治生態(tài)的惡化。面對變法壓力,他反對“異論相攪”,主張“一道德,同風俗”,這不僅使得他的個人權力膨脹,也釋放了原本在祖宗之法節(jié)制下的皇權。經(jīng)歷王安石變法,宋朝政治從宋仁宗時代的寬容走向?qū)V?,士大夫群體的心態(tài)也從開放走向內(nèi)向。
體制生態(tài)惡化之下,道德和理念都要求統(tǒng)一。惡性黨爭的時代開始了。君子與小人不得不正面肉搏,直到彼此都不斷拉低對方水準。表面上,是相權集中化,其實丞相的定位也變了,變?yōu)榛实鄣拿貢?看起來是相權的放大,甚至從此宋朝權相輩出,其實不過是君恩。
在這種只看執(zhí)行效果的維上生態(tài)下,冒出頭的并不是君子,而是為了討好上層不惜踐踏民間的官僚。斂財之臣開始走上臺面。宋神宗贊賞的是“內(nèi)外理財之臣未有出其右者”的吳居厚,到了宋徽宗時代,皇帝認可的自然變成了“豐亨豫大”的蔡京之流。一句話,正如明代亡于萬歷,而北宋或許亡于神宗。
當然,這些變化背后有各種機緣。比如王安石本身才華出眾德性高尚,使得推翻他的理論變得更為困難;比如宋神宗與王安石彼此親密信任,所謂相得“如一人”;再比如宋神宗的少年天子心氣,期待改變父親宋英宗得位不順又無所作為的狀態(tài)。但從根本上看,還是在于宋朝的制度設計。趙冬梅認為,北宋王朝政治可以總結為追求一個“穩(wěn)定”兩個“安全”——整個社會生產(chǎn)生活秩序的穩(wěn)定、國家的統(tǒng)一安全和皇權的安全。
在理想狀態(tài)下,北宋王朝的治理是怎樣的呢?趙冬梅總結了三點:第一,國家制度的設計傾向于地方、部門、機構、個人的分權制衡,以確?;实酆椭醒氲募瘷?第二,政策制定要避免對社會的頻繁騷擾和過度壓榨,以“不擾”為善政;第三,在政治運作中,一方面皇帝應當保持其超越性,另一方面士大夫要能夠有效地輔助皇帝治理國家。但這三點的平衡是脆弱的,影響其穩(wěn)定性的主要是人的因素,包括皇帝因素、宰相大臣因素和士大夫因素。
不過,對照實際,我認為核心因素始終是皇帝的因素。宋朝的制度并不像有人附會的那樣,是現(xiàn)代制衡制度的投射,究其本質(zhì),更類似中國官僚制度發(fā)展到完善的結果:皇權集中得到加強,官僚彼此制衡。但是其運行結果與效率,仍舊受制于其制度的頂點——皇權。雖然宋朝尤其是南宋的一個現(xiàn)象是權相輩出,但這種權力往往不是正式的權力,而是君弱相強的個人因素的結果。
好的歷史普及需要學養(yǎng)與洞察,并不容易,到今天也還是很稀少,而趙冬梅先生顯然是合適的人選。好的歷史學家不僅讓人理解歷史,更讓人思考當下。讀這本書讓人不禁思考,如果再來一次王安石變法,今天人們會如何評價?
《將成為國王的教宗》
作者:[美]大衛(wèi)·科澤
譯者:苑默文
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索恩
出版時間:2020年8月
定價:99元
1848年革命后,當選教宗僅僅兩年的教宗庇護九世發(fā)現(xiàn)自己實質(zhì)上成了一個被困在自己宮殿中的囚徒。在這本充滿背叛、悲劇色彩和國際強權政治的戲劇性著作中,作者向我們揭示了西方基督教神權的逐步退場,以及一個嶄新的現(xiàn)代歐洲的出現(xiàn)。
《土星之環(huán)》
作者:[德]溫弗里德·塞巴爾德
譯者:閔志榮
出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新民說
出版時間:2020年8月
定價:64元
本書是塞巴爾德繼《移民》之后又一享譽國際的作品,記錄了敘事者“我”的一段穿越英格蘭東海岸的徒步旅行。這是一段真正的文學之旅,集體與個人回憶交織,夢境與現(xiàn)實共生。讀者受邀進入這座回憶博物館,與塞巴爾德一同觀察生存與記憶、變化與遺忘。
《殘酷劇場》
作者:[荷]伊恩·布魯瑪
譯者:周如怡
出版:北京日報出版社·理想國
出版時間:2020年6月
定價:88元
本書是伊恩·布魯瑪多年來在《紐約書評》發(fā)表的藝文評論和歷史散文精選。作者直視人性中的邪惡深淵,剖析暴力、殘酷、權力與藝術的神秘聯(lián)結。其關懷擴及今日世界的認同危機,重新賦予20世紀的經(jīng)典電影、繪畫、音樂等藝術作品全新的時代意義。
《病患悖論》
作者:[英]瑪格麗特·麥卡特尼
譯者:潘驛煒
出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鼓樓新悅
出版時間:2020年5月
定價:82元
身體健康、境遇良好的人最不需要照護,卻得到最多的照護;身患疾病、境遇較差的人最需要政策扶持,實際上卻又沒有得到。作為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全科醫(yī)生和獲獎作家,作者揭示了過度醫(yī)療背后的真相。她認為,這既傷害了那些需要治療的人,也傷害了不需要治療的人。